滹南遺老集卷之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報公?着之金石,大書深刻,昭不朽而垂無極,所以報也蕞爾,弊邑則唯是之知。
書與不書,公何損益哉?然所以示吾心之不忘,則非是莫可也,故敢以托。
嗚呼,羙矣在他人,猶當不辭,況吾公妙哉!守令之重尚矣,而得人寔難,故赤子每不得乳于其母,言良吏者必予兩漢,然自今考之,可以屈指數,則若公妙者豈易得?而其民之遇之也,顧不幸而可喜耶?宜彼之言不妄而予亦樂為之道也。
公妙諱微,鹹平之平郭人,登第于承安之丁巳,其始任建州軍判,既以廉升,故超授寕晉雲。
真定縣令國公徳政碑 為治莫如重守令,而令為甚,蓋其于民最親,而理亂之原,于是乎在也。
故一縣得人,則一縣之事,舉在得人而天下平也。
真定劇邑,其宰之尤不可非,其才雲中國。
公明敏人也,既下車,嘩者以靜,悍者以柔,冤者有以告,聴斷如神,官無留事,稱異政焉。
其去也,其氏舍之而不忍,挽而留之而不得也,思有以紀其遺愛,而示其攀戀之心。
有倡之而請言于予者曰:“我公其賢哉,自吾身之所及見與夫故老之所傳,吾邑凡更幾令,言令之賢如公者幾人,我公而去,誰其嗣之?吾侪小人,徳公之賜,而顧無以報也,獨欲形容其萬一,而镵諸石,以慰吾心,以傳扵天下,後世或庶幾焉,其材具矣,敢屬之子。
”噫!智可以欺王公,而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而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
事固有非人之所能強緻者,民至愚而神者也,其心有同然之好惡,其口有同然之毀譽,有以服其心,則比、闾之徒可使之俛首而聴命,不然國之得失,長上之是非,皆将喧嚣謗議扵其下,蓋有謗之而不信,刼之而不從者,孰謂其可以強之而使吾譽之哉!予近始識公,而聞其名者舊矣。
昔者既甞為府參軍,聲華藹然,為前後之冠,民既已像而祠之,碑而頌之矣,至扵去而之他,複來而治此,莫不皆然。
未至而人傒之,既至而人安之,去則思之而不能忘,此果何從而得耶?合一人之情,易也,至于一邑而昏然,茲不難哉?合一邑之情,易也,至于所至而皆然,茲不難哉?是必有大過人者,而非可苟也。
而羿之注矢,左右俯仰皆可以命中,而庖丁之遊刄,批隙導窽,無非理閑之自然,何獨至扵為政者而疑之哉!公之迹,足以聳動人之耳目而脍炙其口者,甚多,列而着之,非惟煩不可舉,而且複害公之全,故獨論其能得斯民之公心,與夫所至皆然者以見之,其亦足矣。
噫!無寔之譽,君子不以為榮;無寔而譽人,君子謂之愧辭。
若公者殆可以為榮,而予亦庶乎其無愧也哉。
王氏先茔之碑 王氏之先譜,亡不可考。
世居鹿泉,農隐不仕。
其最近者,諱傑字邦美,始知讀書(不文)。
今行軍參謀守道之父也,好古樂善而尚氣輕财,務周人之急,教其子弟一以孝友忠言(信)。
裡闬少年有悍戾不率者,亦必委曲镌谕,使之改而後已,由是中外重之。
兄詠早世(逝),二孤玠、瑀,藐然可憐,公親撫視以至成人,而玠為名進士,夫人李氏溫雅慈祥,偹諸婦徳,與公俱以上壽終,所生三子,其仲則參謀君也,未冠失怙,近扵家累,屈迹刀筆中。
貞佑初,宣撫司以人望選充本縣尉,時甫離兵火,遺黎反側未安,而為長吏者方貪殘以逞。
一日衆變,自令丞以下悉肆,至君側肩拜而歡呼曰:惡者除之,善者奉之,可也,保我百姓非公而誰?即以縣事歸君,未幾,改主真定簿。
今萬戶史侯之立(以)君勞為多,擢慶原軍節度副使,尋複召置幕中,恩顧益隆,遂專腹心之寄。
君資豪爽而恺恺多可,見者皆悅而親侯,既以碩徳宏量,髙出一時,而君複以忠厚濟之。
政簡風恬,逺迩鹹頼,其從征四方,一軍所至,獨多全活,率君力也。
平居喜賓客,車騎盈門,窮日夜不厭,有孔北海之風,而于文士尤厚,收攬薦延,惟恐不至。
搢紳以為依歸侪類,或譏其太過而不屑也。
故言河朔從事之賢者,君為稱首焉。
一日,語夫人程氏曰:“吾出微賤,才能勲業無踰人者,夤縁幸會驟至,顯榮非祖考之靈,其何以及此,而墳壟蕭然,沒沒扵蓬藜榛棘之間,狐兎雜居,殆不忍視,吾罪大矣。
每一念及,未甞不痛心疾首,今将具禮而新之,庶幾死可以瞑目。
”程素剛明,因力贊曰:“斯亦妾之素志也,誠不可緩。
”于是戒徒命工,更其宅兆,増之垣墉,以至凡五服内瘗而未葬者,皆次第而遷附焉,然
書與不書,公何損益哉?然所以示吾心之不忘,則非是莫可也,故敢以托。
嗚呼,羙矣在他人,猶當不辭,況吾公妙哉!守令之重尚矣,而得人寔難,故赤子每不得乳于其母,言良吏者必予兩漢,然自今考之,可以屈指數,則若公妙者豈易得?而其民之遇之也,顧不幸而可喜耶?宜彼之言不妄而予亦樂為之道也。
公妙諱微,鹹平之平郭人,登第于承安之丁巳,其始任建州軍判,既以廉升,故超授寕晉雲。
真定縣令國公徳政碑 為治莫如重守令,而令為甚,蓋其于民最親,而理亂之原,于是乎在也。
故一縣得人,則一縣之事,舉在得人而天下平也。
真定劇邑,其宰之尤不可非,其才雲中國。
公明敏人也,既下車,嘩者以靜,悍者以柔,冤者有以告,聴斷如神,官無留事,稱異政焉。
其去也,其氏舍之而不忍,挽而留之而不得也,思有以紀其遺愛,而示其攀戀之心。
有倡之而請言于予者曰:“我公其賢哉,自吾身之所及見與夫故老之所傳,吾邑凡更幾令,言令之賢如公者幾人,我公而去,誰其嗣之?吾侪小人,徳公之賜,而顧無以報也,獨欲形容其萬一,而镵諸石,以慰吾心,以傳扵天下,後世或庶幾焉,其材具矣,敢屬之子。
”噫!智可以欺王公,而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而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
事固有非人之所能強緻者,民至愚而神者也,其心有同然之好惡,其口有同然之毀譽,有以服其心,則比、闾之徒可使之俛首而聴命,不然國之得失,長上之是非,皆将喧嚣謗議扵其下,蓋有謗之而不信,刼之而不從者,孰謂其可以強之而使吾譽之哉!予近始識公,而聞其名者舊矣。
昔者既甞為府參軍,聲華藹然,為前後之冠,民既已像而祠之,碑而頌之矣,至扵去而之他,複來而治此,莫不皆然。
未至而人傒之,既至而人安之,去則思之而不能忘,此果何從而得耶?合一人之情,易也,至于一邑而昏然,茲不難哉?合一邑之情,易也,至于所至而皆然,茲不難哉?是必有大過人者,而非可苟也。
而羿之注矢,左右俯仰皆可以命中,而庖丁之遊刄,批隙導窽,無非理閑之自然,何獨至扵為政者而疑之哉!公之迹,足以聳動人之耳目而脍炙其口者,甚多,列而着之,非惟煩不可舉,而且複害公之全,故獨論其能得斯民之公心,與夫所至皆然者以見之,其亦足矣。
噫!無寔之譽,君子不以為榮;無寔而譽人,君子謂之愧辭。
若公者殆可以為榮,而予亦庶乎其無愧也哉。
王氏先茔之碑 王氏之先譜,亡不可考。
世居鹿泉,農隐不仕。
其最近者,諱傑字邦美,始知讀書(不文)。
今行軍參謀守道之父也,好古樂善而尚氣輕财,務周人之急,教其子弟一以孝友忠言(信)。
裡闬少年有悍戾不率者,亦必委曲镌谕,使之改而後已,由是中外重之。
兄詠早世(逝),二孤玠、瑀,藐然可憐,公親撫視以至成人,而玠為名進士,夫人李氏溫雅慈祥,偹諸婦徳,與公俱以上壽終,所生三子,其仲則參謀君也,未冠失怙,近扵家累,屈迹刀筆中。
貞佑初,宣撫司以人望選充本縣尉,時甫離兵火,遺黎反側未安,而為長吏者方貪殘以逞。
一日衆變,自令丞以下悉肆,至君側肩拜而歡呼曰:惡者除之,善者奉之,可也,保我百姓非公而誰?即以縣事歸君,未幾,改主真定簿。
今萬戶史侯之立(以)君勞為多,擢慶原軍節度副使,尋複召置幕中,恩顧益隆,遂專腹心之寄。
君資豪爽而恺恺多可,見者皆悅而親侯,既以碩徳宏量,髙出一時,而君複以忠厚濟之。
政簡風恬,逺迩鹹頼,其從征四方,一軍所至,獨多全活,率君力也。
平居喜賓客,車騎盈門,窮日夜不厭,有孔北海之風,而于文士尤厚,收攬薦延,惟恐不至。
搢紳以為依歸侪類,或譏其太過而不屑也。
故言河朔從事之賢者,君為稱首焉。
一日,語夫人程氏曰:“吾出微賤,才能勲業無踰人者,夤縁幸會驟至,顯榮非祖考之靈,其何以及此,而墳壟蕭然,沒沒扵蓬藜榛棘之間,狐兎雜居,殆不忍視,吾罪大矣。
每一念及,未甞不痛心疾首,今将具禮而新之,庶幾死可以瞑目。
”程素剛明,因力贊曰:“斯亦妾之素志也,誠不可緩。
”于是戒徒命工,更其宅兆,増之垣墉,以至凡五服内瘗而未葬者,皆次第而遷附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