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十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西,但我至少要依靠我所居住的土地;正如森林女神的生命要依靠樹木一樣,我的生命也是要依靠這塊土地的;我發現'統治'和'自由'是兩個意義正好相反的辭,我隻有不做我自己的主人,我才能做一間茅屋的主人。
'我的願望嗎?我的願望是: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土地。
' "我知道我們是為了怎樣處理我的财産而進行這一番研究的。
你已經确有依據地論述了我為什麼不能夠同時保持我的财富和我的自由;不過,當你希望我既要有自由而又不要有所依賴的時候,你豈不是在希望我取得兩種互相矛盾的東西嗎?因為,我隻有回頭去依賴自然,否則我就不能夠擺脫我對人的依賴。
我怎樣處理我的父母遺留給我的财産呢?我首先要從不依賴财産做起,我要擺脫一切使我同财産發生關系的因素;如果他們把财産遺留給我,我就讓它保持它原來那個樣子;如果他們不給我,我反而能不受财産的牽制。
我決不會為了保存我的财産而操心,我要堅定地按我的本分行事。
不論我是窮是富,我都要保持我的自由。
我不隻是在這樣的國家和這樣的地方才過自由的生活,我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要這樣。
就我來說,我是把一切偏見的束縛都打破了的,我隻知道服從需要的法則。
我從出生的時候起就開始學習怎樣忍受這個法則的束縛,我将繼續受它的束縛直到死亡。
因為我已經是成年的人了,在做奴隸的時候,除了奴隸的枷鎖以外,我尚且能忍受這個法則的束縛,在自由的時候我哪裡會反而不能忍受呢? "我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怎樣的地位,那有什麼關系?我究竟居住在什麼地方,那有什麼關系?不論在什麼地方,隻要有人,我就認為我是在我的弟兄的家;如果沒有人,我就認為我是在我自己的家。
隻要我能夠保持獨立和富裕,我就有生活的手段,我就能夠活下去。
如果我的财富要奴役我,我就毫不惋惜地抛棄它;隻要我有做工的手,我就能夠生活。
當我的手不能做工了,别人供養我,我就活下去;别人抛棄我,我就死掉好了;即使别人不抛棄我,我也是願意死的,因為死亡并不是貧窮造成的一種痛苦,而是一個自然的法則。
不管死亡在什麼時候到來,我都不把它看在眼裡,在它的面前,我決不作偷生的打算;然而在我活着的時候,它也是永遠不能夠妨礙我的生活的。
"我的父親,我今後就是要這樣做的。
如果我不産生什麼欲念的話,在成人以後,我就能夠象上帝那樣獨立地生活,因為,我既然是滿足于我現在的地位,我便用不着同命運作鬥争。
充其量我也隻有一條鎖鍊,而且也隻有這一條鎖鍊我才永遠要受它的束縛,并且以受到它的束縛而感到光榮。
現在,你把蘇菲給我,我就可以自由了。
" "親愛的愛彌兒,我很高興地從你的口中聽到了一個成年人所說的話,很高興地從你的話中了解到你心中的思想。
在你這樣的年紀能夠這樣不存一點私心,我是很喜歡的。
在你有了子女的時候,這種不為自己打算的精神會減少,但是在那個時候,你的為人會完全合乎一個慈父和智者的标準的。
在你未遊曆以前,我已經知道這一番遊曆将産生什麼結果了,我已經知道你在嚴密地觀察了我們的種種社會制度以後,是不會對它們寄予它們不配受到的信任的。
要想在法律的保護之下尋求自由,那是徒勞的。
法律!哪裡有法律?哪裡的法律是受到尊重的?你到處都看到,大家正是借法律的名義追逐個人的利益和欲念。
然而,自然的和秩序的永恒的法則是存在着的。
對睿智的人來說,它們就是成文的法律;它們通過良心和理智而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裡;要想自由,就必須服從這些法則;隻有做壞事的人才會變成奴隸,因為他在做壞事的時候,總是違背了他自己的心的。
不管在什麼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沒有自由的,自由是存在于自由的人的心裡的,他走到哪裡就把自由帶到哪裡。
一個壞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是受到束縛的。
即使在日内瓦,壞人也是奴隸;而自由的人,即使在巴黎也能享受他的自由。
"如果我向你談到公民的義務的話,你也許會問我哪裡有祖國,也許會認為這個問題将把我難倒。
你的想法錯了,親愛的愛彌兒,因為,一個人即使沒有祖國,至少也有一個居住的地方。
一個人總是要在一個政府和法律的幻影之下才能安甯地生活。
隻要個人的利益也象全體的意志那樣保護了他,隻要社會的暴力保障了他不受個人的暴力的侵犯,隻要他所目睹的惡事教育了他要愛善,隻要我們社會制度的本身使他看到和憎恨其中不公平的事情,那麼,即使社會契約沒有受到人們的尊重,那又有什麼關系呢?啊,愛彌兒!哪一個人沒有受過他居住的地方的一點恩惠呢?不管他所居住的是怎樣一個地方,他都是因為有了它才能獲得人類最珍貴的東西:行為中的美德和對美德的愛。
如果是生長在森林裡,他當然是可以生活得更快樂和更自由的,但是,由于他在聽任他的天性的發展過程中,他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去進行鬥争,因此,他雖然可以成為一個好人,但不能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他決不可能象他現在這樣克服他的欲念而成為有美德的人。
單單是秩序的表象就已經使他能夠對秩序有所認識,對它表示喜愛了。
公衆的福利盡管被他人用來作為行為的借口,但對于他卻是真正的行為的動機。
他已經學會了怎樣同自己進行鬥争,怎樣戰勝自己,怎樣為公衆的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利益。
所以,不能說他從法律中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因為法律使他即使同壞人在一起也有為人正直的勇氣。
不能說法律沒有使他能夠自由,因為法律教育了他怎樣克制自己。
"所以,不能說'我在什麼地方住跟我有什麼關系呢?'這關系到你是不是能夠盡你所有的義務,其中之一就是熱愛你的出生地的義務。
當你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你的同胞保護過你,而你長大成人以後,你也應該熱愛他們。
應該生活在他們當中,或者,你至少也應該生活在盡可能對他們有幫助的地方,以便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可以找到你。
也有這樣一種情況,即一個人生活在國外也許比在國内對他的同胞更有用處。
在這種情況下,他便應當唯一無二地聽從他的熱情的驅使,毫無怨言地忍受亡命國外的痛苦;亡命國外這種做法的本身就是他的義務之一。
不過你,可愛的愛彌兒,還沒有什麼原因一定要你作出這樣重大的犧牲,你還沒有擔負向人類闡述真理的艱巨使命,你應當到他們中間去同他們一起生活,在同他們親密的交往中培養友情,為他們行好事,做他們的模範;對他們來說,你的榜樣比我們所有一切的書籍都更有用處,他們親眼看到你所做的好行為,将比我們所說的一切空話更能感動他們的心。
"可是,我并不因此就硬要你到大城市中去住;反之,善良的人應該為别人樹立的榜樣之一就是過居家的田園生活,因為這是人類最樸實的生活,是良心沒有敗壞的人的最甯靜、最自然和最有樂趣的生活。
我的年輕的朋友,在一個國家裡,隻要你用不着跑到深山曠野就能得到安甯,這樣的國家就是很美好的!但是,這樣的國家在哪裡呢?一個善良的人在城市中是很難滿足他的向往的,因為在城市中他的一切心血都要用來對付奸人和騙子。
有些人歡迎那些百無一能的人到城市中去,而這些人到城市去的目的也隻是在于追求财富,所以結果是必然會使那個國家遭到毀滅的;反之,我們倒是應該以城市的人口去增加鄉村的人口。
所有那些從大城市隐居到鄉村的人之所以對國家有用,恰恰就是在于他們離開了城市,因為城市的種種弊病都是人口太多造成的。
如果他們能夠把活潑潑的生活,把文化和對自然的愛帶到窮鄉僻壤去,他們對國家就更有用處了。
當我一想到這種情景的時候,我心裡便感到十分的歡喜:愛彌兒和蘇菲在樸素的環境中為他們周圍的人做了許多好事,使鄉間的生活趨于活躍,使可憐的村民重新燃起他們已經熄滅的熱情。
我在想象中看到了那裡的人丁興旺,田野富饒,大地上蓋滿了綠茵茵的作物;幹活的人多,收獲的東西多,大家做起活來好象是在辦喜事,在這一對可愛的夫婦的周圍響起了鄉民們歡樂和祝福的聲音,因為是他們倆使鄉間又重新充滿了活潑的生氣。
有些人把黃金似的年歲看作一場春夢。
是的,任何一個人,隻要他的心和他的愛好遭到了敗壞,他如花似錦的年華就會象春夢似地消磨過去的。
有些人并不是真正悔恨他們這樣消磨他們的歲月,因為他們隻能口頭上說一些後悔的空話。
要恢複已經消磨的年華,應該怎樣辦呢?唯一的,但也是不可能實踐的辦法是:你要愛它。
"看來,在蘇菲居住的地方的周圍已經出現了這種恢複新生的景象,你隻須同他們一起去完成由她的可敬的父母開始的工作就行了。
不過,親愛的愛彌兒,如果人們要你去承擔艱巨的義務的話,你就不要因為過着那樣甜蜜的生活而不願意承擔!你要記住:羅馬人是先做耕田的農民,然後擔任執政的。
如果國王或國家要你去為你的祖國服務,你就要抛棄一切去接受人們分派給你的職務,完成公民的光榮的使命。
如果你覺得你擔任的職務很繁重,你可以采取這樣一個既誠實而又可靠的辦法去擺脫它,這個辦法是:很忠實地執行你的任務,以緻别人再也不願意把這個任務交給你。
不過,你不要害怕這樣的任務會落到你的頭上,因為隻要這個世紀的人還存在,他們是不會要你這樣的
'我的願望嗎?我的願望是: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土地。
' "我知道我們是為了怎樣處理我的财産而進行這一番研究的。
你已經确有依據地論述了我為什麼不能夠同時保持我的财富和我的自由;不過,當你希望我既要有自由而又不要有所依賴的時候,你豈不是在希望我取得兩種互相矛盾的東西嗎?因為,我隻有回頭去依賴自然,否則我就不能夠擺脫我對人的依賴。
我怎樣處理我的父母遺留給我的财産呢?我首先要從不依賴财産做起,我要擺脫一切使我同财産發生關系的因素;如果他們把财産遺留給我,我就讓它保持它原來那個樣子;如果他們不給我,我反而能不受财産的牽制。
我決不會為了保存我的财産而操心,我要堅定地按我的本分行事。
不論我是窮是富,我都要保持我的自由。
我不隻是在這樣的國家和這樣的地方才過自由的生活,我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要這樣。
就我來說,我是把一切偏見的束縛都打破了的,我隻知道服從需要的法則。
我從出生的時候起就開始學習怎樣忍受這個法則的束縛,我将繼續受它的束縛直到死亡。
因為我已經是成年的人了,在做奴隸的時候,除了奴隸的枷鎖以外,我尚且能忍受這個法則的束縛,在自由的時候我哪裡會反而不能忍受呢? "我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怎樣的地位,那有什麼關系?我究竟居住在什麼地方,那有什麼關系?不論在什麼地方,隻要有人,我就認為我是在我的弟兄的家;如果沒有人,我就認為我是在我自己的家。
隻要我能夠保持獨立和富裕,我就有生活的手段,我就能夠活下去。
如果我的财富要奴役我,我就毫不惋惜地抛棄它;隻要我有做工的手,我就能夠生活。
當我的手不能做工了,别人供養我,我就活下去;别人抛棄我,我就死掉好了;即使别人不抛棄我,我也是願意死的,因為死亡并不是貧窮造成的一種痛苦,而是一個自然的法則。
不管死亡在什麼時候到來,我都不把它看在眼裡,在它的面前,我決不作偷生的打算;然而在我活着的時候,它也是永遠不能夠妨礙我的生活的。
"我的父親,我今後就是要這樣做的。
如果我不産生什麼欲念的話,在成人以後,我就能夠象上帝那樣獨立地生活,因為,我既然是滿足于我現在的地位,我便用不着同命運作鬥争。
充其量我也隻有一條鎖鍊,而且也隻有這一條鎖鍊我才永遠要受它的束縛,并且以受到它的束縛而感到光榮。
現在,你把蘇菲給我,我就可以自由了。
" "親愛的愛彌兒,我很高興地從你的口中聽到了一個成年人所說的話,很高興地從你的話中了解到你心中的思想。
在你這樣的年紀能夠這樣不存一點私心,我是很喜歡的。
在你有了子女的時候,這種不為自己打算的精神會減少,但是在那個時候,你的為人會完全合乎一個慈父和智者的标準的。
在你未遊曆以前,我已經知道這一番遊曆将産生什麼結果了,我已經知道你在嚴密地觀察了我們的種種社會制度以後,是不會對它們寄予它們不配受到的信任的。
要想在法律的保護之下尋求自由,那是徒勞的。
法律!哪裡有法律?哪裡的法律是受到尊重的?你到處都看到,大家正是借法律的名義追逐個人的利益和欲念。
然而,自然的和秩序的永恒的法則是存在着的。
對睿智的人來說,它們就是成文的法律;它們通過良心和理智而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裡;要想自由,就必須服從這些法則;隻有做壞事的人才會變成奴隸,因為他在做壞事的時候,總是違背了他自己的心的。
不管在什麼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沒有自由的,自由是存在于自由的人的心裡的,他走到哪裡就把自由帶到哪裡。
一個壞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是受到束縛的。
即使在日内瓦,壞人也是奴隸;而自由的人,即使在巴黎也能享受他的自由。
"如果我向你談到公民的義務的話,你也許會問我哪裡有祖國,也許會認為這個問題将把我難倒。
你的想法錯了,親愛的愛彌兒,因為,一個人即使沒有祖國,至少也有一個居住的地方。
一個人總是要在一個政府和法律的幻影之下才能安甯地生活。
隻要個人的利益也象全體的意志那樣保護了他,隻要社會的暴力保障了他不受個人的暴力的侵犯,隻要他所目睹的惡事教育了他要愛善,隻要我們社會制度的本身使他看到和憎恨其中不公平的事情,那麼,即使社會契約沒有受到人們的尊重,那又有什麼關系呢?啊,愛彌兒!哪一個人沒有受過他居住的地方的一點恩惠呢?不管他所居住的是怎樣一個地方,他都是因為有了它才能獲得人類最珍貴的東西:行為中的美德和對美德的愛。
如果是生長在森林裡,他當然是可以生活得更快樂和更自由的,但是,由于他在聽任他的天性的發展過程中,他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去進行鬥争,因此,他雖然可以成為一個好人,但不能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他決不可能象他現在這樣克服他的欲念而成為有美德的人。
單單是秩序的表象就已經使他能夠對秩序有所認識,對它表示喜愛了。
公衆的福利盡管被他人用來作為行為的借口,但對于他卻是真正的行為的動機。
他已經學會了怎樣同自己進行鬥争,怎樣戰勝自己,怎樣為公衆的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利益。
所以,不能說他從法律中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因為法律使他即使同壞人在一起也有為人正直的勇氣。
不能說法律沒有使他能夠自由,因為法律教育了他怎樣克制自己。
"所以,不能說'我在什麼地方住跟我有什麼關系呢?'這關系到你是不是能夠盡你所有的義務,其中之一就是熱愛你的出生地的義務。
當你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你的同胞保護過你,而你長大成人以後,你也應該熱愛他們。
應該生活在他們當中,或者,你至少也應該生活在盡可能對他們有幫助的地方,以便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可以找到你。
也有這樣一種情況,即一個人生活在國外也許比在國内對他的同胞更有用處。
在這種情況下,他便應當唯一無二地聽從他的熱情的驅使,毫無怨言地忍受亡命國外的痛苦;亡命國外這種做法的本身就是他的義務之一。
不過你,可愛的愛彌兒,還沒有什麼原因一定要你作出這樣重大的犧牲,你還沒有擔負向人類闡述真理的艱巨使命,你應當到他們中間去同他們一起生活,在同他們親密的交往中培養友情,為他們行好事,做他們的模範;對他們來說,你的榜樣比我們所有一切的書籍都更有用處,他們親眼看到你所做的好行為,将比我們所說的一切空話更能感動他們的心。
"可是,我并不因此就硬要你到大城市中去住;反之,善良的人應該為别人樹立的榜樣之一就是過居家的田園生活,因為這是人類最樸實的生活,是良心沒有敗壞的人的最甯靜、最自然和最有樂趣的生活。
我的年輕的朋友,在一個國家裡,隻要你用不着跑到深山曠野就能得到安甯,這樣的國家就是很美好的!但是,這樣的國家在哪裡呢?一個善良的人在城市中是很難滿足他的向往的,因為在城市中他的一切心血都要用來對付奸人和騙子。
有些人歡迎那些百無一能的人到城市中去,而這些人到城市去的目的也隻是在于追求财富,所以結果是必然會使那個國家遭到毀滅的;反之,我們倒是應該以城市的人口去增加鄉村的人口。
所有那些從大城市隐居到鄉村的人之所以對國家有用,恰恰就是在于他們離開了城市,因為城市的種種弊病都是人口太多造成的。
如果他們能夠把活潑潑的生活,把文化和對自然的愛帶到窮鄉僻壤去,他們對國家就更有用處了。
當我一想到這種情景的時候,我心裡便感到十分的歡喜:愛彌兒和蘇菲在樸素的環境中為他們周圍的人做了許多好事,使鄉間的生活趨于活躍,使可憐的村民重新燃起他們已經熄滅的熱情。
我在想象中看到了那裡的人丁興旺,田野富饒,大地上蓋滿了綠茵茵的作物;幹活的人多,收獲的東西多,大家做起活來好象是在辦喜事,在這一對可愛的夫婦的周圍響起了鄉民們歡樂和祝福的聲音,因為是他們倆使鄉間又重新充滿了活潑的生氣。
有些人把黃金似的年歲看作一場春夢。
是的,任何一個人,隻要他的心和他的愛好遭到了敗壞,他如花似錦的年華就會象春夢似地消磨過去的。
有些人并不是真正悔恨他們這樣消磨他們的歲月,因為他們隻能口頭上說一些後悔的空話。
要恢複已經消磨的年華,應該怎樣辦呢?唯一的,但也是不可能實踐的辦法是:你要愛它。
"看來,在蘇菲居住的地方的周圍已經出現了這種恢複新生的景象,你隻須同他們一起去完成由她的可敬的父母開始的工作就行了。
不過,親愛的愛彌兒,如果人們要你去承擔艱巨的義務的話,你就不要因為過着那樣甜蜜的生活而不願意承擔!你要記住:羅馬人是先做耕田的農民,然後擔任執政的。
如果國王或國家要你去為你的祖國服務,你就要抛棄一切去接受人們分派給你的職務,完成公民的光榮的使命。
如果你覺得你擔任的職務很繁重,你可以采取這樣一個既誠實而又可靠的辦法去擺脫它,這個辦法是:很忠實地執行你的任務,以緻别人再也不願意把這個任務交給你。
不過,你不要害怕這樣的任務會落到你的頭上,因為隻要這個世紀的人還存在,他們是不會要你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