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二節

關燈
張我們應當多多地向她們提問題,想辦法使她們多多談話,使她們常常練習,以便在談話的時候态度從容,巧于應付,并且在這不至于發生什麼不良後果的時候啟發她們的心靈和口才。

    這些談話始終要很輕松愉快地進行,隻要善于安排和引導談話的内容,就會使年輕的女孩子們感到非常有趣,并且把她們一生都須遵循的最基本和最有用的道德教育貫注在她們白璧無瑕的心中;表面上是在同她們談一些有趣的和瑣碎的事情,實際上是在告訴她們要具備哪些品質才能夠真正地赢得男子的尊重,要怎樣才能夠使一個誠實的婦女獲得光榮和幸福。

     如果說男孩子們沒有樹立任何一個真正的宗教觀念的能力的話,則女孩子們更是不能理解任何一個真正的宗教觀念了,這一點,我們大家都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正是由于這個緣故,我才主張趁早把宗教的觀念灌輸給她們,因為,如果說要等到她們能夠有條有理地談論這些深奧的問題的時候才告訴的話,則我們也許就永遠也不能夠告訴她們了。

    女人的理性是一種實踐的理性,這種理性雖然可以使她們能夠很巧妙地找出達到既定的目的的手段,然而卻不能夠使她們發現那個目的。

    兩性的社會關系是很美妙的,由于有了這種關系,結果就産生了一種道德的行為者,女人便是這個道德的行為者的眼睛,而男人則是它的胳臂,但是,由于他們二者是那樣的互相依賴,所以女人必須向男人學習她應該看的事情,而男人則必須向女人學習他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女人能夠象男人那樣窮究種種原理,而男人能夠象女人那樣具備細緻的頭腦,則他們彼此将互不依賴,争執不休,從而使他們的結合也不可能繼續存在。

    但是,當他們彼此和諧的時候,他們就會一起奔向共同的目的;我們不知道他們當中哪一個人出的氣力多一些,每一個人都受對方的驅使,兩個人都互相服從,兩個人都同樣是主人。

     正是由于這個緣故,婦女的行為要受輿論的約束,她們信仰什麼要完全憑他人來決定。

    所有的女孩子都要信她母親所信的宗教,所有的婦人都要信她丈夫所信的宗教。

    即使那種宗教是虛僞的,但由于馴良的秉性使母親和女兒都服從自然的秩序,因而也就可以使上帝不至于把她們信仰虛僞的宗教看作是罪惡。

    她們自己既然沒有判斷的能力,所以她們應當把父親和丈夫的話作為宗教的話來加以接受。

     婦女們既然不能自己推演信仰的法則,她們便不能拿證驗和理性的法則來限制信仰;但是,由于她們受到了千百種外力的影響,她們往往要在這方面或那方面脫離真理。

    她們總是趨于極端的:要麼就一點不相信宗教,否則就是一個十分虔誠的信徒;她們不知道怎樣才既能明辨真僞又能虔誠地信仰。

    弊病的根源不僅在于女性的性格,而且還在于我們男性錯誤地運用了我們的權威;驕奢淫佚的風氣使宗教遭到輕視,悔罪的恐懼又使它被人們看作暴君;人們對宗教的信仰為什麼不是過多就是過少的原因就在于此。

     既然婦女們信什麼宗教要聽憑他人的權威決定,所以,與其向她們講解信仰的理由,倒不如直截了當地告訴她們應當信什麼宗教;因為對模糊的觀念給予信仰,是使她們流為盲信的第一個原因,如果硬要她們信仰荒唐的事物,結果不是導緻狂熱就是導緻懷疑。

    我們用問答法講授教義,最終将使她們變成不信教的人還是變成狂熱的信徒,這我可不知道;但是,我深深相信,采用教義問答法是必然會使她們成為這兩種人當中的一種人的。

     首先,當你向女孩子們講解宗教的時候,千萬不要使宗教在她們的心目中變成一種陰森森的和使人感到厭煩的事物,千萬不要告訴她們說信仰宗教是她們的一項義務或天職,因此,也千萬不要叫她們背誦任何講述宗教的書,甚至連祈禱文也不能叫她們背誦。

    你隻須當着她們的面按時作你的禱告就行了,切不可強迫她們同你一起做。

    要按照耶稣基督的教訓,把禱告的詞句說得簡短,念禱告詞的時候,精神一定要集中,态度要相當的莊重;你要知道,既然要上帝注意地聽我們的禱告,我們自己就必須對我們所做的禱告加以注意。

     女孩子們是不是從小就懂得宗教,這一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們應當對宗教有正确的理解,特别重要的是她們應當愛宗教。

    如果你使她們感覺到信仰宗教是一個繁重的負擔,如果你一再告訴她們說上帝對她們很生氣,如果你借宗教的名義硬要把千百種艱難的義務強加在她們的身上,而她們發現這些義務就連你自己也從來沒有履行過,這時候,她們将怎樣想法呢?她們豈不把學習教義和祈禱上帝看作是小女孩子的事情,豈不想自己趕快長成大人,以便同你一樣地擺脫這種種拘束嗎?要樹立榜樣,要樹立榜樣!不以身作則,你就不可能成功地教好孩子。

     當你向她們講解宗教信條的時候,你應當采取直接教授而不應當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

    她們所回答的話,應當是她們自己心裡想出來的而不是别人告訴她們的。

    教義問答教授課本中的那些答案,其效果是适得其反的,是學生倒過來教育先生;既然老師講解的那些東西他們都不懂,但是又硬說他們相信他們根本不相信的東西,所以那些答案從孩子們口中說出來就成了十足的謊話。

    請你告訴我,在知識淵博的聰明的成年人當中,哪一個人在講述教義問答的時候沒有撒謊。

     在我們的教義問答課本中,第一個問題是:"是誰創造你并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小女孩子雖然明明知道是她的媽媽,但她卻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是上帝。

    在這個問題上,她心裡隻明白這一點,那就是她對這樣一個似懂非懂的問題,作了一個連她自己也根本不懂的回答。

     我希望一個真正了解兒童心靈進展的人替他們寫一本教義問答課本。

    這樣一本書,也許會成為我們一切著作中的最有用的一本書,而且在我看來,它會給它的作者帶來極大的榮譽。

    毫無疑問,這本書如果要寫得好,那就要寫得跟我們目前這本教義問答課本完全不同。

     這樣一本教義問答課本,隻有在孩子對其中的問題能夠自行回答而不必事先學習書中的答案的時候,它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當然,有時候也應當讓孩子們提他想問的問題。

    為了使大家明白我的意思,我應當做出一個樣子,可是我覺得,要做這樣一個樣子,我的能力還是不夠的。

    我姑且試一試,以便使大家對它有一個大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