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三節

關燈
歸納為人類這個抽象的觀念,他才能在個人的愛之外再産生使他和整個人類視同一體的愛。

     當他能夠愛人的時候,他也同時能夠感覺到别人的愛了,從而也就能夠時時留意别人的這種愛的迹象了。

    你是否看出你對他又有了新的駕馭手段?他還沒有發現以前,你就在他的心上系上了多麼多的鎖鍊啊!當他睜開眼睛看看自己,發現你對他已經采取了種種措施;當他把他自己同他那樣年紀的青年加以比較之後,把你同其他的老師加以比較之後,他豈不會有所感覺!我說的是他發現這種情形,所以不能由你去告訴他,如果你告訴他的話,他就再也發現不出來了。

    如果你認為你照顧了他,就硬要他服從你的話,他就會認為你是采取了先下手為強的做法;他就會在心裡想:你表面上是無償地幫助他,實則是企圖使他對你欠一筆債,企圖用一個他根本不同意的契約去束縛他。

    你盡管說你要他做這做那完全為的是他自己,那也無濟于事,因為,不管你怎樣說,你總而言之是在強迫他,而且,是根據你未經他的同意而做的那些事情去強迫他。

    當一個窮苦的人接受了别人假裝給他的金錢之後,發現不管他願不願意,他自己的名字就因此登上了新兵的花名冊,這時候,你會替那個窮人鳴不平;然而現在,你也要你的學生對他根本不接受的關心照料付出代價,這豈不是更不公平嗎? 如果大家都少做施小恩而望厚報的事,則忘恩負義的人也就會少一些的。

    我們愛那些對我們做了好事的人,這是一個極其自然的情感!忘恩負義的行為不符合于人的良心,不過,有趣的是:忘恩負義的人沒有施恩望報的人多。

    如果你把你的東西賣給我,我就要同你講價錢;但是,如果你先假裝把東西送給我,然後才照你開的價錢賣給我的話,你就是存心欺詐了:無償的東西變成了無價的東西。

    一個人的心是隻服從他自己的;你想束縛它,結果卻釋放了它;如果讓它自由自在的話,你反而把它束縛得緊緊的了。

     當釣魚的人把香餌放進水中的時候,魚就遊來了,并且放心大膽地停留在他的周圍;但是,一到它上了隐藏在香餌下面的釣鈎,它就發現有人在拉魚線,它就想逃跑。

    能不能說漁翁是施恩的人呢?能不能說魚兒是忘恩負義的呢?施恩的人雖然忘記了受恩的人,但哪一個受恩的人把施恩的人忘記過呢?恰恰相反,他往往喜歡談到他的恩人,他無時不親切地想念他。

    當他一有機會對他的恩人效勞,用以表示他記得他的幫助的時候,他内心是多麼地高興他現在能報答他的恩!而在他的恩人對他表示感謝的時候,他内心又是多麼歡喜!他懷着多麼興奮的心情對他說:"現在,該我來為你盡我的力量了!"這是出自天性的聲音;真正的恩惠是絕不會被人遺忘的。

     所以,如果說感人之恩是一種自然的情感,如果你不因你的錯誤而毀滅了這種情感的影響,那麼,當你的學生一看出你對他的愛護照料的價值的時候,隻要你自己不說有多大的價值,他是會感覺到它有多大的價值的,從而使你在他的心中享有任何力量都無法摧毀的威信。

    但是,在你還沒有牢牢地取得這種威信以前,萬萬不要向他自我吹噓,因為這樣做的話,反而使你得不到這種威信。

    誇你做了這樣那樣的事,等于是叫他不能容忍你所做的那些事;你不談它們,反而使他能夠記得它們。

    一直到能夠把他作為成人看待以前,根本不能把問題說成是他依靠你,而應當說成是他依靠他自己。

    要使他乖乖地聽你的話,你就要讓他完全享受他的自由;你悄悄地躲開,使得他來尋找你;你采取始終隻談他的利益的辦法,就可以在他的心靈中培養一種高貴的感人之恩的情操。

    在他還不能夠理解以前,我不希望你告訴他說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如果你這樣告訴他的話,他隻能夠理解為是你依附于他,隻能夠把你當作他的仆人。

    現在,他已經開始懂得什麼叫愛了,也懂得親密的關系可以使一個人同他所愛的人結合在一起了;因此,他将把你毫無間斷地為他工作的那種熱誠不再理解為奴隸的依附,而要理解為朋友的愛護了。

    再沒有什麼東西比經過深刻認識的友誼的聲音對人的良心更有重大的影響了,因為這種聲音所表達的沒有一樣不是我們的利益。

    我們有時候也許認為某一個朋友的做法錯了,然而我們不會認為他存心欺騙我們。

    我們有時候也許不采納他的忠言,但是我們絕不會輕視他的忠言。

     我們終于進入了道德的境界:我們剛剛以成人的步伐走了第二步路。

    如果現在的時機恰當的話,我就試想指出從心靈的最初的活動中是怎樣産生良心的真正呼聲的,從愛和恨的感情中是怎樣産生善和惡的觀念的。

    我将闡明"正義"和"仁慈"不僅不是兩個抽象的辭,不僅不是由智力所想象出來的純粹道德的概念,而且是經過理智的啟發的真正的心靈的愛,是我們的原始的情感的循序發展;我将闡明,如果單單通過理智而不訴諸良心的話,我們是不能遵從任何自然的法則的;如果自然的權利不以人心自然産生的需要為基礎的話,則它不過是一種夢呓。

    但是,我認為,我在這裡沒有必要做什麼形而上學和倫理學的論述,也沒有必要在這裡做任何形式的探讨,我隻須就我們的天性指出我們的感情和知識的形成的次序和進程就夠了。

    我在這裡隻是把問題提出來,讓其他的人去進行闡述。

     到現在為止,我的愛彌兒是隻管他自己的,因此,他向那些同他相似的人投下的第一道目光,将使他把他自己同他們加以比較;這樣一比,首先就會刺激他産生一種處處要占第一的心。

    由自愛變成自私的關鍵就在這裡,因自私而産生的種種感情也就是在這裡開始出現的。

    但是,要判明在他性格中占居上風的這些情感,是博愛敦厚還是殘忍陰險,是寬和仁慈還是妒忌貪婪,就必須了解他自己認為他在人類當中占居什麼地位,就必須了解他認為要達到他所希望的地位,需要克服哪些障礙。

     為了在這方面對他進行指導,就應當在通過人類共有的一些遭遇向他表述人是什麼樣的之後,再在這個時候通過人和人之間的不同向他講一講人的情形。

    所以,我們現在要衡量自然的和社會的不平等了,要描繪一幅整個社會秩序的圖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