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三節

關燈
他把生命和活力賦予那能動的活的實體去統禦有生命的形體的時候,當我聽到人家說我的靈魂是神靈的,說上帝是一個神靈的時候,我就憎惡這種亵渎神的本質的說法,因為這種說法好象認為上帝跟我的靈魂是屬于同一個性質,好象認為上帝并不是唯一的絕對的存在,不是唯一能夠真正活動、感覺、思想和行使自己意志的存在,好象我們的思想、感覺、活力、意志、自由和生命不是得之于他的。

    我們之所以自由,正是因為他希望我們自由;他那無法解釋的實體對于我們的靈魂,就象我們的靈魂對于我們的肉體是一樣的。

    他是否創造了物質、身體、靈魂和世界,我可不知道。

    創造的觀念在我是模糊的,是我的智力所不能理解的;不過,我既然能想象他,我就可以相信他:我知道是他創造了宇宙和一切存在的東西,我知道所有一切都是他所做的和安排的。

    毫無疑問,上帝是永恒的,然而我的心靈能不能理解永恒的觀念呢?我為什麼要拿一些我不知道其意義的辭來迷惑自己呢?我所想象的是:先有上帝,而後有萬物,萬物能存在多麼久,他就能存在多麼久,而且,即使将來有一天所有一切都消滅了,他也能繼續存在的。

    要說什麼一個我無法想象的存在賦予其他的存在以生命,這在我是模糊而不能理解的,但是,如果說"存在"和"虛無"是二而一的話,也顯然是矛盾的,也明明是荒謬的。

     上帝是聰明的,但他聰明到什麼程度呢?人在推理的時候是聰明的,而最高的智慧則不需要進行推理;它不要什麼前提,也不要什麼結論,甚至連命題都不要;它純粹是直覺的,它既能認識已經存在的事物,也同樣能認識可能存在的事物;正如所有的地方在它看來隻是一點,所有的時間在它看來隻是一瞬一樣,所有的真理在它看來也隻是一個單獨的概念。

    人的力量要通過工具才能發揮作用,而神的力量則能自行發揮作用。

    上帝是萬能的,因為他能行使意志;他的意志就是他的力量。

    上帝是善良的,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了:人的善良表現在對同胞的愛,上帝的善良表現在對秩序的愛,因為他正是通過秩序來維持一切的存在和使每一個部分和整體聯在一起的。

    上帝是公正的,這我是深信不疑的,這是他的善良的結果;人類不公正的行為是人造成的而不是他造成的;道德的混亂,在哲學家看來是上帝不存在的明證,但在我看來恰恰表明了上帝是存在的。

    人的公正表現在給予每一個人應得的東西;而上帝的公正表現在要求每一個人對他給予的東西付出其代價。

     我對這些屬性是毫無絕對的觀念的,而我所以能夠陸續發現它們,是由于必然的結果,是由于我好好地運用了我的理智。

    不過,我雖然承認這些屬性,但是我并不懂得這些屬性,所以實際上是等于沒有承認任何東西的。

    即使我對自己說,上帝是這個樣子,我感覺到他,體驗到他,這也是徒然的,因為我并沒有更好地理解到上帝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總之,我愈沉思他的無限的本質,我便愈不理解這個本質;但是,它确實是存在的,我知道這一點就夠了,因為我愈不理解它,我反而愈崇敬它。

    我謙卑地向他說:"萬物之主啊,我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你存在;我這樣不斷地對你思索,為的是使我明白我的根本。

    要想最恰當地運用我的理性,最好的辦法莫過于使它聽從你的旨意:我的心靈之所以這樣喜悅,我柔弱的體質之所以這樣可愛,正是因為我感受到了你的偉大。

    " 可以感知的客觀事物給我以印象,内在的感覺使我能夠按照我天賦的智慧去判斷事物的原因;我根據這些印象和内在的感覺推出了我必須了解的重大的真理之後,我就要從其中找出哪些準則可以用來指導我的行為,哪些規律我必須遵循,才能按照使我降生在這個世界上來的神的意圖去完成我在世上的使命。

    由于我始終是按照我自己的方法去做,所以我這些規律并不是從高深的哲學中引伸出來的,而是在我的内心深處發現的,因為大自然已經用不可磨滅的字迹把它們寫在那裡了。

    我想做什麼,我隻問我自己:所有一切我覺得是好的,那就一定是好的;所有一切我覺得是壞的,那就一定是壞的;良心是最善于替我們決疑解惑的;所以,除非是為了同良心刁難,我們是用不着那種詭谲的論辯的。

    應當首先關心的是自己;然而内心的聲音一再告訴我們說,損人利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我們以為這樣是按照自然的驅使,而實際上我們是在違抗自然;我們一方面聽從它對我們感官的指導,而另一方面卻輕視它對我們良心的指導;主動的存在在服從它,而被動的存在卻在命令它。

    良心是靈魂的聲音,欲念是肉體的聲音。

    這兩種聲音往往是互相矛盾的,這不是很奇怪的嗎?我們應該聽從哪一個聲音呢?理性欺騙我們的時候是太多了,我們有充分的權利對它表示懷疑;良心從來沒有欺經過我們,它是人類真正的響導;它對于靈魂來說,就象本能對于肉體一樣;按良心去做,就等于是服從自然,就用不着害怕迷失方向。

    說到這裡,我的恩人看見我要打斷他的話頭,馬上就接着說這一點很重要,叫我等他進一步把它解釋清楚。

     我們的行為之所以合乎道德,在于我們本身具有判斷的能力。

    如果善就是善,那麼,在我們的内心深處也應當好象在我們的行為中一樣,把善看作是善,而行為正義的第一個報償就是我們意識到我們做了正義的事情。

    如果說道德的善同我們人的天性是一緻的,則一個人隻有為人善良才能達到身心兩健的地步。

    如果它們不是一緻的,如果人生來就是壞人,那麼,他不敗壞他的天性,他就不能停止作惡,而他所具有的善就将成為一種違反天性的病根。

    如果人生來是為了要象狼吞噬動物那樣殘害他的同類,則一個人如果為人仁慈的話,反而是敗壞天性了,正如豺狼一發慈悲,反而是失去狼性了;這樣一來,我們就必然要悔恨我們做了合乎道德的事情了。

     年輕的朋友啊!現在再回頭來談一談我們自己,讓我們放棄個人的利害,看一看我們的傾向将把我們帶到什麼地方。

    是他人的痛苦還是他人的快樂最能打動我們的心弦?是對人行善還是對人行惡最能使我們感到快樂,而且在事後給我們留下最美好的印象?你看戲的時候,最關心的是戲中的哪一種人?你喜不喜歡看作奸犯科的事?當你看到犯罪的人受到懲罰,你流不流眼淚?人們說:"除了我們的利益以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