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取得的經驗,就需要有一些他迄今還沒有感受過的情感。
如果他從來沒有在幹燥的原野上跑過,如果他的腳沒有被灼熱的沙礫燙過,如果他從來沒有受過太陽照射的岩石所反射的悶人的熱氣,他怎能領略那美麗的早晨的清新空氣呢?花兒的香、葉兒的美、露珠的濕潤,在草地上軟綿綿地行走,所有這些,怎能使他的感官感到暢快呢?如果他還沒有經曆過美妙的愛情和享樂,鳥兒的歌唱又怎能使他感到陶醉呢?如果他的想象力還不能給他描繪那一天的歡樂,他又怎能帶着歡樂的心情去觀看那極其美麗的一天的誕生呢?最後,如果他不知道是誰的手給自然加上了這樣的裝飾,他又怎能欣賞自然的情景的美呢? 絕不能向一個孩子講一番他聽不懂的話。
不要描繪形容,不要滔滔論辯,不要咬文嚼字,不要吟誦詩句。
現在還談不上感情和風趣。
說話仍舊要那樣的簡單明了和十分冷靜;要采用另外一種語言的話,的确是太早了。
如果按照我們的準則的精神去培養他,使他習慣于制作他所需要的一切工具,隻有在确實知道自己力量不足時才去求助于别人,那麼,他看見每一種新事物的時候,就會一聲不響地仔細觀察的。
他是好思而不是好疑。
因此,你可在适當的時候讓他看到一些事物;此後,當你看見他的好奇心已充分動起來了,就向他提出幾個簡明的問題,引導他去解答他心中覺得稀奇的地方。
就拿上面所講的事例來說吧,在你同他一塊兒好好地觀賞了太陽的升起之後,在你叫他注意地看了那個方向的山脈和附近的景物,并且讓他随意地談了一下日出的景緻以後,你就沉默一下,好象是在深思似的,然後對他說:"我記得昨天晚上太陽是落在那裡的,可是今天早晨卻從這裡升起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不要多說下去了;如果他問你的問題,你也不回答,把話扯到别的事情上去。
讓他自己去解答,保證他要去思考的。
為了使一個孩子養成事事留心的習慣,為了使他把某一個明顯的真理印記在心,就必須讓他對那個真理花幾天的心思,把它弄個明白。
如果他按照這個方式還是不能把上面所講的日出的事情想出一個所以然來,我們也有辦法使這個真理更易于為他所了解,這個辦法就是把問題颠倒過來問他。
如果他不知道太陽是怎樣從落下到升起的,他至少知道它是怎樣從升起到落下的;這一點,他單單用眼睛就可以看出來。
因此,你就可以用後面這個問題去闡明前面那個問題:除非你的學生是絕對的愚蠢,否則這個推論簡直是明顯得使他不能不得出一個答案的。
這樣就給他上了第一課宇宙學了。
由于我們總是慢慢地由一個可以感覺的觀念到另一個可以感覺的觀念,由于我們對同一個觀念要熟習很久之後才轉到另一個觀念去,最後,由于我們絕不采取強迫學生用功的辦法,所以,從這第一課起,還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期之後才能講到太陽的運行和地球的形狀;但是,由于天體所有的一切運動現象其原理都是相同的,由于第一次觀察可以引導他進行其他的觀察,所以,從地球的自轉講到日蝕和月蝕的計算,同好好地講清白天和黑夜的道理相比,所花費的時間雖然是較多,但所花費的氣力就比較少了。
既然太陽是繞着地球轉的,它走的路線就是一個圓圈,而一個完整的圓圈就應當有一個中心,這一點,我們是已經知道的。
這個中心是看不到的,因為它在地心裡;但是,我們可以在地面上畫兩個同它相應的對立點,畫一個聯接三點,并且把兩端延長的叉形,就可以找到地球和太陽每天運行的軸心。
一個圓陀螺在它的陀螺尖上旋轉,就好比天在軸上旋轉一樣,陀螺的兩端就等于兩級: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感到高興,因為他可以找到其中的一個極;我在小熊星的尾巴那裡把那個極指給他看了。
在晚間這樣觀察天象是很好玩的;我們逐漸逐漸地就熟習了那些星星,從而也就開始産生了認識各個行星和觀察星座的濃厚興趣。
我們在仲夏的時候看過日出,我們在聖誕節或一個冬天的晴朗的日子裡還要去看日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們不是懶人,我們把冒寒受冷看成一種樂趣。
我特地選在我們第一次觀察天象的地方進行第二次觀察,隻要把觀察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巧妙,他或我不免要驚詫地叫道:"啊,啊,這才有趣咧!太陽不是從原來那個地方升起來的!我們原來的記号在這裡,可是它現在卻從那裡升起來",等等。
"可見有一個是夏天的東方,有一個是冬天的東方"。
年輕的老師,你現在是找到了教導的路徑了。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你采取用地球講地球、用太陽講太陽的辦法,是可以把天體講解得非常清楚的。
在一般的情況下,隻有在你不可能把一個東西拿給他看的時候,你才能用符号去代替那個東西,因為符号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記那個被代表的東西。
我覺得,渾天儀這個儀器的構造很不好,各部分的大小很不調和。
它那些亂七八糟的圓圈和畫在上面的圖形,使它看起來好象是一本巫師的魔書,因此将使孩子們感到害怕。
地球太小,圓圈太大、太多;有些圓圈,例如分至圈,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每一個圓圈都比地球大;由于紙闆太厚,所以顯得很硬,使人覺得它們是真有其物的一些圓東西;當你告訴孩子說這些圓圈是想象的,他就不知道他所看到的究竟是什麼東西,不明白它們到底有什麼用處。
我們從來沒有設身處地地揣摩過孩子的心理,我們不了解他們的思想,我們拿我們的思想當作他們的思想;而且,由于我們始終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們,所以,當我們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訴他們的時候,也跟着在他們的頭腦中灌入了許多荒唐和謬誤的東西。
對研究學問究竟是選用分析的方法還是選用綜合的方法,人們是有争論的。
并不是隻能在這兩者當中選擇其一的。
有時候,我們在同樣的研究課題中可以進行分析,也可
如果他從來沒有在幹燥的原野上跑過,如果他的腳沒有被灼熱的沙礫燙過,如果他從來沒有受過太陽照射的岩石所反射的悶人的熱氣,他怎能領略那美麗的早晨的清新空氣呢?花兒的香、葉兒的美、露珠的濕潤,在草地上軟綿綿地行走,所有這些,怎能使他的感官感到暢快呢?如果他還沒有經曆過美妙的愛情和享樂,鳥兒的歌唱又怎能使他感到陶醉呢?如果他的想象力還不能給他描繪那一天的歡樂,他又怎能帶着歡樂的心情去觀看那極其美麗的一天的誕生呢?最後,如果他不知道是誰的手給自然加上了這樣的裝飾,他又怎能欣賞自然的情景的美呢? 絕不能向一個孩子講一番他聽不懂的話。
不要描繪形容,不要滔滔論辯,不要咬文嚼字,不要吟誦詩句。
現在還談不上感情和風趣。
說話仍舊要那樣的簡單明了和十分冷靜;要采用另外一種語言的話,的确是太早了。
如果按照我們的準則的精神去培養他,使他習慣于制作他所需要的一切工具,隻有在确實知道自己力量不足時才去求助于别人,那麼,他看見每一種新事物的時候,就會一聲不響地仔細觀察的。
他是好思而不是好疑。
因此,你可在适當的時候讓他看到一些事物;此後,當你看見他的好奇心已充分動起來了,就向他提出幾個簡明的問題,引導他去解答他心中覺得稀奇的地方。
就拿上面所講的事例來說吧,在你同他一塊兒好好地觀賞了太陽的升起之後,在你叫他注意地看了那個方向的山脈和附近的景物,并且讓他随意地談了一下日出的景緻以後,你就沉默一下,好象是在深思似的,然後對他說:"我記得昨天晚上太陽是落在那裡的,可是今天早晨卻從這裡升起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不要多說下去了;如果他問你的問題,你也不回答,把話扯到别的事情上去。
讓他自己去解答,保證他要去思考的。
為了使一個孩子養成事事留心的習慣,為了使他把某一個明顯的真理印記在心,就必須讓他對那個真理花幾天的心思,把它弄個明白。
如果他按照這個方式還是不能把上面所講的日出的事情想出一個所以然來,我們也有辦法使這個真理更易于為他所了解,這個辦法就是把問題颠倒過來問他。
如果他不知道太陽是怎樣從落下到升起的,他至少知道它是怎樣從升起到落下的;這一點,他單單用眼睛就可以看出來。
因此,你就可以用後面這個問題去闡明前面那個問題:除非你的學生是絕對的愚蠢,否則這個推論簡直是明顯得使他不能不得出一個答案的。
這樣就給他上了第一課宇宙學了。
由于我們總是慢慢地由一個可以感覺的觀念到另一個可以感覺的觀念,由于我們對同一個觀念要熟習很久之後才轉到另一個觀念去,最後,由于我們絕不采取強迫學生用功的辦法,所以,從這第一課起,還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期之後才能講到太陽的運行和地球的形狀;但是,由于天體所有的一切運動現象其原理都是相同的,由于第一次觀察可以引導他進行其他的觀察,所以,從地球的自轉講到日蝕和月蝕的計算,同好好地講清白天和黑夜的道理相比,所花費的時間雖然是較多,但所花費的氣力就比較少了。
既然太陽是繞着地球轉的,它走的路線就是一個圓圈,而一個完整的圓圈就應當有一個中心,這一點,我們是已經知道的。
這個中心是看不到的,因為它在地心裡;但是,我們可以在地面上畫兩個同它相應的對立點,畫一個聯接三點,并且把兩端延長的叉形,就可以找到地球和太陽每天運行的軸心。
一個圓陀螺在它的陀螺尖上旋轉,就好比天在軸上旋轉一樣,陀螺的兩端就等于兩級: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感到高興,因為他可以找到其中的一個極;我在小熊星的尾巴那裡把那個極指給他看了。
在晚間這樣觀察天象是很好玩的;我們逐漸逐漸地就熟習了那些星星,從而也就開始産生了認識各個行星和觀察星座的濃厚興趣。
我們在仲夏的時候看過日出,我們在聖誕節或一個冬天的晴朗的日子裡還要去看日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們不是懶人,我們把冒寒受冷看成一種樂趣。
我特地選在我們第一次觀察天象的地方進行第二次觀察,隻要把觀察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巧妙,他或我不免要驚詫地叫道:"啊,啊,這才有趣咧!太陽不是從原來那個地方升起來的!我們原來的記号在這裡,可是它現在卻從那裡升起來",等等。
"可見有一個是夏天的東方,有一個是冬天的東方"。
年輕的老師,你現在是找到了教導的路徑了。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你采取用地球講地球、用太陽講太陽的辦法,是可以把天體講解得非常清楚的。
在一般的情況下,隻有在你不可能把一個東西拿給他看的時候,你才能用符号去代替那個東西,因為符号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記那個被代表的東西。
我覺得,渾天儀這個儀器的構造很不好,各部分的大小很不調和。
它那些亂七八糟的圓圈和畫在上面的圖形,使它看起來好象是一本巫師的魔書,因此将使孩子們感到害怕。
地球太小,圓圈太大、太多;有些圓圈,例如分至圈,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每一個圓圈都比地球大;由于紙闆太厚,所以顯得很硬,使人覺得它們是真有其物的一些圓東西;當你告訴孩子說這些圓圈是想象的,他就不知道他所看到的究竟是什麼東西,不明白它們到底有什麼用處。
我們從來沒有設身處地地揣摩過孩子的心理,我們不了解他們的思想,我們拿我們的思想當作他們的思想;而且,由于我們始終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們,所以,當我們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訴他們的時候,也跟着在他們的頭腦中灌入了許多荒唐和謬誤的東西。
對研究學問究竟是選用分析的方法還是選用綜合的方法,人們是有争論的。
并不是隻能在這兩者當中選擇其一的。
有時候,我們在同樣的研究課題中可以進行分析,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