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我信服,即使把我說得啞口無言,又有什麼用呢?我的自發的情感始終要駁斥你,這是我控制不住的,你能消除我這種情感嗎?如果有機體在取得固定的形狀以前,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偶然結合起來的,如果它先有胃而未同時有嘴,先有腳而未同時有頭,先有手而未同時有胳臂,先有各種不能自行維持其自身的不完備的器官,那麼,為什麼這種殘缺不全的東西我們一個也沒有看見過呢?為什麼大自然竟訂出一些它不能首先服從的法則呢?說事物在可能産生的時候便産生,這我是一點也不覺得奇怪的,說困難的事情多做幾次就能做成,這我也是同意的。
但是,如果有人來告訴我說,把鉛字随随便便一扔,就能作出一部完整的《伊尼依特》,我認為,即使隻走兩三步路去對證這個謊言,也是不值得的。
也許有人會向我說:"你對進行的次數略而未提。
"但是,必須假設多少次這樣的進行才能使化合成為事實呢?在我看來,我認為隻有一次,所以我敢說,在無限次中也不會出現一次由于偶然而産生結果的事情。
此外,化合和偶合隻能産生跟化合原素性質相同的産物,組織和生命決不是由一個原子的噴射而産生的,化學家在制造化合物的時候,決不能使那些化合物在坩埚裡有所感覺和思想。
我在讀紐文提特的著作的時候,很感驚異,而且幾幾乎生氣了。
這個人怎麼會想到寫一本書就能闡明那些顯示造物主的大智大慧的自然界的奇觀呢?他那本書即使同地球一樣厚,也未必能透透徹徹地論述其主題;要是描繪細節的話,就會漏掉最大的奇觀——萬物的諧和。
單拿有機物的産生這個問題來說,就是人類智慧探究不完的深淵;而大自然為了使不同的物種不至混淆而安置在它門之間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就最明确不過地表明了它的意圖。
它不滿足于秩序的建立,它還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任何東西都不能擾亂這個秩序。
在宇宙中,每一個存在都可以在某一方面被看作是所有一切其他存在的共同中心,它們排列在它的周圍,以便彼此互為目的和手段。
人的心靈對不計其數的關系感到迷茫,然而這些關系的本身卻沒有一個是混亂不清的。
要做多麼多荒唐的假設,才能從偶然運動的物質的盲目結構中演繹這種諧和的現象啊!有些人否認在這巨大的整體的各部分關系中顯現的意圖是統一的,但是,盡管他們使用了抽象、對等、普遍原則和象征的辭彙,也掩飾不住他們是在亂吹牛皮;不論他們怎樣說,我要是不設想有一種智慧在安排萬物的系統,就不可能想象它怎麼會這樣有條不紊,秩序井然。
要我相信被動的和死的物質能産生活的和有感覺的生物,要我相信偶然的機會能産生有智慧的生物,要我相信沒有思想的東西能産生有思想的生物,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認為世界是由一個有力量和有智慧的意志統治着的,我看見它,或者說我感覺到了它,我是應該知道它的。
但是,這個世界是無始無終的呢還是由誰創造的?萬物是唯一無二地隻有一個本原呢還是有兩個或幾個本原?它們的性質是怎樣的?這些我都不知道,它們同我有什麼關系?所以,隻有在這些知識對我有意義的時候,我才努力去尋求它們;而在此以前,我是不願意思考什麼空洞的問題的,因為它們将擾亂我的心靈,既無助于我的為人,而且還超過了我的理解的能力。
你始終要記住的是,我不是在傳播我的見解,我隻是把它陳述出來。
不管物質是無始無終的還是創造的,不管它的本原是不是消極的或是根本沒有本原,總之整體是一個,而且表現了一種獨特的智慧,因為我發現這個系統中的東西沒有一個不是經過安排的,不是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在既定的秩序中保存這個整體。
這個有思想和能力的存在,這個能自行活動的存在,這個推動宇宙和安排萬物的存在,不管它是誰,我都稱它為"上帝"。
我在這個辭中歸納了我所有的"智慧"、"能力"和"意志"這些觀念,此外還使它具有"仁慈"這個觀念,因為這個觀念是前面幾種觀念的必然的結果;但是,不能夠因此就說我對我以這個辭稱呼的存在知道得很清楚;它躲躲藏藏地不讓我的感官和智力發現它,我愈去想它,便愈感到迷惑;我的确知道它是存在的,而且知道它是獨立存在的。
我知道我的存在是依附于它的存在的,而且就我所知道的一切事物來說,也同樣是依附于它的存在的。
我在它創造的萬物中到處都看見上帝,我覺得它在我的心中,我發現它在我的周圍,但是,當我想就它本身來思考它的時候,當我想尋找它在什麼地方,想知道它是什麼樣子,想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構成的時候,它就逃避我,我迷迷茫茫的心靈便什麼也看不到了。
由于我深深知道我的能力不足,所以,除非對上帝和我的關系有所感受,使我不能不推論上帝的性質的時候,我是決不論述他的性質的。
要推論他的性質,那是很鬥膽的事情;一個聰明的人必須如臨深淵似地謹慎從事,必須知道他沒有深入探讨這個問題的能力,因為,有辱上帝的事情,不是心中不想他,而是把他想象錯了。
在他的屬性中,我發現我可以通過一些屬性去設想他的存在,發現了這點之後,我又回頭來觀察我自己,我要弄清楚我在他所治理、而我也有能力加以研究的事物的秩序中占居什麼位置。
我發現,由于我屬于人類,所以無可争辯地占居第一個位置,因為
但是,如果有人來告訴我說,把鉛字随随便便一扔,就能作出一部完整的《伊尼依特》,我認為,即使隻走兩三步路去對證這個謊言,也是不值得的。
也許有人會向我說:"你對進行的次數略而未提。
"但是,必須假設多少次這樣的進行才能使化合成為事實呢?在我看來,我認為隻有一次,所以我敢說,在無限次中也不會出現一次由于偶然而産生結果的事情。
此外,化合和偶合隻能産生跟化合原素性質相同的産物,組織和生命決不是由一個原子的噴射而産生的,化學家在制造化合物的時候,決不能使那些化合物在坩埚裡有所感覺和思想。
我在讀紐文提特的著作的時候,很感驚異,而且幾幾乎生氣了。
這個人怎麼會想到寫一本書就能闡明那些顯示造物主的大智大慧的自然界的奇觀呢?他那本書即使同地球一樣厚,也未必能透透徹徹地論述其主題;要是描繪細節的話,就會漏掉最大的奇觀——萬物的諧和。
單拿有機物的産生這個問題來說,就是人類智慧探究不完的深淵;而大自然為了使不同的物種不至混淆而安置在它門之間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就最明确不過地表明了它的意圖。
它不滿足于秩序的建立,它還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任何東西都不能擾亂這個秩序。
在宇宙中,每一個存在都可以在某一方面被看作是所有一切其他存在的共同中心,它們排列在它的周圍,以便彼此互為目的和手段。
人的心靈對不計其數的關系感到迷茫,然而這些關系的本身卻沒有一個是混亂不清的。
要做多麼多荒唐的假設,才能從偶然運動的物質的盲目結構中演繹這種諧和的現象啊!有些人否認在這巨大的整體的各部分關系中顯現的意圖是統一的,但是,盡管他們使用了抽象、對等、普遍原則和象征的辭彙,也掩飾不住他們是在亂吹牛皮;不論他們怎樣說,我要是不設想有一種智慧在安排萬物的系統,就不可能想象它怎麼會這樣有條不紊,秩序井然。
要我相信被動的和死的物質能産生活的和有感覺的生物,要我相信偶然的機會能産生有智慧的生物,要我相信沒有思想的東西能産生有思想的生物,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認為世界是由一個有力量和有智慧的意志統治着的,我看見它,或者說我感覺到了它,我是應該知道它的。
但是,這個世界是無始無終的呢還是由誰創造的?萬物是唯一無二地隻有一個本原呢還是有兩個或幾個本原?它們的性質是怎樣的?這些我都不知道,它們同我有什麼關系?所以,隻有在這些知識對我有意義的時候,我才努力去尋求它們;而在此以前,我是不願意思考什麼空洞的問題的,因為它們将擾亂我的心靈,既無助于我的為人,而且還超過了我的理解的能力。
你始終要記住的是,我不是在傳播我的見解,我隻是把它陳述出來。
不管物質是無始無終的還是創造的,不管它的本原是不是消極的或是根本沒有本原,總之整體是一個,而且表現了一種獨特的智慧,因為我發現這個系統中的東西沒有一個不是經過安排的,不是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在既定的秩序中保存這個整體。
這個有思想和能力的存在,這個能自行活動的存在,這個推動宇宙和安排萬物的存在,不管它是誰,我都稱它為"上帝"。
我在這個辭中歸納了我所有的"智慧"、"能力"和"意志"這些觀念,此外還使它具有"仁慈"這個觀念,因為這個觀念是前面幾種觀念的必然的結果;但是,不能夠因此就說我對我以這個辭稱呼的存在知道得很清楚;它躲躲藏藏地不讓我的感官和智力發現它,我愈去想它,便愈感到迷惑;我的确知道它是存在的,而且知道它是獨立存在的。
我知道我的存在是依附于它的存在的,而且就我所知道的一切事物來說,也同樣是依附于它的存在的。
我在它創造的萬物中到處都看見上帝,我覺得它在我的心中,我發現它在我的周圍,但是,當我想就它本身來思考它的時候,當我想尋找它在什麼地方,想知道它是什麼樣子,想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構成的時候,它就逃避我,我迷迷茫茫的心靈便什麼也看不到了。
由于我深深知道我的能力不足,所以,除非對上帝和我的關系有所感受,使我不能不推論上帝的性質的時候,我是決不論述他的性質的。
要推論他的性質,那是很鬥膽的事情;一個聰明的人必須如臨深淵似地謹慎從事,必須知道他沒有深入探讨這個問題的能力,因為,有辱上帝的事情,不是心中不想他,而是把他想象錯了。
在他的屬性中,我發現我可以通過一些屬性去設想他的存在,發現了這點之後,我又回頭來觀察我自己,我要弄清楚我在他所治理、而我也有能力加以研究的事物的秩序中占居什麼位置。
我發現,由于我屬于人類,所以無可争辯地占居第一個位置,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