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七節
關燈
小
中
大
前對他們所采取的那種極端穩重的做法就大有改變了。
由于她已經選好了她的情人,所以她對一般的人就表現得無拘無束、十分灑脫;她既然不過問他們是不是有長處,所以她也就不再象從前那樣對他們的行為有很多的責難,她覺得他們都是很讨人喜歡的。
如果說真正的愛情可以使用賣弄風騷的做法的話,我覺得蘇菲在她的情人面前對其他的年輕人就有幾分賣弄風騷的迹象。
你也許會說,盡管她已經使用了那種又羞又愛的微妙手段燃起了愛彌兒心中的情欲,但她還不滿足,還要使他發一點兒急,從而更加刺激他的情欲;你也許會說,她之所以故意取悅那些年輕人,是因為她不敢同愛彌兒這樣痛痛快快地玩,所以才特地做出這種樣子來折磨他;可是,蘇菲這個人是十分慎重、十分善良和有理智的,所以她決不會存心折磨他。
為了緩和這種危險的刺激作用,她抛棄了那種前顧後慮的做法,而代之以愛情和誠懇;她知道什麼時候該使他吃驚,什麼時候該使他安心;雖說她有幾次曾經使他感到不安,但她從來沒有使他傷過心。
由于她擔心她所愛的人還沒有對她燃起足夠的愛情的火焰,所以她故意要使他感到憂慮,這種做法是可以原諒的。
這樣一個小小的手段對愛彌兒産生了什麼影響呢?他會不會嫉妒呢?難道說他永遠也不會産生嫉妒的心嗎?我們必須考慮的,正是這一點;由于這些枝枝節節的事情也屬于我這本書所要探讨的範圍,所以不能說我談論這些事情就是離開了本題。
我在前面已經論證過,在一切以個人的偏見為轉移的事物中,人們的心是怎樣産生嫉妒的情緒的。
但在愛情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表面上看來,嫉妒是如此的近似天性,所以大家都很難相信它不是從天性中産生的;有幾種動物的嫉妒心之大,簡直可以使它們發瘋,然而,就以它們為例,也可以無可争辯地證明我所持的相反的看法。
公雞打得頭破血流,雄牛鬥得你死我活,是人教它們的嗎? 我們對所有一切擾亂和妨礙我們的快樂的事物,都是懷有反感的,這種反感是一種自然的沖動,這一點是無可争辯的。
要獨一無二地占有我們喜歡的東西,這種願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屬于這種類型。
但是,當這種願望變成了欲念,變成了瘋狂,或者變成了痛苦和憂郁的夢想,即所謂的嫉妒,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這種嫉妒的心理,也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不是自然的,所以我們應當把它們加以區别。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本書中,我已經把從動物中引證的例子做過一番分析;現在,我對這個問題又重新考慮了一下,我覺得我所闡述的論點是有相當的依據的,所以我敢于請讀者再去把那些論點閱讀一下。
我對我在那本書中所說的區别隻補充這一點:由天性産生的嫉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性能力引起的,當性能力是或者好象是無窮無盡的時候,這種嫉妒的心理就達到了最高點,因為,雄性的動物在這個時候要按照它的需要來行使它的權利,所以不能不把另外一個雄性的動物看作一個可惡的競争者。
在這一類動物中,由于雌性動物總是服從頭一個來到它身邊的雄性動物,所以它完全是因為被雄性動物所征服而隸屬雄性動物的,同時它也将因此使雄性動物争吵不休。
相反地,在有些動物中,一個雄性隻同一個雌性相結合,它們的結合有一種道德的聯系,從而形成了一種婚姻;雌性動物是通過它自己的選擇而委身于雄性動物的,所以它必然要拒絕另一個雄的,而雄性動物因為有這種偏愛保證了雌性動物對它的忠實,所以它在看見其他的雄性動物時也不至于怎樣不安,可以同它們比較和平地相處在一起。
在這種動物中,雄的也分擔了養育小動物的責任,這是自然的法則之一;我們看到雄性動物養育它的小動物的時候,不能不有所感動,看來,雌性動物正是由于雄性動物愛它的子女,所以它才那樣報答它們的父親。
如果我們按照原始的樸實情況來看一看人類,我們就很容易看出,由于男性的性能力有限,由于他的欲望适度,所以他是自然而然地隻要有一個女人就會感到滿足的;這一點,至少在我們這個國家裡可以用男女兩性人數相等這個事實來證明;在有些人種中,男子的性能力特别大,一個男子擁有幾個女人,所以,在這種人種中男女兩性的人數是大不相等的。
盡管男人不會象鴿子那樣去哺育小孩子,他也沒有乳汁去喂他們,但他在這方面是可以歸入四足動物這個範疇的;由于小孩子在很長一個時期都是那樣柔弱,所以他們和他們的母親沒有父親的疼愛就不行,他們是不能不需要他的關心的。
以上所述,說明我們是不能拿某些雄性動物的強烈的嫉妒的表現來闡述人類的情形的;在有些熱帶地區是實行一夫多妻制的,這種例外的情形更能證明我所說的原理,因為,正是由于一個丈夫的妻子太多了,所以他才實行那樣專制的管制,同時,由于他意識到他的體力上的弱點,所以他要依靠壓制的辦法來逃避自然的法則。
在我們中間,盡管大家在這方面不象熱帶的人那樣逃避這個法則,但從另一個意義來說,大家仍然是在逃避這個法則的,而且逃避的原因是更加見不得人的,因為,我們之所以産生嫉妒的心理,是由于社會的欲望而不是由于原始的本能。
在大多數男女的風流行為中,男子對情敵的憎恨,遠遠超過了他對情婦的愛。
他之所以害怕他的情婦不單單愛他,那是由于他有一種自私心(我在前面已經論述過這種自私心産生的根源),他的動機是來源于虛榮而不是來源于愛情。
再說,我們的愚蠢的社會制度也已經使婦女們變得這樣的矯情,燃起了這樣強烈的情欲,以至我們對她們所表示的最真誠的愛情也是不敢相信的;即使她們向你表白了她們對你的情感,那也是靠不住的;即使她們有偏愛你的表示,也是不能使你安心地不害怕遇到任何情敵的。
至于真正的愛情,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我在前面提到的那本書中已經指出過,這種感情并不是象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自然的,溫柔的情意和火熱的情欲是大有區别的:前者使一個男人鐘愛他的伴侶,而後者則使一個男人被一個女人的虛假的姿色所迷惑,從而把她看得比她本來的樣子還美。
愛情是排他的,是希圖對方偏愛自己的。
它同虛榮的區别在于:虛榮是隻向對方提出種種要求而自己卻什麼也不給予對方,是極不公平的;反之,愛情是向對方提出了多少要求,而自己也給予對方多少東西,它本身是一種充滿了公平之心的情感。
再說,他愈是要求對方的愛,便愈是表明他相信對方。
當一個人産生了愛情的幻想的時候,是容易相信對方的心的。
如果說愛情使人憂心不安的話,則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個誠實的人是不會單單愛而不敬的,因為,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是由于我們認為那個人具有我們所尊重的品質。
當我們闡明了這幾點以後,我們就可以很有把握地說出愛彌兒将産生什麼種類的嫉妒心了,因為,既然嫉妒心在人的心中隻不過是一顆種子,則它以後将發展成什麼形式,那完全是由一個人所受的教育決定的。
又鐘情又嫉妒的愛彌兒決不是一個脾氣乖戾、疑心很重的人,他這個人是非常溫柔、敏感和害羞的;蘇菲的做法可以使他感到驚異,但不會使他感到憤怒;他采取的方法是争取他的情人而不是威脅他的情敵,他将把他的情敵看作一個障礙而不看作一個敵人,他盡量避開他而不恨他;即使恨他的話,那也不是因為他敢于同他争奪他企圖占領的心,而是因為他使他遇到了失去這顆心的危險;他決不會那樣愚蠢地認為别人敢于同他競争就是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由于他知道他之能否得到對方的偏愛,完全在于他是不是有美德,他之能否獲得榮譽,要看他是不是能夠取得成功,所以,他将加倍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可愛的人,這樣,他才有成功的可能。
豁達的蘇菲盡管有好幾次采取了使他感到驚異的辦法來刺激他的愛情,但她也善于采取一些辦法來減輕他吃驚的程度,使他得到一些補償;她隻不過是為了考驗他才利用那些年輕人的,所以,一考驗完畢,馬上就把他們遣走了。
這樣慢慢地下去,怎麼得了呢?啊,愛彌兒,你變成了什麼樣的人,我還能認出你是我的學生嗎?我發現你是多麼的頹廢!那個體格這樣壯實,不怕寒暑,不畏勞累,一切聽憑理智的年輕人,那個不為一切偏見和欲念所動的年輕人,那個愛真理,服從理性,把自己身外的一切東西看作等閑的年輕人,到哪裡去了?現在,安樂悠閑的生活使他的意志日趨薄弱,竟讓自己受制于女人;他成天所想的是如何讨取她們的歡心,他把她們的意志當作法律;他把他的命運交給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他俯首貼耳地拜倒在她的面前;莊重的愛彌兒竟變成了一個女孩子的玩具! 生活就是這樣一幕一幕地變化的。
盡管一個人由于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行動的動機,但人終歸還是原來那個人。
他在十歲的時候是聽糕點指揮的,在二十歲的時候是聽情人指揮的,在三十歲的時候是隻知道追逐享樂的,在四十歲的時候是隻知道追逐野心的,在五十歲的時候是隻知道追逐錢财的。
他在什麼時候才一心隻追逐理智呢?當一個人受到指引,從而不知不覺地奔向了理智,這個人是多麼的幸福!隻要那個指引他的人能夠把他引到他的目标,又何必去管那個指引他的人究竟是誰呢?就連英雄和聖賢也是贊賞人類的這個弱點的;任何一個人,盡管他為女人紡過紗,也不能因此就不算是一個偉大的人。
如果你想使一種良好的教育的效果對一個人的一生都發生作用的話,你就要使那個人在青年時期保
由于她已經選好了她的情人,所以她對一般的人就表現得無拘無束、十分灑脫;她既然不過問他們是不是有長處,所以她也就不再象從前那樣對他們的行為有很多的責難,她覺得他們都是很讨人喜歡的。
如果說真正的愛情可以使用賣弄風騷的做法的話,我覺得蘇菲在她的情人面前對其他的年輕人就有幾分賣弄風騷的迹象。
你也許會說,盡管她已經使用了那種又羞又愛的微妙手段燃起了愛彌兒心中的情欲,但她還不滿足,還要使他發一點兒急,從而更加刺激他的情欲;你也許會說,她之所以故意取悅那些年輕人,是因為她不敢同愛彌兒這樣痛痛快快地玩,所以才特地做出這種樣子來折磨他;可是,蘇菲這個人是十分慎重、十分善良和有理智的,所以她決不會存心折磨他。
為了緩和這種危險的刺激作用,她抛棄了那種前顧後慮的做法,而代之以愛情和誠懇;她知道什麼時候該使他吃驚,什麼時候該使他安心;雖說她有幾次曾經使他感到不安,但她從來沒有使他傷過心。
由于她擔心她所愛的人還沒有對她燃起足夠的愛情的火焰,所以她故意要使他感到憂慮,這種做法是可以原諒的。
這樣一個小小的手段對愛彌兒産生了什麼影響呢?他會不會嫉妒呢?難道說他永遠也不會産生嫉妒的心嗎?我們必須考慮的,正是這一點;由于這些枝枝節節的事情也屬于我這本書所要探讨的範圍,所以不能說我談論這些事情就是離開了本題。
我在前面已經論證過,在一切以個人的偏見為轉移的事物中,人們的心是怎樣産生嫉妒的情緒的。
但在愛情上,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表面上看來,嫉妒是如此的近似天性,所以大家都很難相信它不是從天性中産生的;有幾種動物的嫉妒心之大,簡直可以使它們發瘋,然而,就以它們為例,也可以無可争辯地證明我所持的相反的看法。
公雞打得頭破血流,雄牛鬥得你死我活,是人教它們的嗎? 我們對所有一切擾亂和妨礙我們的快樂的事物,都是懷有反感的,這種反感是一種自然的沖動,這一點是無可争辯的。
要獨一無二地占有我們喜歡的東西,這種願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屬于這種類型。
但是,當這種願望變成了欲念,變成了瘋狂,或者變成了痛苦和憂郁的夢想,即所謂的嫉妒,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這種嫉妒的心理,也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不是自然的,所以我們應當把它們加以區别。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本書中,我已經把從動物中引證的例子做過一番分析;現在,我對這個問題又重新考慮了一下,我覺得我所闡述的論點是有相當的依據的,所以我敢于請讀者再去把那些論點閱讀一下。
我對我在那本書中所說的區别隻補充這一點:由天性産生的嫉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性能力引起的,當性能力是或者好象是無窮無盡的時候,這種嫉妒的心理就達到了最高點,因為,雄性的動物在這個時候要按照它的需要來行使它的權利,所以不能不把另外一個雄性的動物看作一個可惡的競争者。
在這一類動物中,由于雌性動物總是服從頭一個來到它身邊的雄性動物,所以它完全是因為被雄性動物所征服而隸屬雄性動物的,同時它也将因此使雄性動物争吵不休。
相反地,在有些動物中,一個雄性隻同一個雌性相結合,它們的結合有一種道德的聯系,從而形成了一種婚姻;雌性動物是通過它自己的選擇而委身于雄性動物的,所以它必然要拒絕另一個雄的,而雄性動物因為有這種偏愛保證了雌性動物對它的忠實,所以它在看見其他的雄性動物時也不至于怎樣不安,可以同它們比較和平地相處在一起。
在這種動物中,雄的也分擔了養育小動物的責任,這是自然的法則之一;我們看到雄性動物養育它的小動物的時候,不能不有所感動,看來,雌性動物正是由于雄性動物愛它的子女,所以它才那樣報答它們的父親。
如果我們按照原始的樸實情況來看一看人類,我們就很容易看出,由于男性的性能力有限,由于他的欲望适度,所以他是自然而然地隻要有一個女人就會感到滿足的;這一點,至少在我們這個國家裡可以用男女兩性人數相等這個事實來證明;在有些人種中,男子的性能力特别大,一個男子擁有幾個女人,所以,在這種人種中男女兩性的人數是大不相等的。
盡管男人不會象鴿子那樣去哺育小孩子,他也沒有乳汁去喂他們,但他在這方面是可以歸入四足動物這個範疇的;由于小孩子在很長一個時期都是那樣柔弱,所以他們和他們的母親沒有父親的疼愛就不行,他們是不能不需要他的關心的。
以上所述,說明我們是不能拿某些雄性動物的強烈的嫉妒的表現來闡述人類的情形的;在有些熱帶地區是實行一夫多妻制的,這種例外的情形更能證明我所說的原理,因為,正是由于一個丈夫的妻子太多了,所以他才實行那樣專制的管制,同時,由于他意識到他的體力上的弱點,所以他要依靠壓制的辦法來逃避自然的法則。
在我們中間,盡管大家在這方面不象熱帶的人那樣逃避這個法則,但從另一個意義來說,大家仍然是在逃避這個法則的,而且逃避的原因是更加見不得人的,因為,我們之所以産生嫉妒的心理,是由于社會的欲望而不是由于原始的本能。
在大多數男女的風流行為中,男子對情敵的憎恨,遠遠超過了他對情婦的愛。
他之所以害怕他的情婦不單單愛他,那是由于他有一種自私心(我在前面已經論述過這種自私心産生的根源),他的動機是來源于虛榮而不是來源于愛情。
再說,我們的愚蠢的社會制度也已經使婦女們變得這樣的矯情,燃起了這樣強烈的情欲,以至我們對她們所表示的最真誠的愛情也是不敢相信的;即使她們向你表白了她們對你的情感,那也是靠不住的;即使她們有偏愛你的表示,也是不能使你安心地不害怕遇到任何情敵的。
至于真正的愛情,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我在前面提到的那本書中已經指出過,這種感情并不是象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自然的,溫柔的情意和火熱的情欲是大有區别的:前者使一個男人鐘愛他的伴侶,而後者則使一個男人被一個女人的虛假的姿色所迷惑,從而把她看得比她本來的樣子還美。
愛情是排他的,是希圖對方偏愛自己的。
它同虛榮的區别在于:虛榮是隻向對方提出種種要求而自己卻什麼也不給予對方,是極不公平的;反之,愛情是向對方提出了多少要求,而自己也給予對方多少東西,它本身是一種充滿了公平之心的情感。
再說,他愈是要求對方的愛,便愈是表明他相信對方。
當一個人産生了愛情的幻想的時候,是容易相信對方的心的。
如果說愛情使人憂心不安的話,則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個誠實的人是不會單單愛而不敬的,因為,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是由于我們認為那個人具有我們所尊重的品質。
當我們闡明了這幾點以後,我們就可以很有把握地說出愛彌兒将産生什麼種類的嫉妒心了,因為,既然嫉妒心在人的心中隻不過是一顆種子,則它以後将發展成什麼形式,那完全是由一個人所受的教育決定的。
又鐘情又嫉妒的愛彌兒決不是一個脾氣乖戾、疑心很重的人,他這個人是非常溫柔、敏感和害羞的;蘇菲的做法可以使他感到驚異,但不會使他感到憤怒;他采取的方法是争取他的情人而不是威脅他的情敵,他将把他的情敵看作一個障礙而不看作一個敵人,他盡量避開他而不恨他;即使恨他的話,那也不是因為他敢于同他争奪他企圖占領的心,而是因為他使他遇到了失去這顆心的危險;他決不會那樣愚蠢地認為别人敢于同他競争就是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由于他知道他之能否得到對方的偏愛,完全在于他是不是有美德,他之能否獲得榮譽,要看他是不是能夠取得成功,所以,他将加倍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可愛的人,這樣,他才有成功的可能。
豁達的蘇菲盡管有好幾次采取了使他感到驚異的辦法來刺激他的愛情,但她也善于采取一些辦法來減輕他吃驚的程度,使他得到一些補償;她隻不過是為了考驗他才利用那些年輕人的,所以,一考驗完畢,馬上就把他們遣走了。
這樣慢慢地下去,怎麼得了呢?啊,愛彌兒,你變成了什麼樣的人,我還能認出你是我的學生嗎?我發現你是多麼的頹廢!那個體格這樣壯實,不怕寒暑,不畏勞累,一切聽憑理智的年輕人,那個不為一切偏見和欲念所動的年輕人,那個愛真理,服從理性,把自己身外的一切東西看作等閑的年輕人,到哪裡去了?現在,安樂悠閑的生活使他的意志日趨薄弱,竟讓自己受制于女人;他成天所想的是如何讨取她們的歡心,他把她們的意志當作法律;他把他的命運交給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他俯首貼耳地拜倒在她的面前;莊重的愛彌兒竟變成了一個女孩子的玩具! 生活就是這樣一幕一幕地變化的。
盡管一個人由于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行動的動機,但人終歸還是原來那個人。
他在十歲的時候是聽糕點指揮的,在二十歲的時候是聽情人指揮的,在三十歲的時候是隻知道追逐享樂的,在四十歲的時候是隻知道追逐野心的,在五十歲的時候是隻知道追逐錢财的。
他在什麼時候才一心隻追逐理智呢?當一個人受到指引,從而不知不覺地奔向了理智,這個人是多麼的幸福!隻要那個指引他的人能夠把他引到他的目标,又何必去管那個指引他的人究竟是誰呢?就連英雄和聖賢也是贊賞人類的這個弱點的;任何一個人,盡管他為女人紡過紗,也不能因此就不算是一個偉大的人。
如果你想使一種良好的教育的效果對一個人的一生都發生作用的話,你就要使那個人在青年時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