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5回 錦衣歸頑樞劣棟 脫凡居雪鳳花鸾
關燈
小
中
大
古風雲:
天設幻景總成空,四海清而繼文風。
鐘秀山川仙才出,湖水甸而有神童。
層巒競秀平江路,羨說姑蘇高穹窿。
翠帶色分岚氣瑞,刹觀屢次建瓊宮。
震澤三萬六千頃,内插七十有二峰。
缥缈靈源林屋洞,莫厘相對何郁蔥。
玉石玲珑光潋滟,碧波深處藏蛟龍。
梅花橙桔黃金果,梨桂芳香伴虬松。
虎丘蹤迹古來勝,燦爛樓台朝暮鐘。
畫船士女遊春興,舉止飄揚羅绮叢。
歌管酒旗楊柳下,醉顔相映杏梢紅。
笙歌合奏啼莺巧,茜裙綠樹夾時融。
地貴壑岩引瑞鳳,名流從此發其蹤。
錦繡文章誰可比,互傳屢受帝王封。
簪纓家世詩書客,神清骨秀孰與同。
雙美降落廣寒殿,相配英才正夙風。
嬌媚慣能臨翰墨,紗窗盛事樂無窮。
英夢所産麒麟子,兩輩甯兒接代雄。
故國乾坤訪境外,影飛紫閣霞衣龍。
曆遍凡塵福祿壽,笑攜素娥入雲中。
話說王雲自江都挂帆,不幾日就舟至姑蘇。
老家人王三到碼頭上迎接,王雲安慰了一番,命家丁同去打掃堂宇。
王三道:“老奴知道主人回來,俱已打掃齊備了。
”遂搬運物件,各各乘轎進了府門,就有合城官員俱來參賀,王雲一概辭回。
次早,王雲合眷至祠堂參拜祖先,回府就接着許多官員、紳士、望鄰俱來賀喜,絡繹不絕的忙了兩日,王雲又拜了數日客,才擇日備祭禮同夢雲、英娘、兩個兒子到祖茔并父母-上祭祀。
王雲在父母墳前哭拜,痛之欲絕,隻因自身榮顯,不見父母安享,故此大恸。
夢雲和英娘亦各下淚,祭罷回府。
次日,楊淩夫婦辭欲回家,王雲道:“嶽父母為何就要回府?”楊淩道:“老夫今年邁,又無子女可托,又無宗族可投,全賴賢契看顧,一則念撫養英娘,二則看師生之誼。
老夫此去,欲将薄産歸着,還來倚傍賢契,未識賢契意下如何?”王雲道:“嶽父之言正合鄙懷。
英娘蒙大人撫養,就是親生。
嶽父竟去将事務理料清楚,宜速來舍下。
”遂喚家人收拾行裝,就打發楊淩老夫婦回宜興去訖。
王雲在府也是終朝碌碌,幸有吳斌分理。
王雲見王三夫婦年老,付腴田數畝,令他自住。
玉奴丫環年紀大了,夢雲和英娘中意他,故此将他配了錦芳,也擇了個吉日。
是日錦芳同玉奴成親,一般也是千情百愛,二人之歡暢不題。
卻說慧空在護雲庵中,自從師父悟真故世,自己當家。
向年曾聞王雲奉旨讨賊,進京複命後自然還鄉,不期一去七八年不歸,連夢雲小姐也無消息。
近日徒弟在城回庵,說道王雲回來,慧空方知,到次日即來訪賀,煩門人進來通報。
王雲道:“我倒忘了,尚未去謝他,承他留寄夫人,甚為失禮。
”忙忙走至外邊,降階迎接進廳,叙禮坐下。
王雲道:“小弟一别師兄,經數載光陰,真為速耶!近睹尊顔,更覺豐彩。
向承留寄賤荊,尚未報答,弟雖在京,時常感念大德,皆由關山迢遠,不能遂願。
近日到舍,俗事偏多,未曾進谒,緩日尚庵緻謝,不期今日報蒙師兄玉趾光降。
”慧空道:“豈敢。
今賢弟位居極品,衣錦還鄉,甚是可賀,但小尼與賢弟貴賤不一。
似昔年征寇,貴步不到小庵,連消息也不傳一個。
依此看來,君好薄情也。
”王雲忙陪笑道:“師兄罪小弟該當,聽剖原情便知。
雖然昔年在浙一言,不料師兄果來此地;二則有王命在身,安敢胡行。
”慧空道:“這也不必題起。
小姐在那廂?”王雲道:“在後堂。
”慧空遂同王雲到後堂來候夢雲。
夢雲聞知,出來相迎,叙禮坐定,一邊叫看茶。
夢雲謝慧空道:“兩承師父厚德,尚未到寶庵叩謝,抱罪之甚。
”慧空道:“不敢。
小姐昔年北上,久無消息,小尼好不憂心。
今日榮歸,可喜可賀。
”吳老夫人同英娘亦出來相見,慧空道:“原來吳老夫人也在這裡,你老人家更覺康健了。
”吳夫人道:“慧師撇卻我處,遷來此地,一向自然得意的。
予小女蒙師父留救,謝之不盡。
”慧空道:“好說。
”遂向英娘道:“這位夫人好似當年楊老夫人的小姐,同小姐北上的,不識可是麼?”夢雲道:“然也。
”慧空道:“我說象他的。
為何也在這裡?”英娘不覺好笑起來。
夢雲道:“慧師你猜一猜。
”看楊小姐亦在此,慧空觀其動靜,已揣明其意,以目視王雲,王雲笑道:“師兄相我何故?”慧空道:“楊小姐必為賢弟之亞夫人矣。
”王雲道:“師兄,何以見得?”慧空道:“我有先見之明。
”夢雲道:“慧師那算得先見之明,已經被他瞞過。
”慧空道:“請教小姐,瞞我何來?”夢雲遂将英娘始末細細的述了一遏。
慧空聞言,拍掌笑向王雲道:“賢弟,你好人耶,當年隻說江中被劫,并不題起此情。
”王雲道:“此乃着己之事,豈可輕向人言。
倘或不成,不被人恥笑?”慧空道:“天下奇巧之事也多。
好象小姐寓小庵的時節,偏是楊小姐又到庵燒香,楊夫人又肯帶小姐上京,豈非都是奇遇?這等無巧不巧,可作日後佳話。
”說着大家都好笑起來。
慧空看見桂兒、雙桂,問道:“這兩位官官,就是小姐生的公子麼?”夢雲道:“這個桂兒是我生的,那個雙桂是楊小姐生的。
”慧空道:“為何兄弟二人一般模樣?又是一般長大?”夢雲道:“他二人總是中秋日生的。
”慧空道:“這也奇了,偏偏又是同日,又是一樣的齊整,怪不得父母俱是當世的人物,豈有不生俊秀兒郎。
”夢雲笑道:“慧師又來取笑了。
”衆人又說了一會閑話,用過午飯,慧空相辭回庵。
卻說王雲要訪一個名師教訓二子,巧巧城中就有一個老貢生,姓胡名賢,名亦聞于郡内,王雲就與吳斌商議定了,就着人去說。
這也事該湊巧,一說這胡賢便允,來回複了王雲,王雲就備了關書,聘禮擇吉,請至府中。
書房是三日前已收拾清潔,是日胡先生來,王雲同吳斌迎到廳上,叙禮坐下,參畢,王雲喚錦芳去請二位公子出來,錦芳進去候着,夢雲、英娘将兩個兒子打扮得齊齊整整,同錦芳來到前廳,拜過先生。
胡賢見二子生得俊秀,稱羨不已,當日坐席不題。
到次日,桂兒、雙桂早進書房,拜過胡賢,胡賢與桂兒起諱名樞,雙桂名棟,朝夕訓蒙,王樞、王棟二人本來聰慧,竟不用先生費力,胡賢心中亦自歡喜不題。
卻說王雲連日無事,夢雲說道:“相公,昔日慧空之恩,為何不去酬謝他?”王雲道:“下官有此意,且到明早罷。
”到了次日,王雲令家人叫了一隻小船,挑白米拾擔,錦帛十端,古玩拾種,白金二百兩,王雲登舟,搖至護雲庵上岸,王雲進庵,慧空就迎接進院,叙禮坐下,王雲道:“小弟今日之來,一則相候師兄,二來相酬厚德。
”慧空道:“賢弟何出此言?”少頃,隻見挑進白米、錦帛、白金、玩器,慧空道:“賢弟,這是何意””王雲道:“此微薄之物,望師兄笑納。
以作常住之資。
”慧空道:“既承賢弟見賜,小尼
鐘秀山川仙才出,湖水甸而有神童。
層巒競秀平江路,羨說姑蘇高穹窿。
翠帶色分岚氣瑞,刹觀屢次建瓊宮。
震澤三萬六千頃,内插七十有二峰。
缥缈靈源林屋洞,莫厘相對何郁蔥。
玉石玲珑光潋滟,碧波深處藏蛟龍。
梅花橙桔黃金果,梨桂芳香伴虬松。
虎丘蹤迹古來勝,燦爛樓台朝暮鐘。
畫船士女遊春興,舉止飄揚羅绮叢。
歌管酒旗楊柳下,醉顔相映杏梢紅。
笙歌合奏啼莺巧,茜裙綠樹夾時融。
地貴壑岩引瑞鳳,名流從此發其蹤。
錦繡文章誰可比,互傳屢受帝王封。
簪纓家世詩書客,神清骨秀孰與同。
雙美降落廣寒殿,相配英才正夙風。
嬌媚慣能臨翰墨,紗窗盛事樂無窮。
英夢所産麒麟子,兩輩甯兒接代雄。
故國乾坤訪境外,影飛紫閣霞衣龍。
曆遍凡塵福祿壽,笑攜素娥入雲中。
話說王雲自江都挂帆,不幾日就舟至姑蘇。
老家人王三到碼頭上迎接,王雲安慰了一番,命家丁同去打掃堂宇。
王三道:“老奴知道主人回來,俱已打掃齊備了。
”遂搬運物件,各各乘轎進了府門,就有合城官員俱來參賀,王雲一概辭回。
次早,王雲合眷至祠堂參拜祖先,回府就接着許多官員、紳士、望鄰俱來賀喜,絡繹不絕的忙了兩日,王雲又拜了數日客,才擇日備祭禮同夢雲、英娘、兩個兒子到祖茔并父母-上祭祀。
王雲在父母墳前哭拜,痛之欲絕,隻因自身榮顯,不見父母安享,故此大恸。
夢雲和英娘亦各下淚,祭罷回府。
次日,楊淩夫婦辭欲回家,王雲道:“嶽父母為何就要回府?”楊淩道:“老夫今年邁,又無子女可托,又無宗族可投,全賴賢契看顧,一則念撫養英娘,二則看師生之誼。
老夫此去,欲将薄産歸着,還來倚傍賢契,未識賢契意下如何?”王雲道:“嶽父之言正合鄙懷。
英娘蒙大人撫養,就是親生。
嶽父竟去将事務理料清楚,宜速來舍下。
”遂喚家人收拾行裝,就打發楊淩老夫婦回宜興去訖。
王雲在府也是終朝碌碌,幸有吳斌分理。
王雲見王三夫婦年老,付腴田數畝,令他自住。
玉奴丫環年紀大了,夢雲和英娘中意他,故此将他配了錦芳,也擇了個吉日。
是日錦芳同玉奴成親,一般也是千情百愛,二人之歡暢不題。
卻說慧空在護雲庵中,自從師父悟真故世,自己當家。
向年曾聞王雲奉旨讨賊,進京複命後自然還鄉,不期一去七八年不歸,連夢雲小姐也無消息。
近日徒弟在城回庵,說道王雲回來,慧空方知,到次日即來訪賀,煩門人進來通報。
王雲道:“我倒忘了,尚未去謝他,承他留寄夫人,甚為失禮。
”忙忙走至外邊,降階迎接進廳,叙禮坐下。
王雲道:“小弟一别師兄,經數載光陰,真為速耶!近睹尊顔,更覺豐彩。
向承留寄賤荊,尚未報答,弟雖在京,時常感念大德,皆由關山迢遠,不能遂願。
近日到舍,俗事偏多,未曾進谒,緩日尚庵緻謝,不期今日報蒙師兄玉趾光降。
”慧空道:“豈敢。
今賢弟位居極品,衣錦還鄉,甚是可賀,但小尼與賢弟貴賤不一。
似昔年征寇,貴步不到小庵,連消息也不傳一個。
依此看來,君好薄情也。
”王雲忙陪笑道:“師兄罪小弟該當,聽剖原情便知。
雖然昔年在浙一言,不料師兄果來此地;二則有王命在身,安敢胡行。
”慧空道:“這也不必題起。
小姐在那廂?”王雲道:“在後堂。
”慧空遂同王雲到後堂來候夢雲。
夢雲聞知,出來相迎,叙禮坐定,一邊叫看茶。
夢雲謝慧空道:“兩承師父厚德,尚未到寶庵叩謝,抱罪之甚。
”慧空道:“不敢。
小姐昔年北上,久無消息,小尼好不憂心。
今日榮歸,可喜可賀。
”吳老夫人同英娘亦出來相見,慧空道:“原來吳老夫人也在這裡,你老人家更覺康健了。
”吳夫人道:“慧師撇卻我處,遷來此地,一向自然得意的。
予小女蒙師父留救,謝之不盡。
”慧空道:“好說。
”遂向英娘道:“這位夫人好似當年楊老夫人的小姐,同小姐北上的,不識可是麼?”夢雲道:“然也。
”慧空道:“我說象他的。
為何也在這裡?”英娘不覺好笑起來。
夢雲道:“慧師你猜一猜。
”看楊小姐亦在此,慧空觀其動靜,已揣明其意,以目視王雲,王雲笑道:“師兄相我何故?”慧空道:“楊小姐必為賢弟之亞夫人矣。
”王雲道:“師兄,何以見得?”慧空道:“我有先見之明。
”夢雲道:“慧師那算得先見之明,已經被他瞞過。
”慧空道:“請教小姐,瞞我何來?”夢雲遂将英娘始末細細的述了一遏。
慧空聞言,拍掌笑向王雲道:“賢弟,你好人耶,當年隻說江中被劫,并不題起此情。
”王雲道:“此乃着己之事,豈可輕向人言。
倘或不成,不被人恥笑?”慧空道:“天下奇巧之事也多。
好象小姐寓小庵的時節,偏是楊小姐又到庵燒香,楊夫人又肯帶小姐上京,豈非都是奇遇?這等無巧不巧,可作日後佳話。
”說着大家都好笑起來。
慧空看見桂兒、雙桂,問道:“這兩位官官,就是小姐生的公子麼?”夢雲道:“這個桂兒是我生的,那個雙桂是楊小姐生的。
”慧空道:“為何兄弟二人一般模樣?又是一般長大?”夢雲道:“他二人總是中秋日生的。
”慧空道:“這也奇了,偏偏又是同日,又是一樣的齊整,怪不得父母俱是當世的人物,豈有不生俊秀兒郎。
”夢雲笑道:“慧師又來取笑了。
”衆人又說了一會閑話,用過午飯,慧空相辭回庵。
卻說王雲要訪一個名師教訓二子,巧巧城中就有一個老貢生,姓胡名賢,名亦聞于郡内,王雲就與吳斌商議定了,就着人去說。
這也事該湊巧,一說這胡賢便允,來回複了王雲,王雲就備了關書,聘禮擇吉,請至府中。
書房是三日前已收拾清潔,是日胡先生來,王雲同吳斌迎到廳上,叙禮坐下,參畢,王雲喚錦芳去請二位公子出來,錦芳進去候着,夢雲、英娘将兩個兒子打扮得齊齊整整,同錦芳來到前廳,拜過先生。
胡賢見二子生得俊秀,稱羨不已,當日坐席不題。
到次日,桂兒、雙桂早進書房,拜過胡賢,胡賢與桂兒起諱名樞,雙桂名棟,朝夕訓蒙,王樞、王棟二人本來聰慧,竟不用先生費力,胡賢心中亦自歡喜不題。
卻說王雲連日無事,夢雲說道:“相公,昔日慧空之恩,為何不去酬謝他?”王雲道:“下官有此意,且到明早罷。
”到了次日,王雲令家人叫了一隻小船,挑白米拾擔,錦帛十端,古玩拾種,白金二百兩,王雲登舟,搖至護雲庵上岸,王雲進庵,慧空就迎接進院,叙禮坐下,王雲道:“小弟今日之來,一則相候師兄,二來相酬厚德。
”慧空道:“賢弟何出此言?”少頃,隻見挑進白米、錦帛、白金、玩器,慧空道:“賢弟,這是何意””王雲道:“此微薄之物,望師兄笑納。
以作常住之資。
”慧空道:“既承賢弟見賜,小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