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4回 香閨内花神夢兆 錦堂前桂子雙生

關燈
媛來,憐取桂花開。

    露潤銀河香飄異,嫦娥相戲月中回。

    天開瓊瑤喜報,神仙親送來。

     舞衣不勝蕊珠香,霓雲護衆芳。

    留情笑獻紫霞觞,芙蓉星鬥光。

    月色花叢人意軟,瑤池會上我佯佯。

    風列花亭景物,君且有容光。

     這青衣仙子歌罷,那绛衣仙子同黃衣仙子二女對舞,渾似花枝招-,舞出多般解數,真世間罕見。

    少頃,二姬舞罷,花神命素衣仙子奉王雲酒,王雲不勝酒力,辭之不飲,花神道:“郎君日間多飲故耳。

    此酒不傷脾胃,多飲無妨。

    适之歌舞可悅郎君之耳目?”王雲笑道:“小娘子說那裡活來,這等清歌妙舞,人世焉有?”花神笑容可掬,輕舉霞觞,請王雲用酒,王雲又飲了兩杯。

    花神道:“妾此來非無益于君而至,因承君厚德,妾在廣寒宮得桂子兩枚,令女子吞之,定生貴兒,一則郎君有緣,二則相報前恩。

    ”在袖中取出,着玄衣仙子送與王雲道:“可與二位小姐各吞其一,定生折桂之兒,方見今夕之祯祥。

    ”王雲道:“下官有何恩德,敢勞小娘子用情如此?”就起身作謝。

    花神道:“用色溶溶,妾當回去。

    另有小詞一章,煩緻與小姐,異日再當圖會。

    ”又道一聲“郎君珍重”,缈缈而散。

     王雲正還在夢中依依之際,有府中兩個丫環領夫人之命,各提绛紗紅燈,來請老爺。

    隻見王雲還伏幾而睡,兩個丫環上前道:“老爺,夫人有請。

    ”王雲猛然驚醒道:“那花神何處去了?”睜眼時隻見兩丫環侍立,方知是南柯一夢,袖中詞章、桂子猶存,口内餘香尚在,真為神異。

    丫環道:“夜深了,老爺請去安睡罷。

    ”王雲起身,來至内堂,夢雲和英娘迎着問道:“相公為何此時還在園中?”王雲坐下笑道:“不瞞夫人說,适間送客回園,偶然神倦,隐幾少息片時,不期竟入好夢。

    ”英娘、夢雲問道:“相公夢見何物這樣奇異?”王雲道:“夢中見一美女,簇擁着侍女十數人,及問之時,就是香珠,上帝憐其義,封他做花神,掌管長安。

    此時園中花放,亦是他所施之伎,複排宴于亭中,侍女們情歌妙舞,曲盡盤桓,細問二夫人之起居,為之垂淚,言雖不能生奉于左右,定當時常默護在妝台。

    ”英娘聞言心酸流淚。

    夢雲笑道:“此乃相公日有所思,夜有此夢之故。

    ”王雲道:“現有實據。

    ”夢雲道:“有何為據?”王雲道:他送我桂子兩枚,詞書一章,寄與二夫人的。

    ”王雲遂在袖中取出桂子、詞書,對與二人道:“下官豈有謬言之理。

    ”夢雲接過桂子來看,卻是彩錦封固,拆開看時,異香撲鼻,形似丹丸,才信是真。

    又拆其書,三人同看道: 昔日鄉山分袂,今宵錦苑傳書,雖隔陰陽徑界,晨昏照護于妝台。

    憶别時朱顔綠鬓,歎而今月影花形。

    碎首階前,惟報小姐之萬一;神封花使,是承上帝之洪恩。

    富貴榮身,主君福德,當尊绮羅錦體。

    小姐祿壽,該應苦風楚雨。

    每蒙垂淚,恩情何由報答。

    暗霧愁雲予懷,血染生離既絕,難以相親,今申桂子,後産麒麟;魂托書情,夢傳恩語。

    依依愁緒,隻寄花前花後;蕩蕩微軀,全仗風去風來。

    珍重萬千,餘情無既;俚言附後,極盡唏噓。

     月白風清欲斷腸,淚珠灑盡血成行。

     誰憐紅粉填丘壑,自歎朱顔記短長。

     繡戶不争人易老,紗窗未曉我先亡。

     歌花渾許怒輕薄,暗傍妝台形影香。

     三人看完,見其情緻宛然,悲感不已,惟有英娘更加心酸垂淚。

    夢雲勸道:“賢妹何得情癡,他已成神,就如以恩報恩的了。

    ”英娘含淚道:“姐姐不知小妹的心,想他為我亡身,今雖得成神,他心怨猶存,使小妹見此詩書,那得不恸?”英娘說罷,又索書看,已經不複見。

    王雲道:“神者鬼也,仙者形也。

    他寄之書,不過一時之迹,我們看過,自然化去,不必疑猜了。

    ”三人各歸卧房安寝不題。

    到次日,夢雲二人将桂子各吞一枚,日齒皆香,知為奇品,又到園中觀花,隻見所開花朵盡皆不見,依然枝枯葉落,英娘二人暗稱奇異不題。

     王雲早朝,聖上加級,又賜金花彩緞,謝恩回府,自此光陰荏苒,英、夢二人已各懷身孕。

    王雲見二位夫人懷孕,想花神兆,信不謬也。

    不覺又到了次年中秋佳節,英、夢二人已及臨盆,卻好是日二美一齊産下兩個麟兒,王雲好不歡喜。

    已經尋下侞娘,一下地各來收領,有夢雲所生先下地為長,名喚桂兒;英娘所生為次,取名雙桂,真真一對粉孩兒,又且兄弟二人一般相貌。

    到了三朝,請諸親并同僚,其時楊淩官已入閣,張蘭官拜兵部右侍郎,萬鶴翰林學士,金聖錦衣衛佥事,滕武不願為官,入山修道去了。

    吳璧,吳珍皆登科第,俱入詞林,吳珍在京完姻。

    何霞登進士,現為禮科給事。

    鄭乾夫婦俱已病亡,王雲亦極盡甥道,安葬在京。

    是日請來諸親,在府大開筵宴演戲,俱各暢飲。

    有吳斌向家人道:“可到裡面抱出新公子來看。

    ”王雲遂叫侞母抱出廳前,諸親看見桂兒、雙桂,衆皆稱羨。

    吳斌同楊淩各抱一個在膝上道:“好一對甯馨兒!”喜歡的了不得,看了半日,遞與侞娘,各出黃金兩錠,為見面之資,侞娘就抱回内堂去訖。

    衆皆稱賀王雲道:“如是甯馨之子,他日朝中之玉柱。

    ”王雲躬身稱謝。

    家人一邊換席。

    演完了下本戲文,衆人方散。

    後堂所請的女眷,也是戲席,亦各散去。

    王雲在府鬧過幾日,才得清閑,不過在衙中與二美兩子聚樂消遣。

     任是光陰迅速,不覺又經四五番寒暑,那桂兒、雙桂已交五歲,真個是胭脂染就,玉粉妝成,英、夢二人愛如掌上之珠,寶貝相同。

    一日王雲向夢雲二人道:“這二子要請個先生攻書才好。

    ”夢雲道:“妾聞姑蘇家裡王三年紀老極,公婆墳瑩在蘇七八載,不歸祭掃,豈成子道。

    且來仕途也沒有甚麼大趣,常言道:‘官高必險’,相公何不緻仕回鄉,何苦戀此烏紗?莫若林泉安逸,那時請一位飽學,可與二子攻書,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