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2回 占春魁權奸妒事 封列侯仙丈傳情

關燈
看時,就是東君之女。

    但見他: 面帶三分色,含情袅娜來。

    青絲挽就俏身材,談妝一天豐韻,笑顔開。

     調寄《碧窗紗》 王雲見其女進來,燈光之下,看着也還生得體态,遂道:“小娘子夤夜到此,有何見教?”彩姑含羞答道:“奴非為滢奔而至,因窺郎君才貌,日後必成大器。

    郎君若不棄寒微,賤妾願侍箕帚,以終身一訂,故此驚動。

    ”王雲笑道:“是蒙小娘子見愛,小生奈何舍下已聘荊妻,怎好停妻再娶?小娘子請自便,休責小子是幸。

    ”彩姑道:“郎君不必瞞妾,郎君來此為何?倘日後吳小姐複出,奴家願作小星,望君憐之。

    ”王雲道:“小生看小娘子的儀容,宛如當年在虎丘唱曲的女子。

    ”彩姑笑道:“郎君好眼力,也是因從家君赴任覆舟,父女飄零,真是宦途之苦,隻得乞化歸來。

    ”王雲道:“果然不出小生之眼。

    ”王雲被彩姑說得心軟了,暗自轉道:“莫若權且允下,日後再圖别計。

    ”遂道:“雖承小娘子相愛,也隻好再擇吉期。

    ”彩姑見王雲已允姻親,滿心歡喜,另有一番溫存,道:“承郎君不棄,始此一言為定。

    郎君勿以妾為路柳相棄。

    ”王雲道:“小生豈是這等無情之輩。

    ”說罷,彩姑相辭王雲回房去訖。

    自此王雲在寓無聊,幸得彩姑送茶送水,加意周緻,故此王雲也無歸念,時常錦芳來勸相公回家,王雲也不入耳。

     一日,想起夢雲無信,正欲打點起身回家,聽得新任知縣是張蘭,王雲甚喜,遂又住下。

    候了幾日,果是張蘭到任,讓他公事已畢,王雲帶了錦芳竟到衙前。

    錦芳去投了名帖,張蘭見帖,遂請進私衙相見。

    他二人見了,笑容滿面,相見禮畢,分賓主坐下。

    王雲道:“長兄榮任,可喜可賀。

    ”張蘭道:“豈敢。

    清霓兄久已南下,為何羁留于此?”王雲道:“不瞞長兄說,是情之所使。

    有吳小姐乃在貴治地方失去的,故此癡心在這裡緝訪,并無消息。

    ”張蘭道:“兄可是真正癡情,一世聰明,何被一女子所牽?”王雲無所答,張蘭又問道:“兄在此行止若何?”王雲道:“小弟不然前日就回蘇了,聞得長兄榮任于此,故爾停留一候。

    今會過長兄,明早就要行矣。

    ”張蘭道:“據弟之愚見,兄也不必回府,就在敝治中讀書,再有二載,又是試期。

    一動不如一靜,省得途中跋涉,小弟朝夕又得聆大教,豈非兩便?”王雲聞言,細思有理,當下依允。

    張蘭遂差人去取行李,王雲就寓在張蘭任所,凡有不決之事,就和王雲商議,治民也還清廉,百姓俱也感戴。

     王雲時常到顧家與顧瑕閑叙。

    顧瑕心中欲得王雲為婿,意思雖有,未曾言及。

    就與彩姑同室交談,顧瑕竟不在意,此亦是憐才欲婿之心。

    一日王雲在署中,正值仲春天氣,偶然散步到後園一小室中閑坐,隻見壁上貼一幅楷書舊字,及起身去看,卻是《春閨曲》,倒也做得好,不知是何人所作。

    吟哦了幾遍,觸動了自己的愁情,想起兩個美人皆成畫餅,一腔愁悶,吊起他的曲興大發,遂取筆硯,也作《春閨詞》九阕,坐下細細的推敲了,才錄在錦箋上,其曲道: 〔步步嬌〕春院花庭緣把愁神遣,朝怨霞桃面,情分憂萬千。

    滿目繁華總是增人怨,悠悠倦倚欄,惱堤前飛絮随風串。

     〔醉扶歸〕背書窗,斜倚低枝,倦玩梅花,難将意馬栓。

    豔嬌紅,恨這浪蝶粉簾兒動,紫燕銜情轉。

    鸾音未聽,渴心潛,雨風妒染柔枝蹇。

     〔玉嬌枝〕時光易去,愛三春,愁聽比鶴,恨雙雙花底莺和燕,怎教人不妒情憐。

    粉蝶穿花,慣入燦花妍,卻不道寒窗靜裡想思現。

    說不盡風光萬千,寄不盡情思萬千。

     〔江兒水〕瞬息風雲志,青燈誤少年,往花溪妒盡春容面。

    月沉沉暗裡嫦娥殿,馥紛紛香惹芝蘭羨。

    愁聽竹窗蕭卷,芍藥欄前,卻沒個人兒見。

     〔好姐姐〕一年和韶光先顯,明豔豔紗廚愁遣。

    想琴書可憐,吹箫誰弄,學空成樂,香魂花影難尋見,齋寄春詞綽約篇。

     〔月上海棠〕最可憐花随嫩柳青青線,翠戶中香散滿壁馨煙,霎時間翠減香消,斷卻了生前夙緣。

    儒客另起書篇,愁見瑞氣連連。

     〔玉芙蓉〕想思步院前,憶昔劉阮杏林邊,霞雲常護芳鮮。

    或黃鵬對對銜殘片,銀樣花-賽月圓,身消遣。

    厭的是更殘和夕晚,好一派晴光霁曉未留全。

     〔園林好〕草萋萋皇孫過轉綠陰邊,沉沉暗泉一任魚書未傳,零落了茜紅顔,又是荼蘑開遍。

     〔清江引〕光陰迅速多緣蹇,不覺春将盡,凄然行雨煙。

    露罩殘紅面,憶天涯媚名花開去已遠。

     王雲又吟哦了一遍。

    貼于壁上,複再看玩之間,張蘭退堂進來,不見王雲,就尋到後園來,隻見王雲在小室中,遂問道:“清霓兄獨自一人在此看甚麼?”王雲道:“小弟偶然步來,見壁上有《春閨曲》一調甚雅,弟今湊成《春詞》九阕,望長兄改正。

    ”張蘭向前細細就吟玩一番道:“句句春景,字字相思,真出清才之手。

    ” 二人談論之間,家人擺下酒肴,就此對飲。

    王雲問道:“秀芝兄有幾位令郎了!”張蘭道:“慚愧,小弟尚未有子。

    前歲又值寒荊亡故,因在京應試,未曾與兄說及。

    ”王雲驚道:“已應前番道人之言矣。

    ”張蘭道:“果應此言。

    ”王雲道:“如此說來,長兄與小弟一樣風流。

    ”張蘭笑道:“卻又來。

    ”王雲遂轉到彩姑身上:“莫若說與他續弦也罷。

    ”張蘭見王雲若有所思,遂問道:“清霓兄有何事不決?可與弟說。

    ”王雲笑道:“小弟所思非别,要與兄作伐。

    ”張蘭呵呵笑道:“兄己事參差,還與别人做媒。

    ”王雲正色道:“弟非戲言,實是本城中有淑女,正在妙齡。

    ”張蘭道:“兄乃客寓于此,何以就知人家宅眷?弟難取信。

    ”王雲道:“小弟于别家其實不知,所曉者是弟作寓之家,主人姓顧名瑕,曾授浙江教授。

    有一女名彩姑,今春年交二十。

    他本屬意于弟,弟曾權允過,兄若不嫌寒微,弟當與兄五成其事。

    ”張蘭道:“小弟焉敢割兄之愛?此是斷乎做不得!”王雲道:“長兄不必多慮,弟若安心為己,豈肯與兄言及?”張蘭才相信應承。

     次日,王雲着人到顧瑕家求親,說:“留寓府上的王相公着我們來相求令愛之婚,老相公若允,可發一庚帖去。

    ”顧瑕夫婦聞言,喜之不勝,遂發了庚帖與來人。

    彩姑聞知,歡喜無及。

    王雲見要了庚帖來,接着來與張蘭商議擇吉下聘。

    不幾日就親迎,一面吩咐衙役,各事齊備。

    到了吉期,派縣官的職事去迎娶彩姑,顧瑕亦備妝奁送去,這日迎娶好不熱鬧。

    将彩姑娶到衙中,出轎同張蘭參拜天地後,入洞房交拜,多少紳衿俱來賀喜,當夜王雲吩咐丫環,候老爺進房,可将燈盡徹在外廂,衆丫環領命行事。

    是夜張蘭與彩姑結親,疑與王雲有染,誰知竟是處子。

    彩姑認是王雲,一夜的恩愛難盡于言。

    次早夫妻起身,看見新人貌美,歡喜不盡。

    彩姑見張蘭不是王雲,好生煩惱。

    張蘭已知其意,遂道:“夫人不必煩惱,下官就是本縣正堂。

    因前歲喪偶,與王兄譚及,後王兄言與夫人之事,他已聘有二妻,不忍将夫人作妾,故此作成下官。

    ”彩姑見張蘭也是一表非俗,已居縣令,自己就是一位夫人,心上也就罷了。

    少許請王雲來相見,彩姑道:“下該與你這負義之人相見。

    ”王雲道:“嫂嫂恭喜。

    ”彩姑不答而入。

    王雲就到顧家說明此事,顧瑕見女兒嫁了縣令父母官,無有不喜之理。

    張蘭又到顧府謝親赴宴。

    後來張蘭也知彩姑就是虎丘唱曲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