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0回 赴秋闱儒生登榜 進京都難女逢仙
關燈
小
中
大
雲道:“小生承小姐垂情關切,豈肯作負心之輩?小生囊底一空,并無珍物可留,前日取錯的那方绫帕,諒情未焚,還在小姐處,可以算了罷。
”繡珠唯唯領命,恐有人來,遂進去回複小姐不題。
卻說王雲在館,又是孟夏的光景,父母的服功又滿了,一日想起今秋是科試之期,要去科考,待繡珠出來,與小姐說知才好。
一日繡珠出來摘蘭花,王雲見了,起身走出書房來,問道:“姐姐摘蘭花何用?”繡珠道:“小姐所愛,故命摘取。
”王雲道:“小生有一事,相煩姐姐緻意小姐:今歲乃是秋試之期,小生要辭館回去。
”繡珠道:“這是郎君的大事,待妾進去說與小姐,不知可有話說?”王雲道:“有理。
”繡珠摘了幾枝蘭花進來,遞與夢雲道:“小姐可曉得麼?”夢雲道:“平白的我又曉得甚來?”繡珠道:“王郎要賤婢緻意小姐:今秋乃科試之期,他要辭館回去,問小姐可有甚麼話說。
”夢雲道:“正是。
今秋是試期,不知我哥哥可去?我也并無他言相緻,不過贈他盤費些許。
可在箱内取白銀二十兩送去與他,說聲‘前途珍重’。
”繡珠領命,就拿了銀子出來。
吳珍年已八歲,少知世事,王雲見繡珠又來,遂步出書房。
繡珠向王雲說道:“小姐緻意郎君:客途保重,莫負初心,使小姐有妝台之歎。
外具白銀二十兩,與郎君途中之用,請收下。
”王雲接過道:“承小姐用情如此,小生粉骨碎身也難報答。
”繡珠道:“郎君過于言重。
隻怕郎君一朝榮貴,不似今日。
”王雲道:“小生怎敢忘姐姐今日之情,煩姐姐進去與小生緻謝小姐。
但是與姐姐從此一别,未知會期何日?”說罷凄然。
繡珠聞言亦淚下,道:“郎君前途珍重。
”隻才說得一句話,聽見有人來,急忙進去回複夢雲不題。
卻說吳璧到館,求與王雲閑話。
說到其間,王雲道:“小弟有一言奉告。
”吳璧道:“先生有何見谕?”王雲道:“小弟一則返舍去看看,二者今秋又是科試之期①,意欲要去走走。
未識長兄尊意若何?若去,小弟同兄偕行更妙。
”吳璧道:“正是。
今歲秋試,小弟倒忘了,先生正該去奪魁。
小弟去倒要去,惟恐去而無益。
”王雲道:“長兄何出此言?”吳璧道:“先生豈不知臧氏父子與寒家為難?豈非去亦徒然?”王雲聞言,唯唯點首。
吳璧問道:“先生何日起程?”王雲道:“小弟意欲明日就要告辭。
”吳璧道:“何其甚速?”說罷,遂進去吩咐治酒,當晚就與王雲餞行。
次早,王雲停當了書箱行李已畢,吳璧就封出二年的束修,另有封程儀,王雲再三不受,吳璧務要盡收。
二人謙讓了一會,王雲隻得收了,遂謝過吳璧,又道:“令堂伯母不及面辭,望長兄緻謝。
”吳璧道:“不敢當。
”遂叫吳珍拜謝了王雲,就問道:“先生幾時回蘇?小弟好去候送。
”王雲道:“不敢勞步了。
”吳璧遂叫人挑了行李,送王雲到門外,兩人一躬而别。
吳璧來至内堂,夫人問道:“先生可曾去哩?”吳璧道:“去了,叫緻謝母親,孩兒想,王清霓青年才貌,日後必位高爵顯,孩兒不及也。
”夫人道:“我兒既不如人,就該努力向前。
”夢雲在旁聽得王雲已去,心中甚是不安,就回房去了。
【校勘記】 ①“科試”原作“秋試”,據掃葉山房本改。
不譚他母子閑話,且說王雲走到中途,卻遇着慧空,遂施禮道:“師兄何來?”慧空答禮道:“才在小庵來,為何賢弟一向不到小庵來走走?莫非見怪麼?”王雲道:“不是見怪師兄,卻少工夫,今日卻要到寶庵相辭。
巧遇途中。
”王雲就打發行李先去,自同慧空來到庵中。
慧空就邀王雲到房中坐下,煮茗閑譚。
慧空問道:“賢弟今欲别愚何往?”王雲道:“今年秋闱科試,所以解館蘇旋,打點北上。
”慧空道:“這是賢弟的大事,此去定取金紫無疑。
”說罷想了想,又相着王雲笑道:“賢弟面上豐彩異常,必然還有些喜兆。
”王雲就笑了一笑,慧空道:“此笑内必定小姐絲蘿亦允。
”王雲遂道:“不瞞師兄說,小姐已經心允,就是夫人未知。
”慧空道:“小姐已允,何愁夫人不肯。
”王雲道:“但願如此才好。
”慧空道:“将來愚亦要與賢弟做鄉鄰了。
”王雲道:“師兄也要到蘇郡去麼?”慧空道:“正是。
向日家師有一位師兄在山塘北裡護雲庵中常住,今春家師往蘇問候回來,言及師伯年老,庵中未曾招得子侄,無人照管,要家師遷去。
說那庵中甚是清靜,無閑人往來,況錢糧又多,不比此庵,坐落城市,往來人衆,應接不暇,故要棄此庵而去。
”王雲道:“妙極。
師兄若遷到我鄉,小弟正好請教。
幾時方去?”慧空道:“約在今秋搬去。
”王雲又叙了一會閑話,起身告别道:“小弟時在這三五日内起程,就此拜别師兄了。
”慧空道:“賢弟此去,途中自重,-望捷音。
愚亦不來相送了。
”王雲道:“不敢勞步。
”慧空遂送王雲出庵門,兩人依依而别。
王雲來到鄭府,見過鄭乾夫婦。
鄭乾道:“聞知賢甥解館,北上麼?”王雲道:“甥雖有此意,隻恐才淺,去也無用。
”鄭乾道:“說那裡話來。
此去一定名登天府,老夫也少沾光彩。
賢甥準于何日蘇旋?”王雲道:“打點明日就要行了。
” 正說話間,家人進來報道:“有錢、何二位相公在外候大相公。
”王雲聞言,出來迎接到廳,揖罷坐下,錢祿道:“适會玉章兄,道及長兄解館北上,小弟們欲附舟同行,未識尊意如何?”王雲道:“若得二兄同行,小弟沾光多矣。
”何霞道:“清霓兄回府自然要逗留幾日,弟等随後就來。
務必要候弟等到府同行。
”王雲道:“這個自然,相候二位長兄同行。
”二人見王雲應允,遂就告别而去。
王雲次早雇下小船一隻,拜别了鄭乾夫婦,遂叫家人挑了,送王雲上船。
王雲登舟,不幾日已到姑蘇,打發了來船,遂即來到府中,王三接着,說了些家常事務。
次日,王三将各田租賬交進來,王雲道:“賬目事務你還管着,我不日就要上京去的。
”王三領命,仍然收下。
王雲因上京日近,也不出門拜客,隻到張、萬兩家去通問他二人可北上,不期二人俱不在家,次日,張、萬二人來候王雲,王雲見二人來到,忙迎到廳,揖罷坐下。
張蘭道:“前歲尊介回來,道及長兄在吳府設帳。
小弟想長兄正是青年傑士,那裡坐得住?”王雲道:“到這地步,也就罷了。
昨日小弟到二位長兄府上奉候,不期二位兄俱已公出,連府上的人亦不知
”繡珠唯唯領命,恐有人來,遂進去回複小姐不題。
卻說王雲在館,又是孟夏的光景,父母的服功又滿了,一日想起今秋是科試之期,要去科考,待繡珠出來,與小姐說知才好。
一日繡珠出來摘蘭花,王雲見了,起身走出書房來,問道:“姐姐摘蘭花何用?”繡珠道:“小姐所愛,故命摘取。
”王雲道:“小生有一事,相煩姐姐緻意小姐:今歲乃是秋試之期,小生要辭館回去。
”繡珠道:“這是郎君的大事,待妾進去說與小姐,不知可有話說?”王雲道:“有理。
”繡珠摘了幾枝蘭花進來,遞與夢雲道:“小姐可曉得麼?”夢雲道:“平白的我又曉得甚來?”繡珠道:“王郎要賤婢緻意小姐:今秋乃科試之期,他要辭館回去,問小姐可有甚麼話說。
”夢雲道:“正是。
今秋是試期,不知我哥哥可去?我也并無他言相緻,不過贈他盤費些許。
可在箱内取白銀二十兩送去與他,說聲‘前途珍重’。
”繡珠領命,就拿了銀子出來。
吳珍年已八歲,少知世事,王雲見繡珠又來,遂步出書房。
繡珠向王雲說道:“小姐緻意郎君:客途保重,莫負初心,使小姐有妝台之歎。
外具白銀二十兩,與郎君途中之用,請收下。
”王雲接過道:“承小姐用情如此,小生粉骨碎身也難報答。
”繡珠道:“郎君過于言重。
隻怕郎君一朝榮貴,不似今日。
”王雲道:“小生怎敢忘姐姐今日之情,煩姐姐進去與小生緻謝小姐。
但是與姐姐從此一别,未知會期何日?”說罷凄然。
繡珠聞言亦淚下,道:“郎君前途珍重。
”隻才說得一句話,聽見有人來,急忙進去回複夢雲不題。
卻說吳璧到館,求與王雲閑話。
說到其間,王雲道:“小弟有一言奉告。
”吳璧道:“先生有何見谕?”王雲道:“小弟一則返舍去看看,二者今秋又是科試之期①,意欲要去走走。
未識長兄尊意若何?若去,小弟同兄偕行更妙。
”吳璧道:“正是。
今歲秋試,小弟倒忘了,先生正該去奪魁。
小弟去倒要去,惟恐去而無益。
”王雲道:“長兄何出此言?”吳璧道:“先生豈不知臧氏父子與寒家為難?豈非去亦徒然?”王雲聞言,唯唯點首。
吳璧問道:“先生何日起程?”王雲道:“小弟意欲明日就要告辭。
”吳璧道:“何其甚速?”說罷,遂進去吩咐治酒,當晚就與王雲餞行。
次早,王雲停當了書箱行李已畢,吳璧就封出二年的束修,另有封程儀,王雲再三不受,吳璧務要盡收。
二人謙讓了一會,王雲隻得收了,遂謝過吳璧,又道:“令堂伯母不及面辭,望長兄緻謝。
”吳璧道:“不敢當。
”遂叫吳珍拜謝了王雲,就問道:“先生幾時回蘇?小弟好去候送。
”王雲道:“不敢勞步了。
”吳璧遂叫人挑了行李,送王雲到門外,兩人一躬而别。
吳璧來至内堂,夫人問道:“先生可曾去哩?”吳璧道:“去了,叫緻謝母親,孩兒想,王清霓青年才貌,日後必位高爵顯,孩兒不及也。
”夫人道:“我兒既不如人,就該努力向前。
”夢雲在旁聽得王雲已去,心中甚是不安,就回房去了。
【校勘記】 ①“科試”原作“秋試”,據掃葉山房本改。
不譚他母子閑話,且說王雲走到中途,卻遇着慧空,遂施禮道:“師兄何來?”慧空答禮道:“才在小庵來,為何賢弟一向不到小庵來走走?莫非見怪麼?”王雲道:“不是見怪師兄,卻少工夫,今日卻要到寶庵相辭。
巧遇途中。
”王雲就打發行李先去,自同慧空來到庵中。
慧空就邀王雲到房中坐下,煮茗閑譚。
慧空問道:“賢弟今欲别愚何往?”王雲道:“今年秋闱科試,所以解館蘇旋,打點北上。
”慧空道:“這是賢弟的大事,此去定取金紫無疑。
”說罷想了想,又相着王雲笑道:“賢弟面上豐彩異常,必然還有些喜兆。
”王雲就笑了一笑,慧空道:“此笑内必定小姐絲蘿亦允。
”王雲遂道:“不瞞師兄說,小姐已經心允,就是夫人未知。
”慧空道:“小姐已允,何愁夫人不肯。
”王雲道:“但願如此才好。
”慧空道:“将來愚亦要與賢弟做鄉鄰了。
”王雲道:“師兄也要到蘇郡去麼?”慧空道:“正是。
向日家師有一位師兄在山塘北裡護雲庵中常住,今春家師往蘇問候回來,言及師伯年老,庵中未曾招得子侄,無人照管,要家師遷去。
說那庵中甚是清靜,無閑人往來,況錢糧又多,不比此庵,坐落城市,往來人衆,應接不暇,故要棄此庵而去。
”王雲道:“妙極。
師兄若遷到我鄉,小弟正好請教。
幾時方去?”慧空道:“約在今秋搬去。
”王雲又叙了一會閑話,起身告别道:“小弟時在這三五日内起程,就此拜别師兄了。
”慧空道:“賢弟此去,途中自重,-望捷音。
愚亦不來相送了。
”王雲道:“不敢勞步。
”慧空遂送王雲出庵門,兩人依依而别。
王雲來到鄭府,見過鄭乾夫婦。
鄭乾道:“聞知賢甥解館,北上麼?”王雲道:“甥雖有此意,隻恐才淺,去也無用。
”鄭乾道:“說那裡話來。
此去一定名登天府,老夫也少沾光彩。
賢甥準于何日蘇旋?”王雲道:“打點明日就要行了。
” 正說話間,家人進來報道:“有錢、何二位相公在外候大相公。
”王雲聞言,出來迎接到廳,揖罷坐下,錢祿道:“适會玉章兄,道及長兄解館北上,小弟們欲附舟同行,未識尊意如何?”王雲道:“若得二兄同行,小弟沾光多矣。
”何霞道:“清霓兄回府自然要逗留幾日,弟等随後就來。
務必要候弟等到府同行。
”王雲道:“這個自然,相候二位長兄同行。
”二人見王雲應允,遂就告别而去。
王雲次早雇下小船一隻,拜别了鄭乾夫婦,遂叫家人挑了,送王雲上船。
王雲登舟,不幾日已到姑蘇,打發了來船,遂即來到府中,王三接着,說了些家常事務。
次日,王三将各田租賬交進來,王雲道:“賬目事務你還管着,我不日就要上京去的。
”王三領命,仍然收下。
王雲因上京日近,也不出門拜客,隻到張、萬兩家去通問他二人可北上,不期二人俱不在家,次日,張、萬二人來候王雲,王雲見二人來到,忙迎到廳,揖罷坐下。
張蘭道:“前歲尊介回來,道及長兄在吳府設帳。
小弟想長兄正是青年傑士,那裡坐得住?”王雲道:“到這地步,也就罷了。
昨日小弟到二位長兄府上奉候,不期二位兄俱已公出,連府上的人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