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09回 再遊杭綠堤松詠 複吳門西席蘭篇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湖邊曉色揭山青,柳畔莺簧隔樹鳴。
畫槳輕翻春水碧,波光映帶晚霞明。
題松争訝驚人句,以酒相酹快士情。
一韻一觞通契闊,绛帏自此播才名。
話說臧新不知刁奉去向,叫家人四處找尋,并無下落,臧新大怒,連白從也怪在裡邊,埋怨道:“都是你叫他去,如今拿了绫帕,不知到哪裡去了?”白從見臧新埋怨于他,隻得陪笑道:“大爺不必發怒,待我去尋他。
若尋他不見,我想一個良策,務要謀這天小姐與大爺成親。
”臧新聞言,回嗔作喜道:“老白,你有甚麼計策?白從道:“這非一時一刻的事,也要随機應變,豈可草草?”臧新信以為實,遂丢過一邊,和白從玩耍不題。
卻說王雲在家守孝,度過殘年,又不便出門遊戲,終日在家納悶。
一日想起夢雲的绫帕,要取出來玩賞一番,遂向舊時書箱内翻遍也尋不見,心中着急,各處找尋不見,又問丫頭小厮們道:“誰曾開這書箱?”奴仆們回道:“一總無人敢動。
”王雲不見了绫帕,更加惱悶,想道:“這帕去年在浙回來也來曾檢點,不知被何人竊去,莫若還到浙省一遊,打聽下落。
”主意已定,遂吩咐王三料理家事,将幾個大丫頭俱已嫁去,隻留玉奴,王三夫婦守家,其餘家人都已打發出去。
安頓已畢,帶了錦芳,雇隻小船,主仆登舟。
不幾日,複到杭城,打發來船,上岸竟投鄭府。
錦芳進去禀報,少頃,鄭乾同夫人出來,王雲拜見,坐下,道:“二位大人風光依舊,康健如初。
甥自去歲别後,不幸父母俱已去世,承姨父母遠賜隆儀,謝之不盡。
”鄭乾道:“向聞賢甥被盜劫去,又值尊椿萱遭變,老夫日夕挂懷,今得賢甥到舍,又少慰鄙懷。
外日理該親來作吊,奈去歲罷官,又不得其名,又受署印官之累,因氣惱相感,至于殘傷賤體,未能到府,甚為失禮。
”王雲道:“承大人挂念,則感無地,何敢當大人賜領,罪于甥也。
”夫人垂淚問道:“不想外甥父母有此大變,今得外甥來舍,又少慰老身之意。
”遂叫家人将東廂收拾,與王雲安歇不題。
到了次日,王雲去候錢、何二人,又帶些禮物送與兩家。
有錢、何二人自答拜之後,時常來閑話,王雲到不為寂寞。
一日何霞來訪王雲,王雲接入書房,禮畢坐下。
何霞道:“明日是三月三,西湖不可不到。
小弟治得一樽在舟,候兄去一遊,亦不敢具柬。
”王雲道:“小弟到貴府就要叨擾,甚為不當。
”何霞道:“兄休得見笑。
”說罷遂起身回去。
到次日,何霞收拾完備,亦無他客,就來邀了王雲同錢祿二人,出城竟到西湖,登舟遊玩。
看那往來遊舫,士女紛紛,岸邊桃柳雜笙簧,湖光蕩漾載遊歌,看不盡西湖的景緻。
正是: 六橋畫舫舉春觞,間綠施紅芳草香。
燕剪睛雲輕蕩蕩,風翻弱柳态。
三人在舟中玩景,家人擺下酒肴,遂就坐席。
三人飲酒猜拳行令,飲個多時,船泊至岸,何霞又叫家人換席,可擺在大松樹下去,遂邀二人登岸,到各處去遊玩了一遍。
回來正要坐地之時,隻見一少年遠遠而來,漸漸走近,方知是吳璧,也同幾個朋友在舟中遊玩,他自己上岸偷閑,卻又遇着錢、何二人,皆是同學朋友,上前作揖。
何霞道:“玉章兄來得正好,卻少一位酒客。
”吳璧道:“小弟在此相擾,卻也甚妙,奈何也有幾位友人在舟等弟。
”何霞道:“且由他們去。
見兄不去,他們自然回去,兄與弟等一同回府罷。
”吳璧不能推托,見了王雲,就問何霞道:“此位兄尊姓?未曾識荊過。
”何霞道:“這位兄姓王名雲,表字清霓,姑蘇人氏。
鄭天昆年伯的姨外甥,可稱當今才子。
”吳璧道:“小弟不知,失敬了。
”遂與王雲揖畢。
王雲接問何霞道:“此位兄尊姓大名?”何霞道:“姓吳名璧,字玉章,就是吳文勳年伯的令郎。
”王雲道:“久慕大名,尚還欠拜。
”吳璧道:“豈敢。
”王雲心中想道:“原來就是吳璧,不知夢雲小姐可曾配親否?若與其兄相交,或者得際,也未可知。
”何霞遂斟酒來,王雲推道:“小弟不能飲了。
”何霞道:“酒未曾敬,怎麼說個‘不能’二字?”各各斟滿,盡興暢飲了一會。
吳璧見王雲有服,問道:“清霓兄,尊制是何人的?”王雲道:“不幸先父母去冬俱已辭世。
”吳璧聞言,亦覺慘然,又道:“室中自有尊嫂了?”王雲道:“尚還未聘。
”吳璧道:“蘇郡及文墨之邦,清霓兄自然博學。
今日集此,美景幸會,請教一佳章如何?”王雲道:“小弟學淺才疏,恐不能應命。
若玉章兄有興,自當領教。
”何霞道:“玉章兄也脫不得白。
”吳璧道:“小弟是不能,隻好請教清霓兄。
”王雲再三推托,經不得他三人相促,王雲道:“務要小弟抛磚,請命題。
”吳璧道:“清霓兄,請随意罷。
”王雲道:“無題無句。
”吳璧道:“春山兄來。
”錢祿道:“小弟不能,就是兄出個題罷。
何必隻管推托。
”吳璧道:“務要小弟放肆。
”想道:“若出即景,皆是容易的,莫若将此老松為題。
”遂道:“新時新景,諒清霓兄常作,今将此虬松為題罷。
”錢祿道:“此題大妙。
”王雲想道:“出此題目,其人也不巧。
倒未曾做過這詩。
”家人送過文房四寶,王雲就拂彩箋,不加思索,一揮而就。
吳璧見王雲詩成,先已驚奇。
王雲将詩遂送在吳璧面前道:“勉力應教,望乞恕笑。
”吳璧道:“豈敢。
”遂接過來看,上面寫道:“《詠虬松》一律,應玉章兄之命。
”詩曰: 形怪長松半接天,歲寒曆遍已千年。
回枝勢若龍盤影,蒼樹高标鶴唳跹。
山谷野朋惟日月,石林散發隻雲煙。
滿身鱗甲飛騰象,和動春
畫槳輕翻春水碧,波光映帶晚霞明。
題松争訝驚人句,以酒相酹快士情。
一韻一觞通契闊,绛帏自此播才名。
話說臧新不知刁奉去向,叫家人四處找尋,并無下落,臧新大怒,連白從也怪在裡邊,埋怨道:“都是你叫他去,如今拿了绫帕,不知到哪裡去了?”白從見臧新埋怨于他,隻得陪笑道:“大爺不必發怒,待我去尋他。
若尋他不見,我想一個良策,務要謀這天小姐與大爺成親。
”臧新聞言,回嗔作喜道:“老白,你有甚麼計策?白從道:“這非一時一刻的事,也要随機應變,豈可草草?”臧新信以為實,遂丢過一邊,和白從玩耍不題。
卻說王雲在家守孝,度過殘年,又不便出門遊戲,終日在家納悶。
一日想起夢雲的绫帕,要取出來玩賞一番,遂向舊時書箱内翻遍也尋不見,心中着急,各處找尋不見,又問丫頭小厮們道:“誰曾開這書箱?”奴仆們回道:“一總無人敢動。
”王雲不見了绫帕,更加惱悶,想道:“這帕去年在浙回來也來曾檢點,不知被何人竊去,莫若還到浙省一遊,打聽下落。
”主意已定,遂吩咐王三料理家事,将幾個大丫頭俱已嫁去,隻留玉奴,王三夫婦守家,其餘家人都已打發出去。
安頓已畢,帶了錦芳,雇隻小船,主仆登舟。
不幾日,複到杭城,打發來船,上岸竟投鄭府。
錦芳進去禀報,少頃,鄭乾同夫人出來,王雲拜見,坐下,道:“二位大人風光依舊,康健如初。
甥自去歲别後,不幸父母俱已去世,承姨父母遠賜隆儀,謝之不盡。
”鄭乾道:“向聞賢甥被盜劫去,又值尊椿萱遭變,老夫日夕挂懷,今得賢甥到舍,又少慰鄙懷。
外日理該親來作吊,奈去歲罷官,又不得其名,又受署印官之累,因氣惱相感,至于殘傷賤體,未能到府,甚為失禮。
”王雲道:“承大人挂念,則感無地,何敢當大人賜領,罪于甥也。
”夫人垂淚問道:“不想外甥父母有此大變,今得外甥來舍,又少慰老身之意。
”遂叫家人将東廂收拾,與王雲安歇不題。
到了次日,王雲去候錢、何二人,又帶些禮物送與兩家。
有錢、何二人自答拜之後,時常來閑話,王雲到不為寂寞。
一日何霞來訪王雲,王雲接入書房,禮畢坐下。
何霞道:“明日是三月三,西湖不可不到。
小弟治得一樽在舟,候兄去一遊,亦不敢具柬。
”王雲道:“小弟到貴府就要叨擾,甚為不當。
”何霞道:“兄休得見笑。
”說罷遂起身回去。
到次日,何霞收拾完備,亦無他客,就來邀了王雲同錢祿二人,出城竟到西湖,登舟遊玩。
看那往來遊舫,士女紛紛,岸邊桃柳雜笙簧,湖光蕩漾載遊歌,看不盡西湖的景緻。
正是: 六橋畫舫舉春觞,間綠施紅芳草香。
燕剪睛雲輕蕩蕩,風翻弱柳态。
三人在舟中玩景,家人擺下酒肴,遂就坐席。
三人飲酒猜拳行令,飲個多時,船泊至岸,何霞又叫家人換席,可擺在大松樹下去,遂邀二人登岸,到各處去遊玩了一遍。
回來正要坐地之時,隻見一少年遠遠而來,漸漸走近,方知是吳璧,也同幾個朋友在舟中遊玩,他自己上岸偷閑,卻又遇着錢、何二人,皆是同學朋友,上前作揖。
何霞道:“玉章兄來得正好,卻少一位酒客。
”吳璧道:“小弟在此相擾,卻也甚妙,奈何也有幾位友人在舟等弟。
”何霞道:“且由他們去。
見兄不去,他們自然回去,兄與弟等一同回府罷。
”吳璧不能推托,見了王雲,就問何霞道:“此位兄尊姓?未曾識荊過。
”何霞道:“這位兄姓王名雲,表字清霓,姑蘇人氏。
鄭天昆年伯的姨外甥,可稱當今才子。
”吳璧道:“小弟不知,失敬了。
”遂與王雲揖畢。
王雲接問何霞道:“此位兄尊姓大名?”何霞道:“姓吳名璧,字玉章,就是吳文勳年伯的令郎。
”王雲道:“久慕大名,尚還欠拜。
”吳璧道:“豈敢。
”王雲心中想道:“原來就是吳璧,不知夢雲小姐可曾配親否?若與其兄相交,或者得際,也未可知。
”何霞遂斟酒來,王雲推道:“小弟不能飲了。
”何霞道:“酒未曾敬,怎麼說個‘不能’二字?”各各斟滿,盡興暢飲了一會。
吳璧見王雲有服,問道:“清霓兄,尊制是何人的?”王雲道:“不幸先父母去冬俱已辭世。
”吳璧聞言,亦覺慘然,又道:“室中自有尊嫂了?”王雲道:“尚還未聘。
”吳璧道:“蘇郡及文墨之邦,清霓兄自然博學。
今日集此,美景幸會,請教一佳章如何?”王雲道:“小弟學淺才疏,恐不能應命。
若玉章兄有興,自當領教。
”何霞道:“玉章兄也脫不得白。
”吳璧道:“小弟是不能,隻好請教清霓兄。
”王雲再三推托,經不得他三人相促,王雲道:“務要小弟抛磚,請命題。
”吳璧道:“清霓兄,請随意罷。
”王雲道:“無題無句。
”吳璧道:“春山兄來。
”錢祿道:“小弟不能,就是兄出個題罷。
何必隻管推托。
”吳璧道:“務要小弟放肆。
”想道:“若出即景,皆是容易的,莫若将此老松為題。
”遂道:“新時新景,諒清霓兄常作,今将此虬松為題罷。
”錢祿道:“此題大妙。
”王雲想道:“出此題目,其人也不巧。
倒未曾做過這詩。
”家人送過文房四寶,王雲就拂彩箋,不加思索,一揮而就。
吳璧見王雲詩成,先已驚奇。
王雲将詩遂送在吳璧面前道:“勉力應教,望乞恕笑。
”吳璧道:“豈敢。
”遂接過來看,上面寫道:“《詠虬松》一律,應玉章兄之命。
”詩曰: 形怪長松半接天,歲寒曆遍已千年。
回枝勢若龍盤影,蒼樹高标鶴唳跹。
山谷野朋惟日月,石林散發隻雲煙。
滿身鱗甲飛騰象,和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