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1回 聞兇耗書生下第 強逼嫁寨女離山
關燈
小
中
大
堂見了吳斌,磕了頭,道:“太師爺呼喚小婦人有何使令?”吳斌道:“我家大公子尚未聯姻,可去訪訪鄉宦人家,有賢淑小姐可來回複。
”媒婆道:“啟上太師爺,本城中何瑞麟相公有一妹,才貌可稱,又是世宦人家,不知可合太師爺之意?”吳斌道:“這頭親事卻也使得,你去要個庚帖來。
”媒婆領命,竟到何宅去說,次日來回複道:“昨日小婦人領太師爺之命,到何相公家去請庚帖,何相公叫小婦人來多多拜上太師爺道:他家寒素,不敢仰攀。
”吳斌道:“你去與何相公說,總是年家,說甚麼寒素,快去取了庚帖來。
”媒婆領命,又到何宅,道及此意,何霞無有不從,遂寫了庚帖,付與媒婆,媒婆送至吳府,一邊擇吉行聘,接着就迎娶新人過門,真個是郎才女貌,吳斌夫婦甚是歡喜。
吳璧新婚,正在樂境不題。
且說英娘在山寨中又經四載,想着王生一去杳然無信,度日如年,也隻得強延日月。
隻有膝武招兵買馬,積草屯糧。
一日來了個投軍的,姓陳名洪,也是浙江人氏,生得一表人材。
滕武得了此人,歡喜之極,就點為寨内參謀,見英娘年已長成,尚未得一佳婿,因此留心,今番得了陳洪,意欲将英娘許配,主意已定。
一日,滕武同陳洪在廳議事畢,想起英娘的事來,向陳洪道:“俺有一事要屈從參謀。
”陳洪道:“大王有何事吩咐?”滕武道:“俺有一小女,欲贅參謀為婿,未識參謀意下若何?”陳洪道:“小将有何德能,敢勞大王錯愛?猶恐有辱公主。
”滕武道:“參謀說那裡話來。
”遂吩咐當值的擇吉與陳參謀同小姐完姻。
這也是合當有事,巧巧香珠從後面走過,聽得此言,大驚失色,急忙進去向英娘說道:“小姐,不好了!”英娘亦驚問道:“是甚麼事?”香珠道:“我才在廳後廊下走過,聽得大王已将小姐許配陳參謀,即日要擇吉成親。
這事如何是好?”英娘聞言淚下,道:“我自知遇王生,汝所盡知。
逼我再适他人,焉有此理?無過一死以報王生!”香珠道:“小姐休得起此短念,再想别策。
”英娘道:“事急至此,亦無計可施。
諒我與你兩個女子,焉能脫得虎口?”香珠道:“小姐不如下山去,竟到姑蘇尋訪王生下落。
”英娘道:“此計雖好,叫我鞋弓襪小,怎生去得?”香珠道:“小姐若慮艱難,大事休矣。
女身下山,其實難行,須得男扮,方可去得。
”英娘道:“男身易改,怎得出關?”香珠道:“既能改扮,何愁出關?隻消取了大王一面令旗,關上人那裡曉得其中的緣故?他若來盤問時,小姐不可懼怕,就喝他一聲,說:‘大王有機密事下山’便了。
”英娘道:“我雖去了,隻是丢不下你。
”香珠流淚道:“小姐你放心前去,切不可記念賤婢。
若是大王來盤問,我将小姐的衣服放在後園池邊上,隻說小姐投于池中。
此池原通山澗,那裡去查考。
若然逼于嚴究,賤婢惟拼一死,以報小姐寬待之恩。
小姐此去,遇見王生,自然得所,就是賤婢未知後會有期否?”英娘聞言大哭道:“我雖有此行,禍福也還未定。
今承你一片誠心,可受我一拜。
”英娘就拜下去,香珠也慌忙跪下扶起道:“小姐,事不宜遲了,作速改妝下山去罷。
”香珠遂去那些擄來的衣服内,揀了一套象身的衣服鞋帽來,将英娘打扮得男子模樣,看不出是女子,又取些金珠首飾細軟之物,打了一個小小的包裹,竊了令旗。
英娘裝束齊備,别了香珠,各各灑淚,不敢出聲。
英娘從後邊繞至前關,把關人役見有令旗,竟不盤問,放下山去不題。
香珠見英娘去了,不勝悲傷,到次日,将些簪珥衣服放在池邊,就放聲大哭,一徑哭到前廳來。
滕武看見,問了一聲道:“丫環,為何啼哭?”香珠道:“大王,不好了!小姐今早不知去向,賤婢四處找尋不見,及至到後園去尋,隻見池邊有小姐穿的衣服簪珥。
多因是投水去了,不知是何緣由?”說罷又大哭。
滕武聞言,怪睜兩眼道:“那有這等事?待俺去看來!”遂帶了些喽羅,到後園來看,果然見有衣飾在池上,遂叫人打撈。
喽羅内有會水的,下去打撈了半日,竟無蹤影,上岸道:“大王,并沒有小姐屍骸,隻怕流下山澗去了。
”滕武道:“再與我到前邊各處房屋内去搜尋!”衆喽羅領命去尋遍,來回複道:“沒有。
”滕武道:“有這等事?”遂喚香珠,香珠走來道:“大王有何吩咐?”滕武怒道:“你這賤婢!俺想英娘在山好好的,豈肯尋死?總是你這賤人在内中為非。
與俺一一說來,免得動刑!”香珠跪下道:“大王之言差矣。
賤婢在裡面隻管服侍小姐,并不曉得甚麼為非。
昨日早上,還在前邊行走,晚間在床安睡,今早忽然不見。
”滕武冷笑道:“好張利嘴!俺曉得你若不加刑,怎肯招認!其中若無情弊,英娘豈肯喪身?叫左右與俺拶起來!”喽羅們不敢怠慢,将香珠拶起,真個十指連心。
這香珠疼痛難忍,哭道:“大王就搜死賤婢,也無得可招。
”滕武又叫敲,又敲了幾十,香珠悠悠死去還魂,也隻是不招。
滕武吩咐鎖下,明日再問,喽羅帶去監下。
滕武來至前廳,請出陳洪來道:“參謀,有件奇事。
”陳洪問道:“大王,有何奇事?小将願聞。
”滕武道:“昨日已将小女許配參謀,不期小女今早竟投池死了。
”陳洪吃驚道:“公主竟投池自盡了?”滕武道:“正是。
”陳洪道:“公主擅自喪身,内中必有隐情,問近侍便知分曉。
”滕武道:“俺也是這等想。
适在後園,将婢女香珠考打了一番,他不肯招認,如何是好?”陳洪道:“明日再考問,婢子必有原由。
”滕武道:“參謀言之有理。
”陳洪道:“請教大王,寨内又沒夫人,這位公主是何人所生?”滕武道:“參謀有所不知,這英娘原不是俺家所生,是先大王遺下,拜俺為父,一向與他擇婿,未曾得一才士。
後來先大王臨終,又吩咐俺家與他擇一佳婿。
向年有個秀才,被喽羅劫上山來,卻是俺同鄉,俺欲贅與英娘為婿,誰知這書生倒堅執不從。
俺留他在山寨中權為記室,也是逼留其心。
英娘這女子姿慧過人,或者他二人後來以才愛才,各相有約,亦未可知。
”陳洪道:“這書生後來怎樣了?”滕武道:“後來是重陽佳節,-獵北山,俺請王生同去,是日他托病不起,待俺去後,他就逃下山去了。
近日得遇參謀,可稱快婿,不料這丫頭是何故尋此短見?又不知是藏在何方?豈非作怪!”陳洪道:“大王,隻怕公主之
”媒婆道:“啟上太師爺,本城中何瑞麟相公有一妹,才貌可稱,又是世宦人家,不知可合太師爺之意?”吳斌道:“這頭親事卻也使得,你去要個庚帖來。
”媒婆領命,竟到何宅去說,次日來回複道:“昨日小婦人領太師爺之命,到何相公家去請庚帖,何相公叫小婦人來多多拜上太師爺道:他家寒素,不敢仰攀。
”吳斌道:“你去與何相公說,總是年家,說甚麼寒素,快去取了庚帖來。
”媒婆領命,又到何宅,道及此意,何霞無有不從,遂寫了庚帖,付與媒婆,媒婆送至吳府,一邊擇吉行聘,接着就迎娶新人過門,真個是郎才女貌,吳斌夫婦甚是歡喜。
吳璧新婚,正在樂境不題。
且說英娘在山寨中又經四載,想着王生一去杳然無信,度日如年,也隻得強延日月。
隻有膝武招兵買馬,積草屯糧。
一日來了個投軍的,姓陳名洪,也是浙江人氏,生得一表人材。
滕武得了此人,歡喜之極,就點為寨内參謀,見英娘年已長成,尚未得一佳婿,因此留心,今番得了陳洪,意欲将英娘許配,主意已定。
一日,滕武同陳洪在廳議事畢,想起英娘的事來,向陳洪道:“俺有一事要屈從參謀。
”陳洪道:“大王有何事吩咐?”滕武道:“俺有一小女,欲贅參謀為婿,未識參謀意下若何?”陳洪道:“小将有何德能,敢勞大王錯愛?猶恐有辱公主。
”滕武道:“參謀說那裡話來。
”遂吩咐當值的擇吉與陳參謀同小姐完姻。
這也是合當有事,巧巧香珠從後面走過,聽得此言,大驚失色,急忙進去向英娘說道:“小姐,不好了!”英娘亦驚問道:“是甚麼事?”香珠道:“我才在廳後廊下走過,聽得大王已将小姐許配陳參謀,即日要擇吉成親。
這事如何是好?”英娘聞言淚下,道:“我自知遇王生,汝所盡知。
逼我再适他人,焉有此理?無過一死以報王生!”香珠道:“小姐休得起此短念,再想别策。
”英娘道:“事急至此,亦無計可施。
諒我與你兩個女子,焉能脫得虎口?”香珠道:“小姐不如下山去,竟到姑蘇尋訪王生下落。
”英娘道:“此計雖好,叫我鞋弓襪小,怎生去得?”香珠道:“小姐若慮艱難,大事休矣。
女身下山,其實難行,須得男扮,方可去得。
”英娘道:“男身易改,怎得出關?”香珠道:“既能改扮,何愁出關?隻消取了大王一面令旗,關上人那裡曉得其中的緣故?他若來盤問時,小姐不可懼怕,就喝他一聲,說:‘大王有機密事下山’便了。
”英娘道:“我雖去了,隻是丢不下你。
”香珠流淚道:“小姐你放心前去,切不可記念賤婢。
若是大王來盤問,我将小姐的衣服放在後園池邊上,隻說小姐投于池中。
此池原通山澗,那裡去查考。
若然逼于嚴究,賤婢惟拼一死,以報小姐寬待之恩。
小姐此去,遇見王生,自然得所,就是賤婢未知後會有期否?”英娘聞言大哭道:“我雖有此行,禍福也還未定。
今承你一片誠心,可受我一拜。
”英娘就拜下去,香珠也慌忙跪下扶起道:“小姐,事不宜遲了,作速改妝下山去罷。
”香珠遂去那些擄來的衣服内,揀了一套象身的衣服鞋帽來,将英娘打扮得男子模樣,看不出是女子,又取些金珠首飾細軟之物,打了一個小小的包裹,竊了令旗。
英娘裝束齊備,别了香珠,各各灑淚,不敢出聲。
英娘從後邊繞至前關,把關人役見有令旗,竟不盤問,放下山去不題。
香珠見英娘去了,不勝悲傷,到次日,将些簪珥衣服放在池邊,就放聲大哭,一徑哭到前廳來。
滕武看見,問了一聲道:“丫環,為何啼哭?”香珠道:“大王,不好了!小姐今早不知去向,賤婢四處找尋不見,及至到後園去尋,隻見池邊有小姐穿的衣服簪珥。
多因是投水去了,不知是何緣由?”說罷又大哭。
滕武聞言,怪睜兩眼道:“那有這等事?待俺去看來!”遂帶了些喽羅,到後園來看,果然見有衣飾在池上,遂叫人打撈。
喽羅内有會水的,下去打撈了半日,竟無蹤影,上岸道:“大王,并沒有小姐屍骸,隻怕流下山澗去了。
”滕武道:“再與我到前邊各處房屋内去搜尋!”衆喽羅領命去尋遍,來回複道:“沒有。
”滕武道:“有這等事?”遂喚香珠,香珠走來道:“大王有何吩咐?”滕武怒道:“你這賤婢!俺想英娘在山好好的,豈肯尋死?總是你這賤人在内中為非。
與俺一一說來,免得動刑!”香珠跪下道:“大王之言差矣。
賤婢在裡面隻管服侍小姐,并不曉得甚麼為非。
昨日早上,還在前邊行走,晚間在床安睡,今早忽然不見。
”滕武冷笑道:“好張利嘴!俺曉得你若不加刑,怎肯招認!其中若無情弊,英娘豈肯喪身?叫左右與俺拶起來!”喽羅們不敢怠慢,将香珠拶起,真個十指連心。
這香珠疼痛難忍,哭道:“大王就搜死賤婢,也無得可招。
”滕武又叫敲,又敲了幾十,香珠悠悠死去還魂,也隻是不招。
滕武吩咐鎖下,明日再問,喽羅帶去監下。
滕武來至前廳,請出陳洪來道:“參謀,有件奇事。
”陳洪問道:“大王,有何奇事?小将願聞。
”滕武道:“昨日已将小女許配參謀,不期小女今早竟投池死了。
”陳洪吃驚道:“公主竟投池自盡了?”滕武道:“正是。
”陳洪道:“公主擅自喪身,内中必有隐情,問近侍便知分曉。
”滕武道:“俺也是這等想。
适在後園,将婢女香珠考打了一番,他不肯招認,如何是好?”陳洪道:“明日再考問,婢子必有原由。
”滕武道:“參謀言之有理。
”陳洪道:“請教大王,寨内又沒夫人,這位公主是何人所生?”滕武道:“參謀有所不知,這英娘原不是俺家所生,是先大王遺下,拜俺為父,一向與他擇婿,未曾得一才士。
後來先大王臨終,又吩咐俺家與他擇一佳婿。
向年有個秀才,被喽羅劫上山來,卻是俺同鄉,俺欲贅與英娘為婿,誰知這書生倒堅執不從。
俺留他在山寨中權為記室,也是逼留其心。
英娘這女子姿慧過人,或者他二人後來以才愛才,各相有約,亦未可知。
”陳洪道:“這書生後來怎樣了?”滕武道:“後來是重陽佳節,-獵北山,俺請王生同去,是日他托病不起,待俺去後,他就逃下山去了。
近日得遇參謀,可稱快婿,不料這丫頭是何故尋此短見?又不知是藏在何方?豈非作怪!”陳洪道:“大王,隻怕公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