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01回 玩春光山塘遇美 尋秋色玄墓贈金

關燈
聲,隔了一會說道:“獨他唱的便好,偏是我唱了還要罰酒!”王雲道:“尊九兄之妙音,誰敢說不好?系是風蚤曲故耳,敬三杯非是罰也。

    ”李貴聞言,哈哈大笑道:“清霓兄說得有趣。

    ”張蘭道:“二兄法已作了,請用酒罷!”金聖道:“秀芝兄,酒已有了,略散散再領如何?”張蘭道:“既如此,請用過飯再飲酒罷。

    ”随命家人捧上飯來,各各用過,起身盥手飲茶,倚着水窗閑話。

     家童換過席,衆人複入坐飲酒。

    酒過三巡之後,張蘭道:“吾輩先前成句,此際該行一個雅令,才好飲酒。

    ”家童捧過骰盆,張蘭奉在李貴面前道:“請教長兄行個小令。

    ”李貴道:“小弟斷然不敢領教。

    ”張蘭道:“逢場作戲,必要請教的。

    ”李貴道:“小弟願罰一杯,讓洛文兄行罷。

    ”金聖道:“兄不行令由你,不要來攀扯小弟。

    ”萬鶴道:“尊九兄既然願罰,就請教洛文兄罷。

    ”張蘭道:“飛仙兄說得有理。

    ”命家童滿斟杯酒,奉在李貴面前,李貴接過,一飲而盡。

    張蘭将骰盆竟奉金聖道:“兄不可學尊九兄,随意求作一法。

    ”金聖道:“弟也效尊九兄,罰一杯罷。

    ”(原書下缺)“二兄豈有不行令之理?務必要請教。

    ”金聖道:“小弟其實不能,願罰一杯。

    ”張蘭道:“恭敬不如從命。

    ”金聖也飲了一杯酒,張蘭将骰盆奉與萬鶴道:“求長兄脫套些罷。

    ”萬鶴笑道:“弟也不能,請教清霓兄行罷。

    兄意若何?”王雲道:“兄也學此俗套。

    ”萬鶴方飲完了酒,道:“尊九兄、洛文兄總不令小弟放肆,既二兄不動骰盆,隻行口令罷。

    ”萬鶴道:“弟說此令要個一點紅,白頭翁,花花錦,萬物空,湊成一絕。

    如不合式者,定罰三大觥。

    ”金聖道:“此令隻覺太難。

    ”王雲道:“洛文兄不消着急。

    且待飛仙兄說了看。

    ”萬鶴念道: 日出扶桑一點紅,光陰催攢白頭翁。

     世間多少花花錦,回首江山萬物空。

     萬鶴念罷,向李貴道:“順行。

    ”李貴道:“小弟不能,讓諸位兄說完了,等我慢慢想出來,然後說。

    ”萬鶴道:“既如此,到洛文兄。

    ”金聖道:“小弟也然後說。

    ”萬鶴曉得二人不能,道:“竟到清霓兄。

    ”王雲也不推辭,随口念道: 玉兔東升一點紅,嫦娥可笑白頭翁。

     廣寒總是花花錦,輪轉乾坤萬物空。

     王雲說畢,道:“如今該那一位?”李貴道:“順下來。

    ”張蘭道:“那有主人僭客之理?”萬鶴道:“秀芝兄從直些罷。

    ”張蘭亦随口念道: 翰苑榴花一點紅,花枝未取白頭翁。

     春來如許花花錦,苦雨酸風萬物空。

     張蘭念完,金聖贊道:“三兄真正仙才,随口而出,就成句法。

    ”萬鶴道:“不要大才不大才,如今輪到二位兄了。

    ”李貴道:“小弟也想一個在此,隻得獻醜說一說。

    ”衆人道:“請念來。

    ”李貴随念道: 細口櫻桃一點紅,佳人不喜白頭翁。

     身穿紅綠花花錦,夫喪依稀萬物空。

     衆人聽過,拍掌笑道:“罰,罰,罰!”李貴道:“為何許多罰字?”萬鶴道:“此令甚好,但末句不利于婦女,故此要罰。

    ”李貴道:“這個不敢領教。

    小弟想了這一會,連心中的黃水也想出來,才想得這個令兒,到還要罰酒。

    不服,不服!”萬鶴道:“莫說想這一會,就想一年,連心都想了出來,也是要罰的。

    況有言在先,若不合式,罰以三大觥。

    ”張蘭道:“尊九兄說此令,甚是虧他,若罰以酒多,必竟不服,可罰了一大杯罷。

    ”萬鶴笑道:“既然東君說情,遵教便了。

    ”李貴無及奈何,竟飲了一大杯,向金聖道:“如今輪到兄了。

    ”金聖道:“小弟說出來不如式,也是要罰的,到不如不說,竟罰了一大杯罷。

    ”萬鶴道:“竟遵教。

    ”金聖飲完酒,向萬鶴道,“令已終,還是如何?”萬鶴将骰盆交還張蘭,張蘭道:“飛仙兄,再求教一令。

    ”萬鶴道:“豈有此理。

    ”張蘭欲送令與王雲,王雲知覺,随道:“小弟有些小事,要告罪上岸一行。

    ”李貴道:“清霓兄可是去解手?”王雲道:“然也。

    ”張蘭道:“弟奉陪了去。

    ”王雲道:“兄們不必起身。

    若是拘理,使小弟不安。

    弟一去就來,連小介也不要跟上去。

    ”錦芳道:“同了大相公去。

    ”王雲道:“不同。

    ”竟獨自一人上岸。

    衆人道:“清霓兄可就來,莫使弟們久等。

    ”王雲道:“曉得。

    ”衆人在船飲酒不題。

     王雲一路東行,卻沒有坑廁,又走幾步,才見一廁。

    正要上去出恭,轉眼望見河邊泊着一隻大船,紗窗中隐隐的好象是女眷在内,王雲就立伫腳不動。

    少頃,隻見幾個侍婢扶出一個女子,年可十四五歲。

    船家搭上扶手,先是一個年老仆婦上來,挽扶那個美女上岸,然後衆婢上岸,簇擁而行。

    但見那美人生得好: 色似芙蓉帶雨,眉如新月初升。

    櫻桃呖呖吐嬌聲,雲鬓堆鴉豐韻。

    窄窄金蓮三寸,芝苎文采光生。

    纖腰一撚住撚恐傾城,袅娜蹁跹名勝。

     右調《西江月》 王雲心中想道:“世界女子我閱過也多,未嘗今日見此女子,真為天姿國色矣。

    ”不覺心蕩神迷,出了半日的呆神,連出恭二字打入九霄雲外。

    又想道:“此美人不知那家宅眷?總是些侍女相随,并無長輩相從,好生奇異!看他這個排場,自然是鄉宦人家,不知姓甚名誰?可是本城人否?又不知美人可曾字人?”一會就有許多的想頭。

    又想道:“我不如趕上前去,訪個下落,又恐有貌無才。

    ”又想道:“天既生美,豈得無才?”一頭走,一頭想,不覺行至山門前,竟不見美人,心中又自恨道:“為何不走快些?隻是延捱,以至人歸何處?”又想道:“美人舟泊于此,不過在此山上遊玩,待我細細找尋,少不得遇着他。

    ”就急急忙忙走上山來,各處追蹤,直尋到山頂亭子内,見一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