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4回 香閨内花神夢兆 錦堂前桂子雙生

關燈
不好麼?”王雲道:“夫人所論甚善,下官起念已久,但是屢次上本,聖上不允,如之奈何?”夢雲道:“諒是相公言同不切,若是切當,聖上無有不準之理。

    ”王雲聽了夢雲之言,次早又上辭官之本,聖意不允,王雲就一連上三本,然後才準。

    王雲見聖上準了,不勝歡喜,遂就打點長行。

    吳斌、楊淩見王雲辭官,想他如此少年,倒急流勇退,我等在暮年,倒不回頭,亦各上辭歸故土的本章,不期聖上皆準,遂附了王雲之舟。

    值衆同僚餞送,又忙有幾日,就擇下三月三日行程。

     夢雲、英娘也打點起身,又不-園中花卉。

    是日夢雲向英娘道:“賢妹,我兩上可到園中細玩一番,可作辭行。

    料你我未必再來此地矣。

    ”英娘道:“姐姐請。

    ”二人輕移蓮步,相挽玉手,來到園中,見花開紅樹,莺燕新聲,頓助行人之愁緒。

    英娘道:“姐姐初心惟勸相公回鄉,今日行期在即,反見姐姐之愁,何也?”夢雲道:“居此七八載,裝設花園之巧,我等去後,一旦又為他人所有。

    兼之朝夕盤桓其中,綠豔紅姣,明日撇他而去,故此心中耿耿,實無他意。

    ”二人說話之間,走到牡丹亭畔,見開豔姣姣,百種奇葩。

    夢雲見牡丹茂盛,因歎說道:“牡丹牡丹,明日妾去江南,你又為他人所玩矣!”說罷,霎時間千花墜地,萬蕊傾顔,夢雲和英娘二人驚奇不已,英娘就潸然下淚。

    夢雲道:“賢妹何以下淚?英娘答道:“百種姣花,為姐姐一言立時憔悴,豈有花知人事?必是花神香珠。

    ”夢雲道:“然也。

    ”英娘遂囑道:“花神花神,妾姊妹二人明日回南,為不-園亭,今日特地辭行,何獨牡丹凋殘,群花如故?妾們留戀心腸,豈有易彼易此?”英娘說猶未了,頃刻間狂風大作,走石飛沙,二人唬得無躲處。

    少頃又日暖風清,隻見園中百花零落,四壁蕭蕭。

    夢雲、英娘道:“花神靈驗,識我等的心情,真個人間異事。

    ”二人仍來至花廳,隻見粉壁上有詩四句,二人向前看詩道: 苦心妾識便花殘,此去江南依舊看。

     莫為長安〔疏舊主〕,明年仍倚玉琅。

     後落“花神贈别”,去有軍人看過,及複看時,已連字迹全無。

    他兩人正議論之間,又值王雲回府,不見兩位夫人,問侍女,聞知在花園内,遂走到園中,隻見花木凋零,蕭條無色。

    正無情處,又見二位夫人,反笑容可掬,王雲遂問道:“園中花木凋殘,何故?”夢雲言其原故,王雲聞知驚奇。

    當日不題。

     明日車轎起程,一路東行,至湖廣登舟,順流而下,所到之處,就有官員迎送,一日到得京口,夢雲要會繡珠,命舟泊江都。

    錢祿聞知,出郭迎接進衙。

    至内堂,各各叙禮坐下,獻茶畢,錢祿向吳斌、楊淩打一恭,道:“二位老師,年未耄-,正當為朝廷柱石之時,為何倒隐歸林下?”楊淩道:“賢契有所不知,老夫輩年邁力衰,且才疏智短,故此辭歸故土,以待殘年。

    似賢契等少年英俊,正堪仕途,不料王賢契這等英英才傑,尚且激流勇退,何況老夫等乎?”錢祿又向王雲道:“年兄正在少年,不該及早辭官。

    ”吳斌道:“賢契不識小婿之意,他稱羨山林之趣,志在幽栖,不戀其極品,亦是知足之意。

    ”錢祿點首,久緻謝道:“屢承王年兄厚愛,銘刻不忘。

    ”王雲道:“年兄所納如君,可曾獲弄璋否?”錢祿道:“說也惶愧,不期雙生二女,為人所恨耳。

    ”王雲道:“兒女皆然,最為恭喜。

    ”楊淩哈哈大笑道:“好個兒女皆然。

    ” 正說話之間,内堂傳請,錢祿就起身進去,繡珠迎着道:“老爺,賤妾有一言奉禀:聞得吳府夫人、小姐現在舟中,妾欲設席請來一會,未知者爺意下如何?”錢祿道:“下官倒也忘記了,虧汝題起。

    聽說楊老夫人并吳大娘都在舟中,可一同請來。

    ”着書房寫書去投。

    一邊投帖,家人傳進,夢雲收下來帖,遂有五乘宮轎來接吳老夫人——吳璧妻子因要侍奉公姑,所以同回——楊老夫人、夢雲、英娘,各各上轎,其餘丫環、婦女小轎,一齊接進衙中,錢祿大夫人也接在任上,同繡珠出來,迎接至後堂,各各叙禮。

    惟繡珠拜罷吳老夫人并小姐,含淚道:“賤婢投赴江中,幸遇漁人收養,常常思念夫人、小姐,心如刀割。

    隻言再無會期,誰知今日重逢。

    後來又遭刁、白之變,承錢爺收拔,如今侍奉錢爺,未曾禀命夫人、小姐,賤女之罪也。

    ”吳老夫人道:“汝有昔日之義,故有今日之福,何罪之有。

    ”夢雲道:“奴在京中,聞你為我投江,使我碎心終日。

    後江都既得,喜之不勝。

    隻望得能共事,不料又為錢君所留,我甚怅恨。

    ”繡珠道:“繡珠乃賤妾也,出于無奈。

    ”少頃茶罷,擺列酒肴,前廳吳斌、王雲等飲酒,後堂佳人赴宴,極盡賓主之歡。

    繡珠見英娘同小姐生得一般美貌,細細問于小姐,夢雲微笑。

    英娘知繡珠問己,笑而不言,夢雲将始末述了一遍,滿座俱各喜笑。

    桂兒、雙桂在身邊跳舞,錢祿夫人同繡珠看見這兩個孩兒,猶如玉琢成的一般,喜歡的了不得。

    有繡珠所生二女,隻比桂兒小一歲,亦生得标緻,夢雲、英娘看着甚是喜愛。

    這四個兒女,在筵前耍舞,卻也無人不愛。

    那繡珠滿意要與王府聯姻,一則兒女尚小,二來不好開口,卻值吳老夫人道:“老身日後要與這四個孩兒作伐。

    ”繡珠忙答應道:“是好,隻恐高攀不起。

    ”正說之間,外邊吳斌等席散回舟,後堂女眷隻得也要謝别。

    繡珠-不得小姐,夢雲亦-不得繡珠,他二人四淚交流,悲啼難割。

    吳老夫人道:“相會有期,汝二人不必悲傷。

    ”遂各各謝别,上轎回舟,錢祿所送下程極其豐盛。

    王雲着船家開船。

    隻因此一去到姑蘇,有分教:二子風流頑劣,佳人又出蘇揚。

    正是: 滿堂福慶喜筵新,王子今生定此身。

     後代風流從父職。

    他年兩桂兩佳人。

     畢竟王雲等到姑蘇怎生團聚,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