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06回 赴科場江中遭禍 報恩德寨内存身
關燈
小
中
大
蘭跳腳道:“就遲些開船也罷,誤在催逼,遭此橫禍!”萬鶴道:“行囊劫去到也罷,為何将清霓兄搶去?令人不解!若是仇人搶去,害了性命,王年伯就是此子,豈不休矣!”張蘭道:“事已出乎無奈。
”随叫船家仍回京口。
萬鶴道:“此事正應道人之口了。
”張蘭道:“何以見得?”萬鶴道:“前日清霓兄偈言首二句說‘丁火虛驚,不遂功名’,今日是丁巳日,況道人雲:‘途路驚恐,慎之。
’今皆應驗。
”張蘭道:“如此看來,也是大數,清霓兄不至喪命。
”說話之間,船已到京口。
張蘭同萬鶴寫了兩張呈子,到府、縣官投遞,府、縣兩處曉得王仁誠之子被盜劫去,不敢怠慢,即忙差了捕役,分頭緝捕。
你道如何捉着這夥強人?張、萬二人一連候了幾日,并無消息,隻得聽府官差人去緝捕,船竟回蘇。
錦芳先到府中報知主母,夫人聞言,恸之欲絕者幾次,衆丫環、婦女救醒。
少頃張、萬二人來到,請出夫人,揖罷坐下。
夫人道:“小兒隻說同二位尊相北上,以為萬安,不幸又遭此傾生之禍,未知能有相會之日否?今二位尊相到舍,有何見教?”張、萬二人道:“年伯母在上,小侄等來非為别事,令郎被盜劫去,自然尊介來已經禀過,前令郎與侄等未起程之先,玄妙觀有道人能知未來之事,侄等同令郎去問終身,道人有八句偈言付與令郎,上有‘丁火虛驚,不遂功名’。
前日被劫,卻是丁巳日,又有虛驚二字,況年伯未嘗結怨于小人,今雖被劫去,諒無加害之理,伯母請自寬心。
”夫人道:“承二位尊相安慰老身,但母子難免不悲傷耳。
”萬鶴道:“侄等叨在令郎交契,尚然關切,何況伯母是母子天性。
但前日侄等在京口已經報了府、縣,府、縣目今佥批差人嚴獲,少有音訊,即當來報府。
伯母大人且少寬懷,保重貴體要緊。
”說罷道:“侄等且告辭,再來請安大人罷。
”張、萬二人别去不題,且說夫人在家逐日悲恸,修書差人上京報信不題。
卻說王雲被劫之事。
誰知這個強盜就是元宵釋放的滕武,已入長興山為盜,後來李霸死了,這些喽羅們就立他做了寨主。
隻因李霸未死做寨主的時候,下山劫掠鄉村,見一小女子生得好,他竟擄上山來做了女兒,名喚英娘,年才六歲,生得百伶百俐,所以就與他書讀,故此認李霸為父。
到了十三四歲上,人又生得一貌如花,詩書文墨無所不通,所以李霸更愛如掌上明珠。
一日問英娘道,“汝以此才貌,吾必要與汝覓一快婿,也不枉帶你上山。
”英娘知身非所栖,以字匪人,故此不避羞赧,向李霸道:“爹爹若與孩兒擇婿時,其人才貌若不與孩兒相等者,誓死而難從嚴命。
”所以李霸臨終,托與滕武道:“倘吾去世,汝當任此山寨之王。
我有義女英娘,才貌兼全,真人間之奇兒。
汝當為擇一才貌兼全的快婿,不可妻于匪人,為他終身之恨。
”随喚出英娘來,命拜滕武為父,拜畢,李霸道:“莫負我重托!莫負我重托!”大叫數聲而死,當時各各舉哀挂孝。
殡殓已畢,衆人推滕武任其山寨,屢屢曾吩咐覓獲才郎不得。
卻好此日劫掠财物,又撞着王雲一表人才這樣一個少年,故此搶過船來。
不兩日到了山寨,王雲不知就裡,所以驚得魂不附體。
隻見三四喽羅上山去了,頃刻同了兩頭目下來,對衆喽羅們道:“與相公整好衣冠,請上去相見。
”王雲聽得“相見”二字,心中才少定,起身整好衣冠。
二人上前向王雲打躬道:“先生請行。
”王雲問道:“此處何地?将我劫來作何計較?”二人道:“先生不必驚疑,到寨中便知分曉。
”王雲始知原是強人,無可奈何,隻得同着二人走上山來。
一般也有關隘,到還有條款布制,也不細去看他。
不覺已走到寨中,隻見廳上一人端然坐在那裡。
這二人上前禀道:“蒙大王差迎奇士已至。
”滕武道:“着他上來。
”随喚王雲,王雲就上前,端然立着道:“汝等何敢劫擄宦家子弟?應得何罪?”滕武聞言冷笑道:“此處并非城池皇地,惟我獨尊。
什麼宦家不宦家!你大模大樣,見了俺也不行個禮兒,反出大言,押制誰人?”王雲怒道:“汝等強徒,群聚山林,擅自稱尊,豈人類也?吾頭可斷,焉能屈膝于汝等賊子乎?”滕武見王雲毀罵,勃然大怒道:“黃口孺子,無知小兒,俺到優待于汝,汝反毀罵于俺!”喚左右:“與我斬訖報來!”喽羅聞言,急忙動手。
才接王雲的兩個頭目張成、孫虎上前禀道:“請大王暫息雷霆。
這書生小子不知利害,看擇人之難,待小将以言勸他。
”滕武道:“既如此,松了綁,汝等可去問他姓名、鄉貫,再來回報。
”二人領命,帶了王雲到别室坐下,道:“先生适才之言語,太覺猛了。
古人雲:‘在他檐下過,怎敢不低頭?’”王雲憑他二人說長道短,隻是個不開口。
張成道:“先生尊姓大名?貴鄉何處?乞道其詳。
”王雲自己暗想道:“欲待言,又恐加害我。
且相機而應,巧處商量。
”随道:“小生姓王名雲,祖貫蘇州,家君仁誠,現居翰院。
”“原來是一位公子,多有失敬了!實不瞞公子說,大王有一位淑女,真正才貌兼全,欲得一佳婿,今遇公子,如得連城之璧,欲贅東床,共成大業。
公子若依在下,可以俯就此段良緣,切莫過于固執,以失其和心。
”王雲聞言,變色怒道:“小生乃名門貴裔,豈肯納賊女為妻?”張成忙掩住王雲口道:“公子謹言,恐生事端。
”王雲道:“有何大事,可速速送我下山!若不送我回去,到速求一死,免污祖上聲名。
”張成笑道:“公子,你突将性命看輕了。
大王之女,生得絕世無雙,這樣美事不可錯過。
”王雲又怒道:“汝等一般狂徒,何必唢唢!” 張成見王雲十分執拗,到将言語傷人,就怒惱起來,向孫虎道:“小子無知,兄看守他在此,
”随叫船家仍回京口。
萬鶴道:“此事正應道人之口了。
”張蘭道:“何以見得?”萬鶴道:“前日清霓兄偈言首二句說‘丁火虛驚,不遂功名’,今日是丁巳日,況道人雲:‘途路驚恐,慎之。
’今皆應驗。
”張蘭道:“如此看來,也是大數,清霓兄不至喪命。
”說話之間,船已到京口。
張蘭同萬鶴寫了兩張呈子,到府、縣官投遞,府、縣兩處曉得王仁誠之子被盜劫去,不敢怠慢,即忙差了捕役,分頭緝捕。
你道如何捉着這夥強人?張、萬二人一連候了幾日,并無消息,隻得聽府官差人去緝捕,船竟回蘇。
錦芳先到府中報知主母,夫人聞言,恸之欲絕者幾次,衆丫環、婦女救醒。
少頃張、萬二人來到,請出夫人,揖罷坐下。
夫人道:“小兒隻說同二位尊相北上,以為萬安,不幸又遭此傾生之禍,未知能有相會之日否?今二位尊相到舍,有何見教?”張、萬二人道:“年伯母在上,小侄等來非為别事,令郎被盜劫去,自然尊介來已經禀過,前令郎與侄等未起程之先,玄妙觀有道人能知未來之事,侄等同令郎去問終身,道人有八句偈言付與令郎,上有‘丁火虛驚,不遂功名’。
前日被劫,卻是丁巳日,又有虛驚二字,況年伯未嘗結怨于小人,今雖被劫去,諒無加害之理,伯母請自寬心。
”夫人道:“承二位尊相安慰老身,但母子難免不悲傷耳。
”萬鶴道:“侄等叨在令郎交契,尚然關切,何況伯母是母子天性。
但前日侄等在京口已經報了府、縣,府、縣目今佥批差人嚴獲,少有音訊,即當來報府。
伯母大人且少寬懷,保重貴體要緊。
”說罷道:“侄等且告辭,再來請安大人罷。
”張、萬二人别去不題,且說夫人在家逐日悲恸,修書差人上京報信不題。
卻說王雲被劫之事。
誰知這個強盜就是元宵釋放的滕武,已入長興山為盜,後來李霸死了,這些喽羅們就立他做了寨主。
隻因李霸未死做寨主的時候,下山劫掠鄉村,見一小女子生得好,他竟擄上山來做了女兒,名喚英娘,年才六歲,生得百伶百俐,所以就與他書讀,故此認李霸為父。
到了十三四歲上,人又生得一貌如花,詩書文墨無所不通,所以李霸更愛如掌上明珠。
一日問英娘道,“汝以此才貌,吾必要與汝覓一快婿,也不枉帶你上山。
”英娘知身非所栖,以字匪人,故此不避羞赧,向李霸道:“爹爹若與孩兒擇婿時,其人才貌若不與孩兒相等者,誓死而難從嚴命。
”所以李霸臨終,托與滕武道:“倘吾去世,汝當任此山寨之王。
我有義女英娘,才貌兼全,真人間之奇兒。
汝當為擇一才貌兼全的快婿,不可妻于匪人,為他終身之恨。
”随喚出英娘來,命拜滕武為父,拜畢,李霸道:“莫負我重托!莫負我重托!”大叫數聲而死,當時各各舉哀挂孝。
殡殓已畢,衆人推滕武任其山寨,屢屢曾吩咐覓獲才郎不得。
卻好此日劫掠财物,又撞着王雲一表人才這樣一個少年,故此搶過船來。
不兩日到了山寨,王雲不知就裡,所以驚得魂不附體。
隻見三四喽羅上山去了,頃刻同了兩頭目下來,對衆喽羅們道:“與相公整好衣冠,請上去相見。
”王雲聽得“相見”二字,心中才少定,起身整好衣冠。
二人上前向王雲打躬道:“先生請行。
”王雲問道:“此處何地?将我劫來作何計較?”二人道:“先生不必驚疑,到寨中便知分曉。
”王雲始知原是強人,無可奈何,隻得同着二人走上山來。
一般也有關隘,到還有條款布制,也不細去看他。
不覺已走到寨中,隻見廳上一人端然坐在那裡。
這二人上前禀道:“蒙大王差迎奇士已至。
”滕武道:“着他上來。
”随喚王雲,王雲就上前,端然立着道:“汝等何敢劫擄宦家子弟?應得何罪?”滕武聞言冷笑道:“此處并非城池皇地,惟我獨尊。
什麼宦家不宦家!你大模大樣,見了俺也不行個禮兒,反出大言,押制誰人?”王雲怒道:“汝等強徒,群聚山林,擅自稱尊,豈人類也?吾頭可斷,焉能屈膝于汝等賊子乎?”滕武見王雲毀罵,勃然大怒道:“黃口孺子,無知小兒,俺到優待于汝,汝反毀罵于俺!”喚左右:“與我斬訖報來!”喽羅聞言,急忙動手。
才接王雲的兩個頭目張成、孫虎上前禀道:“請大王暫息雷霆。
這書生小子不知利害,看擇人之難,待小将以言勸他。
”滕武道:“既如此,松了綁,汝等可去問他姓名、鄉貫,再來回報。
”二人領命,帶了王雲到别室坐下,道:“先生适才之言語,太覺猛了。
古人雲:‘在他檐下過,怎敢不低頭?’”王雲憑他二人說長道短,隻是個不開口。
張成道:“先生尊姓大名?貴鄉何處?乞道其詳。
”王雲自己暗想道:“欲待言,又恐加害我。
且相機而應,巧處商量。
”随道:“小生姓王名雲,祖貫蘇州,家君仁誠,現居翰院。
”“原來是一位公子,多有失敬了!實不瞞公子說,大王有一位淑女,真正才貌兼全,欲得一佳婿,今遇公子,如得連城之璧,欲贅東床,共成大業。
公子若依在下,可以俯就此段良緣,切莫過于固執,以失其和心。
”王雲聞言,變色怒道:“小生乃名門貴裔,豈肯納賊女為妻?”張成忙掩住王雲口道:“公子謹言,恐生事端。
”王雲道:“有何大事,可速速送我下山!若不送我回去,到速求一死,免污祖上聲名。
”張成笑道:“公子,你突将性命看輕了。
大王之女,生得絕世無雙,這樣美事不可錯過。
”王雲又怒道:“汝等一般狂徒,何必唢唢!” 張成見王雲十分執拗,到将言語傷人,就怒惱起來,向孫虎道:“小子無知,兄看守他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