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03回 訪佳人空門結義 晤良友道路聞名
關燈
小
中
大
小姐芳名,以為有影,誰知又在鏡中。
”又想道:“偌大杭城,叫我如何去訪?”又想道:“我真為愚昧書生,就是訪着了美人,倘或已訂婚姻,那時一片深心頓作冰消。
”又道:“不然,就是美人訂婚與人,那時方死心塌地。
若今生不遇美人,情願一生無婦。
就是前日福雲庵中的慧空師兄,豈非無情之輩?我以他既入空門,我何介意,隻是風流才調誤入空門,不得不令人可惜。
”一夜千思百想,直到天明。
自此以後,無一時不想着心上美人。
一日早膳後,獨坐在書房中,甚覺煩悶,信步走至大門前,呆站了一會,道:“莫若去訪訪錢春山來罷。
”獨自一人竟往前行,遠遠看見來的正是錢春山。
走近前,二人揖罷,王雲道:“前日趨府厚擾,尚還欠謝。
”錢祿道:“清霓兄又來取笑。
兄今一人何往?”王雲笑道:“小弟一人悶坐書齋,無可消遣,特來相訪。
兄如此衣冠齊楚,必有正事而往。
”錢祿道:“因舍親家有些小事,必欲要弟去,片刻就回。
兄在此涼亭中一坐,弟至甚速。
”王雲道,“兄請去治正,小弟在此奉候。
”錢祿道聲“得罪”,去了不題。
王雲竟到亭中坐下等候,卻見兩個婦人走來。
那一個婦人道:“張媽媽,我們略坐坐去。
”那婦人道:“王媽媽說得有理。
”二婦人見亭中有人,就在對過石上坐下,原來是兩個媒婆腳色。
張媒婆道:“王媽媽,你可曉得?”王媒婆道:“張媽媽,曉得什麼?”張媒婆道:“我做了多少媒,未曾做着府前吳府這頭親事。
”王媒婆道:“府前姓吳是那一家?”張媒婆道:“就是兵部侍郎吳文勳家的夢雲小姐,生得十分标緻,且是才貌兼全。
許多大老鄉紳子弟叫我去求庚貼,那吳老爺同夫人隻是不允,雲要選婿,與小姐并驅者方肯允親。
你想世間那有許多才貌兼全的男子?或有才而無貌,或有貌而無才。
我也曾去說了幾次,宗宗不成,到被吳夫人搶白了兩番,故如今再不去了。
王媽媽,你若訪得有貌才郎,帶挈我去走走。
”王媒婆道:“我若有處去訪,張媽媽你去多時矣。
”二媒婆看見王雲豐神綽約,不知唧唧哝哝、說說笑笑去了。
王雲聽得明白,說的就是吳夢雲小姐,喜得身子多輕了,不覺手舞足蹈起來。
立起來,見二媒婆已去,正是: 才人情意有初心,兩婦亭中吐好音。
有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王雲一番歡喜之心,竟上前欲趕那媒婆,煩他說親。
行了幾步,想道:“且住,不要造次。
天下古怪之事甚多,同名同姓亦有。
倘然不是,豈非誤事?況适才媒婆說缙紳士宦尚然不允,何況我一介書生?小姐過于才高,取人不在于小生之輩,反計無興。
莫若慢慢相訪,以圖進身之計,得一個實實消息,豈非兩全其美?那時得失榮枯,聽天命矣。
那婦人言什麼吳文勳家,我明日去一訪就知分曉。
為何錢春山此時還不回來?諒他有事羁留,我且回去罷。
”取路而回,卻從福雲庵而過。
見女童侍立門前,見了王雲,笑顔喚道:“王相公,來得正好,我師父卧病在床,常常思念相公,相公可進來少坐片時,以慰家師之恙。
”王雲道:“小生不知令師有恙,失于探望。
”随步進庵中。
女童進去報知,慧空命請進來。
王雲随至悲空房中,見慧空倚衾而寝。
慧空見王雲來,勉強起身,王雲止住道:“師兄有恙,不可動勞,弟亦不敢為禮了。
”慧空道:“豈敢。
那有不起身之理?”王雲見慧空容顔清減,腰肢頓瘦,随道:“小弟數日不會師兄,為何如此狼狽?但未識恙從何起?”慧空笑道:“愚隻因惜花春早起,愛月夜眠遲,每有臨風感露,故爾偶染此疾。
今承賢弟玉趾光臨,令愚賤恙頓減三分。
”王雲知慧空推故,随笑道:“惜花起早,愛月眠遲,諒非師兄之有。
此乃閨中女子之情,師兄以為己有,豈不謬乎?”慧空笑道:“據賢弟之言,隻許俗家有之,我輩豈獨無花月之樂乎?”王雲道:“花月情長,隻恐人心不長而有别圖,棄花月一旁,辜負良辰美景,是為花月之恨。
”慧空笑道:“賢弟之心,刁言百出,過于以言傷人。
愚無他意,休得見疑。
”王雲笑道:“師兄愛花愛弟,屬意何長?”慧空以目視王雲,道:“賢弟今日言何涉邪?你見愚恹恹之病,恐患想思,以言戲我?”王雲笑說道:“也不差遠矣。
”慧空道:“真為小子無知,令人無法。
”王雲道:“非小弟之作戲,實為師兄起恙。
”慧空道:“原來為愚解釋,則愛弟之心過于愛花矣。
”王雲鼓掌大笑道:“師兄之言實出肺腑,還有何言可抵。
”慧空笑而不答。
王雲道:“閑說休題。
前日可有三個朋友到此遊玩否?”慧空道:“正是。
我到忘了,幾日前有三人至此遊玩,看見賢弟《題意》之詩,再三相問家師,他卻不進來問我,愚此時卧榻,無心去問他姓名,就道及賢弟寓所。
以後未識可曾來訪賢弟?”王雲道:“我說此三人在此地得信。
彼們素無相識,卻來拜望,次日又請赴席,好不奇怪。
”慧空道:“三人姓甚名誰?”王雲一一道過。
慧空道:“原來就是這三人。
錢、何二人謙恭好友,腹中頗通。
臧家子為人不端,胸中無物,賢弟與他相交,要留神待他。
”王雲道:“承教。
”欲要問慧空吳文勳家,又恐他走漏消息,遂不言及。
二人坐談竟日,王雲方告别而回。
隻因此一回,又有分教:進身記室,竊玉傳香。
正是: 才人造化有無窮,遍地相交友路通。
情義兩全稱快士,進身記室赴瑤宮。
畢竟王雲回到鄭府,不知可去訪夢雲否,且看下回分解——
”又想道:“偌大杭城,叫我如何去訪?”又想道:“我真為愚昧書生,就是訪着了美人,倘或已訂婚姻,那時一片深心頓作冰消。
”又道:“不然,就是美人訂婚與人,那時方死心塌地。
若今生不遇美人,情願一生無婦。
就是前日福雲庵中的慧空師兄,豈非無情之輩?我以他既入空門,我何介意,隻是風流才調誤入空門,不得不令人可惜。
”一夜千思百想,直到天明。
自此以後,無一時不想着心上美人。
一日早膳後,獨坐在書房中,甚覺煩悶,信步走至大門前,呆站了一會,道:“莫若去訪訪錢春山來罷。
”獨自一人竟往前行,遠遠看見來的正是錢春山。
走近前,二人揖罷,王雲道:“前日趨府厚擾,尚還欠謝。
”錢祿道:“清霓兄又來取笑。
兄今一人何往?”王雲笑道:“小弟一人悶坐書齋,無可消遣,特來相訪。
兄如此衣冠齊楚,必有正事而往。
”錢祿道:“因舍親家有些小事,必欲要弟去,片刻就回。
兄在此涼亭中一坐,弟至甚速。
”王雲道,“兄請去治正,小弟在此奉候。
”錢祿道聲“得罪”,去了不題。
王雲竟到亭中坐下等候,卻見兩個婦人走來。
那一個婦人道:“張媽媽,我們略坐坐去。
”那婦人道:“王媽媽說得有理。
”二婦人見亭中有人,就在對過石上坐下,原來是兩個媒婆腳色。
張媒婆道:“王媽媽,你可曉得?”王媒婆道:“張媽媽,曉得什麼?”張媒婆道:“我做了多少媒,未曾做着府前吳府這頭親事。
”王媒婆道:“府前姓吳是那一家?”張媒婆道:“就是兵部侍郎吳文勳家的夢雲小姐,生得十分标緻,且是才貌兼全。
許多大老鄉紳子弟叫我去求庚貼,那吳老爺同夫人隻是不允,雲要選婿,與小姐并驅者方肯允親。
你想世間那有許多才貌兼全的男子?或有才而無貌,或有貌而無才。
我也曾去說了幾次,宗宗不成,到被吳夫人搶白了兩番,故如今再不去了。
王媽媽,你若訪得有貌才郎,帶挈我去走走。
”王媒婆道:“我若有處去訪,張媽媽你去多時矣。
”二媒婆看見王雲豐神綽約,不知唧唧哝哝、說說笑笑去了。
王雲聽得明白,說的就是吳夢雲小姐,喜得身子多輕了,不覺手舞足蹈起來。
立起來,見二媒婆已去,正是: 才人情意有初心,兩婦亭中吐好音。
有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王雲一番歡喜之心,竟上前欲趕那媒婆,煩他說親。
行了幾步,想道:“且住,不要造次。
天下古怪之事甚多,同名同姓亦有。
倘然不是,豈非誤事?況适才媒婆說缙紳士宦尚然不允,何況我一介書生?小姐過于才高,取人不在于小生之輩,反計無興。
莫若慢慢相訪,以圖進身之計,得一個實實消息,豈非兩全其美?那時得失榮枯,聽天命矣。
那婦人言什麼吳文勳家,我明日去一訪就知分曉。
為何錢春山此時還不回來?諒他有事羁留,我且回去罷。
”取路而回,卻從福雲庵而過。
見女童侍立門前,見了王雲,笑顔喚道:“王相公,來得正好,我師父卧病在床,常常思念相公,相公可進來少坐片時,以慰家師之恙。
”王雲道:“小生不知令師有恙,失于探望。
”随步進庵中。
女童進去報知,慧空命請進來。
王雲随至悲空房中,見慧空倚衾而寝。
慧空見王雲來,勉強起身,王雲止住道:“師兄有恙,不可動勞,弟亦不敢為禮了。
”慧空道:“豈敢。
那有不起身之理?”王雲見慧空容顔清減,腰肢頓瘦,随道:“小弟數日不會師兄,為何如此狼狽?但未識恙從何起?”慧空笑道:“愚隻因惜花春早起,愛月夜眠遲,每有臨風感露,故爾偶染此疾。
今承賢弟玉趾光臨,令愚賤恙頓減三分。
”王雲知慧空推故,随笑道:“惜花起早,愛月眠遲,諒非師兄之有。
此乃閨中女子之情,師兄以為己有,豈不謬乎?”慧空笑道:“據賢弟之言,隻許俗家有之,我輩豈獨無花月之樂乎?”王雲道:“花月情長,隻恐人心不長而有别圖,棄花月一旁,辜負良辰美景,是為花月之恨。
”慧空笑道:“賢弟之心,刁言百出,過于以言傷人。
愚無他意,休得見疑。
”王雲笑道:“師兄愛花愛弟,屬意何長?”慧空以目視王雲,道:“賢弟今日言何涉邪?你見愚恹恹之病,恐患想思,以言戲我?”王雲笑說道:“也不差遠矣。
”慧空道:“真為小子無知,令人無法。
”王雲道:“非小弟之作戲,實為師兄起恙。
”慧空道:“原來為愚解釋,則愛弟之心過于愛花矣。
”王雲鼓掌大笑道:“師兄之言實出肺腑,還有何言可抵。
”慧空笑而不答。
王雲道:“閑說休題。
前日可有三個朋友到此遊玩否?”慧空道:“正是。
我到忘了,幾日前有三人至此遊玩,看見賢弟《題意》之詩,再三相問家師,他卻不進來問我,愚此時卧榻,無心去問他姓名,就道及賢弟寓所。
以後未識可曾來訪賢弟?”王雲道:“我說此三人在此地得信。
彼們素無相識,卻來拜望,次日又請赴席,好不奇怪。
”慧空道:“三人姓甚名誰?”王雲一一道過。
慧空道:“原來就是這三人。
錢、何二人謙恭好友,腹中頗通。
臧家子為人不端,胸中無物,賢弟與他相交,要留神待他。
”王雲道:“承教。
”欲要問慧空吳文勳家,又恐他走漏消息,遂不言及。
二人坐談竟日,王雲方告别而回。
隻因此一回,又有分教:進身記室,竊玉傳香。
正是: 才人造化有無窮,遍地相交友路通。
情義兩全稱快士,進身記室赴瑤宮。
畢竟王雲回到鄭府,不知可去訪夢雲否,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