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2回 占春魁權奸妒事 封列侯仙丈傳情

關燈
,不勝奇異。

     話說王雲在張蘭任上住着,那知光陰荏苒,又經兩載。

    日日所念者不過兩個美人,那裡有志于功名。

    一日張蘭來書房中閑叙,向王雲道:“清霓兄,明春試期不可錯過,月下已是仲冬,正該餞行了。

    明日與兄餞行。

    ”王雲道:“小弟實是無意于此。

    今承兄美意,勉力也要去走走。

    ”張蘭道:“兄正在妙齡,何出此敗興之言。

    ”次日王雲命錦芳收拾了行囊,張蘭備酒餞别,又送程儀。

    王雲謝别了張蘭,主仆望京進發。

     不題在途的風景。

    一日,到了京中,仍寓舊處讀書。

    一日閑步街坊,正遇萬鶴、錢祿二人,各各相見,叙了一番寒溫。

    萬鶴道:“清霓兄一向還在京,是在那裡?小弟去歲秋榜同錢兄僥幸得中,在京訪問兄,竟不知下落。

    今日方得相會,少解心懷。

    ”王雲道:“承兄垂念。

    小弟自不第之後,被秀芝兄留在任上,盤桓兩載,是去冬才到京中。

    ”萬鶴道:“兄原來在秀芝兄任上。

    弟去歲在江西經過,欲到秀芝兄任上候他,又恐打攪,故此終止。

    ”王雲道:“這個何妨。

    飛仙兄去歲幾時北上的?怎生遇着錢兄同來?”萬鶴道:“去年六月中起程的。

    府上老仆甚好,常來問長兄信息。

    錢兄是在京相會的。

    ”王雲問錢祿道:“何兄因甚不來應試?”錢祿道:“瑞麟兄去歲偶染小恙,故未上京。

    ”王雲道:“二兄可将行李移來舊寓,同伴如何?”二人道:“極妙。

    ”遂叫家人搬取行李,三人遂同來寓,正走之間,見一人昂昂然,頭戴軟中,身穿華服,左右相從二人,在前搖搖擺擺而來。

    他三人定睛細看時,卻是臧新。

    回避不及,隻得向前相見。

    臧新道:“兄們幾時到京的?也不來我府中走走。

    ”王雲聞言甚厭,他道:“弟等一介寒儒,怎敢登府!”臧新道:“王兄何出此言?”王雲不答,遂促二人揚揚而去。

    臧新大怒道:“王雲這小畜生,如此無禮!見了我臧大爺這般模樣,明日教他曉得我的手段!”這兩個幫閑的白從、刁奉道:“王雲也曾與大爺相交過,今日見了怎麼就欺大爺?其情可惡。

    明日緻意老爺,尋他個風流罪過才好。

    ”臧新道:“有理。

    ”遂去遊玩不題。

     卻說王雲等三人同到下處,譚論臧新不端,逐日論文究學。

    不幾日,已是試期。

    三人唱名入場。

    三場已畢,揭曉之日,三人同去看榜,王雲就高高中了第一名會員。

    本來王雲該在下科取中,因他在江西有彩姑陰德,所以今科得中。

    萬鶴中第五名亞魁,錢祿中在第十五名。

    幸喜三人俱已在榜,各相道喜,同回寓中打發報子,好不興頭。

    錢、萬二人自多歡喜,惟有王雲想起夢雲,美中不足。

    到得三月初旬殿試,王雲殿了鼎甲第三名探花,入詞林供編修職;萬鶴二甲,傳胪入詞林編修職,仍留内閣聽用;錢祿三甲八名,在京候選。

    其餘進士各各點畢,俱謝思。

    欽賜禦酒,金花遊街,赴瓊林宴。

    合京男女多人來看。

    房師就是楊淩,自去與夢雲、英娘說知:“王雲是我房中〔人〕,今已中探花。

    ”二女聞言滿心歡喜,其日遊街,夢雲、英娘出來窺看,見王雲第三名,高坐馬上,二人暗喜不題。

     衆進士遊街之後,各去參主考,謝房師,忙個不了。

    卻說臧新也入場考,亦是楊淩房中,頭場就刮了出來②,臧新倒不在意,臧瑛心中大有不悅,道:“不中我孩兒也自罷了,不該頭場就刮出來,掃我之面!”遂怪主考并房官楊淩,少不得奈何他門生。

    正怒之間,門吏來報道:“新科探花王老爺來拜老爺。

    ”臧瑛命請進,王雲步進府門,臧瑛降階迎進廳上。

    王雲道:“老大人請上,小侄有一拜。

    ”臧瑛道:“賢契乃皇家新貴人,就是常禮。

    ”王雲道:“從命了。

    ”揖罷,臧瑛奉坐,王雲道:“老大人在上,小侄焉敢坐?”臧瑛道:“那有不坐之理。

    ”王雲告座在下,打恭道:“老大人齒德兼崇,朝中元老,小侄初進仕途,全仗老大人青目。

    ”臧瑛見王雲少年英俊,自己兒子不如,倒不怪己于為非,心中反忌王雲,答道:“老夫年邁無能,怎比得賢契英英梁棟。

    ”正譚之間,報道九卿議事,來請臧瑛,王雲遂就告别。

     ②“刮”字原作“帖”,今據掃葉山房本改,下同。

     且說臧新自從遇見王雲之後,懷恨在心,無機可乘。

    那日王雲來拜他父親,見王雲又中了探花,更加氣他不過,要在父親面前說些是非,作弄王雲。

    少頃臧瑛議事回來,見臧新面有怒色,因問道:“我兒為何不悅?”臧新道:“怎耐王雲那小畜生可惡之極,孩兒在浙曾有一面之交,前日街坊相遇,孩兒與作揖,他竟佯佯不睬而去。

    ”臧瑛道:“有這事!以後便怎麼樣?”臧新道:“今日來拜爹爹,又不知為何在門外道‘我乃皇家新貴客’,道爹爹一個兵部官兒,不能奈何他。

    ”臧瑛聞言,勃然大怒道:“小畜生,如此無禮!你說是新探花,奈何你不得,少不得叫你認得我這兵部官兒!”臧瑛正惱楊淩,要奈何他門生,就有這樣湊機緣的事出來。

     不說臧瑛父子要害王雲,卻說滕武在山寨中兵精糧足,拜陳洪為軍師,擇吉揮兵下山,封呂安為先鋒,戰将是李益、張威、孫虎、畢先等衆,其餘副将有三十餘員,飛擁馬步軍乓二萬,滔滔下山,擄掠民财,攻打城池,竟為無故。

    浙江督撫提兵來除剿,屢次敗回。

    告急文書雪片來京,兵部臧瑛上本奏聞聖上,聖旨批“着兵部保舉大将奏奪施行”。

    臧瑛領旨謝恩,心中喜道:“王雲這小畜生無禮,必舉薦他,斷送他的殘生,方消我氣。

    ”主意已定,次早上朝,一本特薦新科探花王雲文武全才,深通韬略,望陛下着行。

    聖上聞奏,龍顔大悅,即诏王雲上殿。

    王雲俯伏,聖上谕道:“臧卿保奏卿有文武之才,當與朕出力。

    今敕封汝為平南大将軍之職。

    ”又賜劍印與王雲,聖旨道:“凡在朝兵将,任卿點用。

    ”王雲奏道:“臣乃一介書生,未習戰策,恐誤國家大事。

    望陛下另擇大将前去剿除賊寇,方不辱君命。

    ”聖上道:“臧卿舉薦無差,卿家不得過辭。

    ”王雲諒不能卻,隻得謝恩。

    楊淩在班中聞知,吃驚不小,道:“王雲乃是一個書生,怎能臨陣督軍?此舉自然王雲有不到處,故此臧明薦暗害。

    家中現有二女相待,倘有不測,如何是好?”遂出班啟奏道:“臣兵科給事楊淩冒渎天顔。

    ”聖上道:“卿家有何奏章?”楊淩道:“兵部臧瑛保奏王雲除寇,恐誤國家大事!王雲乃一介書生,焉知戰策?臧瑛隻知公報私仇,望陛下聽裁。

    ”聖上聞奏遲疑,臧瑛出班奏道:“陛下不可聽楊淩之言。

    王雲已經情願謝恩,何得楊淩反加阻當?其中必有隐情,望陛下監察。

    ”聖上道:“楊淩所奏不準,王雲刻日點軍起程無誤。

    ”王雲出朝,楊淩會着,道:“賢契,此事幹系非小,如何就領旨?莫非賢契胸中自有甲兵麼?”王雲道:“門生此舉,非人力能回也,待天命而已。

    若違聖意,恐觸其怒。

    幸得聖旨許在朝兵将,任門生點用。

    ”楊淩道:“但願賢契馬到成功。

    隻是到教場點将時,可将臧瑛之子要在軍前聽用,以做防備。

    ”王雲道:“承老師指教。

    ”遂辭别楊淩,欲往教場,又見錢、萬二人來道:“适間弟聞臧瑛保奏兄征南,兄可能去得?”王雲道:“聖意如此,不能挽回,又承二兄可念。

    ” 王雲有公事在身,不敢耽遲,遂辭别二人,往教場中聽令,着在京将佐,一應軍兵俱到演武廳前聽點。

    衆兵将聞知有令,不敢怠慢,流水齊集,王雲遂選精壯兵馬五萬,老弱者不用,大将三十員,其時李貴、金聖俱考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