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湯堯道:“竟能猜到在下的底細?”
來人笑笑道:“在下知道的還不止這些!”
“好!”湯堯道:“就讓在下領教閣下的陰陽八卦。
” 他說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足有兩盞茶工夫。
這人道:“閣下懷才不遇,但好運即将來臨,當賢内助的金蓮有八斤半重的時候,也就是兄時來運轉的契機了,屆時‘神醫’之名不胫而走,必須是門庭若市,迎接不暇……”湯堯暴喝聲中,掄刀撲上,“锵”地一聲,由合而分。
他的寶刀竟然有個缺口。
他驚怒地道:“你……你用的是什麼兵刃?” “梅花!” “哈!你用的也是‘梅花’寶刀?” “真新鮮!我的刀當然是梅花!” “我的才是‘梅花’!” 來人道:“你的刀不是‘梅花’,而是桃花。
” “‘梅花’出鞘呈白色,桃花呈粉紅花,真是少見多怪!”湯堯這柄刀用了好幾年,居然不知其名,為之氣結。
至于此刀的來曆,自然更是諱莫如深了。
湯堯道:“閣下到底是什麼人?” “‘一把抓’魚得水!” “原來是魚大俠!” 魚得水才十七八歲,混了個“一把抓”之名,稱他為“獵頭魚”才恰當,隻是他出道晚,萬兒還未闖出來。
“雖然你殺的全是十惡不赦之徒,且從不斂聚,畢竟與朝廷王法不合,隻不過在下一向敬重有所不為的人。
久聞老兄家學淵源,醫術不凡,經常義診,可惜時運不濟,十分潦倒。
君子固窮,古人經驗之談。
且世上有時醫與名醫之别,都所謂時:也就是走運的大夫,有所謂:時來醫生醫病腳。
也就是說,大多的病人快要好了,都送到時醫處,自然是藥到病除。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立刻就成名。
至于名醫,如果正走楣運,快要死的人都往他那裡送,反治也死,不治也死,連續治死數人,應當再有病人上門了,而你湯大俠也正是如此。
”湯堯很自負,一個二十七歲的人有此成就,也值得自負了。
武林中使他服氣的人不多,魚得水是少數的例外。
湯堯道:“不知魚大俠要找何人?” “此人行蹤詭秘,極不好找。
” “隻要此人是武林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且仍然健在的話,在下就能找到他,這當然也是對魚大俠特别例外。
” “湯兄一定知道武林有個人物,不知其名,也無綽号,武功奇高,如神龍見首不見尾,同道僅以‘叟’字稱之。
” “叟?”湯堯面色微變,道:“魚大俠找他何事?” “關于之一點,目前不便奉告。
” “魚大俠真正是找對了人,除了在下,敢說武林中無人能辦得到。
” “所以在下一邊在找叟,一邊也在找你老兄。
” 湯堯道:“據在下所知,武林中敢和他一較短長的幾乎沒有,而此人幾乎也不可能作奸犯科,觸犯王法的。
” 魚得水笑笑,露出潔白的牙齒。
他長得也不是很英俊潇灑,卻給人厚厚實實的感覺,才十八歲就出了名,道:“不管叟如何出名?如何響亮?請告知在下,他隐在何處?” 湯堯道:“魚大俠剛才為何以賤内的金蓮作戲谑?” 魚得水道:“是否戲谑,不久自知,如果實驗了再告知‘叟’的下落如何?若驗證為謬說,再找在下算帳不遲!” “久聞魚大俠精通子平之術及紫薇鬥數,在下姑妄聽之,一旦大俠的預言靈驗,即請駕臨舍下,屆時在下也該查出了眉目,再告知‘叟’的下落。
” 兩人分手後,一直伏在屋上的人影,也像自濃霧中解體,化于無形了。
湯堯算是一個名醫。
一個名醫不走運,又都是不收費的義診,往往遇上赤貧的患者還要倒貼藥錢,但他從不抱怨。
至于當職業殺手,旨在為人抱不平,收費也太低廉。
扣除了路費、飲食、住宿客棧,以及有時須對線民施些小惠,往往也要倒貼,所以這些年來,非但毫無積蓄,有時連一日三餐也無法張羅。
現在他在這鎮上,就是不收費也無人找他看病了。
他當職業殺手,由于要求嚴格,上門的生意也不多。
他的愛妻對他百依百順,隻有當職業殺手她極不同意。
兩人商量之下,決定搬家。
事實上,遷地為良這建議他的愛妻提過好多次,他對徐氏道:“老鴉等死狗不是辦法,搬家吧!” “要是搬了家,堯哥再不改運,那就是我有克夫運了!” “咱們說搬就搬,明天是個好日子,十裡外的青石鎮人口多,也較為繁榮,我這就到該鎮上去找房子……” “以堯哥的技藝和醫術,真不該如何潦倒!” 徐氏小巧玲攏,即使過了六七年的苦日子,仍然嬌美動人。
她也和湯湯一樣,工于謀人,拙于謀己。
二人的情感卻如膠似漆。
“阿珠,你千萬别自餒,别處處自責,如我有福,即不會娶福薄之妻,如你命薄,也不會嫁有福之夫。
有所謂: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我立刻改行醫,力争上遊。
” “堯哥,隻要你一心行醫,不再當殺手,我不怕吃任何苦。
”“阿珠,我發誓,今後不會再讓你吃苦了……” 兩人緊擁在一起,愈久愈醇的情感,沖淡了古人所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窘困。
窮人搬家也方便,湯堯挑了一擔,阿珠提了兩個大包袱。
這就是他們成親之後全部的家當。
由此去青石鎮,走捷徑可縮短三裡餘,但須穿越一個幹涸的河套,久旱不雨,小河幹涸,雖無水卻有爛泥。
這當然是他們始料所不及的。
一腳踏下去,深及腳部,已走了一半又不願半途而廢。
好歹過了河,二人在樹蔭下歇息。
小湯十分憐惜愛妻,記得當年一家油坊的小東中意她,且十分着迷,那油坊東主是個有良田千頃,廣廈千間的大财主。
要不是小湯追得緊,阿珠早就作了油坊的少奶奶了。
吃油穿綢且不必說,至少不必颠沛流離,擔驚受怕。
小湯内心一陣慚愧,尤其是看到她的腳和腿上全是爛泥。
但是他的目光突然停在愛妻的一雙金蓮上。
阿珠的金蓮雖非三寸,也隻是挂零一點,纖纖瘦瘦而不盈握,兩隻金蓮合起來也不到半斤,而如今黏滿了河套中的泥漿,不要說三寸,十三寸也不止。
他忽然想起
” 他說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足有兩盞茶工夫。
這人道:“閣下懷才不遇,但好運即将來臨,當賢内助的金蓮有八斤半重的時候,也就是兄時來運轉的契機了,屆時‘神醫’之名不胫而走,必須是門庭若市,迎接不暇……”湯堯暴喝聲中,掄刀撲上,“锵”地一聲,由合而分。
他的寶刀竟然有個缺口。
他驚怒地道:“你……你用的是什麼兵刃?” “梅花!” “哈!你用的也是‘梅花’寶刀?” “真新鮮!我的刀當然是梅花!” “我的才是‘梅花’!” 來人道:“你的刀不是‘梅花’,而是桃花。
” “‘梅花’出鞘呈白色,桃花呈粉紅花,真是少見多怪!”湯堯這柄刀用了好幾年,居然不知其名,為之氣結。
至于此刀的來曆,自然更是諱莫如深了。
湯堯道:“閣下到底是什麼人?” “‘一把抓’魚得水!” “原來是魚大俠!” 魚得水才十七八歲,混了個“一把抓”之名,稱他為“獵頭魚”才恰當,隻是他出道晚,萬兒還未闖出來。
“雖然你殺的全是十惡不赦之徒,且從不斂聚,畢竟與朝廷王法不合,隻不過在下一向敬重有所不為的人。
久聞老兄家學淵源,醫術不凡,經常義診,可惜時運不濟,十分潦倒。
君子固窮,古人經驗之談。
且世上有時醫與名醫之别,都所謂時:也就是走運的大夫,有所謂:時來醫生醫病腳。
也就是說,大多的病人快要好了,都送到時醫處,自然是藥到病除。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立刻就成名。
至于名醫,如果正走楣運,快要死的人都往他那裡送,反治也死,不治也死,連續治死數人,應當再有病人上門了,而你湯大俠也正是如此。
”湯堯很自負,一個二十七歲的人有此成就,也值得自負了。
武林中使他服氣的人不多,魚得水是少數的例外。
湯堯道:“不知魚大俠要找何人?” “此人行蹤詭秘,極不好找。
” “隻要此人是武林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且仍然健在的話,在下就能找到他,這當然也是對魚大俠特别例外。
” “湯兄一定知道武林有個人物,不知其名,也無綽号,武功奇高,如神龍見首不見尾,同道僅以‘叟’字稱之。
” “叟?”湯堯面色微變,道:“魚大俠找他何事?” “關于之一點,目前不便奉告。
” “魚大俠真正是找對了人,除了在下,敢說武林中無人能辦得到。
” “所以在下一邊在找叟,一邊也在找你老兄。
” 湯堯道:“據在下所知,武林中敢和他一較短長的幾乎沒有,而此人幾乎也不可能作奸犯科,觸犯王法的。
” 魚得水笑笑,露出潔白的牙齒。
他長得也不是很英俊潇灑,卻給人厚厚實實的感覺,才十八歲就出了名,道:“不管叟如何出名?如何響亮?請告知在下,他隐在何處?” 湯堯道:“魚大俠剛才為何以賤内的金蓮作戲谑?” 魚得水道:“是否戲谑,不久自知,如果實驗了再告知‘叟’的下落如何?若驗證為謬說,再找在下算帳不遲!” “久聞魚大俠精通子平之術及紫薇鬥數,在下姑妄聽之,一旦大俠的預言靈驗,即請駕臨舍下,屆時在下也該查出了眉目,再告知‘叟’的下落。
” 兩人分手後,一直伏在屋上的人影,也像自濃霧中解體,化于無形了。
湯堯算是一個名醫。
一個名醫不走運,又都是不收費的義診,往往遇上赤貧的患者還要倒貼藥錢,但他從不抱怨。
至于當職業殺手,旨在為人抱不平,收費也太低廉。
扣除了路費、飲食、住宿客棧,以及有時須對線民施些小惠,往往也要倒貼,所以這些年來,非但毫無積蓄,有時連一日三餐也無法張羅。
現在他在這鎮上,就是不收費也無人找他看病了。
他當職業殺手,由于要求嚴格,上門的生意也不多。
他的愛妻對他百依百順,隻有當職業殺手她極不同意。
兩人商量之下,決定搬家。
事實上,遷地為良這建議他的愛妻提過好多次,他對徐氏道:“老鴉等死狗不是辦法,搬家吧!” “要是搬了家,堯哥再不改運,那就是我有克夫運了!” “咱們說搬就搬,明天是個好日子,十裡外的青石鎮人口多,也較為繁榮,我這就到該鎮上去找房子……” “以堯哥的技藝和醫術,真不該如何潦倒!” 徐氏小巧玲攏,即使過了六七年的苦日子,仍然嬌美動人。
她也和湯湯一樣,工于謀人,拙于謀己。
二人的情感卻如膠似漆。
“阿珠,你千萬别自餒,别處處自責,如我有福,即不會娶福薄之妻,如你命薄,也不會嫁有福之夫。
有所謂: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我立刻改行醫,力争上遊。
” “堯哥,隻要你一心行醫,不再當殺手,我不怕吃任何苦。
”“阿珠,我發誓,今後不會再讓你吃苦了……” 兩人緊擁在一起,愈久愈醇的情感,沖淡了古人所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窘困。
窮人搬家也方便,湯堯挑了一擔,阿珠提了兩個大包袱。
這就是他們成親之後全部的家當。
由此去青石鎮,走捷徑可縮短三裡餘,但須穿越一個幹涸的河套,久旱不雨,小河幹涸,雖無水卻有爛泥。
這當然是他們始料所不及的。
一腳踏下去,深及腳部,已走了一半又不願半途而廢。
好歹過了河,二人在樹蔭下歇息。
小湯十分憐惜愛妻,記得當年一家油坊的小東中意她,且十分着迷,那油坊東主是個有良田千頃,廣廈千間的大财主。
要不是小湯追得緊,阿珠早就作了油坊的少奶奶了。
吃油穿綢且不必說,至少不必颠沛流離,擔驚受怕。
小湯内心一陣慚愧,尤其是看到她的腳和腿上全是爛泥。
但是他的目光突然停在愛妻的一雙金蓮上。
阿珠的金蓮雖非三寸,也隻是挂零一點,纖纖瘦瘦而不盈握,兩隻金蓮合起來也不到半斤,而如今黏滿了河套中的泥漿,不要說三寸,十三寸也不止。
他忽然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