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出“末門”拿第一把牌的。

     現在“出門”及“末門”也都是陪襯,他們隻押了百餘兩。

     王貴分了牌,放在桌上未動,目注李悔揭牌。

     李悔慢慢地擄牌,擄了一頭,再換另一頭擄。

     魚得水已看是什麼牌了,但他絕不出聲。

     李海邊擄邊道:“這次要糟!” 四周鴉雀無聲。

     這副牌可能使一個人走上死路,也能使一個人暴富。

     王貴越急就越出汗。

     李悔偏偏就不快揭,有人道:“莊家也可以先看看自己的牌呀!” 旁觀者顯然也有點沉不氣了。

     李悔擄了一會,又把牌扣在桌上,道:“我的手都軟了,王老兄,就請你先揭吧!也不一定要我先揭呀!” 王貴主要是怕他弄鬼,要眼看他揭牌。

     反正兩扇牌九也不需配,他目注李悔把自己的牌一翻,真正是一掀兩瞪眼,四周大嘩,竟是“虎頭”加大“十”,隻比“閉十”好了一點。

     李悔大叫道:“天老爺真幫忙。

    ”把牌一掀,比莊上正好多了一點。

     這一次更是全場嘩然。

     輸錢也不要緊,這太窩囊了。

     李悔把台面上所有的銀票、金條和銀元寶清點了一下。

     總計是三千七百萬五十八兩,當然還有些零星銀子。

     李悔道:“老兄……” 王貴汗出如線,道:“小弟,你赢了這麼多還不夠?” 李海道:“你這是什麼話?輸不起是不是?” “不是輸不起,而是怕你老弟拿不走這麼多。

    ” 李悔道:“放心!一文也少不了,全部可以拿走。

    ” 王貴站起來拍拍屁股,突然要去搶台面上所有的銀票,李海去扣他的脈門,未曾扣住,他已抓起大把銀票。

    王貴身後二人正要動手,小熊和小郭把他們制住。

     魚得水不知何時出了手,道:“老兄,這麼多人你敢搶?” 幾乎沒有人看到他是如何出手的,他收回那隻手已經脫了臼。

    這才知道遇上了狠角色道:“那就走吧!” 雙方出了賭場,王貴道:“小弟,你們可知我是何人?” 李悔道:“我當然知道你是何人。

    ” “你知道?” “對!你是李自成李闖的部下,專管糧饷的副手。

    ” 王貴大為震驚。

     魚、湯等人也十分驚異,這個荒腔走闆的姑娘到底是什麼來路? 王貴道:“你怎麼會認識我?” “你不必管,我勸你乖乖地把欠款還清,不然的話……” “怎麼樣?” “我會向你的上司告密,說你輸了公款……” 魚得水道:“如果他沒說錯,你老兄确是李闖的部下,你輸了這麼多,絕對無法交代,何不就此投誠?” “投誠?你們是……” “我們是大明的人。

    ” “大明的國都已在我們的頭子占領之下,大明……” “還有福王由崧領導,不久可以光複京城。

    ”魚得水道:“到是你改過向善,棄暗投明的良機,甚至可以把你所管理的全部款項獻給大明作為軍饷,這功勞不小!” 王貴心想:大明已經完了,你們還不死心! 可是他又知道不是敵手,隻好處與委蛇。

     說是人多不便,隻希望李悔一個人跟他去取欠款。

     李悔怕他跑了,魚得水向李海微微點頭,李悔明白他的意思。

     二人離開向南奔行,湯堯自左,魚得水自右,包抄迂回追蹤,奔出五六裡。

     王貴回頭道:“再見了!老産引……”湧用跳下絕壁。

     絕壁之下是一條溪流頗深,李悔不善遊水,眼看他逃了。

     待魚、湯二人追到,王貴早已順流而下不見了。

     魚得水道:“此人能輸三千多萬兩,回去也無法交代。

    ” 李悔過:“賊兵的管理制度根本談不上,說不定連賬簿都沒有,搶掠來的誰也弄不清。

    ” 魚得水道:“姑娘怎知他是李闖的部下?” “我……我隻是聽别人和他交談得知的。

    ” 這話非但魚得水不信,湯堯也不信。

     小熊道:“這三千七百多萬兩,咱們吃喝玩樂一輩子也用不完,明廷不争氣,咱們管他們的鳥事?” 魚得水面色一沉,道:“弘光(即福王)不是料,但潞王尚可,且懷宗(即已吊死煤山的崇祯)雖無大能,還算個不錯的皇帝,憂患意識我們是該有的。

    ” 湯堯道:“老魚,你一個十七八歲的人,虧你有此大志。

    ” “華夏子弟怎可沒有同仇敵汽之心?” 商量之下,決定把這筆錢交給兵部尚書史可法。

     也隻有他才能善于運用這筆錢,這要去南京。

     馬士英專權,想利用福王由崧的昏庸作他的傀儡。

     于是聯合四個總兵如高深、劉澤清、黃得工及劉良佐等護送福工交儀真,列營江北,氣勢逼人。

     史可法為大局着想,不能自相傾軋,隻好與百官迎福王入南京。

     先稍監國,随後立即大位改元為弘光。

     史可法、高弘圖、姜日廣、王澤為大學士。

     馬士英仍督鳳陽兼東閣大學士,這論一下來,馬士英大為不滿,他本想作宰相,卻仍要他在外作總督。

     後來馬士英與忠臣史可法不和,史請調督師出鎮淮,統轄四總兵。

     四總兵不相容,也聽說揚州出美人,都想留駐揚州,經史可法勸說才暫時相安無事。

     史可法上書請經略中原,但弘光帝獨信任馬士英,一切外政都不大理會,專門貪圖逸樂享受,在酒、樂上下功夫—— 幻想時代掃描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