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情侬傳
關燈
小
中
大
于前途?則震澤之煙波,錢塘之風浪,魚腹鲸齒,乃公子一杯三尺也。
抑愚聞之,父與色孰親?歡與害孰切?願公子之熟思也。
”生始愁眉,曰:“然則奈何?”曰:“愚有至計,甚便于公子,顧公子不能行耳。
”公子曰:“為計奈何?”客曰:“公子誠能割厭餘之愛,仆雖不敏,願上千金為公子壽。
得千金,則可以歸報尊君;舍麗人,則可以道路無恐。
幸公子熟思之。
”生既漂零有年,攜影挈形,雖鴛樹之詛,生死靡他;而燕幕之栖,進退維谷。
羝藩狐濟,既猜月而疑雲。
燕啄龍漦,更悲魂而啼夢。
乃低首沉思,辭以歸而謀諸婦。
遂與新安人攜手下船,各歸舟次。
女挑燈俟生小飲,生目動齒濕,終不出辭,相與擁被而寝。
至夜半,生悲啼不已,女急起坐,抱持之曰:“妾與郎君處,情境幾三年,行數千裡,未嘗哀痛,今日渡江,正當為百年歡笑,忽作此面向人,妾所不解。
抑聲有離音,何也?”生言随涕興,悲因情重,既吐颠末,涕泣如前。
女始解抱,謂李生曰:“誰為足下畫此策者?乃大英雄也!郎得千金,可觐二親;妾得從人,無累行李。
發乎情,止乎禮義。
賢哉!其兩得之矣。
顧金安在?”生對以:“未審卿意雲何,金尚在是人箧内。
”女曰:“明早亟過諾之。
然千金重事也,須金入足下箧中,妾始至是人舟内。
”時夜已過半,即請起,為豔裝。
曰:“今日之妝,迎新送舊者也,不可不工。
”計妝畢,而天亦就曙矣。
新安人已刺船李生舟前,得女郎信,大喜曰:“請麗卿妝台為信。
”女忻然謂李生:“畀之。
”即索新安人聘資過船,衡之無爽。
于是,女郎起自舟中,據舷謂新安人曰:“頃所攜妝台中,有李郎路引,可速檢還。
”新安人急如命。
女郎使李生:“抽某一箱來。
”皆集鳳翠霓,悉投水中,約值數百金。
李生與輕薄子及兩船人,始競大咤。
又指生抽一箱,悉翠羽、明珰、玉箫、金管也,值幾千金,又投之江。
複令生抽出某革囊,盡古玉紫金之玩,世所罕有,其償蓋不赀雲,亦投之。
最後,惎生抽一匣出,則夜明之珠盈把。
舟中人一一大駭,喧聲驚集市人。
女郎又欲投之江,李生不覺大悔,抱女郎恸哭止之。
雖新安人亦來勸解。
女郎推生于側,而啐罵新安人曰:“汝聞歌蕩情,遂代莺弄舌,不顧神天;剪绠落瓶,使妾将骨殷血碧。
妾自恨弱質,不能抽刀向伧。
乃複貪财,強求萦抱。
何異狂犬方事趨風,更欲争骨。
妾死有靈,當訴之神明,不日奪汝人面。
隻妾藏形贻影,托諸姊妹蘊藏奇貨,将資李郎歸見父母也。
今畜我不卒而故暴揚之者,欲人知李郎眶中無瞳耳。
妾為李郎,澀眼幾枯,翕魂屢散;李郎事幸粗成,不念攜手而倏溺如簧,畏多行露,一朝捐棄,輕于殘汁。
顧乃婪此殘膏,欲收覆水,妾更何顔而聽其挽鼻!今生已矣!東海沙明,西華黍壘,此恨糾纏,甯有盡耶!”于是舟中崖上,觀者無不流涕,罵李生為負心人,而女郎已持明珠赴江水不起矣。
當是時,目擊之者,皆欲争毆新安人及李生。
李生暨新安人各鼓枻分道逃去,不知所之。
噫!若女郎,亦何愧子政所稱烈女哉!雖深閨之秀,其貞奚以加焉! 宋幼清曰:餘于庚子秋聞其事于友人。
歲暮多暇,援筆叙事。
至“妝畢而天已就曙矣”,時夜将分,困憊就寝,夢披發而其音婦者謂餘曰:“妾羞令人間知有此事。
近幸冥司見憐,令妾稍司風波,間豫人間禍福。
若郎君為妾傳奇,妾将使君病作。
”明日,果然。
幾十日而間。
因棄置筐中。
丁未,攜家南歸,舟中檢笥稿,見此事尚存,不忍湮沒,急捉筆足之,惟恐其複祟,使我更捧腹也。
既書之紙尾,以紀其異;複寄語女郎:“傳已成矣,它日過瓜州,幸勿作惡風浪相虐。
倘不見諒,渡江後必當複作。
甯肯折筆同盲人乎?”時丁未秋七月二日,去庚子蓋八年矣。
舟行衛河道中,距滄州約百餘裡。
不數日,而女奴露桃忽堕河死。
抑愚聞之,父與色孰親?歡與害孰切?願公子之熟思也。
”生始愁眉,曰:“然則奈何?”曰:“愚有至計,甚便于公子,顧公子不能行耳。
”公子曰:“為計奈何?”客曰:“公子誠能割厭餘之愛,仆雖不敏,願上千金為公子壽。
得千金,則可以歸報尊君;舍麗人,則可以道路無恐。
幸公子熟思之。
”生既漂零有年,攜影挈形,雖鴛樹之詛,生死靡他;而燕幕之栖,進退維谷。
羝藩狐濟,既猜月而疑雲。
燕啄龍漦,更悲魂而啼夢。
乃低首沉思,辭以歸而謀諸婦。
遂與新安人攜手下船,各歸舟次。
女挑燈俟生小飲,生目動齒濕,終不出辭,相與擁被而寝。
至夜半,生悲啼不已,女急起坐,抱持之曰:“妾與郎君處,情境幾三年,行數千裡,未嘗哀痛,今日渡江,正當為百年歡笑,忽作此面向人,妾所不解。
抑聲有離音,何也?”生言随涕興,悲因情重,既吐颠末,涕泣如前。
女始解抱,謂李生曰:“誰為足下畫此策者?乃大英雄也!郎得千金,可觐二親;妾得從人,無累行李。
發乎情,止乎禮義。
賢哉!其兩得之矣。
顧金安在?”生對以:“未審卿意雲何,金尚在是人箧内。
”女曰:“明早亟過諾之。
然千金重事也,須金入足下箧中,妾始至是人舟内。
”時夜已過半,即請起,為豔裝。
曰:“今日之妝,迎新送舊者也,不可不工。
”計妝畢,而天亦就曙矣。
新安人已刺船李生舟前,得女郎信,大喜曰:“請麗卿妝台為信。
”女忻然謂李生:“畀之。
”即索新安人聘資過船,衡之無爽。
于是,女郎起自舟中,據舷謂新安人曰:“頃所攜妝台中,有李郎路引,可速檢還。
”新安人急如命。
女郎使李生:“抽某一箱來。
”皆集鳳翠霓,悉投水中,約值數百金。
李生與輕薄子及兩船人,始競大咤。
又指生抽一箱,悉翠羽、明珰、玉箫、金管也,值幾千金,又投之江。
複令生抽出某革囊,盡古玉紫金之玩,世所罕有,其償蓋不赀雲,亦投之。
最後,惎生抽一匣出,則夜明之珠盈把。
舟中人一一大駭,喧聲驚集市人。
女郎又欲投之江,李生不覺大悔,抱女郎恸哭止之。
雖新安人亦來勸解。
女郎推生于側,而啐罵新安人曰:“汝聞歌蕩情,遂代莺弄舌,不顧神天;剪绠落瓶,使妾将骨殷血碧。
妾自恨弱質,不能抽刀向伧。
乃複貪财,強求萦抱。
何異狂犬方事趨風,更欲争骨。
妾死有靈,當訴之神明,不日奪汝人面。
隻妾藏形贻影,托諸姊妹蘊藏奇貨,将資李郎歸見父母也。
今畜我不卒而故暴揚之者,欲人知李郎眶中無瞳耳。
妾為李郎,澀眼幾枯,翕魂屢散;李郎事幸粗成,不念攜手而倏溺如簧,畏多行露,一朝捐棄,輕于殘汁。
顧乃婪此殘膏,欲收覆水,妾更何顔而聽其挽鼻!今生已矣!東海沙明,西華黍壘,此恨糾纏,甯有盡耶!”于是舟中崖上,觀者無不流涕,罵李生為負心人,而女郎已持明珠赴江水不起矣。
當是時,目擊之者,皆欲争毆新安人及李生。
李生暨新安人各鼓枻分道逃去,不知所之。
噫!若女郎,亦何愧子政所稱烈女哉!雖深閨之秀,其貞奚以加焉! 宋幼清曰:餘于庚子秋聞其事于友人。
歲暮多暇,援筆叙事。
至“妝畢而天已就曙矣”,時夜将分,困憊就寝,夢披發而其音婦者謂餘曰:“妾羞令人間知有此事。
近幸冥司見憐,令妾稍司風波,間豫人間禍福。
若郎君為妾傳奇,妾将使君病作。
”明日,果然。
幾十日而間。
因棄置筐中。
丁未,攜家南歸,舟中檢笥稿,見此事尚存,不忍湮沒,急捉筆足之,惟恐其複祟,使我更捧腹也。
既書之紙尾,以紀其異;複寄語女郎:“傳已成矣,它日過瓜州,幸勿作惡風浪相虐。
倘不見諒,渡江後必當複作。
甯肯折筆同盲人乎?”時丁未秋七月二日,去庚子蓋八年矣。
舟行衛河道中,距滄州約百餘裡。
不數日,而女奴露桃忽堕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