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時很不願意受他突如其來的觸摸。
她是在度蜜月時懷上他的,對那些日子的可怕的回憶,雖然随着歲月的流逝已經逐漸淡漠,但卻沒有完全忘卻。
可是看到這個一向快活,可愛、溫柔的孩子,常常使她心情愉快。
他不象迪克那樣漂亮,但是個好人——亨利在他這個年紀大概也是這樣。
亨利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他漂亮,就是現在,盡管有些發胖,也還不難看。
沃爾特的教女格拉迪斯,是家裡最小的閨女,顯然也屬于這個類型。
看看這個胖娃娃,就可以斷定這一點。
她什麼也不怕,幾乎從來沒有哭過。
隻有五歲的包比象母親。
他身上沒有一點特爾福德家族的特點。
是個腼腆的孩子,有一張敏感而神經質的嘴。
他很象外祖父,更象沃爾特,卻完全不象艾爾西。
話說回來,艾爾西也許根本就不是裡維斯家的血統。
“這是她的幸福,”比阿麗斯傷心地想,“裡維斯家的人,盡管聰明,但不善于生活。
他們一切事情都看得太重,全都臉皮太薄,因為學者太多。
” 沃爾特是裡維斯家族的最後一代。
大概是過分的多愁善感,使他同意了那門難以忍受的婚事。
他是一位天賦的學者,與那些和他志趣完全不同的人們相處,就象過着流放生活一樣。
在凱特林發生的那件事,使他痛苦異常。
童年時,他認為當了吧? 他沒有解釋為什麼要離開裡斯本,他既沒有對比阿特麗斯,也沒有對亨利講過,他在君士坦丁堡短暫生活期間發生的事情。
他們隻知道,範妮是一個外省神父的女兒,身無分文,年紀不輕,給人家當家庭女教師。
“隻有上帝知道,她是怎麼把小夥子弄到手的,”亨利憤憤地埋怨說。
每當他談起這類話時,比阿特麗斯總是避而不答。
弄清為什麼發生不幸,有什麼必要呢?它已經發生了。
毫無疑問,包比也會毀掉自己的一生不假思索地作出某種唐吉诃德式的行為,成為别人的犧牲品。
最好還是少看他,小考慮他和他的未來…… 應該更理智一些。
這些讨厭的恐懼心理,是由于身體上的弱點而産生的,用不着屈服于它們。
隻要走上一百步,頭不暈,一切都會過去的。
她的體力逐漸恢複,開始考慮自己今後的生活。
她将頭一次真正有空閑的時間。
家務事已經安排得井井有條,傭人們都很勤奮、能幹、都很依戀她,她都受到了很好的訓練。
孩子們全都過了嬰兒期,這一來,她每天料理家務的時間不超過兩三個小時。
在孩子身上花一部分時間,在必要的社會義務上花一部分時間,還要為亨利花一部分時間——他遇到困難時,總向她求援。
她每天仍然可以在自己的房間裡待兩個小時,認真看看書。
這個時間誰也不敢侵犯。
她定了一條死規矩:她讀書的時候,不許别人以任何借口來幹擾她,除非有人生病。
剛得到大夫的允許,沃爾特就來到巴頓,與她和亨利讨論如何處理卡斯特斯那隻爪子還沒有抓到的那一部分家産。
由于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分歧,所以很容易就分配得當了。
仍然住在印度的艾爾西,出嫁時已經拿到了自己微薄的一份,而沃爾特和比阿特麗斯都沒有動用自己的那筆錢,把它們放在溫特洛普先生那裡,留給母親急需時使用,但那位做母親的卻毫無所知。
利滾利,現在比阿特麗斯有了一筆不小的款子,其中還不包括亨利堅持讓她一如既往繼續領取的服裝費。
她已經決定如何處理這部分财産。
每年花幾鎊購買當代哲學家的著作,主要是沃爾特給她講過的那些法國哲學家的著作。
她早就想讀這些作品,但是她覺得,用亨利的錢購買這些書,太不應該了,因為如果他能理解這些作品,肯定對它們持否定的态度。
剩下的錢作為幫助周圍那些不務正業的窮人的私人基金。
那些規規矩矩的窮人沒有什麼困難,因為亨利心地善良,她很容易就能說服他去幫助他們,或者替他們向蒙克頓勳爵求援。
但是那些偷獵的人——不管是已被揭發的,還是懷疑對象——和本區僅有的兩位天生教徒的家庭,全都一貧如洗,到今天她也無法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因為這會引起許多不愉快的後果。
她每年向他們提供的七十個英鎊,對他們挨餓的孩子有很大的好處。
刹那間,她又懷着原有的那種蔑視感情想到自己,實際上她關心的隻是個人的安甯:現在,每當她看見那個瘦小的新生兒以後,便徹夜不能入睡。
當然,她什麼也不會隐瞞。
除開那件真正稱得上重要的事情以外,她從來沒有對亨利隐瞞過什麼。
她給光腳的孩子買鞋,或者給殘廢人買了驢和車,如果亨利感興趣的話,就會查她的帳。
但是,他對這些事不感興趣。
象往常一樣,她的一切對他都是公開的。
在和主教談話後的痛苦時刻,她下定決心要嚴格遵守這條原則,這早已成了習慣。
那天晚上,她在馬車裡坐在睡着了的丈夫身邊,發誓絕不會由于可能被揭露而感到恐懼。
想保持自尊的女奴隸,可以隐瞞的隻有自己的思想。
她讀的書、說的話、做的事,應當永遠對主人開誠布公,可是那她的心對他是關閉的。
如果他因為懶惰或者遲鈍而欺騙自己——那是他的事。
這一切現在看起來是多麼幼稚可笑。
她回顧自己婚後的歲月,不能不看到,其實象奴隸的是他:大家對待他就象對待非阿爾卡那樣溫存,大家都很愛護非阿爾卡,它自己對那套輓具也心滿意足。
處在家畜的地位——還有能比這更難堪、更可恥的嗎?她不希望任何人成為這樣…… 如果他不能占有更好的位置,她又有什麼辦法呢? 真是這樣嗎?如果他和一個精神境界與他相似(大概他母親就是這
她是在度蜜月時懷上他的,對那些日子的可怕的回憶,雖然随着歲月的流逝已經逐漸淡漠,但卻沒有完全忘卻。
可是看到這個一向快活,可愛、溫柔的孩子,常常使她心情愉快。
他不象迪克那樣漂亮,但是個好人——亨利在他這個年紀大概也是這樣。
亨利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他漂亮,就是現在,盡管有些發胖,也還不難看。
沃爾特的教女格拉迪斯,是家裡最小的閨女,顯然也屬于這個類型。
看看這個胖娃娃,就可以斷定這一點。
她什麼也不怕,幾乎從來沒有哭過。
隻有五歲的包比象母親。
他身上沒有一點特爾福德家族的特點。
是個腼腆的孩子,有一張敏感而神經質的嘴。
他很象外祖父,更象沃爾特,卻完全不象艾爾西。
話說回來,艾爾西也許根本就不是裡維斯家的血統。
“這是她的幸福,”比阿麗斯傷心地想,“裡維斯家的人,盡管聰明,但不善于生活。
他們一切事情都看得太重,全都臉皮太薄,因為學者太多。
” 沃爾特是裡維斯家族的最後一代。
大概是過分的多愁善感,使他同意了那門難以忍受的婚事。
他是一位天賦的學者,與那些和他志趣完全不同的人們相處,就象過着流放生活一樣。
在凱特林發生的那件事,使他痛苦異常。
童年時,他認為當了吧? 他沒有解釋為什麼要離開裡斯本,他既沒有對比阿特麗斯,也沒有對亨利講過,他在君士坦丁堡短暫生活期間發生的事情。
他們隻知道,範妮是一個外省神父的女兒,身無分文,年紀不輕,給人家當家庭女教師。
“隻有上帝知道,她是怎麼把小夥子弄到手的,”亨利憤憤地埋怨說。
每當他談起這類話時,比阿特麗斯總是避而不答。
弄清為什麼發生不幸,有什麼必要呢?它已經發生了。
毫無疑問,包比也會毀掉自己的一生不假思索地作出某種唐吉诃德式的行為,成為别人的犧牲品。
最好還是少看他,小考慮他和他的未來…… 應該更理智一些。
這些讨厭的恐懼心理,是由于身體上的弱點而産生的,用不着屈服于它們。
隻要走上一百步,頭不暈,一切都會過去的。
她的體力逐漸恢複,開始考慮自己今後的生活。
她将頭一次真正有空閑的時間。
家務事已經安排得井井有條,傭人們都很勤奮、能幹、都很依戀她,她都受到了很好的訓練。
孩子們全都過了嬰兒期,這一來,她每天料理家務的時間不超過兩三個小時。
在孩子身上花一部分時間,在必要的社會義務上花一部分時間,還要為亨利花一部分時間——他遇到困難時,總向她求援。
她每天仍然可以在自己的房間裡待兩個小時,認真看看書。
這個時間誰也不敢侵犯。
她定了一條死規矩:她讀書的時候,不許别人以任何借口來幹擾她,除非有人生病。
剛得到大夫的允許,沃爾特就來到巴頓,與她和亨利讨論如何處理卡斯特斯那隻爪子還沒有抓到的那一部分家産。
由于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分歧,所以很容易就分配得當了。
仍然住在印度的艾爾西,出嫁時已經拿到了自己微薄的一份,而沃爾特和比阿特麗斯都沒有動用自己的那筆錢,把它們放在溫特洛普先生那裡,留給母親急需時使用,但那位做母親的卻毫無所知。
利滾利,現在比阿特麗斯有了一筆不小的款子,其中還不包括亨利堅持讓她一如既往繼續領取的服裝費。
她已經決定如何處理這部分财産。
每年花幾鎊購買當代哲學家的著作,主要是沃爾特給她講過的那些法國哲學家的著作。
她早就想讀這些作品,但是她覺得,用亨利的錢購買這些書,太不應該了,因為如果他能理解這些作品,肯定對它們持否定的态度。
剩下的錢作為幫助周圍那些不務正業的窮人的私人基金。
那些規規矩矩的窮人沒有什麼困難,因為亨利心地善良,她很容易就能說服他去幫助他們,或者替他們向蒙克頓勳爵求援。
但是那些偷獵的人——不管是已被揭發的,還是懷疑對象——和本區僅有的兩位天生教徒的家庭,全都一貧如洗,到今天她也無法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因為這會引起許多不愉快的後果。
她每年向他們提供的七十個英鎊,對他們挨餓的孩子有很大的好處。
刹那間,她又懷着原有的那種蔑視感情想到自己,實際上她關心的隻是個人的安甯:現在,每當她看見那個瘦小的新生兒以後,便徹夜不能入睡。
當然,她什麼也不會隐瞞。
除開那件真正稱得上重要的事情以外,她從來沒有對亨利隐瞞過什麼。
她給光腳的孩子買鞋,或者給殘廢人買了驢和車,如果亨利感興趣的話,就會查她的帳。
但是,他對這些事不感興趣。
象往常一樣,她的一切對他都是公開的。
在和主教談話後的痛苦時刻,她下定決心要嚴格遵守這條原則,這早已成了習慣。
那天晚上,她在馬車裡坐在睡着了的丈夫身邊,發誓絕不會由于可能被揭露而感到恐懼。
想保持自尊的女奴隸,可以隐瞞的隻有自己的思想。
她讀的書、說的話、做的事,應當永遠對主人開誠布公,可是那她的心對他是關閉的。
如果他因為懶惰或者遲鈍而欺騙自己——那是他的事。
這一切現在看起來是多麼幼稚可笑。
她回顧自己婚後的歲月,不能不看到,其實象奴隸的是他:大家對待他就象對待非阿爾卡那樣溫存,大家都很愛護非阿爾卡,它自己對那套輓具也心滿意足。
處在家畜的地位——還有能比這更難堪、更可恥的嗎?她不希望任何人成為這樣…… 如果他不能占有更好的位置,她又有什麼辦法呢? 真是這樣嗎?如果他和一個精神境界與他相似(大概他母親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