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對原告有利

關燈
,他和他的妻子仍受到她的無微不至的愛護和照料,在斯泰爾斯莊園過着奢侈的生活。

    她是他們的慈善、慷慨的恩人。

     他提議傳證人上庭證明被告——一個浪蕩公子——如何在經濟方面已處于山窮水盡的地步,可他還繼續和一個鄰近的農場主的老婆叫雷克斯太太的私通。

    這一消息傳到他後母的耳中,就在她被害的那天下午,她為此責備了他,結果發生了争吵,其中一部分話被人無意中聽到。

    在這前一天,被告曾去村子裡的藥店買回士的甯,他化了裝,試圖借此把罪責加到另一個人——即英格裡桑太太的丈夫身上,被告對他極為妒忌。

    幸虧英格裡桑先生能夠提出無可指摘的證據,證明本人不在犯罪現場。

     檢察官繼續說,七月十六日下午,和自己的兒子争吵後,英格裡桑太太立即立了一份新遺囑,這份遺囑第二天早上發現已被毀于她的卧室的壁爐中,但證據經顯露,表明它立得有利于她的丈夫。

    實際上,在結婚之前,死者已立有一份于他丈夫有利的遺囑,但是——這時菲利普斯先生搖着一個富有表情的食指——被告對此一無所知。

    這份舊遺囑迄今還在。

    是什麼導緻死者重立一份新的,他沒能說出。

    她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了,說不定有可能已經忘掉了以前的一份;或者是——這種說法對他來說似乎更可靠——她也許有一個想法,以為結了婚這份遺囑就作廢了,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曾經有過某種說法。

    女士們總是不很精通法律知識的。

    大約在一年前,她已經簽署了一份于被告有利的遺囑。

    他還将傳來證人證明在那個不幸的晚上,最後把咖啡遞給英格裡桑太太的是被告。

    當天晚上,他曾得到允許進入她的房間,就在那時候,無疑,他找到了燒毀這份遺囑的機會,因為就他所知,這份遺囑會使英格裡桑先生的受寵得以合法化。

     被告的被捕是由于偵探賈普巡官——一位非常高明的警宮——在他的房裡發現了一隻裝士的甯的小藥瓶,這就是作案前一天村子藥店賣給假英格裡桑先生的那一隻。

    陪審團将确定這些導緻定罪的事實是否足以構成判定被告有罪的充分證據。

     菲利普斯先生巧妙地暗示,陪審團如果不作出這樣的決定是非常難以想象的,随後他坐了下來,擦了擦前額。

     為原告作證的主要證人大多為驗屍時被審訊過的那些,此外,還第一次提出了驗屍報告。

     歐内斯特-海維韋薩爵士——他以對待證人采用威脅方式而聞名全英國——隻問了兩個問題。

     “我想,鮑斯坦醫生,那士的甯作為一種麻醉劑,作用是很快的吧?” “是的。

    ” “而你說不出在本案中所以緩延的原因?” “是的。

    ” “謝謝。

    ” 梅司先生認出檢察宮給他着的這隻小藥瓶就是他賣給“英格裡桑先生”的那隻。

    經催促,他承認他隻是跟英格裡桑先生面熟,從來沒有和他談過話。

    這個證人沒有再受到盤問。

     阿弗雷德-英格裡桑受到傳訊,他矢口否認去買過毒藥。

    他也否認同他的妻子有過争吵。

    好幾個證人都證明這些陳述是正确的。

     花匠的證詞,叙述了有關在遺囑上連署的情況,接下去傳訊到多卡斯。

     忠實于她的“少爺”的多卡斯,竭力否認她聽到的是約翰的聲音,而且不顧一切地一口咬定,在閨房裡和女主人争吵的是英格裡桑先生。

    正在受審的被告臉上,掠過了一絲苦笑。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她的勇敢的違抗是多麼地沒有用處,因為否認這一點并不是辯護的目的。

    卡文迪什太太當然不可能被傳到庭上來發表不利于她丈夫的證詞。

     就其它情況提了幾個問題後,菲利普斯先生問道: “在今年六月底的時候,你是否記得派克森商店給勞倫斯-卡文迪什先生寄來過一個包裹?” 多卡斯搖搖頭。

     “我不記得了,先生。

    也許有這件事,不過勞倫斯先生六月份有一段時間不在家。

    ” “倘使有個包裹寄給他而他又不在家,那怎麼辦?” “可以放在他房裡或者是轉給他。

    ” “這由你管嗎?” “不,先生,我隻是把它擱在過道的桌子上。

    象這類事都由霍華德小姐料理。

    ” 伊夫琳-霍華德被傳到庭上。

    問了她幾個别的問題後,就問她這個包裹的事。

     “不記得,來的包裹很多。

    我沒法一個個都專門記住。

    ” “你是否記得勞倫斯先生去威爾士後,你有沒有把這個包裹轉給他,或者是你就把它放在他房裡了?” “想不起轉過包裹。

    有的話應該記得的。

    ” “假如有個包裹寄來給勞倫斯-卡文迪什先生,可後來它不見了,你應該發覺它的失落吧?” “不,我不這樣想。

    我會認為有個人把它保管起來了。

    ” “我相信,霍華德小姐,是你找到這張包裝紙的吧?”他舉起波洛和我在斯泰爾斯莊園的起居室裡檢查過的那張滿是灰塵的紙。

    給她看了看。

     “是的,是我。

    ” “你怎麼會去找這張紙的?” “那個雇來辦這樁案子的比利時偵探要我找的。

    ” “你最後是在哪兒發現它的?” “在衣櫃的——的——頂上。

    ” “在被告的衣櫃頂上?” “我——我相信是這樣。

    ” “不是你自己找到的?” “不。

    ” “那你應該知道你是在哪兒找到的了?” “是的,在被告的衣櫃上。

    ” “這就好了。

    ” 派克森戲劇服裝商店的一個店員作證說,六月二十九日,他們根據要求給L-卡文迪什先生供應了一大绺黑胡子。

    它是來信訂購的,信内附有一張郵政彙票。

    不,來信他們沒有保存。

    全部交易情況都記載入冊。

    根據來信指明地址,他們已将胡于迳寄“斯泰爾斯莊園,L-卡文迪什先生。

    ” 歐内斯特-海維韋薩爵士沉重地站了起來。

     “這信是從哪兒寫來的?” “從斯泰爾斯莊園。

    ” “你們包裹寄的是同一地址?” “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