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八

關燈
馬蛟麟及吏卒三十餘人行。

    郝永忠屠武岡、靖遠間,諸堡寨死者無藝。

     時赤心部雖衆,喪敗之餘,精銳殆盡;續附者多非秦産,巨酋唐啟原、戈邁等久不着,唐通、白廣恩諸将皆北降;于是降附者亦不健,兵數視自成入京師時十三、四雲。

     順治六年(永曆三年)春正月,何騰蛟至湘潭;李赤心已走,遂被執,死。

    允錫方自攸縣達吉安,聞變,急還守衡州。

     二月,濟爾哈朗、孔有德以兵入茶陵。

    李赤心大懼,殺掠而走,曆郴州、永州西。

    濟爾哈朗追擊之,至于永興;其衆愈懼,連營崩潰,死亡無藝。

    時謂永興之捷,與山海關皆第一。

     赤心自宜章、桂東直入道州,犯桂林;永曆帝大懼,急使嚴起恒、劉湘客馳撫之。

    至,赤心已走橫州及賓州。

    高必正謝罪,欲屯浔州;不得已,從之。

    陳邦傅結必正,将使劫永曆帝;必正惡之,不許,而奪其器。

    邦傅由此怨必正。

     夏四月,劉體純等掠西鄉,至于平利;尼堪大敗之,體純遁。

     陳友龍将出寶慶,郝永忠委罪何騰蛟,裒其仆妾、馬仗還之,輕騎至友龍軍請罪;遂相往還。

    瀕行,忽捽友龍于席,磔殺之;盡屠其衆走。

    聞者益駭憤。

     五月,李赤心入梧州,殺掠藤縣、郁林間,兵猶數十萬。

    永曆帝使兵部侍郎程峋往止,赤心不可;僞言孔有德等兵已逼,己将入衛,使峋護其帑币先至界口。

    守将楊祥炮殺峋,盡攫其資;赤心馳至,祥已遁。

    赤心兵至德慶,稱清君側;行在大懼。

    值嚴起恒以堵允錫至,朝議允錫得忠貞營心,使撫之;委罪楊宏遠,殺之(或曰:峋惡于元允,故使祥殺之)。

    金堡責允錫結赤心及宴孫可望使,曰:『滇與「忠貞」,皆國仇也;厥罪滔天,公奈何獨與之』!允錫失色。

    由是大惡李元允黨,欲激赤心去之;不果(見前)。

    乃使允錫督師梧州,節制「忠貞」諸營;允錫疏求饷,元允不予。

    所賜旌節、尚方劍,皆不得。

    卒以忠貞營故,封為光化伯;允錫疏辭,乃賜四代诰敕以榮之。

    允錫屯梧州,部兵稍稍集;期赤心等出,卒不至。

    自入其軍诘之,赤心無北出意;蓋甚畏滿洲軍。

    且語允錫以高州、雷州休其兵;允錫不可。

    别部劉世俊、劉國昌願出攻湖南,赤心亦不許。

    俄,劉芳宇、劉希堯皆與赤心隙,自以其衆掠梧州、賀縣、四會、廣甯,至于宜章;人尤殛之,呼為白氈賊。

    諸将拒之,芳宇等無所止,遂赴孔有德降。

    赤心兵,散處浔州、賓州、橫州、南甯間。

     秋七月,李赤心病死于南甯;養子來亨領其衆,高必正主之。

    其黨嶽侯某死、淮侯劉國昌出懷集死;袁宗第等南掠寶慶,北走常德、澧州,渡江掠荊州、歸州;王進才等走沅州、貴、益間;牛萬才至湘西,掠新化、淑浦,旋降于孔有德;辛思忠、楊忠彥、劉汝魁或降、或死。

     白爾撒圖攻劉體純于烏撒,敗之;又敗之楊老洞。

    郝永忠在黎平,宜爾都攻之,永忠大掠走;追至永州,永忠反鬥,複大敗。

    與體純等走,窟于施、夔間。

     冬十二月,堵允錫以躬迎忠貞營,次浔州卒。

     順治七年(永曆四年)春二月,命必正援高州。

     夏四月,高必正、黨守素入朝,诏廷臣郊迎四十裡,且以牛酒犒之。

    必正大悅,疏請『身為諸将,先盡其兵隸職方、賦歸戶部,汰老弱、分戰汛、第功罪,事尚可為:不然,皇上将求一卒之用而不得』;且議奉永曆帝親征。

    時不能用。

    吳貞毓說必正殺嚴起恒,必正不可;又責孫可望使者,騰書與之。

    及還,陳邦傅以兵襲其軍。

    必正使求援于桂林,永曆帝不能制;惟下诏使邦傅與之和。

    必正援廣東,使李來亨征諸土司兵;邦傅複擊之,鬥者旬日,居民蕩盡。

    來亨憤而西,仍居南甯、橫濱間;久之,食盡。

     冬,孔有德兵逼浔州,高必正、李來亨入慶遠,走貴州。

    孫可望邀之,互戰旬日,必正不勝;與來亨西濟,自黎州入川南,分掠嘉定、眉州,東入施、巫,耕屯自給。

    川中舊将王光興、譚洪等附之;所謂西山賊也。

    俄,必正卒,來亨總其軍。

     郝永忠出房山、竹山至于南漳,野掠而食,轉徙無恒。

     順治八年(永曆五年)春正月,命文安之總督川、湖諸軍。

    加十三營爵,遂封王光興、李來亨、劉體純、袁宗第、黨守素、王友進、塔天寶、馬翔雲、賀珍、李複榮皆公侯,其餘世職有差;鑄冊印、赉銀币,使安之赍而往。

    安之被執于孫可望(詳前),冊印盡失。

    來亨尋分掠四川、湖北之邊境,遂據九連坪,大起帥府;招士民與集處,且耕且■〈兌刂〉。

    房、竹、夔、萬、忠、涪之間,焚掠無甯宇。

     順治十四年(永曆十一年),文安之自黔走川東招徕撫慰,諸将翕然奉之。

    李定國使來亨等同出師,不應。

     順治十五年(永曆十二年),劉體純穴忠州,李來亨、郝永忠穴歸州,塔天寶、馬翔雲穴施州,袁宗第、黨守素穴萬縣、夔州,楊秉允穴達州,聚皆數萬;及賀珍、王友進、李複榮等猶錯立。

    劉文秀之入川也,兵雖東,不能及。

    吳三桂居漢中、保甯,以為此楚寇,己弗與;諸賊雖通滇蜀經略、巡撫及諸文武銜命者,或潛行、或徑至,然十三家酋長多更替。

    及吳三桂攻貴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