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江西之亂
宏光元年夏六月,阿濟格入九江,左夢庚降。
其部金聲桓進曰:『江西無兵,請偏師以招之』。
使偕王體忠往。
體忠,流賊白旺黨也。
旺軍枭整,體忠刺而代之;先夢庚降。
至是,與聲桓偕。
江西巡撫曠昭懦無備,聲桓檄之降。
其将王得仁以百騎自九江、南康趨南昌,昭使吏民迎得仁,自遁于臨江,再走萬安;南昌、臨江、瑞州、袁州、饒州、吉安皆沒。
聲桓居省城,縱兵四掠,士皆不附。
豔劉天驷富,盡抄之;降者亦家破。
聞隆武帝立福州,謀應者衆。
舊巡撫将鄧武泰、白之裔壁峽江固,未降。
秋七月,隆武帝以黃道周為督師大學士,出江西;賜劍,便宜行事。
道周将自衢州入徽〔州〕、甯國,上疏:『關内之扼在建陽,關外之扼在廣信』。
值禦史詹兆恒、廣信知府解立敬使迓道周,陳說利害。
道周遂行;無食、無兵,徒手号召,得扁擔兵千,曆鉛山長玉以進。
隆武帝使張家玉屯金溪以助之。
道周夫人蔡氏亦聚兵,号夫人軍;旋以無食,罷去。
時益王由本首以兵複建昌,止雲南援将趙印選象炮兵以自助。
劉士桢複泰和、廬陵,曾應亨起撫州,張述載擊聲桓部于密渾,敗之。
劉士桢、胡定礽、李含初、郭賢操各以兵複郡邑。
左庶子楊廷麟開忠誠社于贛州,招檄士與守吏以死守;隆武帝嘉之,擢廷麟吏部右侍郎、劉同升國子監祭酒:江西義兵大起。
聲桓使劉一鵬禦峽江、王體忠備撫州、高進庫攻建昌;趙印選襲其屯破之,盡殺其妻子。
旋出戰,降者某潛通進庫兵,以火矢射象軍,益王敗績(已上詳「義旅」),建昌遂沒。
聲桓兵西至于皂口。
是月,永甯王起兵複建昌,遂複撫州(詳「義旅」)。
副總兵施福入弋陽。
新城已降,總兵楊武烈潛複之。
隆武帝使李翺知縣事,兵民相殺者累日;翺擒殺其黨及佃民亂者,新城複定。
九江、臨江、饒州、瑞州、袁州、廣信間義兵複起,南贛巡撫李允茂又使徐必達複泰和。
聲桓使王得仁趨撫州,王體忠趨建昌,劉一鵬、王進才、郭天才、高進庫、湯執中、柯永盛分擊義旅。
諸将多良玉部,既降,受制于聲桓。
尋陷甯都;進攻吉安,陷之。
允茂走贛州,告急于閩;隆武帝使福建巡撫吳春枝自邵武為之援,命總兵陳秀救建昌,詹事羅大任、大理寺少卿黃雲師、兵科給事中曾應遴募兵複九江、南昌,且援贛州;命張家玉監鄭彩軍出廣信,促定江西,招土寇邱華、謝朝恩等于湖西、湖南。
援将黃朝宣始逗留不肯進,至是噪歸。
聲桓亦忌體忠兵精,詐殺之;一軍大嘩,飛矢四射。
聲桓擊定之,使皆隸王得仁。
得仁遼東人,發五色,軍中呼為「王雜毛」;骁勇善戰,聲桓尤愛之。
得仁為效死,故聲桓兵衆而益強。
八月,萬安軍亂,楊廷麟告急。
劉一鵬至峽江,白之裔叛降,進攻袁州;李時興固守,蒲纓戰,敗績,袁州遂沒。
之裔更導一鵬陷吉安,乘勝攻萬安,執曠昭殺之。
曾應亨被襲于臨川(詳「義旅」)。
鄭彩距廣信而軍,不肯進。
聲桓攻廣信,知府解立敬、鉛山典史周寅生固守;張家玉使洪旭、林習山援之。
大學士蘇觀生忿鄭芝龍狀,自請經略湖廣、江西;隆武帝亦思自贛州入湖南,命為總督,募兵南安以待。
九月,命太仆寺少卿林蘭友巡撫江西;曰:『虔民之憔悴久矣,卿宜振厲;先教後刑,先情後法』。
又曰:『小貪必杖、大貪必殺,其力行之』!徐必達擊劉一鵬于泰和,敗績。
楊廷麟、劉同升擊聲桓兵,大破之;乘勝複萬安、抵泰和,盡克吉安境。
又複臨江。
上疏:『贛州山川上遊,仰攻不易;左湘楚、右閩浙、背臨粵東,控制三面。
乞賜臨幸,使天下知朝廷有興複之計』。
隆武帝然之;阻于鄭芝龍,不果行。
加廷麟尚書、大學士;賜劍,便宜行事。
召李允茂入為兵部侍郎,代以張朝綎;旋召朝綎,以劉同升代之。
督師大學士黃道周至廣信,使夏學先取東鄉,趙之玺複安仁、餘幹,沈和擊土寇胡沛然,降之;旁趣饒州、撫州。
聞金聲被執,遣将守馬胫嶺。
使黃奇壽出牛頭灣,戰大捷。
遣王嘉封出婺源,敗死;遊擊李忠被執。
俄,奇壽、李瑛、倪彪亦潰于童家坊。
道周上疏:『敵掠暖水,去廣信可百裡;臣軍入郡者千許人,東出馬胫可七百人,之撫州、饒州者二百人。
臣之現軍千餘而止。
今勢急,請使方國安出嚴州老竹嶺,攻徽州牽制之』。
隆武帝無兵、國安又浙軍,是以不能應。
鄭彩在廣信羸卒數千,數月不一出。
黃朝宣入掠袁州、瑞州、臨江諸郡,土寇謝忠良等所在焚掠,福建土寇閻、羅、朱三姓縱掠及撫州,别賊掠南康,重以金聲桓淫擄屠殺,江西大亂。
冬十月,金聲桓兵攻吉安,徐必達援之,戰敗而死。
偵廣東兵至,聲桓衆退入于峽口。
楊廷麟擊王得仁等于樟樹鎮,又敗。
遂棄臨江,守吉安。
時隆武帝以萬元吉總制江西七省軍務,入守贛州。
十二月,贛州巡撫劉同升卒。
元吉适至,隆武帝使兼巡撫事,與楊廷麟固守。
贛州居江西上遊,水陸達廣東;地數亂王得仁,讨定後,勢少戢。
終明世為重鎮,故廷麟等扼之。
是月,黃道周軍潰,張天祿追之至于江西之開化,乃止。
金聲桓兵陷撫州,鄭彩不之救;張家玉切言之,下诏嚴責,迄不懼。
右佥都禦史陳泰來以兵取上高、新昌、甯州(詳「義旅」),進圍瑞州,不克;遂取萬載。
聲桓攻之,新昌守者以城叛。
泰來走界埠、攻撫州,敗死(詳「義旅」)。
聲桓東至許灣,張家玉結陳輝、蔡欽、林習山三道禦之。
軍中夜火,家玉斬救者,設伏以待;诘旦,聲桓兵果至,旭先疾戰,家玉親督黃虎等繼之,斬其二将、首級四百,家玉将陳有功亦戰死。
日加午,聲桓兵大至,矢下如雨,燒諸山畢赤,家玉堅不動。
王得仁馳書招趙珩降,衆偶語,珩大懼;家玉執其手,拔劍誓曰:『當共死事此間耳,敢疑謗者齒此』!夜半,設太祖高皇帝及關壯缪位,率諸将哭拜之;懸金于前,使珩
其部金聲桓進曰:『江西無兵,請偏師以招之』。
使偕王體忠往。
體忠,流賊白旺黨也。
旺軍枭整,體忠刺而代之;先夢庚降。
至是,與聲桓偕。
江西巡撫曠昭懦無備,聲桓檄之降。
其将王得仁以百騎自九江、南康趨南昌,昭使吏民迎得仁,自遁于臨江,再走萬安;南昌、臨江、瑞州、袁州、饒州、吉安皆沒。
聲桓居省城,縱兵四掠,士皆不附。
豔劉天驷富,盡抄之;降者亦家破。
聞隆武帝立福州,謀應者衆。
舊巡撫将鄧武泰、白之裔壁峽江固,未降。
秋七月,隆武帝以黃道周為督師大學士,出江西;賜劍,便宜行事。
道周将自衢州入徽〔州〕、甯國,上疏:『關内之扼在建陽,關外之扼在廣信』。
值禦史詹兆恒、廣信知府解立敬使迓道周,陳說利害。
道周遂行;無食、無兵,徒手号召,得扁擔兵千,曆鉛山長玉以進。
隆武帝使張家玉屯金溪以助之。
道周夫人蔡氏亦聚兵,号夫人軍;旋以無食,罷去。
時益王由本首以兵複建昌,止雲南援将趙印選象炮兵以自助。
劉士桢複泰和、廬陵,曾應亨起撫州,張述載擊聲桓部于密渾,敗之。
劉士桢、胡定礽、李含初、郭賢操各以兵複郡邑。
左庶子楊廷麟開忠誠社于贛州,招檄士與守吏以死守;隆武帝嘉之,擢廷麟吏部右侍郎、劉同升國子監祭酒:江西義兵大起。
聲桓使劉一鵬禦峽江、王體忠備撫州、高進庫攻建昌;趙印選襲其屯破之,盡殺其妻子。
旋出戰,降者某潛通進庫兵,以火矢射象軍,益王敗績(已上詳「義旅」),建昌遂沒。
聲桓兵西至于皂口。
是月,永甯王起兵複建昌,遂複撫州(詳「義旅」)。
副總兵施福入弋陽。
新城已降,總兵楊武烈潛複之。
隆武帝使李翺知縣事,兵民相殺者累日;翺擒殺其黨及佃民亂者,新城複定。
九江、臨江、饒州、瑞州、袁州、廣信間義兵複起,南贛巡撫李允茂又使徐必達複泰和。
聲桓使王得仁趨撫州,王體忠趨建昌,劉一鵬、王進才、郭天才、高進庫、湯執中、柯永盛分擊義旅。
諸将多良玉部,既降,受制于聲桓。
尋陷甯都;進攻吉安,陷之。
允茂走贛州,告急于閩;隆武帝使福建巡撫吳春枝自邵武為之援,命總兵陳秀救建昌,詹事羅大任、大理寺少卿黃雲師、兵科給事中曾應遴募兵複九江、南昌,且援贛州;命張家玉監鄭彩軍出廣信,促定江西,招土寇邱華、謝朝恩等于湖西、湖南。
援将黃朝宣始逗留不肯進,至是噪歸。
聲桓亦忌體忠兵精,詐殺之;一軍大嘩,飛矢四射。
聲桓擊定之,使皆隸王得仁。
得仁遼東人,發五色,軍中呼為「王雜毛」;骁勇善戰,聲桓尤愛之。
得仁為效死,故聲桓兵衆而益強。
八月,萬安軍亂,楊廷麟告急。
劉一鵬至峽江,白之裔叛降,進攻袁州;李時興固守,蒲纓戰,敗績,袁州遂沒。
之裔更導一鵬陷吉安,乘勝攻萬安,執曠昭殺之。
曾應亨被襲于臨川(詳「義旅」)。
鄭彩距廣信而軍,不肯進。
聲桓攻廣信,知府解立敬、鉛山典史周寅生固守;張家玉使洪旭、林習山援之。
大學士蘇觀生忿鄭芝龍狀,自請經略湖廣、江西;隆武帝亦思自贛州入湖南,命為總督,募兵南安以待。
九月,命太仆寺少卿林蘭友巡撫江西;曰:『虔民之憔悴久矣,卿宜振厲;先教後刑,先情後法』。
又曰:『小貪必杖、大貪必殺,其力行之』!徐必達擊劉一鵬于泰和,敗績。
楊廷麟、劉同升擊聲桓兵,大破之;乘勝複萬安、抵泰和,盡克吉安境。
又複臨江。
上疏:『贛州山川上遊,仰攻不易;左湘楚、右閩浙、背臨粵東,控制三面。
乞賜臨幸,使天下知朝廷有興複之計』。
隆武帝然之;阻于鄭芝龍,不果行。
加廷麟尚書、大學士;賜劍,便宜行事。
召李允茂入為兵部侍郎,代以張朝綎;旋召朝綎,以劉同升代之。
督師大學士黃道周至廣信,使夏學先取東鄉,趙之玺複安仁、餘幹,沈和擊土寇胡沛然,降之;旁趣饒州、撫州。
聞金聲被執,遣将守馬胫嶺。
使黃奇壽出牛頭灣,戰大捷。
遣王嘉封出婺源,敗死;遊擊李忠被執。
俄,奇壽、李瑛、倪彪亦潰于童家坊。
道周上疏:『敵掠暖水,去廣信可百裡;臣軍入郡者千許人,東出馬胫可七百人,之撫州、饒州者二百人。
臣之現軍千餘而止。
今勢急,請使方國安出嚴州老竹嶺,攻徽州牽制之』。
隆武帝無兵、國安又浙軍,是以不能應。
鄭彩在廣信羸卒數千,數月不一出。
黃朝宣入掠袁州、瑞州、臨江諸郡,土寇謝忠良等所在焚掠,福建土寇閻、羅、朱三姓縱掠及撫州,别賊掠南康,重以金聲桓淫擄屠殺,江西大亂。
冬十月,金聲桓兵攻吉安,徐必達援之,戰敗而死。
偵廣東兵至,聲桓衆退入于峽口。
楊廷麟擊王得仁等于樟樹鎮,又敗。
遂棄臨江,守吉安。
時隆武帝以萬元吉總制江西七省軍務,入守贛州。
十二月,贛州巡撫劉同升卒。
元吉适至,隆武帝使兼巡撫事,與楊廷麟固守。
贛州居江西上遊,水陸達廣東;地數亂王得仁,讨定後,勢少戢。
終明世為重鎮,故廷麟等扼之。
是月,黃道周軍潰,張天祿追之至于江西之開化,乃止。
金聲桓兵陷撫州,鄭彩不之救;張家玉切言之,下诏嚴責,迄不懼。
右佥都禦史陳泰來以兵取上高、新昌、甯州(詳「義旅」),進圍瑞州,不克;遂取萬載。
聲桓攻之,新昌守者以城叛。
泰來走界埠、攻撫州,敗死(詳「義旅」)。
聲桓東至許灣,張家玉結陳輝、蔡欽、林習山三道禦之。
軍中夜火,家玉斬救者,設伏以待;诘旦,聲桓兵果至,旭先疾戰,家玉親督黃虎等繼之,斬其二将、首級四百,家玉将陳有功亦戰死。
日加午,聲桓兵大至,矢下如雨,燒諸山畢赤,家玉堅不動。
王得仁馳書招趙珩降,衆偶語,珩大懼;家玉執其手,拔劍誓曰:『當共死事此間耳,敢疑謗者齒此』!夜半,設太祖高皇帝及關壯缪位,率諸将哭拜之;懸金于前,使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