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七
關燈
小
中
大
鳴駿數十人,而無兵衛。
乙未,博托踰仙霞,遂入浦城,行在益警。
丁酉,隆武帝至順昌。
是日,博托将杜爾德入延平,至于劍津;隆武帝聞之,棄禦舟器用行,妃嫔有三人并騎者。
吾驺等皆潰去;福清伯周之藩、給事中熊緯以兵從,纔五百人。
博托聞之,使降将李成棟來追,自趣天興。
庚子,隆武帝入汀。
博托将努山僞稱何吾驺兵,晝夜急馳;辛未昧爽,至汀州,先以數騎叩宮門曰:『我扈跸者也』。
門啟而衆入,呼索明皇帝;隆武帝及曾後遇害于汀州之府堂,總兵姜希聲潰去。
隆武帝長身豐頤,音類宏鐘,恢廓大度。
少遭憫兇;即位後,慨然以興複為己任,勤于聽政。
閱章奏,丙辰不休。
上書陳事者,手诏批答。
敦風節,恤民隐,懲亂軍,收召名士不次用,将大有為于天下。
尤喜讀書,披覽不倦;手下玺書,詞意真切,人不能及。
複尚節儉,行宮之葺,出金五百使苟合,毋役民;以選女廚,謂擾民不許。
鄭芝龍進美女十二,留之絕不禦。
矢志親征,冀若漢之世祖。
後亦賢明,護衛高牆中,剖股以療隆武帝疾。
以無嗣,選淑女以侍。
居恒,共決章奏。
徒于芝龍所制,以至于敗(或曰:後投九龍江以殉)。
永曆帝即位,遙上帝号曰「思文皇帝」、後曰「思文皇後」。
其後刑部侍郎王虞石之廈門,言實自至五指山,隆武帝固在,為僧山中,賴垓、熊緯從。
汀州死者,為聿钊。
俄以敕至,群臣不能決。
其後使複至,詢問諸臣;且言已去五指至平遠,将起兵。
諸臣為公疏求敕旨,不得要領雲。
博托兵陷崇安,遂入福州。
唐王聿钊以下皆走去。
博托使譚泰徇各邑,福州府、縣皆降。
九月,譚泰兵至泉州。
鄭芝豹先閉城,拷索助饷;不予者,杖殺之。
欲焚城,聞兵逼,遁走。
鄭芝龍在安平,使進降表于博托;博托受之。
上杭人執李魯以降。
張肯堂以周芝鶴言,出鹭門;降将周洪益襲敗之。
冬十月,博托兵取興化。
辛卯,入漳州;八閩全沒。
惟芝龍踞安平城街衢,船炮亘數十裡,盡遷其财賄于海。
又負撤兵功,思督兩廣,而以立隆武帝及譚泰兵逼之為詞。
博托使降臣郭必昌招之,檄譚泰退軍三十裡;曰:『吾重将軍,正以立唐藩也。
今兩廣未平,已鑄「閩粵總督印」相待』。
芝龍大喜。
朱成功谏曰:『閩、粵非北方,收人心、販海口、選将練兵,号召不難;魚不可離于淵也』。
弗聽。
出告鴻逵,鴻逵壯之;入告芝龍:『人生若朝露,能垂大名,則不可止。
果不可為,則亦不敢以勸。
今帶甲十萬,号召天下,不難也;何為委身于人乎』?芝龍謂以一隅敵天下,不聽。
鴻逵終慮不可測;芝龍曰:『我以誠往,何害焉』!使召周鶴芝;鶴芝流涕曰:『某海隅亡命,所惜明公二十年威望,一旦掃地為天下笑。
請效死于前』。
抽刀自刺,芝龍持之。
監軍朱永佑忿芝龍甚,使趙牧刺之;不克。
俄聞鄭彩奉監國魯王至,〔芝龍〕又使彩執獻,将以厚己功;彩不可。
芝龍使朱成功偕降,鴻逵教之逸。
監軍陳士京更說之,乃與所善陳輝、張金以二艦入于海;芝龍哂之。
十一月,鄭芝龍以五百人入福州降;博托燕之。
使招成功,複曰:『教子以忠,不聞以貳。
至今有變,兒惟缟素以從』。
博托曰:『芝龍黠桀,今單騎至,實觀望;挾之北,其衆無首,不能為矣』!分其從卒于各旗,禁不相見。
夜半,蹴芝龍行;求别親族,亦不許。
芝龍曰:『吾子弟非馴者,脫弄兵于海,将奈何』?博托不聽,芝龍遂北。
所娶倭婦猶居于安平;譚泰入城,大淫掠,倭婦以污缢。
成功聞之,躃踴号痛,擁衆而至,譚泰走泉州。
成功剖母腹斂之,出屯于金門;鴻逵屯白沙、彩屯廈門、聯屯浯州,各自立。
惟芝豹複入居安平,張肯堂、周鶴芝北趨鎮東衛(見前)。
十二月癸酉朔,招讨大将軍忠孝伯朱成功起兵海上。
成功以變故,悲歌慷慨,攜儒巾至文廟哭,焚之;曰:『昔為孺子,今作孤臣。
去就之間,惟先師實昭鑒之』!自金門返安平,會曾櫻、路振飛設高皇帝位,誓師恢複;略言:『本藩乃故明之臣子,缟素應然;實中興之将佐,披肝無地。
冀諸英傑,共伸大義』。
移文仍稱「隆武二年」,自稱「罪臣朱某」,钤以「招讨大将軍印」;出私财以犒軍。
以洪政、陳輝為左右先鋒鎮,楊才、丁鎮為親軍鎮,郭泰、餘寬為左右護衛鎮,林習為樓船鎮,柯宸樞、楊朝為參軍,杜輝為協理;移軍澎嶼,練士卒、聚船艘,往來海上以觀變。
順治四年(永曆元年、魯王監國二年、朱成功仍稱隆武三年)夏四月,朱成功及鄭彩、楊耿入海澄,破九都。
魏一桂亦自江西襲将樂,破之;與諸室堂王共攻建甯(詳「諸方義旅」)。
五月,諸将岑本高、王思忠、江中英、江中元、林文耀、林國球共攻浦城,約原任監軍吳承昊、徐元、毛文傑、張裔元為内應;謀洩,諸人皆死,本高諸人亦敗沒。
朱成功以兵助監國魯王攻福建。
秋七月,李長蛟複建甯。
朱成功使燒江東橋,分攻長泰、海澄、龍溪、南安、安溪諸縣。
八月,朱成功在海澄。
鄭鴻逵語之曰:『安平彈丸無可恃,吾助汝攻泉州乎』!使其部守海澄,自會鴻逵于桃花山,沈佺期諸人皆應之;進逼泉州,擊降将趙國祚敗之。
降将解應龍守溜石寨,成功為所掣;乃使鴻逵攻城,而使桑筠、杜輝襲溜石,伏兵邀之,斬應龍而寨破。
國祚大懼,其将楊義陰約諸葛斌降,不克死(詳「義旅」)。
成功軍屯刺園、浔尾;自軍于五陵,使林順等攻泉州。
降将王進在漳州,三分其軍,稱合潮州兵數萬攻安平而宵行,道冷井、何坑,出荊安,突及泉州。
洪政戰敗,鴻逵懼,走揭陽,旋入金門;成功亦退。
諜知進兵少,大悔;以兵邀之不及,成功反安平。
故浙江巡撫盧若騰、進士葉翼雲、舉人陳鼎來谒,成功禮之。
海澄人甘輝、漳浦人藍登、安南人施琅及弟顯皆來附,成功任之訓兵佽食為後圖。
九月,鄖西王常潮入松溪,慶元、崇安、政和、光澤、建陽山寨多應者。
馬得功自浦城來攻,卻之。
又複将樂、順昌。
尋敗于松溪(詳「義旅」)。
冬十月,監國魯王頒戊子大統曆于海濱;朱成功以隆武帝故,置不用。
已從路振飛、曾櫻言,稱隆武四年,钤以文淵閣印。
十二月,馬得功攻大尾溪;成功軍敗。
順治五年(永曆二年、魯王監國三年、朱成功稱隆武四年)春正月,朱成功奉淮王常清監國于其軍,改元「東武」。
五月,朱成功〔取〕同安,降将折光秋、廉朗、王彪等出戰,甘輝擊敗之,殺其将王庭朗與知縣張效齡;棄城走。
成功入之;以葉翼雲攝縣事、陳鼎為教谕,使邱缙、林壯猷、金作裕守之。
秋八月,佟國器及降臣李率泰、陳錦分道攻同安,缙及壯猷軍大盈嶺、作裕軍芒溪、翼雲城守。
降卒黃有信射缙,中之;壯猷不能支,與作裕入城守。
國器、率泰、錦晝夜攻,陷之;遂屠同安,死者無藝,缙、壯猷、作裕、翼雲、鼎皆死。
朱成功在銅山急來救,至金門而同安覆(詳「殉節」)。
成功乃還。
漳浦守将王起鳳謀應成功;事洩,棄家奔銅山。
成功使及何宸樞谕諸境募兵求饷,诏安林日灼拒命;成功使甘輝擊其寨,尋滅之。
林察以唐王敗,航海依成功;始知永曆帝已即位,成功額手曰:『吾有君矣』。
使光祿卿陳士京、中書舍人江于燦、黃志高往,稱臣進表,供獻有差。
時鄭芝龍至北京,授子爵;其弟芝豹及子世恩留安平守祖墓,盡征其妻妾、諸子入北京,隸正黃旗。
冬十月,永曆帝在肇慶;使晉成功威遠侯,招讨大将軍如故。
成功改稱永曆,号召遠近,軍聲頗振。
淮王遜位。
是月,成功攻雲宵,擊降将張國柱敗之,遂克其城;擒姚國泰,以其勇,療其創而用之。
是歲,德化王慈烨攻大田、龍溪、順昌諸邑,尋退守将軍寨(詳「義旅」)。
順治六年(永曆三年、監國魯王四年)春三月,降将某陷甯德,朱成功使黃廷、洪政守羅山嶺,何宸樞守盤陀嶺;自以兵下诏安,屯于分水關。
使楊幹生招郝尚久于潮州,弗應;将攻之。
黃海如曰:『潮州有備,不如取諸邑』。
乃擊楊廣、許隆于達濠、于霞美,陣斬黃禮,略定新墟、金田諸寨;使黃山自靖海入惠來。
以陳斌勇武,擢為後勁鎮。
夏四月,福安陷。
秋七月,永曆帝晉朱成功廣平公。
鄭彩、鄭聯各棄監國魯王,自屯于金門。
冬十一月,鄭芝鵬棄溜石城走。
成功在海上。
順治七年(永曆四年、監國魯王五年)春,朱成功取潮陽,知縣常望鳳降。
使洪旭征糧于和平,不應;右鎮楊才屠之。
不數日,才暴死;以林勇将其軍。
夏四月,朱成功以施琅為左先鋒鎮、其弟顯為右先鋒鎮、黃廷為右援剿鎮、王秀奇為戎旗鎮、甘輝為親軍鎮。
複自揭陽攻新埠,其長請輸賦,許之。
诏安人萬禮擁衆數千,因施琅降。
六月,朱成功讨蘇利于碣石鎮,風逆将去;黃海如使來結,更破揭陽及大埔,進圍潮州。
使陳斌燒康濟橋,晝夜擊之;郝尚久死守,降将王邦俊來援,攻分水關。
黃廷、洪政棄羅山走,柯宸樞扼險守。
邦俊以騎軍誘之,而使降将王之綱、張勝自間道入;宸樞分禦之,炮矢皆盡,一軍遂燼。
宸樞自參成功軍,屢出奇計;自是敗死,雲宵、诏安皆沒。
成功大痛曰:『吾不惜兩縣,恨失宸樞耳』。
解其圍,屯潮陽。
黃亮采聞诏安失,遂謀叛;甘輝擊斬之。
鄭芝鵬說成功取金門及廈門,成功曰:『若不成者,反以我為仇』。
鄭芝莞曰:『彩入浙江,惟聯在此』。
其時也,彩固戒聯備成功,聯少之;又嗜酒,不為備。
施琅請以少艦泊鼓浪嶼,飾餘舟為商舶襲之;成功從其策。
芝莞遂請殺聯,曰:『不見太宗之于建成乎』?成功乃行。
秋八月,成功率甘輝、施琅、洪政、杜輝凡四艘,宵泊鼓浪嶼。
聯方醉萬石岩,阍不能達。
明日醒,握發以迎。
成功遽請将其軍;聯未及答,其衆競入,聯部莫敢動。
成功燕聯于虎坑,歸而殺諸途;哭踴入城,斬其用事者章雲飛。
而以兵守聯及彩門;曰:『擅入者死』!于是聯将陳俸、藍衍、奚豪皆降,彩将楊朝棟、王勝、蔡新、楊耀及故将藍登等聞之皆來歸。
乃使洪政折矢以招彩。
彩方以聯死自咎,上疏監國魯王以求救,張名振、阮進皆惡之,擊之沙埕,敗其船衆,彩無所歸;聞政至,曰:『吾老矣!諸子皆幼,能繼志者其大木乎!吾将讓之』(大木,成功字也)。
使其弟斌複命。
成功遂有兩島。
秋九月,鄭丹國入興化及仙遊、惠安,馬得功敗之;丹國及趙子章皆被擒。
冬十月,降将蘇利以成功在廈門,襲惠來破之;守将盧爵以下多戰死。
成功使洪政招銅山、閩安、南澳及諸島,皆下之。
分其軍為五,自将中軍,以馮澄世、潘庚锺、紀國林、林俞卿、林奇昌、諸葛倬、蔡鳴雷為參謀。
十二月(明閏十一月),永曆帝诏朱成功援廣東;乃使黃大振軍海澄,鄭芝鵬、阮引、何德、藍登守廈門,自率諸軍以勤王。
将至虎門,入次于潮陽;施琅、陳斌以事隙,成功不能進。
有言黃海如陰叛者,使林習襲殺之,分其軍隸諸鎮。
順治八年春正月(永曆四年十二月。
自二月後為永曆五年、監國魯王六年)、閏二月(明二月),朱成功帥舟師至白沙湖,以風故,卻碇鹽州港。
尋次大星所,擊惠州兵,敗之;遂攻大星,下之;進次平海衛,使黃梧西掠至瓊州。
慮廈門弱,使鄭鴻逵歸助芝莞。
初,芝龍盜海中,舶責金三千,畀一旗,即無慮;以是富無藝。
比握閩柄,複得閩、粵正供捐輸之金數百萬。
降臣黃澍涎之,蹴降臣張學聖攫其積;使馬得功自五通濟,阮引遽遁,芝莞聞之,盡其珍物入于海,群臣走浯浔。
學聖登五通山以望,駭曰:『此絕地也』!亟引去。
得功亦走篔筜港,鴻逵将吳渤、楊杼素兵已至,截之;得功死戰,渤敗死。
施琅部陳纁、鄭文星複擊之,得功急,以嘗隸鴻逵戲,冒死谒之曰:『某死,兩島必不獲安;芝龍之室,猶有在安平者。
乞思之』!乃縱之逸。
成功聞之,急返救;未至,鴻逵已告捷。
夏四月,成功入廈門,得到走五日矣;大悔恨。
移軍白沙,以鄭擎柱知白沙州;親渡海口為炮台。
丁未,大會文武,赉施琅、鄭文星、陳纁銀有差,杖阮引及何德,厚恤吳渤孥,責芝莞罪。
芝莞欲辯,成功已出隆武帝尚方劍,斬之;曰:『我無少私,爾勳臣統将,其各努力』!士卒聞之皆股栗,其勢複振。
憤鴻逵縱得功,責諸将無往谒;鴻逵懼,盡其所部付之(後為王進功所襲,成功移之金門以老)。
方芝莞棄廈門走,成功妻董氏奉其祖祏出,芝莞屢使入他舟,将以弋其賄;董氏不肯動,所積得無恙,軍食以充。
董氏固無寵,成功以是禮之。
施琅用法嚴,有得罪者走匿成功所,琅捕獲之。
成功馳使使勿殺,琅言『法非琅出,不敢私』。
促斬之。
使者怒,構之;成功收琅父宣及其弟顯将殺之,顯促琅遁而己死。
琅乃诳其黨以走;追者将至,蘇茂匿之,琅遂入降。
成功赦茂,使典琅職;而謂琅必為己患,後果然。
五月,朱成功責償于張學聖等,遂帥中軍提督甘輝、左先鋒鎮蘇茂、中沖鎮藍登、左宣毅鎮杜輝、後援剿鎮陳魁、左沖鎮郭義、右沖鎮蔡祿、後沖鎮林明、前沖鎮餘新(兼統領)、奇兵鎮楊祖、智武鎮藍衍自南溪登,大掠郡邑,馳檄遠近。
降将王邦俊陣磁竈,杜輝、藍衍争奮擊,矢盡少卻;餘新、楊祖、蔡祿、陳魁左右縱,邦俊大敗,退守漳浦。
秋九月,朱成功攻漳浦;邦俊來救,甘輝敗之,追至馬口而還。
冬十一月,降将楊名高以興化、泉州諸軍擊成功,曰:『天寒海兵皆白足,可大創也』。
至小盈嶺,戰未決,成功鳴炮三,伏兵四出;名高大亂,死者甚衆,遂走泉州。
十二月,成功乘勝攻漳浦,守将楊世德、陳堯策以城降;海澄守将郝文興亦請降。
張名振軍亦至。
成功軍盛而寡食,納馮澄世策,以甥禮事日本,即其産通市交趾、暹邏、呂宋,大得銅鉛之助。
以黃恺司稅斂,立官商五。
漳、泉、福、興化之民一田兩賦(一輸大清、一供鄭氏),不堪其憊,而莫敢問。
時永曆帝在廣南,有議幸成功軍者;永曆帝憚而止(詳「永曆奔亡」)。
順治九年(永曆六年、監國魯王七年)春正月,朱成功攻海澄之中權關,乘潮而入,郝文興迎降。
有周全斌者來谒,問以策;曰:『藩主志勤王,宜首通行在,會李定國、孫可望從洞庭以取江南:上策也。
今成棟死,廣東新破,粵西之道無由至。
且守各島,上踞舟山、下及南澳以遏南北,販洋中,足兵食;然後憑漳、泉道汀州、福興,水陸并進,則八閩可有也』。
成功大悅,以為房宿鎮。
二月,朱成功攻長泰,自江東橋入;遇王邦俊于西溪,邦俊複敗。
王進号老虎,聞甘輝善戰,獨搦之酣鬥馬上。
輝投以戟,進避之;進彀,輝拂落之。
自辰至午,以救止。
進入長泰,輝急攻之弗克。
三月,朱成功擊降将某于江東橋,敗之;餘衆保泉州。
成功攻長泰,吳世珍先登,死。
成功使火器鎮何明掘地隧;聞陳錦至,斂其精銳于江東橋。
陳錦欲擊之,張玉谏曰:『成功雖少,英勇多智策;宜固壘待之,而以漳州兵斷其勢』。
錦狃同安之勝,叱弗聽。
甲申,戰于江東橋,大敗不能軍,遁入灌口。
王進聞之,以數十騎棄長泰走;和平、诏安、南靖皆下。
成功圍漳州,錦敗而憤,用法益酷。
其奴庫成棟、李進忠刺殺之,以其首奔成功。
成功曰:『以奴刺主,是不義也』。
賞而斬之,聞者皆服。
五月,降将馬逢知援漳州。
成功問策于諸将,甘輝請戰;成功曰:『不然。
陳錦新喪,逢知恃勇,無制之者;至必力戰。
宜縱之入,然後圍之,人多乏食,外應終遲,破之必矣』!麾龍江、萬松關兵去而伏。
逢知至,不見一幕;将駐師,呼噪四逼,終夜不解甲;登高望之,營栅滿山,惟入漳徑無所阻,遂入。
成功複圍之。
逢知出戰,成功使陳勝、陳斌、蘇茂、蕭泗共敵之。
自帥甘輝、周全斌、陳堯策、郝文興梯其城;逢知駭走,死者遍地。
秋八月,成功軍猶圍漳,降将宜永貴以舟師攻廈門以救之;遇陳輝于崇武,敗而走。
成功急攻城,逢知随所壞築之。
秋霖日盛,山溪競漲;成功塞鎮山門以灌之。
城中食又盡,人相啖炙,死者七十餘萬,門巷如墟墓。
降将張着等猶死守,成功不能克。
九月,金砺救漳州,曰:『成功兵精,盡注之恐不克;使騎兵出大道,而以步卒間邀之』。
成功使周全斌戰,矢下如雨;砺軍忽自長泰至,全斌急退,砺疾追之,全斌軍亂,萬松、九龍之險皆失。
成功退軍于故縣,漳州之圍始解。
冬十月,朱成功軍在故縣。
金砺、馬逢知、王邦俊謀使成功出三■〈氵義〉河,斷江東橋,别自赤嶺入,必再困矣。
分其軍為三,急攻之。
成功以火器軍戰,逆風驟起,煙焰自翳。
降将吳汝玠陷陣入,柯鵬接之,敗;陳鳳援之,亦敗;右武衛周全斌援之,又敗。
成功敗績,退守海澄。
是役也,成功不去其蓋,是以甚敗。
順治十年(永曆七年。
是歲三月,魯王自去其監國号,不紀其年),鄭芝龍使其仆李德招成功;成功不奉表,以家書口語答芝龍,詞并不屈。
三月,朱成功以兵二萬、米三舟助名振入長江;旋召還,更使其将與北去。
至于羊山,飓風折軍,損十之一;成功軍乃還(見前)。
夏四月,郝尚久以潮州來請降;成功為之親攻惠來諸縣,不克。
五月,金砺攻海澄。
成功使王秀奇、郝文興、陳堯策守鎮遠,使甘輝、黃廷屯關帝廟為犄角;使黃梧、蘇茂伏城外,盡撤其備以誘之。
砺軍驟至,伏發而敗。
俄以大炮急攻城,後沖鎮葉章死、後勁鎮陳魁亦傷,城之壞者百餘丈。
成功坐台上,意氣自若;曰:『吾豈避炮者』!甘輝翼之下,甫離席而台碎。
金砺移軍攻鎮遠,牆壞及地;秀奇窟拒之,卒不克。
砺複為隧攻海澄,一夕炮作,成功咤曰:『将薄城矣』!以萬人持斧俟。
砺軍将登,有厮養卒首縱斧,萬衆從之,随斧随堕,濠為之平;則既旦矣,砺軍走,隧中藥發,死者無藝。
砺走漳州,成功擢厮養卒為都督。
乙未,博托踰仙霞,遂入浦城,行在益警。
丁酉,隆武帝至順昌。
是日,博托将杜爾德入延平,至于劍津;隆武帝聞之,棄禦舟器用行,妃嫔有三人并騎者。
吾驺等皆潰去;福清伯周之藩、給事中熊緯以兵從,纔五百人。
博托聞之,使降将李成棟來追,自趣天興。
庚子,隆武帝入汀。
博托将努山僞稱何吾驺兵,晝夜急馳;辛未昧爽,至汀州,先以數騎叩宮門曰:『我扈跸者也』。
門啟而衆入,呼索明皇帝;隆武帝及曾後遇害于汀州之府堂,總兵姜希聲潰去。
隆武帝長身豐頤,音類宏鐘,恢廓大度。
少遭憫兇;即位後,慨然以興複為己任,勤于聽政。
閱章奏,丙辰不休。
上書陳事者,手诏批答。
敦風節,恤民隐,懲亂軍,收召名士不次用,将大有為于天下。
尤喜讀書,披覽不倦;手下玺書,詞意真切,人不能及。
複尚節儉,行宮之葺,出金五百使苟合,毋役民;以選女廚,謂擾民不許。
鄭芝龍進美女十二,留之絕不禦。
矢志親征,冀若漢之世祖。
後亦賢明,護衛高牆中,剖股以療隆武帝疾。
以無嗣,選淑女以侍。
居恒,共決章奏。
徒于芝龍所制,以至于敗(或曰:後投九龍江以殉)。
永曆帝即位,遙上帝号曰「思文皇帝」、後曰「思文皇後」。
其後刑部侍郎王虞石之廈門,言實自至五指山,隆武帝固在,為僧山中,賴垓、熊緯從。
汀州死者,為聿钊。
俄以敕至,群臣不能決。
其後使複至,詢問諸臣;且言已去五指至平遠,将起兵。
諸臣為公疏求敕旨,不得要領雲。
博托兵陷崇安,遂入福州。
唐王聿钊以下皆走去。
博托使譚泰徇各邑,福州府、縣皆降。
九月,譚泰兵至泉州。
鄭芝豹先閉城,拷索助饷;不予者,杖殺之。
欲焚城,聞兵逼,遁走。
鄭芝龍在安平,使進降表于博托;博托受之。
上杭人執李魯以降。
張肯堂以周芝鶴言,出鹭門;降将周洪益襲敗之。
冬十月,博托兵取興化。
辛卯,入漳州;八閩全沒。
惟芝龍踞安平城街衢,船炮亘數十裡,盡遷其财賄于海。
又負撤兵功,思督兩廣,而以立隆武帝及譚泰兵逼之為詞。
博托使降臣郭必昌招之,檄譚泰退軍三十裡;曰:『吾重将軍,正以立唐藩也。
今兩廣未平,已鑄「閩粵總督印」相待』。
芝龍大喜。
朱成功谏曰:『閩、粵非北方,收人心、販海口、選将練兵,号召不難;魚不可離于淵也』。
弗聽。
出告鴻逵,鴻逵壯之;入告芝龍:『人生若朝露,能垂大名,則不可止。
果不可為,則亦不敢以勸。
今帶甲十萬,号召天下,不難也;何為委身于人乎』?芝龍謂以一隅敵天下,不聽。
鴻逵終慮不可測;芝龍曰:『我以誠往,何害焉』!使召周鶴芝;鶴芝流涕曰:『某海隅亡命,所惜明公二十年威望,一旦掃地為天下笑。
請效死于前』。
抽刀自刺,芝龍持之。
監軍朱永佑忿芝龍甚,使趙牧刺之;不克。
俄聞鄭彩奉監國魯王至,〔芝龍〕又使彩執獻,将以厚己功;彩不可。
芝龍使朱成功偕降,鴻逵教之逸。
監軍陳士京更說之,乃與所善陳輝、張金以二艦入于海;芝龍哂之。
十一月,鄭芝龍以五百人入福州降;博托燕之。
使招成功,複曰:『教子以忠,不聞以貳。
至今有變,兒惟缟素以從』。
博托曰:『芝龍黠桀,今單騎至,實觀望;挾之北,其衆無首,不能為矣』!分其從卒于各旗,禁不相見。
夜半,蹴芝龍行;求别親族,亦不許。
芝龍曰:『吾子弟非馴者,脫弄兵于海,将奈何』?博托不聽,芝龍遂北。
所娶倭婦猶居于安平;譚泰入城,大淫掠,倭婦以污缢。
成功聞之,躃踴号痛,擁衆而至,譚泰走泉州。
成功剖母腹斂之,出屯于金門;鴻逵屯白沙、彩屯廈門、聯屯浯州,各自立。
惟芝豹複入居安平,張肯堂、周鶴芝北趨鎮東衛(見前)。
十二月癸酉朔,招讨大将軍忠孝伯朱成功起兵海上。
成功以變故,悲歌慷慨,攜儒巾至文廟哭,焚之;曰:『昔為孺子,今作孤臣。
去就之間,惟先師實昭鑒之』!自金門返安平,會曾櫻、路振飛設高皇帝位,誓師恢複;略言:『本藩乃故明之臣子,缟素應然;實中興之将佐,披肝無地。
冀諸英傑,共伸大義』。
移文仍稱「隆武二年」,自稱「罪臣朱某」,钤以「招讨大将軍印」;出私财以犒軍。
以洪政、陳輝為左右先鋒鎮,楊才、丁鎮為親軍鎮,郭泰、餘寬為左右護衛鎮,林習為樓船鎮,柯宸樞、楊朝為參軍,杜輝為協理;移軍澎嶼,練士卒、聚船艘,往來海上以觀變。
順治四年(永曆元年、魯王監國二年、朱成功仍稱隆武三年)夏四月,朱成功及鄭彩、楊耿入海澄,破九都。
魏一桂亦自江西襲将樂,破之;與諸室堂王共攻建甯(詳「諸方義旅」)。
五月,諸将岑本高、王思忠、江中英、江中元、林文耀、林國球共攻浦城,約原任監軍吳承昊、徐元、毛文傑、張裔元為内應;謀洩,諸人皆死,本高諸人亦敗沒。
朱成功以兵助監國魯王攻福建。
秋七月,李長蛟複建甯。
朱成功使燒江東橋,分攻長泰、海澄、龍溪、南安、安溪諸縣。
八月,朱成功在海澄。
鄭鴻逵語之曰:『安平彈丸無可恃,吾助汝攻泉州乎』!使其部守海澄,自會鴻逵于桃花山,沈佺期諸人皆應之;進逼泉州,擊降将趙國祚敗之。
降将解應龍守溜石寨,成功為所掣;乃使鴻逵攻城,而使桑筠、杜輝襲溜石,伏兵邀之,斬應龍而寨破。
國祚大懼,其将楊義陰約諸葛斌降,不克死(詳「義旅」)。
成功軍屯刺園、浔尾;自軍于五陵,使林順等攻泉州。
降将王進在漳州,三分其軍,稱合潮州兵數萬攻安平而宵行,道冷井、何坑,出荊安,突及泉州。
洪政戰敗,鴻逵懼,走揭陽,旋入金門;成功亦退。
諜知進兵少,大悔;以兵邀之不及,成功反安平。
故浙江巡撫盧若騰、進士葉翼雲、舉人陳鼎來谒,成功禮之。
海澄人甘輝、漳浦人藍登、安南人施琅及弟顯皆來附,成功任之訓兵佽食為後圖。
九月,鄖西王常潮入松溪,慶元、崇安、政和、光澤、建陽山寨多應者。
馬得功自浦城來攻,卻之。
又複将樂、順昌。
尋敗于松溪(詳「義旅」)。
冬十月,監國魯王頒戊子大統曆于海濱;朱成功以隆武帝故,置不用。
已從路振飛、曾櫻言,稱隆武四年,钤以文淵閣印。
十二月,馬得功攻大尾溪;成功軍敗。
順治五年(永曆二年、魯王監國三年、朱成功稱隆武四年)春正月,朱成功奉淮王常清監國于其軍,改元「東武」。
五月,朱成功〔取〕同安,降将折光秋、廉朗、王彪等出戰,甘輝擊敗之,殺其将王庭朗與知縣張效齡;棄城走。
成功入之;以葉翼雲攝縣事、陳鼎為教谕,使邱缙、林壯猷、金作裕守之。
秋八月,佟國器及降臣李率泰、陳錦分道攻同安,缙及壯猷軍大盈嶺、作裕軍芒溪、翼雲城守。
降卒黃有信射缙,中之;壯猷不能支,與作裕入城守。
國器、率泰、錦晝夜攻,陷之;遂屠同安,死者無藝,缙、壯猷、作裕、翼雲、鼎皆死。
朱成功在銅山急來救,至金門而同安覆(詳「殉節」)。
成功乃還。
漳浦守将王起鳳謀應成功;事洩,棄家奔銅山。
成功使及何宸樞谕諸境募兵求饷,诏安林日灼拒命;成功使甘輝擊其寨,尋滅之。
林察以唐王敗,航海依成功;始知永曆帝已即位,成功額手曰:『吾有君矣』。
使光祿卿陳士京、中書舍人江于燦、黃志高往,稱臣進表,供獻有差。
時鄭芝龍至北京,授子爵;其弟芝豹及子世恩留安平守祖墓,盡征其妻妾、諸子入北京,隸正黃旗。
冬十月,永曆帝在肇慶;使晉成功威遠侯,招讨大将軍如故。
成功改稱永曆,号召遠近,軍聲頗振。
淮王遜位。
是月,成功攻雲宵,擊降将張國柱敗之,遂克其城;擒姚國泰,以其勇,療其創而用之。
是歲,德化王慈烨攻大田、龍溪、順昌諸邑,尋退守将軍寨(詳「義旅」)。
順治六年(永曆三年、監國魯王四年)春三月,降将某陷甯德,朱成功使黃廷、洪政守羅山嶺,何宸樞守盤陀嶺;自以兵下诏安,屯于分水關。
使楊幹生招郝尚久于潮州,弗應;将攻之。
黃海如曰:『潮州有備,不如取諸邑』。
乃擊楊廣、許隆于達濠、于霞美,陣斬黃禮,略定新墟、金田諸寨;使黃山自靖海入惠來。
以陳斌勇武,擢為後勁鎮。
夏四月,福安陷。
秋七月,永曆帝晉朱成功廣平公。
鄭彩、鄭聯各棄監國魯王,自屯于金門。
冬十一月,鄭芝鵬棄溜石城走。
成功在海上。
順治七年(永曆四年、監國魯王五年)春,朱成功取潮陽,知縣常望鳳降。
使洪旭征糧于和平,不應;右鎮楊才屠之。
不數日,才暴死;以林勇将其軍。
夏四月,朱成功以施琅為左先鋒鎮、其弟顯為右先鋒鎮、黃廷為右援剿鎮、王秀奇為戎旗鎮、甘輝為親軍鎮。
複自揭陽攻新埠,其長請輸賦,許之。
诏安人萬禮擁衆數千,因施琅降。
六月,朱成功讨蘇利于碣石鎮,風逆将去;黃海如使來結,更破揭陽及大埔,進圍潮州。
使陳斌燒康濟橋,晝夜擊之;郝尚久死守,降将王邦俊來援,攻分水關。
黃廷、洪政棄羅山走,柯宸樞扼險守。
邦俊以騎軍誘之,而使降将王之綱、張勝自間道入;宸樞分禦之,炮矢皆盡,一軍遂燼。
宸樞自參成功軍,屢出奇計;自是敗死,雲宵、诏安皆沒。
成功大痛曰:『吾不惜兩縣,恨失宸樞耳』。
解其圍,屯潮陽。
黃亮采聞诏安失,遂謀叛;甘輝擊斬之。
鄭芝鵬說成功取金門及廈門,成功曰:『若不成者,反以我為仇』。
鄭芝莞曰:『彩入浙江,惟聯在此』。
其時也,彩固戒聯備成功,聯少之;又嗜酒,不為備。
施琅請以少艦泊鼓浪嶼,飾餘舟為商舶襲之;成功從其策。
芝莞遂請殺聯,曰:『不見太宗之于建成乎』?成功乃行。
秋八月,成功率甘輝、施琅、洪政、杜輝凡四艘,宵泊鼓浪嶼。
聯方醉萬石岩,阍不能達。
明日醒,握發以迎。
成功遽請将其軍;聯未及答,其衆競入,聯部莫敢動。
成功燕聯于虎坑,歸而殺諸途;哭踴入城,斬其用事者章雲飛。
而以兵守聯及彩門;曰:『擅入者死』!于是聯将陳俸、藍衍、奚豪皆降,彩将楊朝棟、王勝、蔡新、楊耀及故将藍登等聞之皆來歸。
乃使洪政折矢以招彩。
彩方以聯死自咎,上疏監國魯王以求救,張名振、阮進皆惡之,擊之沙埕,敗其船衆,彩無所歸;聞政至,曰:『吾老矣!諸子皆幼,能繼志者其大木乎!吾将讓之』(大木,成功字也)。
使其弟斌複命。
成功遂有兩島。
秋九月,鄭丹國入興化及仙遊、惠安,馬得功敗之;丹國及趙子章皆被擒。
冬十月,降将蘇利以成功在廈門,襲惠來破之;守将盧爵以下多戰死。
成功使洪政招銅山、閩安、南澳及諸島,皆下之。
分其軍為五,自将中軍,以馮澄世、潘庚锺、紀國林、林俞卿、林奇昌、諸葛倬、蔡鳴雷為參謀。
十二月(明閏十一月),永曆帝诏朱成功援廣東;乃使黃大振軍海澄,鄭芝鵬、阮引、何德、藍登守廈門,自率諸軍以勤王。
将至虎門,入次于潮陽;施琅、陳斌以事隙,成功不能進。
有言黃海如陰叛者,使林習襲殺之,分其軍隸諸鎮。
順治八年春正月(永曆四年十二月。
自二月後為永曆五年、監國魯王六年)、閏二月(明二月),朱成功帥舟師至白沙湖,以風故,卻碇鹽州港。
尋次大星所,擊惠州兵,敗之;遂攻大星,下之;進次平海衛,使黃梧西掠至瓊州。
慮廈門弱,使鄭鴻逵歸助芝莞。
初,芝龍盜海中,舶責金三千,畀一旗,即無慮;以是富無藝。
比握閩柄,複得閩、粵正供捐輸之金數百萬。
降臣黃澍涎之,蹴降臣張學聖攫其積;使馬得功自五通濟,阮引遽遁,芝莞聞之,盡其珍物入于海,群臣走浯浔。
學聖登五通山以望,駭曰:『此絕地也』!亟引去。
得功亦走篔筜港,鴻逵将吳渤、楊杼素兵已至,截之;得功死戰,渤敗死。
施琅部陳纁、鄭文星複擊之,得功急,以嘗隸鴻逵戲,冒死谒之曰:『某死,兩島必不獲安;芝龍之室,猶有在安平者。
乞思之』!乃縱之逸。
成功聞之,急返救;未至,鴻逵已告捷。
夏四月,成功入廈門,得到走五日矣;大悔恨。
移軍白沙,以鄭擎柱知白沙州;親渡海口為炮台。
丁未,大會文武,赉施琅、鄭文星、陳纁銀有差,杖阮引及何德,厚恤吳渤孥,責芝莞罪。
芝莞欲辯,成功已出隆武帝尚方劍,斬之;曰:『我無少私,爾勳臣統将,其各努力』!士卒聞之皆股栗,其勢複振。
憤鴻逵縱得功,責諸将無往谒;鴻逵懼,盡其所部付之(後為王進功所襲,成功移之金門以老)。
方芝莞棄廈門走,成功妻董氏奉其祖祏出,芝莞屢使入他舟,将以弋其賄;董氏不肯動,所積得無恙,軍食以充。
董氏固無寵,成功以是禮之。
施琅用法嚴,有得罪者走匿成功所,琅捕獲之。
成功馳使使勿殺,琅言『法非琅出,不敢私』。
促斬之。
使者怒,構之;成功收琅父宣及其弟顯将殺之,顯促琅遁而己死。
琅乃诳其黨以走;追者将至,蘇茂匿之,琅遂入降。
成功赦茂,使典琅職;而謂琅必為己患,後果然。
五月,朱成功責償于張學聖等,遂帥中軍提督甘輝、左先鋒鎮蘇茂、中沖鎮藍登、左宣毅鎮杜輝、後援剿鎮陳魁、左沖鎮郭義、右沖鎮蔡祿、後沖鎮林明、前沖鎮餘新(兼統領)、奇兵鎮楊祖、智武鎮藍衍自南溪登,大掠郡邑,馳檄遠近。
降将王邦俊陣磁竈,杜輝、藍衍争奮擊,矢盡少卻;餘新、楊祖、蔡祿、陳魁左右縱,邦俊大敗,退守漳浦。
秋九月,朱成功攻漳浦;邦俊來救,甘輝敗之,追至馬口而還。
冬十一月,降将楊名高以興化、泉州諸軍擊成功,曰:『天寒海兵皆白足,可大創也』。
至小盈嶺,戰未決,成功鳴炮三,伏兵四出;名高大亂,死者甚衆,遂走泉州。
十二月,成功乘勝攻漳浦,守将楊世德、陳堯策以城降;海澄守将郝文興亦請降。
張名振軍亦至。
成功軍盛而寡食,納馮澄世策,以甥禮事日本,即其産通市交趾、暹邏、呂宋,大得銅鉛之助。
以黃恺司稅斂,立官商五。
漳、泉、福、興化之民一田兩賦(一輸大清、一供鄭氏),不堪其憊,而莫敢問。
時永曆帝在廣南,有議幸成功軍者;永曆帝憚而止(詳「永曆奔亡」)。
順治九年(永曆六年、監國魯王七年)春正月,朱成功攻海澄之中權關,乘潮而入,郝文興迎降。
有周全斌者來谒,問以策;曰:『藩主志勤王,宜首通行在,會李定國、孫可望從洞庭以取江南:上策也。
今成棟死,廣東新破,粵西之道無由至。
且守各島,上踞舟山、下及南澳以遏南北,販洋中,足兵食;然後憑漳、泉道汀州、福興,水陸并進,則八閩可有也』。
成功大悅,以為房宿鎮。
二月,朱成功攻長泰,自江東橋入;遇王邦俊于西溪,邦俊複敗。
王進号老虎,聞甘輝善戰,獨搦之酣鬥馬上。
輝投以戟,進避之;進彀,輝拂落之。
自辰至午,以救止。
進入長泰,輝急攻之弗克。
三月,朱成功擊降将某于江東橋,敗之;餘衆保泉州。
成功攻長泰,吳世珍先登,死。
成功使火器鎮何明掘地隧;聞陳錦至,斂其精銳于江東橋。
陳錦欲擊之,張玉谏曰:『成功雖少,英勇多智策;宜固壘待之,而以漳州兵斷其勢』。
錦狃同安之勝,叱弗聽。
甲申,戰于江東橋,大敗不能軍,遁入灌口。
王進聞之,以數十騎棄長泰走;和平、诏安、南靖皆下。
成功圍漳州,錦敗而憤,用法益酷。
其奴庫成棟、李進忠刺殺之,以其首奔成功。
成功曰:『以奴刺主,是不義也』。
賞而斬之,聞者皆服。
五月,降将馬逢知援漳州。
成功問策于諸将,甘輝請戰;成功曰:『不然。
陳錦新喪,逢知恃勇,無制之者;至必力戰。
宜縱之入,然後圍之,人多乏食,外應終遲,破之必矣』!麾龍江、萬松關兵去而伏。
逢知至,不見一幕;将駐師,呼噪四逼,終夜不解甲;登高望之,營栅滿山,惟入漳徑無所阻,遂入。
成功複圍之。
逢知出戰,成功使陳勝、陳斌、蘇茂、蕭泗共敵之。
自帥甘輝、周全斌、陳堯策、郝文興梯其城;逢知駭走,死者遍地。
秋八月,成功軍猶圍漳,降将宜永貴以舟師攻廈門以救之;遇陳輝于崇武,敗而走。
成功急攻城,逢知随所壞築之。
秋霖日盛,山溪競漲;成功塞鎮山門以灌之。
城中食又盡,人相啖炙,死者七十餘萬,門巷如墟墓。
降将張着等猶死守,成功不能克。
九月,金砺救漳州,曰:『成功兵精,盡注之恐不克;使騎兵出大道,而以步卒間邀之』。
成功使周全斌戰,矢下如雨;砺軍忽自長泰至,全斌急退,砺疾追之,全斌軍亂,萬松、九龍之險皆失。
成功退軍于故縣,漳州之圍始解。
冬十月,朱成功軍在故縣。
金砺、馬逢知、王邦俊謀使成功出三■〈氵義〉河,斷江東橋,别自赤嶺入,必再困矣。
分其軍為三,急攻之。
成功以火器軍戰,逆風驟起,煙焰自翳。
降将吳汝玠陷陣入,柯鵬接之,敗;陳鳳援之,亦敗;右武衛周全斌援之,又敗。
成功敗績,退守海澄。
是役也,成功不去其蓋,是以甚敗。
順治十年(永曆七年。
是歲三月,魯王自去其監國号,不紀其年),鄭芝龍使其仆李德招成功;成功不奉表,以家書口語答芝龍,詞并不屈。
三月,朱成功以兵二萬、米三舟助名振入長江;旋召還,更使其将與北去。
至于羊山,飓風折軍,損十之一;成功軍乃還(見前)。
夏四月,郝尚久以潮州來請降;成功為之親攻惠來諸縣,不克。
五月,金砺攻海澄。
成功使王秀奇、郝文興、陳堯策守鎮遠,使甘輝、黃廷屯關帝廟為犄角;使黃梧、蘇茂伏城外,盡撤其備以誘之。
砺軍驟至,伏發而敗。
俄以大炮急攻城,後沖鎮葉章死、後勁鎮陳魁亦傷,城之壞者百餘丈。
成功坐台上,意氣自若;曰:『吾豈避炮者』!甘輝翼之下,甫離席而台碎。
金砺移軍攻鎮遠,牆壞及地;秀奇窟拒之,卒不克。
砺複為隧攻海澄,一夕炮作,成功咤曰:『将薄城矣』!以萬人持斧俟。
砺軍将登,有厮養卒首縱斧,萬衆從之,随斧随堕,濠為之平;則既旦矣,砺軍走,隧中藥發,死者無藝。
砺走漳州,成功擢厮養卒為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