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皇上命臣督各鎮援兵,然此一官,不過于武臣掣肘之上,又加掣肘;于文臣觀望之中,又增觀望:無裨大計。
不如罷推,專責将領為得』。
上是之。
祭未,叙甘肅累捷功,文武陞賞有差。
國子祭酒顧錫疇以庚午秋闱皇上首科,請廣制額;從之。
複故大學士張居正二廕。
刑部尚書韓繼思罷——以耿如杞獄上輕拟之也。
清兵攻建昌,都督朱梅遣劉邦成、都督祖大壽遣劉應選拒戰。
梁廷棟議調東江兵于甯遠、錦州,分關外兵于薊門;孫承宗言:『東江為牽制之用,但據非其地;若移于要害,足成牽制。
且為邊防計,在遼鎮不宜全用遼兵,事久變生,宜防于始』。
上從之。
丙申,兵科給事中陶宗道奏言:『安定門之擾,梁廷棟指民居可宿,于是争入民舍,幾以緻亂。
前固原總兵楊麒憂援兵乏饷,廷棟曰:「民自有糧,何得全仰戶部」!發言召變,乞賜處分』。
上不問。
令有司雇民舡轉運并給值,戒關津需索。
戶部奏:『插漢修貢,舊賞、新賞,春、秋分發。
王象幹所定賞額,與今有異。
乞命定額,着為永例』。
禦史祁彪佳言:『司道之陞轉甚艱,任事之志念易灰;似須以平常者嚴加考核,表著者設法陞遷。
有司之參罰必一一不爽,然後參罰行而功令信。
臣請立法先論時日,壓征、見征、帶征皆以開征日始,總計一年每月應若幹;而以一年殿最之,撫按覆核而參罰之。
戶部總計,分别懲處。
挈領提綱,法莫善焉』。
報聞。
京師火藥局災。
清兵濟師萬餘,入永平。
會官軍敗于大安口,馬世龍不之救,乃更番複圍豐潤;不克,移屯榛子嶺。
前禮部侍郎蔡毅中上「六經注疏」。
議開泾水灌泾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之田。
戊申,戶部給事中許世荩言三事:省诏獄、停駕帖、免廷杖。
是月,威鼎自鳴;熒惑入井分,退而複留,又入鬼宿。
是春,秦盜入山西,犯襄陵、吉州、太平、曲沃。
夏四月辛亥,朝鮮國王李倧奏辨;報聞。
乙卯,上齋居文華殿禳旱,谕百官修省。
東江舟師集南海口,抵覺華島。
适劉興治稱兵皮島——興治,故将興祚弟也;居開原衛,迎降;清見親重,名曰愛塔。
及遼陽平,謀還鄉。
癸亥春,守金、複,令幕客金某通登萊總兵沈有容渡海内應。
中軍王丙洩其謀,收訊;興祚兄弟不承,乃戮丙,誅複州人十餘萬。
興祚等幸免,圖歸益急,先求出外。
越數夕,擇貌類己者醉之,衣以己衣,縱火;劉氏兄弟哭曰:『愛塔自焚矣』!驗之信,不知其走皮島也。
戊辰春,袁崇煥以聞,授副總兵;谒孫承宗于山海關,西甯前道兵備副使孫元化委兵八百人,俾西援;或疑之,興祚不敢前,承宗令鄭一亨同興祚合四千人專護永平。
建昌道臣不可,遂令一亨守豐潤,興祚同台頭營将王維新等襲清兵于青山營,興祚先登,素谙邊形故,急莫能辨,遂大勝;還太平,各歸鎮。
庚午元日,興祚至灰口,俄值清兵數千騎,馬不及甲,步鬥,殺傷過當,突中流矢死;弟興賢被執。
先,興治留皮島,攝西協事,素武健;忿兄死未恤,又怨署島副總兵陳繼盛,佯祭興祚,諸将來唁,殺繼盛;及調官王遠督糧經曆劉應鶴等十一人引衆迎兄興沛于長山島,大殺掠。
孫承宗以聞,命承宗戢之。
兵部言:劉興治、興沛踞皮島,拘兵舡、商舶;此不南走登萊、西叩榆關,則縱橫諸島間據為扶餘,是又生一敵國矣。
今當令總兵張可大回登州,嚴兵以待;龍武三營駐防覺華島,檄副總兵周文郁、劉應龍前往相機招戢,如定亂,即佩大将印。
上并從之。
周文郁入皮島谕興治,又督饷戶部郎中宋獻駐旅順島谕各将安輸,承宗又遣諸生吳廷忠谕之,興治等稍戢。
陝西邊盜苗美西奔,官兵追至白家嶺,多斬獲;解散。
壬戌,賜故都督戚繼光表忠祠。
祖大壽拒清兵于永平,設三伏以待,誘敗之;遂薄城下。
時遵化、灤、永等城已為清所下,衆議先攻遵化,後灤、永;孫承宗謂屯豐潤、玉田以牽遵化,當先灤州。
至是,捷上;有旨「當乘機用力灤、永,勿專待遵城聲援,緻生遷延」。
諸将因辦饷、治攻具。
烏思藏僧來貢。
甲戌,孫承宗令參将黃龍、汪子淨攜攻具、持十日糧赴樂亭、昌黎,
不如罷推,專責将領為得』。
上是之。
祭未,叙甘肅累捷功,文武陞賞有差。
國子祭酒顧錫疇以庚午秋闱皇上首科,請廣制額;從之。
複故大學士張居正二廕。
刑部尚書韓繼思罷——以耿如杞獄上輕拟之也。
清兵攻建昌,都督朱梅遣劉邦成、都督祖大壽遣劉應選拒戰。
梁廷棟議調東江兵于甯遠、錦州,分關外兵于薊門;孫承宗言:『東江為牽制之用,但據非其地;若移于要害,足成牽制。
且為邊防計,在遼鎮不宜全用遼兵,事久變生,宜防于始』。
上從之。
丙申,兵科給事中陶宗道奏言:『安定門之擾,梁廷棟指民居可宿,于是争入民舍,幾以緻亂。
前固原總兵楊麒憂援兵乏饷,廷棟曰:「民自有糧,何得全仰戶部」!發言召變,乞賜處分』。
上不問。
令有司雇民舡轉運并給值,戒關津需索。
戶部奏:『插漢修貢,舊賞、新賞,春、秋分發。
王象幹所定賞額,與今有異。
乞命定額,着為永例』。
禦史祁彪佳言:『司道之陞轉甚艱,任事之志念易灰;似須以平常者嚴加考核,表著者設法陞遷。
有司之參罰必一一不爽,然後參罰行而功令信。
臣請立法先論時日,壓征、見征、帶征皆以開征日始,總計一年每月應若幹;而以一年殿最之,撫按覆核而參罰之。
戶部總計,分别懲處。
挈領提綱,法莫善焉』。
報聞。
京師火藥局災。
清兵濟師萬餘,入永平。
會官軍敗于大安口,馬世龍不之救,乃更番複圍豐潤;不克,移屯榛子嶺。
前禮部侍郎蔡毅中上「六經注疏」。
議開泾水灌泾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之田。
戊申,戶部給事中許世荩言三事:省诏獄、停駕帖、免廷杖。
是月,威鼎自鳴;熒惑入井分,退而複留,又入鬼宿。
是春,秦盜入山西,犯襄陵、吉州、太平、曲沃。
夏四月辛亥,朝鮮國王李倧奏辨;報聞。
乙卯,上齋居文華殿禳旱,谕百官修省。
東江舟師集南海口,抵覺華島。
适劉興治稱兵皮島——興治,故将興祚弟也;居開原衛,迎降;清見親重,名曰愛塔。
及遼陽平,謀還鄉。
癸亥春,守金、複,令幕客金某通登萊總兵沈有容渡海内應。
中軍王丙洩其謀,收訊;興祚兄弟不承,乃戮丙,誅複州人十餘萬。
興祚等幸免,圖歸益急,先求出外。
越數夕,擇貌類己者醉之,衣以己衣,縱火;劉氏兄弟哭曰:『愛塔自焚矣』!驗之信,不知其走皮島也。
戊辰春,袁崇煥以聞,授副總兵;谒孫承宗于山海關,西甯前道兵備副使孫元化委兵八百人,俾西援;或疑之,興祚不敢前,承宗令鄭一亨同興祚合四千人專護永平。
建昌道臣不可,遂令一亨守豐潤,興祚同台頭營将王維新等襲清兵于青山營,興祚先登,素谙邊形故,急莫能辨,遂大勝;還太平,各歸鎮。
庚午元日,興祚至灰口,俄值清兵數千騎,馬不及甲,步鬥,殺傷過當,突中流矢死;弟興賢被執。
先,興治留皮島,攝西協事,素武健;忿兄死未恤,又怨署島副總兵陳繼盛,佯祭興祚,諸将來唁,殺繼盛;及調官王遠督糧經曆劉應鶴等十一人引衆迎兄興沛于長山島,大殺掠。
孫承宗以聞,命承宗戢之。
兵部言:劉興治、興沛踞皮島,拘兵舡、商舶;此不南走登萊、西叩榆關,則縱橫諸島間據為扶餘,是又生一敵國矣。
今當令總兵張可大回登州,嚴兵以待;龍武三營駐防覺華島,檄副總兵周文郁、劉應龍前往相機招戢,如定亂,即佩大将印。
上并從之。
周文郁入皮島谕興治,又督饷戶部郎中宋獻駐旅順島谕各将安輸,承宗又遣諸生吳廷忠谕之,興治等稍戢。
陝西邊盜苗美西奔,官兵追至白家嶺,多斬獲;解散。
壬戌,賜故都督戚繼光表忠祠。
祖大壽拒清兵于永平,設三伏以待,誘敗之;遂薄城下。
時遵化、灤、永等城已為清所下,衆議先攻遵化,後灤、永;孫承宗謂屯豐潤、玉田以牽遵化,當先灤州。
至是,捷上;有旨「當乘機用力灤、永,勿專待遵城聲援,緻生遷延」。
諸将因辦饷、治攻具。
烏思藏僧來貢。
甲戌,孫承宗令參将黃龍、汪子淨攜攻具、持十日糧赴樂亭、昌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