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九

關燈
總監高起潛令半渡擊之;實望速歸,不敢邀戰也。

    永平監軍劉景輝忿之,欲獨出戰;士民挽之,不聽。

    乃戰遷安之棗村河,夜擊殺一、二百人;鳳翼在五重安,經旬不出。

     九月壬寅朔,清兵出冷口凡次,次第引歸;四日始盡。

    高起潛等度盡退,始進右門山,報斬三級。

     癸卯,督師兵部尚書張鳳翼卒于行營——或曰「懼罪飲藥」也。

     清兵攻朝鮮,登萊總兵官沈冬魁、登島總兵官陳洪範進師耀州北岸。

     己酉,以盧象升為兵部左侍郎,總督各鎮援兵,賜尚方劍。

     庚戌,清兵攻山海關之一片石、紅山溝,山永巡撫馮任禦卻之。

     丁巳,上手谕兵部曰:『邊備難緩,帑匮民窮。

    令兵部司官借武清侯李成名四十萬金,發關、甯;借驸馬都尉王昺、萬炜、冉興讓各十萬金,發大同、西甯。

    令工部借太監田诏十萬金,治胄;借魏學顔五萬金,治營鋪:事平帑裕,償之。

    如尚義樂助,從優獎叙』。

     辛酉,總督宣大兵部右侍郎梁廷棟免——尋卒;其後刑部論辟。

    廷棟留心邊務,喜談兵;及出禦,一籌莫展,遂郁郁以沒。

     辛未,皇五子慈■〈火眞〉生——皇貴妃田氏出也。

     冬十月壬申朔,禮科給事中馮元飈上言:『臣待罪禮科,與聞掌故。

    每見钜重諸務,類多廢弛。

    如諡法五年一舉,今或再訪而無一報;曆數終古不易,今持各是而滋大疑。

    至若「實錄」,則萬世是非之衡,亦一時勸懲所恃也;曆朝以來,雖禦世長久,「實錄」之成,無踰數歲。

    今熹廟七載,豈待九年!何徇何疑,坐成廢閣!此固非一政一事之偷惰也』。

    上是之。

     前工部右侍郎劉宗周上言:『臣出國門至天津,始知陵園破昌平而南,臣竊痛之!自己已以來,無日不綢缪未雨;而天下禍亂,一至于此!往者袁崇煥誤國,其他不過為法受過耳。

    小人競起而修門戶之怨,舉朝士之異己者概坐煥黨,次第置之重典,或削籍去。

    自此小人進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廷浸疏,朝政日隳,邊政日壞。

    今日之禍,實己已釀成之也。

    且張鳳翼之溺職中樞而與之專征,何以服王洽之死!丁魁楚之失事于邊而與之戴罪,何以服劉策之死!今幸以二州、八縣生靈結一「飽揚」之局,則廷臣之累累若若猶腼顔在位者,又何以謝韓爌、張鳳翔、李邦華諸臣之或戍、或去!豈昔之一一為異己驅除者,今不難以同己互相與乎!臣于是知小人之禍人國,無已時也。

    皇上惡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讦進;皇上錄清節,而臣下多以曲謹容;皇上崇厲精,而臣下奔走承順以為恭;皇上尚綜核,而臣下瑣屑吹求以示察。

    窺其用心,無往不出于身家利祿。

    皇上不察而用之,則聚天下之小人立于朝而有所不覺矣。

    人才之不競也,非無才之患,而不能用才之患也。

    今天下即稱乏才,亦何至盡出一、二中官下!每當緩急之際,必倚以大任:三協有遣,通津臨德有遣。

    又重其體統等于總督,中官總督,将置總督于何地!總督無權,将置撫、按于何地!是以封疆嘗試也。

    且小人與中官每相引重,而君子獨岸然自異;故自古有用小人之君子,終無黨比中官之君子。

    皇上誠欲進君子、退小人,而複用中官以參制之;此今日國士品之所以日壞也。

    嗚呼!八年之間,誰秉國成?臣不能為首輔溫體仁解矣!仰惟皇上念亂圖存首以退小人、進君子,挽回世道;仍急罷三協、通津之使,責成中外諸臣各修職業,不再以人國為僥幸。

    體仁所為,桑榆之收,庶幾在此』。

    疏入,不報。

     起守制楊嗣昌為兵部尚書。

     兵科給事中宋權言:『皇上令科甲并用、内外并轉,而吏部止用乙榜以充進士所不欲選之地。

    故各邊各沖之道臣皆乙榜,而進士居閑地;各邊各沖之巡撫皆外職,而京官自轉京卿。

    雖設創法,止以營私』。

    時廷臣力護甲科,故權言及之。

     甲午,賜閣臣及太監曹化淳等彩币——時各進馬也。

     命采銅、鐵、鉛、銀等礦,以儲國用。

     十一月辛醜朔,上南郊告廟。

     丙午,叙京師城守功,提督京營成國公朱純臣廕錦衣衛指揮佥事,協理戎政兵部尚書陸完學進太子太保、廕正千戶,太監張國元、曹化淳廕指揮佥事,各世襲、賜金币。

    其餘文武大臣内員,陞赉有差。

    初,曹化淳提督京營,收用降丁,凡城外皆稱京營降丁;而所收降丁,已叛于昌平矣。

     己巳,叙先年守黔功,故巡撫李橒、巡按史永安各進一級,賜金三十;故總督王三善加贈太子少保,立祠。

     庚午,下左都禦史唐世濟于獄。

    世濟以邊才薦故兵部尚書霍維華戍;上謂「逆案」概不舉用,世濟欺蒙,下刑部獄——明年正月,霍維華戍沒;閏月,論世濟罪,戍邊。

     是月,廢唐王聿鍵為庶人;以前擅兵入援也。

     十二月辛未朔,先是,命吏部指奏數年铨政之弊;至是,吏部覆陳,上切責之:以『爾部職專用人,推舉不效,乃反稱綱目太密,使中外束手。

    且平時陞轉,必優京卿甲科,乃雲京卿未必勝外官、甲科未嘗勝乙榜。

    如此遊移,豈大臣實心體國之道』! 丁酉,召廷臣于平台。

    時清兵十五萬騎侵朝鮮,皆西人及孔有德、耿仲明為先鋒。

    上恐來春複至邊,命邊臣增兵築堡。

     是冬,歲星犯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