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招撫使,招其無罪而流亡者;端責撫鎮陳師險隘、堅壁清野,聽其窮而自歸。
誅渠之外,不殺一人:此聖人治天下之明效也』。
又言『陳啟新宜辦事黃門,稍如試禦史例;果有奇效,實授未晚。
不然,如名器可惜何』!疏入,不報。
宗周尋罷。
戊申,吳甡奏言:聞喜、沁源、尋縣人饑,相食。
命發三萬五千金赈恤之。
庚戌,福建右衛經曆吳鲲化劾故雲南巡撫右佥都禦史錢士晉婪狀,并及其弟大學士〔士〕升;因奏辨。
既以士晉已沒,不問。
辛亥,臨邑諸生邢王俞上足饷四議;不報。
谕兵部:『勒盧象升及河南、陝西、鄖陽各巡撫克期剿寇軍令狀奏聞』。
庚申,赈南陽災民三萬金。
唐王聿鍵奏:南陽洊饑,有母烹其女者。
乙醜,國子祭酒倪元璐奏言:『昨見湖廣黃安縣學生鄒黃妄言薦舉,列及臣名;不勝駭異!陛下求言若渴,本期宣隐燭幽;而宵人遂以幹進,薄孔、孟為糠秕,網簪紳為桃李。
一月未久,螽湧波騰。
凡夫遊閑失志之徒、狡狯生風之輩,無不人驚蔡澤,言拟千秋;上藐天威,下滅國紀。
至吳鲲化以部民參及撫、按,鄒黃以下士薦及朝紳,如是而望天下宣力之臣揚眉昂首以集事緻功,豈可得乎』!上是之。
戊辰,以孫傳庭為右佥都禦史,巡撫陝西。
大學士錢士升上四箴:曰寬以禦衆;如天之覆,不兢不絿,世跻仁壽。
曰簡以禦下;若網在綱,執要則逸,紛更則荒。
曰虛以宅心;如監斯空,以意索照,億逆則窮。
曰平以出政,如衡斯準,矯偏執中,罔或不凜。
甲戌,削撫治鄖陽都禦史宋祖舜籍。
祖舜輕寇,追之失利,亡其印符。
夏四月乙亥朔,廣東道禦史詹爾選奏言「挾私幸售」,刺及陳啟新;上切責之。
丙子,吏部覆中外官薦舉共二百人;上召對武英殿。
武生李璡奏:『緻治在足國,請括天下巨室報名輸官,籍沒助饷』。
大學士錢士升以首實籍沒,衰世之政,行之必立緻大亂,當究治;遂拟旨進。
溫體仁曰:『上欲通言路,恐所拟太重』!遂改拟。
既而,士升特疏參璡;上以士升密勿大臣,乃同外臣要譽,切責之。
壬午,總兵鄧祖禹敗賊于鄖陽。
大學士錢士升乞罷,許之。
初,溫體仁深結士升;其入相也,體仁有所為,必力推之——如用塚宰謝陞、總憲唐世濟皆體仁意,士升成焉。
及體仁逐文震孟,頗引士升為證,士升亦助體仁;及進退已定,謀去士升。
前吳鲲化讦奏,即拟嚴旨,囑林釺毋洩言;至是士升去位,體仁實中構之。
廣東道禦史詹爾選上言:『大學士錢士升引咎回籍,明輔臣以執争去也。
皇上方獎許,以示鼓舞之不暇;顧疑以為要譽。
人臣而習于名譽,義所不敢出也;乃人主不以名譽鼓天下,使其臣争為屍位保寵,習成寡鮮廉恥之世,又豈國家之利也哉!況今天下疑皇上者不少矣;何也?以天下人事皇上,皆中材以下之品也;知常而不知變,知平而不知奇。
将日懦、卒日驕,聖意欲假之事權也,而人見億萬生靈徒以供韎韐之逗留,則疑過于右武;崇武試、重騎射,聖意欲以助其不振也,而人見绌德齊力塗,則疑緩于敷文。
免觐之說行,皇上意在暫蘇民困,而或疑朝宗之大義,反不值數萬之金錢;駁問之事繁,皇上意在痛懲奸頑,而或疑明允之刑書,豈能當加等之紛亂!其君子憂驅策之無當,其小人懼陷累之多門;明知一切苟且之政,或拊心愧恨,或對衆欷歔。
輔臣偶因一事代天下發憤而竟郁志;以志所日與皇上處者,惟此苛細刻薄,不識大體之徒!毀成法而釀隐憂,天下事尚忍言哉』!癸巳,召文武大臣及禦史詹爾選于武英殿;上怒爾選,诘之,聲色俱厲。
爾選從容廷辨,不為诎。
問「如何為苟且」?對曰:『即捐助一事,苟且已甚』;反覆數百言。
且曰:『臣死不足惜;皇上幸聽臣,事尚可為!即不聽臣,亦可留為他日之思』。
上益怒,欲下之獄。
閣臣申救;良久,命頌系直廬。
明日,下都察院論罪。
左都禦史唐世濟議罰俸,上以所議涉誇,并削主稿禦史張三谟籍。
令天下生員、舉、貢兼習騎射。
乙酉,重浚泇河成。
免上津等十五州縣田租。
大學士溫體仁等各捐俸市馬——以閱視關、甯太監高起潛請之也。
工部右侍郎劉宗周上言:『一歲之間,捐助陵工以及城工,又助馬價;以是報稱萬一,而時奉「急公」之旨。
諸臣于此,毋乃沾沾有市心:此臣所謂以利誘也。
惟念皇上罷得已之役、停不急之務,不徒為一切苟且之計,則亦何事屑屑以言利為乎』! 盧象升自南陽、鄧州赴襄中,同湖廣官兵進師。
河南巡撫陳必謙亦讨内鄉、淅川餘寇,祖寬、李重鎮兵由荊門達荊州,防其奔轶;令秦翼、楊世臣等搜山,祖大樂由光、鄧夾擊。
時江北賊盡、河南賊少,大寇俱界秦、楚萬山之中;竹山知縣黃應鵬、竹溪知縣魏鎮安、鄖西知縣劉伯元俱遁。
甲午,刑部尚書馮英罷——以論贖藐玩也。
清兵薄宣府、大同塞下。
釋陳子壯于獄。
重慶翟昌進白兔;斥之。
〔五月〕癸醜,頒赦诏,招撫各處盜賊,令地方有司多方安插,以消反側;違者,重治之。
清江縣南城陷二十
誅渠之外,不殺一人:此聖人治天下之明效也』。
又言『陳啟新宜辦事黃門,稍如試禦史例;果有奇效,實授未晚。
不然,如名器可惜何』!疏入,不報。
宗周尋罷。
戊申,吳甡奏言:聞喜、沁源、尋縣人饑,相食。
命發三萬五千金赈恤之。
庚戌,福建右衛經曆吳鲲化劾故雲南巡撫右佥都禦史錢士晉婪狀,并及其弟大學士〔士〕升;因奏辨。
既以士晉已沒,不問。
辛亥,臨邑諸生邢王俞上足饷四議;不報。
谕兵部:『勒盧象升及河南、陝西、鄖陽各巡撫克期剿寇軍令狀奏聞』。
庚申,赈南陽災民三萬金。
唐王聿鍵奏:南陽洊饑,有母烹其女者。
乙醜,國子祭酒倪元璐奏言:『昨見湖廣黃安縣學生鄒黃妄言薦舉,列及臣名;不勝駭異!陛下求言若渴,本期宣隐燭幽;而宵人遂以幹進,薄孔、孟為糠秕,網簪紳為桃李。
一月未久,螽湧波騰。
凡夫遊閑失志之徒、狡狯生風之輩,無不人驚蔡澤,言拟千秋;上藐天威,下滅國紀。
至吳鲲化以部民參及撫、按,鄒黃以下士薦及朝紳,如是而望天下宣力之臣揚眉昂首以集事緻功,豈可得乎』!上是之。
戊辰,以孫傳庭為右佥都禦史,巡撫陝西。
大學士錢士升上四箴:曰寬以禦衆;如天之覆,不兢不絿,世跻仁壽。
曰簡以禦下;若網在綱,執要則逸,紛更則荒。
曰虛以宅心;如監斯空,以意索照,億逆則窮。
曰平以出政,如衡斯準,矯偏執中,罔或不凜。
甲戌,削撫治鄖陽都禦史宋祖舜籍。
祖舜輕寇,追之失利,亡其印符。
夏四月乙亥朔,廣東道禦史詹爾選奏言「挾私幸售」,刺及陳啟新;上切責之。
丙子,吏部覆中外官薦舉共二百人;上召對武英殿。
武生李璡奏:『緻治在足國,請括天下巨室報名輸官,籍沒助饷』。
大學士錢士升以首實籍沒,衰世之政,行之必立緻大亂,當究治;遂拟旨進。
溫體仁曰:『上欲通言路,恐所拟太重』!遂改拟。
既而,士升特疏參璡;上以士升密勿大臣,乃同外臣要譽,切責之。
壬午,總兵鄧祖禹敗賊于鄖陽。
大學士錢士升乞罷,許之。
初,溫體仁深結士升;其入相也,體仁有所為,必力推之——如用塚宰謝陞、總憲唐世濟皆體仁意,士升成焉。
及體仁逐文震孟,頗引士升為證,士升亦助體仁;及進退已定,謀去士升。
前吳鲲化讦奏,即拟嚴旨,囑林釺毋洩言;至是士升去位,體仁實中構之。
廣東道禦史詹爾選上言:『大學士錢士升引咎回籍,明輔臣以執争去也。
皇上方獎許,以示鼓舞之不暇;顧疑以為要譽。
人臣而習于名譽,義所不敢出也;乃人主不以名譽鼓天下,使其臣争為屍位保寵,習成寡鮮廉恥之世,又豈國家之利也哉!況今天下疑皇上者不少矣;何也?以天下人事皇上,皆中材以下之品也;知常而不知變,知平而不知奇。
将日懦、卒日驕,聖意欲假之事權也,而人見億萬生靈徒以供韎韐之逗留,則疑過于右武;崇武試、重騎射,聖意欲以助其不振也,而人見绌德齊力塗,則疑緩于敷文。
免觐之說行,皇上意在暫蘇民困,而或疑朝宗之大義,反不值數萬之金錢;駁問之事繁,皇上意在痛懲奸頑,而或疑明允之刑書,豈能當加等之紛亂!其君子憂驅策之無當,其小人懼陷累之多門;明知一切苟且之政,或拊心愧恨,或對衆欷歔。
輔臣偶因一事代天下發憤而竟郁志;以志所日與皇上處者,惟此苛細刻薄,不識大體之徒!毀成法而釀隐憂,天下事尚忍言哉』!癸巳,召文武大臣及禦史詹爾選于武英殿;上怒爾選,诘之,聲色俱厲。
爾選從容廷辨,不為诎。
問「如何為苟且」?對曰:『即捐助一事,苟且已甚』;反覆數百言。
且曰:『臣死不足惜;皇上幸聽臣,事尚可為!即不聽臣,亦可留為他日之思』。
上益怒,欲下之獄。
閣臣申救;良久,命頌系直廬。
明日,下都察院論罪。
左都禦史唐世濟議罰俸,上以所議涉誇,并削主稿禦史張三谟籍。
令天下生員、舉、貢兼習騎射。
乙酉,重浚泇河成。
免上津等十五州縣田租。
大學士溫體仁等各捐俸市馬——以閱視關、甯太監高起潛請之也。
工部右侍郎劉宗周上言:『一歲之間,捐助陵工以及城工,又助馬價;以是報稱萬一,而時奉「急公」之旨。
諸臣于此,毋乃沾沾有市心:此臣所謂以利誘也。
惟念皇上罷得已之役、停不急之務,不徒為一切苟且之計,則亦何事屑屑以言利為乎』! 盧象升自南陽、鄧州赴襄中,同湖廣官兵進師。
河南巡撫陳必謙亦讨内鄉、淅川餘寇,祖寬、李重鎮兵由荊門達荊州,防其奔轶;令秦翼、楊世臣等搜山,祖大樂由光、鄧夾擊。
時江北賊盡、河南賊少,大寇俱界秦、楚萬山之中;竹山知縣黃應鵬、竹溪知縣魏鎮安、鄖西知縣劉伯元俱遁。
甲午,刑部尚書馮英罷——以論贖藐玩也。
清兵薄宣府、大同塞下。
釋陳子壯于獄。
重慶翟昌進白兔;斥之。
〔五月〕癸醜,頒赦诏,招撫各處盜賊,令地方有司多方安插,以消反側;違者,重治之。
清江縣南城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