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七
關燈
小
中
大
陷,稛載三百輛;去後數日,官兵始報恢複』。
上曰:『各官俱有罪,命兵部核奏』。
士升曰:『賊實可擊,失此機會』!何吾驺曰:『當盡征各省糧饷,以圖恢複』。
士升曰:『吾驺所言,是廣東事也。
若江南,府帑并無存留;且漕糧加派,江南獨溢。
民力已竭,不堪再困』。
上又傳兵部設法市馬。
清兵出宣府歸,命撤援兵。
江西、河南、雲南大旱。
壬寅,陳奇瑜至鳳縣。
時賊益熾,北接慶陽,西至鞏昌,西北至邠州、長安,西南則盩厔、寶雞,衆殆二十萬;奇瑜始悔,分兵出禦,而兵亦寡矣。
甲辰,夜,木星犯奎宿。
壬子,總督宣大張宗衡、巡撫宣府焦源清、巡撫大同胡沾恩、巡撫山西戴君恩并免——十月,論罪,俱遣戍。
九月丙辰,巡按陝西禦史傅永淳報:『流寇出棧道,攻陷麟遊、永壽——即陳奇瑜棧道中所撫賊也。
七月,圍寶雞,賺鳳翔;其招撫官三十六人在鳳翔守城者,皆士民誘殺之』。
丁巳,應天地震。
庚申,王恭廠火藥災,傷斃數千餘人。
癸亥,賊破扶風,殺知縣王國訓。
乙醜,日講官少詹事文震孟請告;不允。
赈淮安、徐、和。
禮部尚書曾楚卿罷。
戶科給事中姚思孝論其天啟時「要典」副總裁也。
谕兵部:『腹馬俵解,祖制難以盡更,仍舊本折兼收。
苑馬虧額,前茶馬冊報七監馬匹強半虛數;今欲清補牧地牧軍、盡厘牧政各官蠹弊,詳酌責成,豈得空言設法!并宣、大市馬作何易買?确議具奏』。
甲戌,河南寇圍榮陽、汜水,及于密縣;河南推官湯開遠同左良玉自郏援密,寇走登封。
尋入白沙新莊;又觇知信陽有備,自光山、羅山犯黃安、麻城,自麻城趨羅田,犯蕲水大營,盡入黃州,廣濟、黃梅告急。
兵部議大剿:河南兵入潼、華,湖廣兵入商、雒,四川兵入漢中、興平,山西兵入韓城、蒲州。
丁醜,盜掠略陽。
時陝西盜,一由鳳縣舊棧道,還攻漢中;一出略陽,由陽平關入梓潼、劍州;一由甯羌,犯廣元。
辛巳,洪承疇自平涼遣副總兵左光先等率兵間出華亭;明日,抵隴州,賀人龍圍始解。
冬十月甲申朔,兵科給事中史可鏡劾陳奇瑜報撫賊一萬三千人勒回延安,似延安人專盜也。
又傅永淳上言:『漢南降盜出棧道、渡渭水,陷城據邑,所在騷然;皆由奇瑜專主招降,謂盜以革心,不許道塗訊诘。
入一邑而邑不敢問,入一郡而郡不敢問,開門揖盜,剿撫兩妨;恐種禍不止三秦也』。
巡撫山西右佥都禦史吳甡言:『禦□必須塞外;若塞入,而援截甚難。
招安流盜,更宜慎重。
「書」雲:「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未舍渠魁而概散之者,彼狼子野心勢難馴服。
況邊地窮荒,無居無食;僅曰「免死」,豈遂革心易慮』! 癸巳,流盜犯黃、蕲。
又河南盜掃地王等趨東南,自霍山、英山分掠潛山、太湖、宿松。
乙未,遼東總兵祖寬抵靈寶。
時賊離城六十裡,混世整齊王、張獻忠皆在焉。
會戰,斬百二十一級。
總理戶、工二部司禮太監張彜憲改司禮監提督。
丙申,上連日禦經筵,遇雪不辍。
谕講官尚書韓日缵、姜逢元、侍郎陳子壯、少詹事文震孟、谕德姜曰廣、倪元璐、修撰劉若宰:言毋忌諱。
震孟講「春秋」,上論及「仲子歸瑁」,震孟對曰:『此見當時朝政有缺。
以是類推,「春秋」之義實有裨于治道』。
上然之。
丁酉,命鄧玘簡精銳二千五百人屯臨洛,相機剿寇;餘兵還薊鎮。
其延綏、甯夏、甘肅、固原援兵屬陳奇瑜,調遣洪承疇标兵夾擊。
其陝西、山西、河南、鄖陽、四川各巡撫,俱分布要害,扼截應援。
免宣府總兵張全昌、大同總兵曹文诏、山西總兵睦自強。
庚子,以鄭三俊為南京吏部尚書。
工部尚書周士樸以公主墳價混匿,驸馬齊贊元劾之,削籍;以劉遵憲代之。
乙巳,賊陷陳州,圍靈寶;官兵擊之,賊奔耒陽諸山。
賊自京山間道趨顯陵;明日,遁入山中。
時大寇聚秦中,李自成在幹州;招之,不聽。
老■〈犭回〉■〈犭回〉在武功;而河南賊出永甯,陷靈寶。
總兵左光先擊李自成于高陵、富平間,斬四百四十餘人,即還富平。
自成弟戰沒,屯幹州安家莊,佯求撫于監軍道劉三顧;真甯知縣王家永遽信之,出城招谕,被執,失其印。
三顧逆其詐,早避堡上。
賊有奔泾原者扼于洪承疇,東奔華州、渭南者扼于趙光遠,遂折入南山。
時官兵三戰,共斬一千二十級餘。
而華陽、南原之賊夜隃山中,出耒陽。
是月,貢士朱陛宣卒。
陛宣,吳縣人;萬曆壬子貢士。
學行醇笃,學者私諡「孝介先生」;禦史祁彪佳奏薦。
明年,贈翰林院待诏。
十一月癸醜朔,陳奇瑜請各巡撫、總兵分地責成;從之。
時撫局大潰,賊氛日熾;故有是請,欲分委其過也。
癸亥,盡免山東五年以上逋租。
巡撫河南陳必謙率參将李雲程由洛陽趨偃師,命監軍同知祖寬趨嵩、汝,皆走汴之路也。
時李自成自潼關奔偃師、鞏縣,張獻忠等奔嵩、汝,為豫、楚合寇。
賊偵左良玉在偃師,僞向開化,漸西移犯河南;良玉還救,河南賊已出龍門并歸東路。
丙寅,守備劉宗傅報插漢部落百餘人叩關乞市,太監劉秉憲以聞。
總督漕運楊一鵬議浚泇河;從之。
翰林院侍讀倪元璐上「制實八策」:曰離〔□〕交。
東西勢并泾鎬之事,慮在來春。
宜敕樞臣秘通邊吏,乘茲方合,用間用疑,伐其本謀;使能散膠漆為水火,俾疆境自危而複安:一也。
其次曰繕旁邑。
用兵,惟知聲擊潛虛之法。
備關則不趨關而趨口,備口又不趨口而趨雲上;度其再來必不趨雲上而趨薊,又必不逼京城而抄旁郡。
京城近畿玉田、三河、豐潤、平谷等邑宜及時增繕,大修守具;庶可堅壁清野,奪其久持:二也。
其次曰優守兵。
頃者宣、大之役,不禦不追,罪由将吏嬰城力守,勞在師徒;今罰行賞稽,能無怨心!臣查守兵月廪不及戰糧五倍,援卒驕蹇,猶然厚奉;相提而論,誠似非平。
或量給賞赉,勵其守氣;或倍增糧額,責以成功:三也。
其次曰靖降人。
夫既雲來歸——況皆散丁零衆,調馭之方,存乎權智。
蓋不在主将甘苦與共之情,而在行部番漢不分之迹;使得各無猜疑,自然一心歸附:四也。
其次曰益寇饷。
秦、晉流寇蔓延日滋,苟圖必剿,惟在足饷;請聽兩省以舊賦之半、新賦之全留輸行間,以備兵儲:五也。
其次曰儲邊才。
夫邊才難辦,成于練習。
諸凡近邊縣令,惟求英茂,三年見能,即陞本道。
自佥、臬以至藩長,悉亦核其成績;而本方節钺之才,亦取諸此節钺。
無缺則
上曰:『各官俱有罪,命兵部核奏』。
士升曰:『賊實可擊,失此機會』!何吾驺曰:『當盡征各省糧饷,以圖恢複』。
士升曰:『吾驺所言,是廣東事也。
若江南,府帑并無存留;且漕糧加派,江南獨溢。
民力已竭,不堪再困』。
上又傳兵部設法市馬。
清兵出宣府歸,命撤援兵。
江西、河南、雲南大旱。
壬寅,陳奇瑜至鳳縣。
時賊益熾,北接慶陽,西至鞏昌,西北至邠州、長安,西南則盩厔、寶雞,衆殆二十萬;奇瑜始悔,分兵出禦,而兵亦寡矣。
甲辰,夜,木星犯奎宿。
壬子,總督宣大張宗衡、巡撫宣府焦源清、巡撫大同胡沾恩、巡撫山西戴君恩并免——十月,論罪,俱遣戍。
九月丙辰,巡按陝西禦史傅永淳報:『流寇出棧道,攻陷麟遊、永壽——即陳奇瑜棧道中所撫賊也。
七月,圍寶雞,賺鳳翔;其招撫官三十六人在鳳翔守城者,皆士民誘殺之』。
丁巳,應天地震。
庚申,王恭廠火藥災,傷斃數千餘人。
癸亥,賊破扶風,殺知縣王國訓。
乙醜,日講官少詹事文震孟請告;不允。
赈淮安、徐、和。
禮部尚書曾楚卿罷。
戶科給事中姚思孝論其天啟時「要典」副總裁也。
谕兵部:『腹馬俵解,祖制難以盡更,仍舊本折兼收。
苑馬虧額,前茶馬冊報七監馬匹強半虛數;今欲清補牧地牧軍、盡厘牧政各官蠹弊,詳酌責成,豈得空言設法!并宣、大市馬作何易買?确議具奏』。
甲戌,河南寇圍榮陽、汜水,及于密縣;河南推官湯開遠同左良玉自郏援密,寇走登封。
尋入白沙新莊;又觇知信陽有備,自光山、羅山犯黃安、麻城,自麻城趨羅田,犯蕲水大營,盡入黃州,廣濟、黃梅告急。
兵部議大剿:河南兵入潼、華,湖廣兵入商、雒,四川兵入漢中、興平,山西兵入韓城、蒲州。
丁醜,盜掠略陽。
時陝西盜,一由鳳縣舊棧道,還攻漢中;一出略陽,由陽平關入梓潼、劍州;一由甯羌,犯廣元。
辛巳,洪承疇自平涼遣副總兵左光先等率兵間出華亭;明日,抵隴州,賀人龍圍始解。
冬十月甲申朔,兵科給事中史可鏡劾陳奇瑜報撫賊一萬三千人勒回延安,似延安人專盜也。
又傅永淳上言:『漢南降盜出棧道、渡渭水,陷城據邑,所在騷然;皆由奇瑜專主招降,謂盜以革心,不許道塗訊诘。
入一邑而邑不敢問,入一郡而郡不敢問,開門揖盜,剿撫兩妨;恐種禍不止三秦也』。
巡撫山西右佥都禦史吳甡言:『禦□必須塞外;若塞入,而援截甚難。
招安流盜,更宜慎重。
「書」雲:「殲厥渠魁,脅從罔治」。
未舍渠魁而概散之者,彼狼子野心勢難馴服。
況邊地窮荒,無居無食;僅曰「免死」,豈遂革心易慮』! 癸巳,流盜犯黃、蕲。
又河南盜掃地王等趨東南,自霍山、英山分掠潛山、太湖、宿松。
乙未,遼東總兵祖寬抵靈寶。
時賊離城六十裡,混世整齊王、張獻忠皆在焉。
會戰,斬百二十一級。
總理戶、工二部司禮太監張彜憲改司禮監提督。
丙申,上連日禦經筵,遇雪不辍。
谕講官尚書韓日缵、姜逢元、侍郎陳子壯、少詹事文震孟、谕德姜曰廣、倪元璐、修撰劉若宰:言毋忌諱。
震孟講「春秋」,上論及「仲子歸瑁」,震孟對曰:『此見當時朝政有缺。
以是類推,「春秋」之義實有裨于治道』。
上然之。
丁酉,命鄧玘簡精銳二千五百人屯臨洛,相機剿寇;餘兵還薊鎮。
其延綏、甯夏、甘肅、固原援兵屬陳奇瑜,調遣洪承疇标兵夾擊。
其陝西、山西、河南、鄖陽、四川各巡撫,俱分布要害,扼截應援。
免宣府總兵張全昌、大同總兵曹文诏、山西總兵睦自強。
庚子,以鄭三俊為南京吏部尚書。
工部尚書周士樸以公主墳價混匿,驸馬齊贊元劾之,削籍;以劉遵憲代之。
乙巳,賊陷陳州,圍靈寶;官兵擊之,賊奔耒陽諸山。
賊自京山間道趨顯陵;明日,遁入山中。
時大寇聚秦中,李自成在幹州;招之,不聽。
老■〈犭回〉■〈犭回〉在武功;而河南賊出永甯,陷靈寶。
總兵左光先擊李自成于高陵、富平間,斬四百四十餘人,即還富平。
自成弟戰沒,屯幹州安家莊,佯求撫于監軍道劉三顧;真甯知縣王家永遽信之,出城招谕,被執,失其印。
三顧逆其詐,早避堡上。
賊有奔泾原者扼于洪承疇,東奔華州、渭南者扼于趙光遠,遂折入南山。
時官兵三戰,共斬一千二十級餘。
而華陽、南原之賊夜隃山中,出耒陽。
是月,貢士朱陛宣卒。
陛宣,吳縣人;萬曆壬子貢士。
學行醇笃,學者私諡「孝介先生」;禦史祁彪佳奏薦。
明年,贈翰林院待诏。
十一月癸醜朔,陳奇瑜請各巡撫、總兵分地責成;從之。
時撫局大潰,賊氛日熾;故有是請,欲分委其過也。
癸亥,盡免山東五年以上逋租。
巡撫河南陳必謙率參将李雲程由洛陽趨偃師,命監軍同知祖寬趨嵩、汝,皆走汴之路也。
時李自成自潼關奔偃師、鞏縣,張獻忠等奔嵩、汝,為豫、楚合寇。
賊偵左良玉在偃師,僞向開化,漸西移犯河南;良玉還救,河南賊已出龍門并歸東路。
丙寅,守備劉宗傅報插漢部落百餘人叩關乞市,太監劉秉憲以聞。
總督漕運楊一鵬議浚泇河;從之。
翰林院侍讀倪元璐上「制實八策」:曰離〔□〕交。
東西勢并泾鎬之事,慮在來春。
宜敕樞臣秘通邊吏,乘茲方合,用間用疑,伐其本謀;使能散膠漆為水火,俾疆境自危而複安:一也。
其次曰繕旁邑。
用兵,惟知聲擊潛虛之法。
備關則不趨關而趨口,備口又不趨口而趨雲上;度其再來必不趨雲上而趨薊,又必不逼京城而抄旁郡。
京城近畿玉田、三河、豐潤、平谷等邑宜及時增繕,大修守具;庶可堅壁清野,奪其久持:二也。
其次曰優守兵。
頃者宣、大之役,不禦不追,罪由将吏嬰城力守,勞在師徒;今罰行賞稽,能無怨心!臣查守兵月廪不及戰糧五倍,援卒驕蹇,猶然厚奉;相提而論,誠似非平。
或量給賞赉,勵其守氣;或倍增糧額,責以成功:三也。
其次曰靖降人。
夫既雲來歸——況皆散丁零衆,調馭之方,存乎權智。
蓋不在主将甘苦與共之情,而在行部番漢不分之迹;使得各無猜疑,自然一心歸附:四也。
其次曰益寇饷。
秦、晉流寇蔓延日滋,苟圖必剿,惟在足饷;請聽兩省以舊賦之半、新賦之全留輸行間,以備兵儲:五也。
其次曰儲邊才。
夫邊才難辦,成于練習。
諸凡近邊縣令,惟求英茂,三年見能,即陞本道。
自佥、臬以至藩長,悉亦核其成績;而本方節钺之才,亦取諸此節钺。
無缺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