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三

關燈
此等剿敗賊匪。

    臨陣乞降者。

    俱照常明所辦。

    毋得率行允準。

    以防反側其常明所遺貴東道員缺。

    着福康安、和琳、于随營出力知府内奏請題補。

    又福甯奏剿殺岩門賊匪一摺。

    尚差強人意。

    鎮筸一路。

    蘇靈帶兵珍較為出力。

    已降旨賞給巴圖魯名号。

    并着加賞大小荷包。

    用昭鼓勵。

    又巡檢方相衮、因催饷被害。

    情殊可憫。

    着咨部照知縣之例議恤。

    至孫士毅拏獲奸匪龍六官、董老四、龍喬保、向老貴四犯。

    俱系為賊探信之人。

    審明後。

    應即淩遲處死。

    乃孫士毅僅将該四犯處斬枭示。

    尚覺罪浮于法。

    其拏獲奸細之将弁、俱為出力。

    遊擊孫起龍、着以參将升用。

    千總靳文铨、着以守備升用。

    并賞給孫士毅大小荷包示獎。

     ○又谕、向來督撫等年節三貢。

    備物呈進。

    朕不過酌量賞收。

    以聯上下之情。

    但伊等所得養廉。

    原資辦公之用。

    現在每年督撫等、尚不免有簠簋不饬。

    私行派累情事。

    因思明年屆朕歸政。

    前已有旨交軍機大臣存記。

    各督撫等不得于年例之外。

    另添呈進次數。

    緻滋糜費。

    但明年以後。

    慶辰月分。

    自當不同。

    若分期呈進。

    是又添貢一次矣。

    着傳谕該督撫等、明年止須于嗣皇帝慶辰備物呈進。

    仍原系朕照例觀覽。

    其收與否、與常年相同。

    其八月之貢。

    不必再進。

    以示體恤。

    在各督撫等職分較大。

    稍知大體。

    自能恪遵朕谕。

    其鹽政、織造、關差系内務府人員。

    誠恐伊等私添次數。

    以為見長地步。

    如此不特踵事增華。

    且失敬恭之道。

    斷不可行。

    爾等可遇便谕令知之。

     ○又谕曰、惠齡奏荊江伏汛安瀾。

    堤矶穩固情形一摺。

    據稱、自六月初入伏以來。

    江水屢次漲發。

    幸無漫溢。

    且值連旬晴霁。

    水勢随消。

    江流極為平順等語。

    此皆仰賴江神默佑。

    大溜南趨。

    堤壩各工。

    得以一律鞏固。

    特發去大藏香二十枝。

    交與該署撫敬謹緻謝。

    以答靈贶。

    現在正屆秋汛。

    該署撫仍當嚴督文武員弁、小心防範。

    勿稍疎懈。

    以期秋汛安瀾。

    方為妥善。

    将此谕令知之。

     ○丁卯。

    谕軍機大臣曰、朱圭等奏洋商石中和、拖欠夷貨價銀、審拟具奏一摺。

    已批該部議奏矣。

    粵省洋商承售夷貨。

    先将價值議定。

    俟轉售後陸續給價。

    其未售之貨。

    俟下次洋船到時。

    一面歸清舊欠。

    一面又交新貨。

    不能年清年款。

    固屬實在情形。

    但洋商等承售洋貨。

    即新舊牽算。

    每有拖欠。

    亦應予以限制。

    此案石中和、積欠夷商貨銀。

    除變産抵還外。

    尚欠五十九萬八千餘兩。

    為數實屬過多。

    現據該夷商呈控。

    業經照例懲辦。

    将無着銀兩、令通行分限代還。

    自可依限清理。

    但此後各行商等、似此拖欠過多。

    或該國王聞知。

    以内地行商拖欠夷人帳目。

    多至數十萬兩。

    或竟具表上聞。

    實屬不成事體。

    着傳谕粵東督撫、及粵海關監督、嗣後洋商拖欠夷人貨價。

    每年結算。

    不得過十餘萬兩。

    如有拖欠過多者。

    随時勒令清還。

    即自今歲為始。

    通饬各洋商、一體遵照辦理。

     ○又谕曰、綿恩等奏續行訪出德明家隐匿金銀一摺。

    昨據綿恩奏、查出德明名下銀二萬七千三百餘兩。

    京錢二萬一千七百餘串。

    約計已有四萬之數。

    現複查出銀一萬三千三百餘兩。

    錢四百五十串。

    金一千八百兩。

    約計又有四萬餘兩。

    是前後查出該員赀财。

    已共有七八萬兩。

    而房屋什物、及任所赀财。

    尚不在其内。

    德明前賠潼關工程銀六萬七千餘兩。

    俱已繳清。

    今查出赀财如許之多。

    總計竟不下二十萬兩。

    伊系下五旗包衣人員。

    家計素非饒裕。

    雖從前曾任道府、廉俸積儹。

    豈能有此多赀。

    其衮沂曹道、更到任未久。

    所得廉俸無幾。

    即雲伊前在潼商道任内經管稅務。

    并承辦潼關工程。

    俱有沾潤。

    亦不能得有似此之多。

    是其道府任内。

    必有婪索情事。

    不可不嚴切根究。

    況伊以道員上省。

    用馬二十餘匹。

    又帶大車三輛。

    若非攜帶苞苴等項。

    何必用許多車馬。

    或系伊聞玉德欲行參辦。

    或多帶辎重。

    上省夤緣賄賂。

    俱未可定。

    着再傳谕玉德、即監提德明、嚴切究訊。

    所有查出多赀。

    從何而來。

    并遵前旨訊明伊上省時、大車三輛所載何物。

    作何使用。

    務得确供。

    迅速具奏。

    若玉德以參辦在前。

    思作好人。

    希圖将就完結。

    必将德明拏解來京審訊。

    一經得實。

    恐該撫不能當此重戾也。

     ○戊辰。

    谕曰、陳大用奏拏獲海洋盜匪炮械船隻一摺。

    内稱、當将盜犯十二名。

    并炮械等件。

    饬交寶山縣嚴行監禁。

    聽候督臣究辦等語。

    陳大用身為提督。

    于地方審辦案件。

    雖不應幹與。

    但伊現駐劄海口。

    督緝洋盜。

    遇有拏獲盜匪。

    自應究明首夥。

    及如何搶劫情形。

    一面奏聞。

    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