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五

關燈
木棚苗匪蜂擁前來官兵從山梁壓下。

    往來沖擊。

    各寨應援賊匪。

    複經額勒登保等分投截殺。

    乘勝直抵牛心山、及野牛塘暫劄。

    旋據花連布攻克梁冒寨。

    且戰且前。

    望見永綏廳城。

    臣等即從葫蘆坪一帶。

    剿殺沿途賊匪。

    分路繼至城内都司吳開泰、經曆黃沛、訓導李烜、即帶官兵及紳士難民出城。

    迎見大兵。

    聲淚俱下。

    當經遍加撫慰。

    并按照兵民戶口。

    散給糧石。

    仍帶兵至巴茅汛一帶。

    相機進剿谕曰、據福康安、和琳奏、痛剿土空一帶各寨苗匪。

    并迅解永綏圍城。

    實堪嘉尚。

    福康安、和琳、着交部議叙。

    所有随同打仗出力官兵等。

    着福康安等查明。

    一并咨部議叙。

    永綏被圍日久。

    糧饷幾絕。

    都司吳開泰等、多方鼓勵兵民。

    晝夜竭力固守。

    得保無虞。

    洵屬可嘉可憫。

    吳開泰、着加恩以參将升補。

    賞戴花翎。

    千總葛世鳳、着以守備補用。

    其經曆黃沛、訓導李烜、着賞給五品頂戴。

    事竣後。

    再行送部引見。

    另降谕旨。

    至永綏城難民等、被困日久。

    幫同守城。

    殊堪憐憫。

    着查明該難民等應納銀糧。

    俱加恩寬免三年。

    其并無田産、專以貿易為生者。

    着福康安等查明。

    酌量賞給銀兩。

    用示體恤。

    所有在事出力守城兵丁紳士鄉勇人等。

    仍着福康安等查明具奏。

    另行獎賞鼓勵又據畢沅奏。

    籌辦糧儲軍火等摺。

    辦理妥協諸凡留心。

    亦屬可嘉着加恩賞戴花翎。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曰、福康安等、統率大兵。

    攻克土空打仗殺賊。

    幾至三晝夜将弁兵丁。

    人人奮勇争先且派令花連布等。

    帶兵分往永綏。

    将八十餘日圍城。

    立時解散。

    實屬出力可嘉。

    已明降谕旨。

    将福康安、和琳、交部議叙。

    其守城官員。

    亦一并加恩矣。

    着再賞給福康安、和琳、大荷包各一對。

    小荷包各四個。

    孫士毅、畢沅、觀成、馮光熊或留防後路。

    或督辦軍需。

    均為妥協。

    額勒登保、屢次帶兵分路剿賊。

    德楞泰、在鎮筸後路。

    往來查察。

    亦着賞給大小荷包。

    其總兵花連布、及由京派往之巴圖魯侍衛章京綸布春等二十三員。

    并帶領降番之穆塔爾朗爾結二人俱各賞大荷包一對。

    以示嘉獎福康安等惟當倍加努力。

    奮勇進攻。

    速将首惡石柳鄧、石三保、吳隴登、三人。

    設法擒獲。

    速成大功懋膺嘉賞。

    至福康安等統率川黔勁兵所向克捷。

    賊匪經此番殲戮。

    早已望風膽落。

    而首惡石柳鄧、石三保、吳龍登、自知罪大惡極。

    尤必心懷畏懼。

    希圖竄逸。

    秀山後路平塊、邑梅一帶有孫士毅、觀成及總兵袁國璜等防守其硐口炮木山一帶。

    又派總兵田永秱等帶兵駐劄。

    層層攔禦。

    本日據孫士毅等奏、近日以來。

    賊人不敢前來撲卡。

    是川省防堵綦嚴。

    賊匪自不至再行竄入。

    惟松桃後路雖有彭廷棟在正大駐守馮光熊在銅仁駐守。

    福康安等、又派副将那丹珠、帶兵梭織巡查。

    但福康安等前此攻克大塘寨時。

    石柳鄧即潛行渡河。

    先往黃瓜寨與石三保一處藏匿茲大兵合并、在楚攻剿安知石柳鄧、石三保等不又潛從山僻小路。

    繞赴黔省。

    希冀牽制官兵。

    并欲乘間兔脫。

    不可不慮。

    福康安等、務當探明石柳鄧、石三保、吳隴登、是否現在黃瓜寨。

    抑在鴨保寨。

    将由楚入黔要隘。

    多派員弁帶兵堵禦。

    設法圍攻速擒首惡并知會彭廷棟、嚴饬那丹珠一體加意巡查。

    勿任石柳鄧等複竄至黔省正大。

    嗅腦、松桃等處。

    勾結滋擾。

    逃匿稽誅此為最要。

     ○禮部以會試中額請得旨這會試滿洲蒙古取中三名。

    漢軍取中一名。

    直隸取中十二名。

    奉天取中一名。

    山東取中十名。

    山西取中二名。

    河南取中六名。

    陝西取中三名。

    江蘇取中十三名。

    安徽取中八名。

    浙江取中十二名。

    江西取中十三名。

    湖北取中四名。

    湖南取中四名。

    福建取中五名。

    廣東取中六名。

    廣西取中二名。

    四川取中四名。

    貴州取中三名。

    雲南取中二名。

     ○庚辰大學士公管雲貴總督福康安奏、臣由金川帶兵以後。

    凡征剿石峰堡台灣、廓爾喀等處。

    皆賴聖明指授藉着微勞爵秩之隆已超俦列。

    茲因剿辦逆苗。

    複蒙賞戴三眼花翎。

    臣父傅恒。

    曾經恩眷賞戴。

    未敢祇領。

    臣謹援例懇辭。

    倘未蒙允準。

    仍行敬謹收貯。

    不敢戴用得旨、汝此數次功勞。

    實過汝父。

    朕若不格外加恩。

    乃是有私。

    何以為國家鼓勵衆世臣。

    不可辭該部知道。

     ○予故喀爾喀輔國公車登達什、緻祭如例。

     ○是月。

    浙江巡撫覺羅吉慶奏、浙江沿海各島五百六十一處。

    除本無居民之四百十四島。

    現無建屋居民。

    其向有民人之蛇盤、深灣、及大小門山等各戶内。

    陸續遷回内地者。

    男婦五十餘名口。

    至鎮海縣之上下梅山。

    凡因農期移住者。

    均令于種作事畢。

    即回内地。

    各島居民。

    現在減無增。

    仍饬各鎮道等、于出洋會哨時。

    留心稽查。

    得旨、以實為之。

    毋虛應故事 ○雲南巡撫姚棻奏、現準福康安咨。

    臣暫留貴州省城。

    俟軍務竣。

    再赴滇南。

    但貴州巡撫關防。

    業經赍赴銅仁。

    交馮光熊接收。

    其省局籌饷提案、及地方題咨各項。

    請暫用藩司印。

    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松桃等處現須分設營卡除碾運軍米。

    已饬交銅仁收貯。

    不緻遲誤。

    至火藥鉛彈。

    勢須由各标營撥解。

    但上遊各營距銅仁較遠。

    應令陸續解交省局暫貯。

    并移知馮光熊。

    酌量調撥。

    即行配制趕運。

    又批好一切勉為之。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