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陳騰龍、盧呈瑞、守備馬隆、俱着賞換花翎。
千總王大勇、着以應升之缺升用。
防禦特松阿、守備袁章、田豫章、千總胥耀宗、把總楊傑、俱着賞戴藍翎千總薛升、羅思舉、俱着以守備升用。
義民首貢生劉星渠、着賞給五品頂戴。
并賞戴花翎。
以通判選用。
書吏苟敬賢。
着賞給九品職銜、以主簿吏目等官選用。
義勇首冉斌。
着賞戴藍翎、以千總拔補。
義勇首劉貴龔正海、羅貴、海英勝、俱着賞戴藍翎、以把總外委拔補。
以示獎勵。
○戊子。
敕谕、本年春間皇帝臨雍禮成。
原定于冬間大閱。
現在川東、川北、教匪雖将次剿除完竣。
但健銳營、火器營、官兵尚未徹回。
本年大閱。
着暫行停止。
○冬。
十月。
辛卯朔。
太上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癸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恩慕寺。
恩佑寺、行禮。
○甲午。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同樂園。
賜皇子、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等食。
至丁酉皆如之。
○丙申。
太上皇帝以皇帝萬壽節。
禦正大光明殿。
皇帝率皇子、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官員等、詣太上皇帝前行禮。
○庚子。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大高殿。
壽皇殿、行禮。
○還宮。
○太上皇帝以重建乾清宮成。
行祀神禮。
命議叙管工大臣官員、并賞赉工匠、内監等、緞匹有差。
○敕谕、本日朕同皇帝進宮。
閱視乾清宮交泰殿工程。
規模宏整。
悉複舊觀。
朕心深為嘉悅。
自上年臘月底擇吉安梁。
今歲春融興工。
秋仲即已告成。
并不費采購之繁。
辦理妥速。
允宜甄叙示獎。
除總理工程事務和珅、福長安業因軍功從優加恩。
毋庸議叙外。
其監修之總管内務府大臣緼布、盛住、交部議叙。
至在工監督各員。
着和珅福長安分别等第。
其列為一等者。
從優議叙。
餘着照例議叙。
所有匠頭等、亦着分别賞給緞匹。
用昭恩獎。
○丙午。
太上皇帝詣雍和宮行禮。
○己酉。
太上皇帝命大學士蘇淩阿為正使、禮部尚書德明為副使、持節冊封頴貴妃。
冊文曰、朕惟承恩婉順芳箴夙着彤闱。
錫福康強。
令典宜加紫掖。
爰頒鳳诏。
用贲鸾書。
爾頴妃巴林氏、淑慎聿彰。
柔嘉允協。
位崇九禦。
欣壸職之久襄。
年近七旬。
應宏階之遞進。
茲特晉封為貴妃。
錫之冊寶爾其知恩敬受。
長符吉于安貞。
迪德懋修倍引和于雍穆。
欽哉。
○命大學士劉墉為正使、禮部尚書紀昀為副使、持節冊封芳妃。
冊文曰、朕惟内官選德。
先綏履福之常。
中壸服勤。
尤念承恩之久。
功既襄于褕釆。
寵宜被以綸音。
咨爾芳嫔陳氏、秉質柔嘉。
持躬溫淑。
早傳婉娩。
椒庭之禮教維娴。
計厥歲年。
蘭殿之職司無斁。
茲晉封爾為芳妃。
錫之冊印。
爾其式膺茂典。
副優渥之殊榮。
彌表懿徽。
昭敬恭于勿替欽哉。
○己未。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壽皇殿行禮。
○十一月甲戌。
太上皇帝詣大高殿行禮。
○丁醜。
皇帝率王、貝勒、貝子、公、内外文武大臣等、奏請庚申年恭舉太上皇帝九旬萬萬壽慶典。
敕谕曰、皇帝以庚申年為朕九旬萬萬壽。
率領王貝勒大臣、及将軍督撫等籲請舉行慶典。
恭祝蕃厘。
覽奏具見孝思誠悃。
朕仰膺昊眷。
撫禦埏纮。
笃祜凝禧。
躬跻上壽一堂五世。
慶衍雲礽。
前于丙辰元旦。
肇舉授受鴻儀。
三載以來。
孜孜訓政。
弗敢稍自暇逸。
豐登屢告。
旸雨應時。
此皆仰荷上天錫佑。
列祖垂庥。
景運昌期。
洵為史牒所罕觏。
敬感之餘。
彌深乾惕何敢踵事增華。
稍存滿假。
況川省教匪雖将次平定。
而餘氛現尚未淨。
宵旰方切焦勞。
豈敢侈陳隆軌。
惟皇帝合萬國之歡心。
以天下為孝養。
胪辭籲請。
至再至三。
若卻而勿受。
轉似矯情。
非所以仰承鴻贶。
且無以申皇帝誠孝之心。
惬臣民祝嘏之願。
不得已姑允所請。
于庚申年舉行慶典。
一切儀文。
俱照康熙六十年、及乾隆五十五年朕八旬萬壽典例備辦。
毋得稍有加增。
緻滋華靡。
此次慶節。
率土騰歡。
宜沛殊恩。
用光钜典。
所有應行加恩各事宜。
俟查明頒發诏旨恩谕外。
至文武鄉會試。
尤為作人盛典。
着于己未年舉行恩科文武鄉試庚申年舉行恩科文武會試。
以示衍慶推恩至意。
将此通谕知之。
○又敕谕、皇帝以庚申年為朕九旬萬萬壽。
率領王貝勒及内外大臣等、籲請舉行慶典。
恭祝蕃厘。
若卻而不受。
轉似矯情。
是以降旨允行。
但應備儀文。
典禮甚钜。
必須專派大臣董辦。
庶可仰體朕心。
不緻踵事增華。
以副孝養胪歡之意。
着派大學士和珅、王傑、蘇淩阿、劉墉、尚書福長安、彭元瑞總辦。
以期經理得當。
用光钜典。
○甲申。
太上皇帝詣壽康宮行禮。
○十二月。
己酉。
敕谕、今歲天氣較寒。
朕親理庶務。
無暇行幸。
所有冰鞋行頭。
雖未閱看。
伊等究系豫備。
着加恩仍照向年賞赉。
交該管大臣等均勻分給以示朕轸念窮苦兵丁之至意。
○辛亥。
太上皇帝禦重華宮賜禦前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并賞赉有差 大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 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九
千總王大勇、着以應升之缺升用。
防禦特松阿、守備袁章、田豫章、千總胥耀宗、把總楊傑、俱着賞戴藍翎千總薛升、羅思舉、俱着以守備升用。
義民首貢生劉星渠、着賞給五品頂戴。
并賞戴花翎。
以通判選用。
書吏苟敬賢。
着賞給九品職銜、以主簿吏目等官選用。
義勇首冉斌。
着賞戴藍翎、以千總拔補。
義勇首劉貴龔正海、羅貴、海英勝、俱着賞戴藍翎、以把總外委拔補。
以示獎勵。
○戊子。
敕谕、本年春間皇帝臨雍禮成。
原定于冬間大閱。
現在川東、川北、教匪雖将次剿除完竣。
但健銳營、火器營、官兵尚未徹回。
本年大閱。
着暫行停止。
○冬。
十月。
辛卯朔。
太上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癸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恩慕寺。
恩佑寺、行禮。
○甲午。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同樂園。
賜皇子、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等食。
至丁酉皆如之。
○丙申。
太上皇帝以皇帝萬壽節。
禦正大光明殿。
皇帝率皇子、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官員等、詣太上皇帝前行禮。
○庚子。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大高殿。
壽皇殿、行禮。
○還宮。
○太上皇帝以重建乾清宮成。
行祀神禮。
命議叙管工大臣官員、并賞赉工匠、内監等、緞匹有差。
○敕谕、本日朕同皇帝進宮。
閱視乾清宮交泰殿工程。
規模宏整。
悉複舊觀。
朕心深為嘉悅。
自上年臘月底擇吉安梁。
今歲春融興工。
秋仲即已告成。
并不費采購之繁。
辦理妥速。
允宜甄叙示獎。
除總理工程事務和珅、福長安業因軍功從優加恩。
毋庸議叙外。
其監修之總管内務府大臣緼布、盛住、交部議叙。
至在工監督各員。
着和珅福長安分别等第。
其列為一等者。
從優議叙。
餘着照例議叙。
所有匠頭等、亦着分别賞給緞匹。
用昭恩獎。
○丙午。
太上皇帝詣雍和宮行禮。
○己酉。
太上皇帝命大學士蘇淩阿為正使、禮部尚書德明為副使、持節冊封頴貴妃。
冊文曰、朕惟承恩婉順芳箴夙着彤闱。
錫福康強。
令典宜加紫掖。
爰頒鳳诏。
用贲鸾書。
爾頴妃巴林氏、淑慎聿彰。
柔嘉允協。
位崇九禦。
欣壸職之久襄。
年近七旬。
應宏階之遞進。
茲特晉封為貴妃。
錫之冊寶爾其知恩敬受。
長符吉于安貞。
迪德懋修倍引和于雍穆。
欽哉。
○命大學士劉墉為正使、禮部尚書紀昀為副使、持節冊封芳妃。
冊文曰、朕惟内官選德。
先綏履福之常。
中壸服勤。
尤念承恩之久。
功既襄于褕釆。
寵宜被以綸音。
咨爾芳嫔陳氏、秉質柔嘉。
持躬溫淑。
早傳婉娩。
椒庭之禮教維娴。
計厥歲年。
蘭殿之職司無斁。
茲晉封爾為芳妃。
錫之冊印。
爾其式膺茂典。
副優渥之殊榮。
彌表懿徽。
昭敬恭于勿替欽哉。
○己未。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壽皇殿行禮。
○十一月甲戌。
太上皇帝詣大高殿行禮。
○丁醜。
皇帝率王、貝勒、貝子、公、内外文武大臣等、奏請庚申年恭舉太上皇帝九旬萬萬壽慶典。
敕谕曰、皇帝以庚申年為朕九旬萬萬壽。
率領王貝勒大臣、及将軍督撫等籲請舉行慶典。
恭祝蕃厘。
覽奏具見孝思誠悃。
朕仰膺昊眷。
撫禦埏纮。
笃祜凝禧。
躬跻上壽一堂五世。
慶衍雲礽。
前于丙辰元旦。
肇舉授受鴻儀。
三載以來。
孜孜訓政。
弗敢稍自暇逸。
豐登屢告。
旸雨應時。
此皆仰荷上天錫佑。
列祖垂庥。
景運昌期。
洵為史牒所罕觏。
敬感之餘。
彌深乾惕何敢踵事增華。
稍存滿假。
況川省教匪雖将次平定。
而餘氛現尚未淨。
宵旰方切焦勞。
豈敢侈陳隆軌。
惟皇帝合萬國之歡心。
以天下為孝養。
胪辭籲請。
至再至三。
若卻而勿受。
轉似矯情。
非所以仰承鴻贶。
且無以申皇帝誠孝之心。
惬臣民祝嘏之願。
不得已姑允所請。
于庚申年舉行慶典。
一切儀文。
俱照康熙六十年、及乾隆五十五年朕八旬萬壽典例備辦。
毋得稍有加增。
緻滋華靡。
此次慶節。
率土騰歡。
宜沛殊恩。
用光钜典。
所有應行加恩各事宜。
俟查明頒發诏旨恩谕外。
至文武鄉會試。
尤為作人盛典。
着于己未年舉行恩科文武鄉試庚申年舉行恩科文武會試。
以示衍慶推恩至意。
将此通谕知之。
○又敕谕、皇帝以庚申年為朕九旬萬萬壽。
率領王貝勒及内外大臣等、籲請舉行慶典。
恭祝蕃厘。
若卻而不受。
轉似矯情。
是以降旨允行。
但應備儀文。
典禮甚钜。
必須專派大臣董辦。
庶可仰體朕心。
不緻踵事增華。
以副孝養胪歡之意。
着派大學士和珅、王傑、蘇淩阿、劉墉、尚書福長安、彭元瑞總辦。
以期經理得當。
用光钜典。
○甲申。
太上皇帝詣壽康宮行禮。
○十二月。
己酉。
敕谕、今歲天氣較寒。
朕親理庶務。
無暇行幸。
所有冰鞋行頭。
雖未閱看。
伊等究系豫備。
着加恩仍照向年賞赉。
交該管大臣等均勻分給以示朕轸念窮苦兵丁之至意。
○辛亥。
太上皇帝禦重華宮賜禦前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并賞赉有差 大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 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