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盈餘比較不敷一摺。
内稱上年湖廣、安徽、淮、徐、一帶雨多歉收。
雜貨滞消。
以緻船隻稀少。
川楚糧食、及簰把等項。
販運寥寥。
本年稅課。
比最旺之五十七年。
竟短少銀一十五萬八千二百餘兩。
懇請治罪全數賠補等語。
湖廣、江西、安徽等省。
本年收成。
俱屬豐稔。
商販往來船隻。
自應較往年為多。
所收稅課。
亦應較旺。
乃九江關商稅。
上年比較。
已屬不敷。
而本年所收數目。
短少愈多。
若非該監督辦理不善。
即系書役家人。
有私行透漏等弊。
必須嚴密訪查。
以杜侵隐。
蘇淩阿曾任九江道。
于該關稅課情形。
素所谙悉。
且現署兩江總督。
江西即其所屬。
亦應順便前往巡察。
上年系令陳淮覆查。
據奏無弊。
今年未便仍令該撫往查。
着傳谕蘇淩阿、即行前往九江。
将本年關稅盈餘銀兩。
因何短绌。
有無捏飾之處。
據實查明具奏。
勿稍回護。
俟奏到日。
再降谕旨。
○兩廣總督覺羅長麟奏、定例沿海水師營兵。
赴海協捕。
本汛應食錢糧。
留贍家口。
該兵丁未免枵腹從公。
查調兵協捕。
應日給口糧銀、弁八分。
兵五分。
請于藩庫現存田房稅羨閑款銀兩内、撥借二十萬兩。
交商營運。
作為巡洋兵丁口糧、及燂洗船隻添補繩纜之用。
下部知之。
○以故五經博士冉廷硯子傳科、冉上成孫廣淇、仲耀孫贻熙、各襲職。
○予故克勤郡王雅朗阿祭葬如例。
谥曰莊。
○癸酉。
旌表守正捐軀山東蘭山縣民王小拔妻王氏。
○甲戌。
上禦甯壽宮景祺閣。
賜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等食。
賞赉有差。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梁肯堂奏、河間、天津、正定等二十州縣。
被災八分之極貧民。
請于明春展赈一個月口糧等語。
因查山東省被災地方。
據畢沅奏請九十分極次貧民。
展赈兩個月。
七八分極次貧民。
展赈一個月。
本年直隸被災情形。
較山東為重。
何以該督所請展赈之處。
轉止一月。
看來所定災分。
亦未必能确實。
想該督或因經費不敷。
意存節減。
但朕惠愛黎元。
遇有水旱偏災。
不惜億萬帑金。
優加赈恤。
豈可因該省經費不能充裕。
緻使小民稍有失所。
況明年系閏二月。
為日甚長。
距春收較遠。
若僅展赈一月。
甯足以資接濟。
着傳谕梁肯堂、莫存為朕惜費之心。
即将河間、天津、正定等二十州縣内。
被災較重至九十分應展赈兩個月者幾州縣。
被災次重應展赈一個月者幾州縣。
即行詳細确查。
迅速具奏。
以便新正頒發恩旨。
如需請撥銀兩。
亦即據實拟定數目奏聞。
即于部庫撥給。
毋得稍存回護諱飾。
緻負朕痌瘝在抱至意。
○乙亥。
上幸瀛台。
回部吐魯番多羅郡王伊斯堪達爾等十三人。
土爾扈特多羅郡王巴特瑪烏巴錫、固山貝子沙喇扣肯、和碩特多羅貝勒騰特克、杜爾伯特來使根敦紮布、及朝鮮國正使樸宗嶽、副使鄭大容、荷蘭國正使口□德口□勝、副使口□範口□罷口□覽等。
于西苑門外瞻觐。
○丙子。
上禦撫辰殿大幄次。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及回部吐魯番多羅郡王伊斯堪達爾等十三人。
土爾扈特多羅郡王巴特瑪烏巴錫、固山貝子沙喇扣肯、和碩特多羅貝勒騰特克、杜爾伯特來使根敦紮布等宴。
○谕曰、保甯着補授吏部尚書。
所遺伊犁将軍員缺。
着明亮補授。
俟明亮到彼交代後。
保甯再行來京。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邪教案犯劉之協、另案關提至河南扶溝縣。
乘間脫逃一案。
将穆和蔺革職。
發往烏噜木齊效力贖罪。
并将革令劉清鼐、及案内之解役人等。
一并解京審訊。
茲據軍機大臣訊明劉清鼐供詞。
據稱劉之協、于九月十五日脫逃。
伊于十九日。
奉到上司查拏劉之協公文。
始知系邪教案内要犯等語。
劉之協系與劉松倡複邪教之人。
豫省為劉松原籍。
既經穆和蔺查出。
咨會甘肅究辦。
即應先行飛速通饬各屬。
将劉之協及早查拏。
則該縣得以早奉公文。
即可将該犯克期解送。
迺遲緩怠玩。
延擱時日。
緻要犯得以乘間脫逃。
由此觀之。
是劉清鼐疎脫人犯。
皆由于穆和蔺之行文遲延所緻。
其罪實無可逭。
前次僅将伊革職。
發往烏噜木齊效力贖罪。
尚屬從輕示懲。
計此旨到時。
穆和蔺已可行抵蘭州。
着傳谕勒保、即宣示谕旨。
令其将因何不早為行文拏犯之處。
明白登答據實具奏。
○丁醜。
谕軍機大臣等、上年<口英>咭唎貢使到京。
曾請派該國之人住居内地。
照管買賣、及該國船隻照例上稅各條。
當令軍機大臣面加駁饬。
并于該使臣回國時。
發給敕谕二道。
谕知該國王敬謹遵照。
想該國王震懾聲威。
接奉敕谕。
義正詞嚴。
自不敢再行渎請。
但夷性貪得便宜。
恐日久複萌故智。
所有前發敕谕。
雖曾令松筠面向長麟告知。
究未必能如繕寫之詳明。
而該省又無檔案可查。
設将來該國複有仍前渎請之事。
該督撫等一時辦理。
不能得有把握。
着将上年頒給<口英>咭唎敕谕二道。
鈔錄發交長麟等密為存記。
并令入于交代。
以便日後接任之員。
遵照妥辦。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曰、成林奏、恭赍頒賞阮光缵敕書蟒袍等件。
前赴鎮南關。
于太平府途次。
接據阮光缵呈稱、接
内稱上年湖廣、安徽、淮、徐、一帶雨多歉收。
雜貨滞消。
以緻船隻稀少。
川楚糧食、及簰把等項。
販運寥寥。
本年稅課。
比最旺之五十七年。
竟短少銀一十五萬八千二百餘兩。
懇請治罪全數賠補等語。
湖廣、江西、安徽等省。
本年收成。
俱屬豐稔。
商販往來船隻。
自應較往年為多。
所收稅課。
亦應較旺。
乃九江關商稅。
上年比較。
已屬不敷。
而本年所收數目。
短少愈多。
若非該監督辦理不善。
即系書役家人。
有私行透漏等弊。
必須嚴密訪查。
以杜侵隐。
蘇淩阿曾任九江道。
于該關稅課情形。
素所谙悉。
且現署兩江總督。
江西即其所屬。
亦應順便前往巡察。
上年系令陳淮覆查。
據奏無弊。
今年未便仍令該撫往查。
着傳谕蘇淩阿、即行前往九江。
将本年關稅盈餘銀兩。
因何短绌。
有無捏飾之處。
據實查明具奏。
勿稍回護。
俟奏到日。
再降谕旨。
○兩廣總督覺羅長麟奏、定例沿海水師營兵。
赴海協捕。
本汛應食錢糧。
留贍家口。
該兵丁未免枵腹從公。
查調兵協捕。
應日給口糧銀、弁八分。
兵五分。
請于藩庫現存田房稅羨閑款銀兩内、撥借二十萬兩。
交商營運。
作為巡洋兵丁口糧、及燂洗船隻添補繩纜之用。
下部知之。
○以故五經博士冉廷硯子傳科、冉上成孫廣淇、仲耀孫贻熙、各襲職。
○予故克勤郡王雅朗阿祭葬如例。
谥曰莊。
○癸酉。
旌表守正捐軀山東蘭山縣民王小拔妻王氏。
○甲戌。
上禦甯壽宮景祺閣。
賜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大臣、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等食。
賞赉有差。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梁肯堂奏、河間、天津、正定等二十州縣。
被災八分之極貧民。
請于明春展赈一個月口糧等語。
因查山東省被災地方。
據畢沅奏請九十分極次貧民。
展赈兩個月。
七八分極次貧民。
展赈一個月。
本年直隸被災情形。
較山東為重。
何以該督所請展赈之處。
轉止一月。
看來所定災分。
亦未必能确實。
想該督或因經費不敷。
意存節減。
但朕惠愛黎元。
遇有水旱偏災。
不惜億萬帑金。
優加赈恤。
豈可因該省經費不能充裕。
緻使小民稍有失所。
況明年系閏二月。
為日甚長。
距春收較遠。
若僅展赈一月。
甯足以資接濟。
着傳谕梁肯堂、莫存為朕惜費之心。
即将河間、天津、正定等二十州縣内。
被災較重至九十分應展赈兩個月者幾州縣。
被災次重應展赈一個月者幾州縣。
即行詳細确查。
迅速具奏。
以便新正頒發恩旨。
如需請撥銀兩。
亦即據實拟定數目奏聞。
即于部庫撥給。
毋得稍存回護諱飾。
緻負朕痌瘝在抱至意。
○乙亥。
上幸瀛台。
回部吐魯番多羅郡王伊斯堪達爾等十三人。
土爾扈特多羅郡王巴特瑪烏巴錫、固山貝子沙喇扣肯、和碩特多羅貝勒騰特克、杜爾伯特來使根敦紮布、及朝鮮國正使樸宗嶽、副使鄭大容、荷蘭國正使口□德口□勝、副使口□範口□罷口□覽等。
于西苑門外瞻觐。
○丙子。
上禦撫辰殿大幄次。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及回部吐魯番多羅郡王伊斯堪達爾等十三人。
土爾扈特多羅郡王巴特瑪烏巴錫、固山貝子沙喇扣肯、和碩特多羅貝勒騰特克、杜爾伯特來使根敦紮布等宴。
○谕曰、保甯着補授吏部尚書。
所遺伊犁将軍員缺。
着明亮補授。
俟明亮到彼交代後。
保甯再行來京。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邪教案犯劉之協、另案關提至河南扶溝縣。
乘間脫逃一案。
将穆和蔺革職。
發往烏噜木齊效力贖罪。
并将革令劉清鼐、及案内之解役人等。
一并解京審訊。
茲據軍機大臣訊明劉清鼐供詞。
據稱劉之協、于九月十五日脫逃。
伊于十九日。
奉到上司查拏劉之協公文。
始知系邪教案内要犯等語。
劉之協系與劉松倡複邪教之人。
豫省為劉松原籍。
既經穆和蔺查出。
咨會甘肅究辦。
即應先行飛速通饬各屬。
将劉之協及早查拏。
則該縣得以早奉公文。
即可将該犯克期解送。
迺遲緩怠玩。
延擱時日。
緻要犯得以乘間脫逃。
由此觀之。
是劉清鼐疎脫人犯。
皆由于穆和蔺之行文遲延所緻。
其罪實無可逭。
前次僅将伊革職。
發往烏噜木齊效力贖罪。
尚屬從輕示懲。
計此旨到時。
穆和蔺已可行抵蘭州。
着傳谕勒保、即宣示谕旨。
令其将因何不早為行文拏犯之處。
明白登答據實具奏。
○丁醜。
谕軍機大臣等、上年<口英>咭唎貢使到京。
曾請派該國之人住居内地。
照管買賣、及該國船隻照例上稅各條。
當令軍機大臣面加駁饬。
并于該使臣回國時。
發給敕谕二道。
谕知該國王敬謹遵照。
想該國王震懾聲威。
接奉敕谕。
義正詞嚴。
自不敢再行渎請。
但夷性貪得便宜。
恐日久複萌故智。
所有前發敕谕。
雖曾令松筠面向長麟告知。
究未必能如繕寫之詳明。
而該省又無檔案可查。
設将來該國複有仍前渎請之事。
該督撫等一時辦理。
不能得有把握。
着将上年頒給<口英>咭唎敕谕二道。
鈔錄發交長麟等密為存記。
并令入于交代。
以便日後接任之員。
遵照妥辦。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曰、成林奏、恭赍頒賞阮光缵敕書蟒袍等件。
前赴鎮南關。
于太平府途次。
接據阮光缵呈稱、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