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六十四

關燈
軍犯劉松。

    系本案教首。

    咨拏究辦。

    并經訊出劉之協、系劉松之徒。

    轉傳宋之清等、斂送根基銀兩。

    今穆和蔺摺内、祗稱将續獲之李殿邦、解交福甯、提同宋之清質審。

    而于劉之協一犯。

    并未提及。

    又該撫前次所奏、馳赴扶溝查辦一節。

    其行至何處。

    如何查拏督緝。

    有無蹤迹之處。

    亦并無一語奏及。

    竟欲将該省關提劉之協、緻乘間脫逃情由。

    希圖混過。

    僅照陝省辦法。

    将留豫審訊之案犯。

    分别定拟具奏。

    敷衍塞責。

    即所奏之摺。

    以穆和蔺庸闇無能。

    亦未必自能想到如此掩飾。

    不過任聽幕友支飾繕寫。

    思以一奏颟顸完事。

    實不料其糊塗無福。

    一至于此。

    穆和蔺、着再交部嚴加議處。

     ○谕軍機大臣等、昨據梁肯堂奏、豫省漕船過境摺内、有徐州前後幫船字樣。

    朕以該督所奏。

    既系豫省漕運。

    何以用江南徐州幫船。

    因令軍機大臣查明。

    原來河南省向無出運軍船。

    所有該省漕糧。

    例系分派直隸之天津通州幫。

    江南之徐州前後幫。

    山東之德州幫。

    任城幫。

    平山衛、臨清衛、前後幫。

    各軍船代為協運。

    各省督撫等遇有奏報過境日期等摺。

    自應将協運河南漕糧之某衛幫船字樣。

    即于出語聲叙。

    便可一目了然。

    乃昨梁肯堂摺内、但稱豫省重運漕船過境。

    本日據穆和蔺奏報之摺。

    亦祗稱漕麥兌竣開行。

    竟似用本省漕船一般。

    并未将徐州協運緣由叙明。

    閱至摺尾。

    方有徐州前後幫字樣。

    轉緻牽混不清。

    殊欠明晰。

    着傳谕各該督撫、嗣後于奏報豫省漕船過境摺内、将某衛協運幫船字樣。

    即于出語聲叙明晰。

    毋得仍前牽混。

     ○壬辰。

    上禦懋勤殿。

    勾到安徽、江蘇、山西、情實罪犯。

    停決安徽斬犯三人。

    江蘇斬犯一人。

    絞犯七人。

    山西斬犯一人。

    絞犯二人。

    餘一百四十八人予勾。

     ○癸巳。

    谕、前因山東臨清、館陶等州縣。

    漳衛二河水漲。

    村莊多有被淹。

    業經疊降恩旨。

    加兩倍賞恤。

    并将被水之處、應徵秋糧。

    概行豁免。

    茲據畢沅奏、查定例漕糧不在豁免秋糧數内。

    向不蠲緩等語。

    固屬照例辦理。

    但念本年臨清等屬。

    夏麥被旱。

    秋禾又複被淹。

    若将漕糧按例徵收。

    究恐民力不無拮據。

    着再加恩将臨清等處被災地方。

    應納漕糧。

    一體豁免。

    俾民力益加寬裕。

    該撫務督率所屬。

    實心經理。

    使小民均沾實惠。

    以副朕轸念災區。

    恩加無已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福康安奏、貴州按察使西成、系伊教習清書之師。

    例應回避。

    請旨酌調等語。

    西成着調補湖南按察使。

    其貴州按察使員缺。

    即着阿彰阿調補。

     ○甲午。

    遣官祭先醫之神。

     ○上幸皇十七子永璘第。

     ○浙江巡撫覺羅吉慶疏報、臨海縣開墾額外荒地六十一畝有奇。

     ○乙未。

    上禦懋勤殿。

    勾到河南、山東、情實罪犯。

    停決河南絞犯五人。

    餘七十七人予勾。

     ○谕曰、江蘭前因失察曹縣盜案。

    遲久不辦。

    是以降補臬司。

    又因滇省現有清查錢法等語。

    為臬司專管。

    複經調任雲南。

    但念其失察之案。

    究屬因公。

    且藩臬所管事自有差别。

    況其同案降調之前任臬司羅煐、業已因辦理疏消事宜妥協。

    加恩賞給按察使銜。

    而江蘭于護理山東巡撫任内、查辦災赈事務。

    尚為認真。

    江蘭、亦着加恩賞給布政使銜。

    以示獎勵。

    江蘭當益加感奮。

    将地方錢法等事。

    随同福康安實心整饬。

    以期諸弊肅清。

    方為不負委任。

    倘不知奮勉。

    稍有懈忽。

    以緻該省銅質仍前低潮。

    錢法仍前滋弊。

    必當加倍治罪。

     ○谕軍機大臣曰、蔣兆奎奏、赴局親查局鑄錢文一摺。

    據稱山西省錢局所鑄錢文。

    俱系解赴藩司衙門驗收。

    巡撫亦時往抽查。

    今覆加秤驗。

    并無輕減等語。

    所奏殊未可信。

    各省鼓鑄。

    何嘗不稱秤驗抽查。

    而所鑄錢文。

    率皆私行減小。

    形質脆薄。

    緻使奸民轉将小錢改鑄如式之錢。

    乘機牟利。

    可見各省所稱查驗局錢。

    皆屬虛僞。

    豈山西省局鑄錢文。

    竟無輕減。

    即就現在該撫呈進局錢而論。

    其形模輪廓。

    亦屬粗糙糢糊。

    該省亦安能保無偷減情事。

    着傳谕蔣兆奎、惟當嚴饬局員。

    認真鼓鑄。

    并随時實力查察。

    務使弊絕風清。

    勿任如前玩誤。

    方為不負委任。

    将此傳谕蔣兆奎、并谕有鼓鑄省分督撫知之。

    若果實力督察。

    小錢何尚如此之多也。

     ○又谕曰、穆和蔺奏、親身督緝逃犯。

    并将參令解部治罪一摺。

    據稱接奉谕旨。

    愧懼悚惶。

    罔知所措等語。

    劉之協一犯。

    先經該省另案關提。

    且正當查拏邪教案犯緊急之時。

    自應向其切實根究。

    乃置若罔聞。

    一任屬員玩忽從事。

    以緻要犯乘間脫逃。

    該撫所司何事。

    今始稱愧懼悚惶。

    亦已無及。

    前已有旨令穆和蔺親身督拏。

    今已閱多日。

    尚未拏獲。

    厥咎甚重。

    着先拔去花翎。

    令其戴罪實力督拏。

    若于該省即能緝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