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八

關燈
年應徵錢糧若一律催徵。

    民力更形拮據着加恩将荊門州之馬上一等九圖。

    潛江縣之長一等二十九垸。

    天門縣之連魚團等二十七垸。

    沔陽州之小石等二十八垸。

    本年應徵錢糧緩至次年麥熟後徵收。

    以示體恤。

    該撫惟當督率所屬。

    妥為經理。

    俾小民均沾實惠。

    以副朕轸念闾閻、恩加無已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蘇楞額奏、海州分司所屬闆浦、中正、臨興、三場。

    本年六七月間。

    因雨水過多。

    間有被淹之處。

    現在查明該處被水處所業經設法疏消。

    未淹高地秋禾仍屬有收。

    實系勘不成災等語。

    闆浦、中正、臨興、三場。

    本系沿海瘠貧之區。

    今因夏秋雨水過多。

    間被淹浸。

    雖勘不成災。

    但将來冬令鹽花歸土。

    謀食維艱。

    若将折價錢糧。

    照常徵收竈力。

    未免拮據所有闆浦中正臨興三場。

    應徵本年壓徵五十九年折價錢糧。

    着加恩緩至明年麥收後啟徵。

    分作二年帶還。

    俾海隅貧竈。

    并臻寬裕。

    以示朕轸恤加恩至意。

     ○升任廣東巡撫署兩廣總督朱圭疏報、乾隆五十九年分恩平縣、開墾額外荒地一頃有奇。

     ○庚寅。

    谕軍機大臣等、據吳璥奏、續收小錢、解赴直隸歸局镕銷一摺。

    河南山東等省。

    向無錢局。

    所收小錢。

    俱解交直隸歸局镕銷。

    但現在正屆停鑄。

    此項小錢收貯後。

    作何籌辦。

    直隸省收到小錢。

    共有若幹。

    着梁肯堂即行查明具奏。

    至各省查辦小錢。

    為日已久。

    是否收繳淨盡。

    其有鼓鑄省分。

    現俱停鑄。

    所收小錢。

    是否先行镕銷。

    存貯何處。

    若未經銷毀。

    恐存積日久。

    吏胥從中舞弊。

    又複偷賣行使。

    小錢仍至充斥。

    是收繳小錢。

    祗屬有名無實。

    或緻日久生懈。

    并着傳谕各督撫、将現在小錢收繳後如何籌辦。

    能否依限淨盡之處。

    一并據實覆奏。

     ○命少詹事曹城、提督山東學政。

     ○辛卯。

    谕軍機大臣曰、魁倫等奏、審明械鬥斃命各犯一摺。

    已交軍機大臣會同該部速拟具奏矣。

    錢受椿身為臬司。

    種種營私舞弊。

    甚至延案勒賄。

    拖斃多命。

    罪不容誅。

    前令解京。

    原欲親加廷訊。

    盡法懲治示儆。

    今思伊職分尚小。

    不足加之廷鞫。

    外省押解人犯。

    行程不能迅速。

    此時即已起解。

    亦不過甫入浙境。

    且錢受椿倚恃督撫聲勢。

    性情乖張。

    貪縱妄為。

    閩省官民。

    自必群懷忿怨。

    傳谕魁倫接奉此旨。

    如錢受椿尚未起解。

    即毋庸解京。

    如已抵浙境。

    即着吉慶派委滿洲道員。

    小心管解回閩。

    交該署督撫親視刑夾二次。

    重責四十闆。

    再傳集在省官員。

    監同正法。

    俾觸目儆心。

    以為骩法營私、謬妄貪黩者戒。

    至饋送錢受椿等各員。

    雖由上司勒索。

    究非潔己守分之人。

    僅予褫革。

    未足示儆。

    着交與魁倫等、于清查虧空完竣後。

    若各該員尚有侵虧情節。

    自應從重問拟。

    若止于饋送。

    亦當分别定以遠戌。

    而此内史恒岱一員、既送浦霖銀兩。

    又送錢受椿物件石永福則于饋送浦霖一節。

    尚思掩飾。

    不即自行供首。

    此二人如另有侵虧之處。

    因當按律問拟。

    如亦不過止于饋送。

    應拟遣伊犁此案夤緣各員俱當永不叙用。

    以昭儆戒。

    前降谕旨。

    除浦霖等供出饋送各員外。

    不必再加深究。

    以示不為已甚之意。

    然既已供出。

    亦不得不加之懲創。

    以肅官方而澄吏治。

     ○又谕曰、魁倫等奏、審拟長泰縣械鬥一案。

    已交軍機大臣等、速拟具奏。

    及議上。

    朕覆加詳閱。

    其中情節。

    尚屬可疑。

    此案林薛二姓。

    因争水起釁糾衆械鬥。

    自應互有殺傷。

    何以林姓被殺者共十六名。

    尚有受傷者二名。

    而薛姓被殺者僅有一名。

    即雲薛姓人數較多。

    其殺傷人數。

    亦不應如此多寡懸殊。

    此尚系上年六月之案。

    至今審結業已遲至年餘。

    且魁倫、姚棻、俱非原辦之人。

    無所用其回護。

    着再交與該署督撫、即提集案證。

    悉心研鞫。

    如另有别情。

    不妨據實改正。

    不必因長麟定拟具奏在前。

    急于完案。

    稍存遷就。

    倘薛姓實系恃衆行兇。

    傷斃多命。

    則法無可貸。

    此案業經軍機大臣等照覆。

    着将所拟原摺。

    一并發去。

    該署督等審明後。

    如果情真罪當。

    即可将應行正法人犯。

    一面辦理。

    一面奏聞。

    若尚未确實。

    事關斬決多犯。

    不可稍有草率。

    以緻屈抑。

    方為妥善。

    尋奏、林姓人數本少。

    兼又猝不及防。

    是以緻斃多命。

    反覆研鞫。

    委無别情。

    應照原拟辦理。

    報聞。

     ○禮部奏、冬至節應行慶賀禮。

    得旨、本年冬至次日。

    着停止行禮。

     ○予故兵部尚書劉峨祭葬如例。

    谥恪簡。

     ○旌表守正被戕順天宛平縣民李庭文妻張氏。

     ○壬辰。

    谕、據福康安等奏、額勒登保、德楞泰、始終奮勉勇往出衆。

    并将節次奮勇打仗人員。

    分别開列名單。

    奏請施恩等語。

    額勒登保、德楞泰、屢經出師。

    此次剿捕苗匪。

    複倍加奮勇。

    實為可嘉。

    着加恩俱授為内大臣。

    三等侍衛三布奈、補授二等侍衛。

    護軍校和新布、補授三等侍衛。

    護軍參領長山、着賞給永托魯巴圖魯。

    參将穆克登額、着賞給薩勒杭阿巴圖魯。

    遊系姜敏功、着賞給娴勇巴圖魯。

    雙麟、着賞給伊清阿巴圖魯。

    都司褚大榮、着賞給衛勇巴圖魯。

    千總姜文彬、着賞給剛勇巴圖魯。

    馬金瑞、着賞給堅勇巴圖魯。

    劉永清、着賞給固勇巴圖魯把總胡慶元、着賞給健勇巴圖魯。

    何化隆、着賞給壯勇巴圖魯。

    土守備多日爾濟、着賞給達布沁巴圖魯。

    守備日占爾濟、着賞給密紮克巴圖魯名号。

    仍着照例各賞銀一百兩。

    以示鼓勵。

     ○谕軍機大臣等、向來屯練降番。

    其官階至土守備而止十餘年來。

    遇有征調奮勇出力者。

    疊經加恩。

    賞給二三品職銜。

    并準食副将參将實俸。

    其屯土兵丁。

    亦賞給錢糧二千分。

    但以千總守備等員。

    即賞二品頂戴。

    究于體制不協。

    該屯谏降番等、久隸總督提鎮管轄。

    原與内地營員無異。

    即職分較大。

    亦可随時約束。

    與其賞給虛銜。

    莫若酌添實缺。

    或由守備以次遞設都司、遊擊、參将、至副将而止。

    該處兵丁錢糧。

    前已加恩酌給二千分。

    但均勻分撥。

    所得無幾。

    亦應酌量增添。

    普沾恩澤。

    着福康安、和琳、會同妥議具奏。

    俾兵弁多得上進之階。

    生計又資寬裕。

    以示優獎勤勞。

    一視同仁至意。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