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五

關燈
蘇松等屬溧水、江浦、長洲、華亭、等二十四州縣、水災饑民。

    并緩徵本年分額賦有差。

     ○庚寅。

    赈貸湖北潛江、荊門、等五州縣、沔陽、荊洲、等四衛、水災饑民。

     ○辛卯。

    以玉牒告成。

    賜總裁平郡王福彭、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副總裁大學士尹泰、吏部右侍郎阿山、禮部左侍郎木和林、及提調纂修等官、銀币有差。

     ○是月。

    福敏奏、族孫應令回避。

    得旨、知道了。

    但卿秉公無私、朕所素知。

    無庸回避也。

     ○長蘆巡鹽禦史三保奏、請動用公費銀兩、修理天津三岔河之望海寺、以資鎮奠。

    得旨、好。

    修理須整齊。

    即再費一二千金、亦未為不可。

    工成時、具摺奏來、朕寫給扁額。

     ○直隸總督李衛覆奏勘過河道、大概情形。

    得旨、河工朕未曾閱視、何能懸定。

    仍不外于卿奏所雲因勢利導随時制宜耳。

    所奏知道了。

    妥協為之。

     ○漕運總督補熙奏、請酌給武舉名糧。

    得旨、此事徒滋紛擾、而究無益于武備。

    且虛糜帑饷。

    系不應行者。

     ○署江蘇巡撫顧琮等奏、請調補道員、兼管關務、得旨、翁藻人雖明幹、辦事去得。

    但心地實在處、朕未深悉。

    錢谷之任、保其操守始終不易乎。

    但汝等既公同奏請、俟題到有旨。

    仍須留心詳察。

    不可因保題而有所或庇也。

     ○大學士總理浙江海塘管理總督嵇曾筠奏、感激訓誨。

    敬陳愚悃。

    得旨、朕之訓谕、原系泛論為臣之道。

    并非謂卿有避勞怨之事也。

    所奏知道了。

     ○署江西按察使淩燽奏、用藥迷人未死、而止得其财者。

    請照強盜例、将為從之人、量予末減。

    得旨、此事徒滋紛更、而究無益于明刑弼教之實。

    不便交部也。

     ○又奏、敬陳江省民俗情形。

    及現辦事宜。

    得旨、覽。

    勉力為之。

    汝等外省大員之能稱職與否、斷難逃朕之照察。

    總在日後還朕一是字。

    不在片摺之奏、謂可了事也。

     ○福建漳洲總兵官李蔭樾、奏修理軍裝。

    得旨、知道了汝等外省大吏、似此指摘前任之過以顯已長者、不一而足。

    即武進升到漳之時、豈無此一番奏報乎。

    則所謂整饬者何在。

    且即汝離任之所、後任總兵、恐未必無似此之奏也。

    竟成虛文、究于營制何益。

    然護庇前人之過、群成黨援之習。

    亦朕所不喜。

    而王法具在、諒亦不能逃也。

    将朕此谕交與督撫、令其轉谕通省大吏、鹹使知之。

    以共圖實心實政。

    莫負朕委任之意。

     ○又奏接收存留銀兩一摺。

    得旨、此等锱铢之數、朕實不能算。

    但雲蠲免賦稅、賞給錢糧、何止數百萬計。

    此乃為兵為民、朕有所不惜。

    而非以資貪官污吏之饕餮也。

    若因此而開冒銷之門、則朕所免向之所謂家産盡絕之人、皆汝等之炯鑒。

    不可不戒也。

    将此旨亦交與督撫共觀之。

     ○山西巡撫石麟奏得雨情形。

    得旨、八月初一始得雨、而謂禾稼勃然長發。

    吾誰欺乎。

    此可見汝等年成之奏報、不足為憑矣。

     ○大學士仍管川陝總督查郎阿奏、川省文武情形。

    并嚴饬緣由。

    得旨、知道了。

    四川諸事不妥、文武不和。

    誠有如卿所雲者。

    整饬之方、惟卿是賴。

    朕亦不迫卿見效。

    但三年而無成、則卿亦不可辭其責矣。

    勉力振刷、以救諸弊習。

    楊馝系一蒼滑不肯出力人、非無才也。

    伊回任時、朕已諄諄訓谕矣。

    此番若再不肯實心任事、卿當據實陳奏。

     ○又奏、采買沙州糧石、以裕邊儲。

    得旨、知道了。

    軍務雖竣、而多儲蓄以備不虞、亦極是之舉。

    但不可使之陳陳相因、歸于紅朽。

    以緻虛費國帑耳。

     ○又奏、遵旨防範豫備緣由。

    得旨、大凡膺鎮守之責者、居無事之時、不可不如有事之豫備。

    當有事之際、不可不如無事之鎮靜。

    北路偷馬之賊、不過小竊耳。

    況今已遠去矣。

    但卿等此議、非特一日二日之計也。

    當永遠如是防範、而不可少弛者也。

     ○總統駐防哈密赤靖等處官兵陝西固原提督樊廷奏、遵旨豫備料理準噶爾緣由。

    得旨、知道了。

    想準噶爾恐徹兵之說不實、故着人試探。

    北路并未與之對敵、亦未窮追。

    料理頗是。

    今賊夷已杳無蹤迹矣。

    據此、則今冬伊再遣使、亦未可定。

    汝等和衷豫備之說、甚是。

    但不可仗兵力而生事。

    夷使若來、更當款待、伴送來京。

    即有賊夷盜竊馬匹、亦宜相機而動。

    不可激變、亦不可損威。

    汝等永遵此旨、時刻莫忽也。

     ○廣東提督張溥、奏雨水飓風情形。

    得旨、知道了。

    督撫赈恤、實力與否、據實奏聞。

     ○雲貴總督尹繼善、奏兩省雨水情形。

    得旨、知道了。

    春雨缺少之奏一至、朕南顧之憂、無時或釋。

    今經許久、始行奏聞。

    可謂不體朕愛養元元之心矣。

    已有旨交大學士等轉發矣。

     ○貴州總兵官崔善元、奏明地方情形。

    得旨、覽。

    整饬營伍、是汝專責。

    惟在實力奉行。

    不在片摺陳奏。

     ○定邊左副将軍額驸策淩奏、遵旨小心保護臣母。

    得旨、知道了。

    此旨非為汝母子二人。

    亦是國家大計。

    為衆喀爾喀之表率也。

    當永遠遵行。

    卷之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