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許一丁侍養。
免其雜派差役。
八十以上者。
給與絹一匹。
棉一斤。
米一石。
肉十斤。
九十以上者倍之。
一、各處養濟院。
所有鳏寡孤獨及殘疾無告之人。
有司留心。
以時養瞻。
毋緻失所。
于戲。
常厥德。
保厥位。
深維創業垂統之心。
本諸身。
徵諸民。
聿昭繼體守文之治。
欽此。
予小子祇承慈命。
勉荷洪圖。
謹奉宣敕谕。
布告天下。
鹹使聞知。
○太上皇帝詣大高殿行禮。
○同皇帝詣壽皇殿行禮。
○禦乾清宮。
同皇帝賜宗室王公等宴。
○己酉。
敕谕、前降谕旨。
以丙辰年為始。
内外大臣年節三貢。
毋庸備物呈進。
但王公大臣等、年節呈進如意。
乃自雍正年間舉行至今。
以聯上下新年喜慶之意。
是以仍準其呈進分賜。
用迓吉祥。
乃昨日貝勒貝子公等、及部院侍郎、散秩大臣、副都統、紛紛呈進如意兩分。
殊覺繁瑣。
不可不定以限制。
嗣後凡遇元旦、及朕與皇帝壽辰慶節。
宗室親王、郡王、滿漢大學士、尚書始準呈進如意。
其餘概不準呈進。
至外省督撫。
止準按例呈進土貢。
其鹽政織造關差。
俱有得項。
所有年例辦進備賞之物。
均仍照向例。
按次備進一分。
以備賞用。
不得複有增添。
倘伊等私自備物呈進。
一經查出。
必當重治其罪。
以節糜費而示體恤。
○庚戌。
以冊立嗣皇後。
前期告祭天、地、太廟遣官行禮。
○辛亥。
皇帝奉太上皇帝禦甯壽宮皇極殿、舉行千叟宴。
賜親王、貝子、蒙古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大臣官員年六十以上。
兵民年七十以上者三千人。
及回部、朝鮮、安南、暹羅、廓爾喀貢使等宴。
其一品大臣以以。
及年屆九十以上者。
太上皇帝召至禦座前。
親賜卮酒。
并未入座五千人。
各賞詩章、如意、壽杖、文绮、銀牌等物有差。
○聖制初禦皇極殿開千叟宴用巳年恭依皇祖元韻詩曰。
歸禅人應詞罷妍。
新正肇慶合開筵。
便因皇極初臨日。
重舉乾清舊宴年。
教孝教忠惟一笃。
曰今曰昨又旬延。
敬天勤政仍勖子。
敢謂從茲即歇肩。
○太上皇帝命皇帝禦太和殿。
宣敕冊立嗣皇後。
冊封貴妃、妃、嫔、如儀。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撫臨萬國。
先占家吉之貞。
表率六宮。
宜正坤元之位。
遵睢麟之王化。
儀輔孚邦。
布穜稑于天宮。
職崇修壸。
爾皇太子妃喜塔臘氏、祥傳渭涘。
淑着河洲。
珩璜習虞汭之容。
褕翟謹周門之則。
分榮少海。
方寵命之同承。
佐治内朝。
尚徽音之克嗣。
慶際十全之歲。
肅肅雞嗚。
歡承五福之堂。
莘莘螽羽。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是用立爾為皇後。
錫以金冊金寶。
于獻。
繹三朝之寶訓。
毓德蘭闱。
樹九室之芳型。
揚輝桂殿。
欽此。
茲朕謹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立典禮。
尚其祇承無斁。
○冊封貴妃。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椒庭備秩。
贊坤極之安貞。
桂殿分榮。
沛巽申而畀錫。
冠崇班于翟鞠。
壸職兼修。
襄順德于珩璜。
芳型是式。
爾皇太子側妃鈕祜祿氏、柔嘉維則。
淑慎丕昭。
名族鐘祥。
允協瑤筐之吉。
内朝輔治。
庶騰炜管之徽。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冊立皇後。
是用封爾為貴妃。
錫以冊寶。
于獻。
翊化六宮之長。
迓厥繁禧。
拜恩九禦之先。
膺茲鴻慶。
欽此。
茲朕謹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封典禮。
尚其祇承無斁。
○冊封諴妃。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政承修壸。
榮分内治之隆。
慶際膺圖。
德奉中宮之化。
鴻禧克迓。
象服攸宜。
爾劉佳氏、式禮聿娴。
秉心維粹。
溫恭成性。
修紃組以甄儀。
柔善流聲。
協珩璜而表度。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冊立皇後。
用以冊印封爾為諴妃。
爾其勤宣淑問。
更懋贊乎坤儀。
備着芳猷。
用祇承乎巽命。
欽此。
茲朕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封典禮。
尚其敬膺無斁。
○冊封瑩嫔。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椒掖承華。
進崇班于月禦。
芝函錫命。
昭令範于星闱。
爰沛新綸。
用光懋典。
爾候佳氏、夙秉小心。
克娴内教。
佐袆衣而協吉。
禮贊三宮。
習瓊佩以迎祥。
職參九室。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冊立皇後。
用以金冊封爾為瑩嫔。
爾其徽章祇荷。
新恩均拜于蘭宮。
阃訓虔遵。
蕃祉同承于桂戺。
欽此。
茲朕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封典禮。
尚其敬膺無斁。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重華宮。
召大學士、及内廷翰林等茶宴。
以舉千叟宴于皇極殿禮成。
用柏梁體聯句。
○敕谕、本日舉行千叟宴。
京畿及各旗籍兵民。
踴躍偕來。
相預盛典。
龐眉皓首。
矍铄盈廷。
實為吉祥盛事。
業經分别加恩。
普加賞赉。
并各加賞緞匹銀锞外。
所有老民熊國沛、年一百六歲。
邱成龍、年一百歲。
尤屬昇平人瑞。
俱着加恩賞給六品頂戴。
其九十以上老民鄧永<王已>、梁廷裕、閑散覺羅烏庫裡、步甲文保、舒昌阿、馬甲王廷柱、内務府閑散人田起龍、王大榮、俱着賞給七品頂戴。
以示引年養老。
敷錫壽祺至意。
○壬子。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紫光閣。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哈密郡王品級貝勒額爾德錫爾等、及土爾扈特來使博多克等、杜爾伯特來使察罕博埒克等、朝鮮國正使闵鐘顯、副使李亨元等、安南國正使阮光裕、副使杜文功、阮偍等、暹羅國正使呸雅梭挖粒巡段押撥□□辣昭突、副使廊窩們荪泥霞屋撥突等、廓爾喀正使噶箕迺爾興等宴。
并賞赉有差。
○乙卯。
太上皇帝詣雍和宮行禮。
○丙辰。
太上皇帝詣大高殿行禮。
○同皇帝幸圓明園。
詣安佑宮行禮。
○敕谕、向來朕禦制詩章。
俱系王傑、董诰、繕寫詩本。
嗣皇帝詩本。
伊二人難以兼繕。
着胡高望在南書房行走。
同吳省蘭繕寫。
○丁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山高水長。
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及外藩各國使臣等食。
○庚申。
敕谕、從前世宗憲皇帝登極時。
将孝敬憲皇後之弟五格、錫封侯爵。
及朕登極後。
因母後戚屬。
特舉笃親盛典。
将五格晉封公爵。
世襲罔替。
今朕既傳位嗣皇帝。
應将太子妃冊立為後。
所有嗣皇後弟兄内。
惟盛住尚可造就。
亦照從前加恩例。
賞給侯爵。
即着盛住承襲。
或俟将來再晉封公爵。
所有一切應行典禮。
着交該部查例具奏。
○辛酉。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奉三無私殿。
賜近支宗藩、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等宴。
皇帝以是日祈谷大祀福酒。
為太上皇帝捧觞躬晉。
太上皇帝回賜皇帝福酒。
○禦山高水長。
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及外藩各國使臣等食。
至癸亥皆如之。
○敕谕、今日皇帝初祀圜丘。
天氣晴朗。
諸凡順适吉祥。
所有校尉人等。
着加恩各賞一兩重銀锞二個。
○壬戌。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正大光明殿。
賜朝正外藩等宴。
左翼、科爾沁和碩親王諾爾布琳沁、拉旺、旺紮勒多爾濟、多羅郡王喇什端羅布、喇什噶勒當、索特納木多布齋、羅布藏嘉木燦、多羅貝勒三音察衮、固山貝子錫第、鎮國公薩木丕勒紮木素、輔國公色當噶瑪勒、公品級一等台吉琳沁多爾濟、一等台吉敏珠爾多爾濟、多羅額驸索諾木顔丕勒、巴林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巴圖、輔國公固山額驸賽尚阿、公品級一等台吉索特納木多爾濟、多羅額驸伊拉瑚。
喀喇沁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和碩額驸滿珠巴咱爾、輔國公和碩額驸永庫爾忠、輔國公瑪哈巴拉、拉紮布、公品級固山額驸丹巴多爾濟、和碩額驸索諾木巴勒丹、衮楚克紮木素、紮薩克一等塔布囊固山額驸喇特納吉爾第、多羅額驸垂巴勒瓦爾、奈曼多羅郡王拉旺喇布坦、一等台吉巴勒楚克、敖漢多羅郡王和碩額驸德
免其雜派差役。
八十以上者。
給與絹一匹。
棉一斤。
米一石。
肉十斤。
九十以上者倍之。
一、各處養濟院。
所有鳏寡孤獨及殘疾無告之人。
有司留心。
以時養瞻。
毋緻失所。
于戲。
常厥德。
保厥位。
深維創業垂統之心。
本諸身。
徵諸民。
聿昭繼體守文之治。
欽此。
予小子祇承慈命。
勉荷洪圖。
謹奉宣敕谕。
布告天下。
鹹使聞知。
○太上皇帝詣大高殿行禮。
○同皇帝詣壽皇殿行禮。
○禦乾清宮。
同皇帝賜宗室王公等宴。
○己酉。
敕谕、前降谕旨。
以丙辰年為始。
内外大臣年節三貢。
毋庸備物呈進。
但王公大臣等、年節呈進如意。
乃自雍正年間舉行至今。
以聯上下新年喜慶之意。
是以仍準其呈進分賜。
用迓吉祥。
乃昨日貝勒貝子公等、及部院侍郎、散秩大臣、副都統、紛紛呈進如意兩分。
殊覺繁瑣。
不可不定以限制。
嗣後凡遇元旦、及朕與皇帝壽辰慶節。
宗室親王、郡王、滿漢大學士、尚書始準呈進如意。
其餘概不準呈進。
至外省督撫。
止準按例呈進土貢。
其鹽政織造關差。
俱有得項。
所有年例辦進備賞之物。
均仍照向例。
按次備進一分。
以備賞用。
不得複有增添。
倘伊等私自備物呈進。
一經查出。
必當重治其罪。
以節糜費而示體恤。
○庚戌。
以冊立嗣皇後。
前期告祭天、地、太廟遣官行禮。
○辛亥。
皇帝奉太上皇帝禦甯壽宮皇極殿、舉行千叟宴。
賜親王、貝子、蒙古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大臣官員年六十以上。
兵民年七十以上者三千人。
及回部、朝鮮、安南、暹羅、廓爾喀貢使等宴。
其一品大臣以以。
及年屆九十以上者。
太上皇帝召至禦座前。
親賜卮酒。
并未入座五千人。
各賞詩章、如意、壽杖、文绮、銀牌等物有差。
○聖制初禦皇極殿開千叟宴用巳年恭依皇祖元韻詩曰。
歸禅人應詞罷妍。
新正肇慶合開筵。
便因皇極初臨日。
重舉乾清舊宴年。
教孝教忠惟一笃。
曰今曰昨又旬延。
敬天勤政仍勖子。
敢謂從茲即歇肩。
○太上皇帝命皇帝禦太和殿。
宣敕冊立嗣皇後。
冊封貴妃、妃、嫔、如儀。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撫臨萬國。
先占家吉之貞。
表率六宮。
宜正坤元之位。
遵睢麟之王化。
儀輔孚邦。
布穜稑于天宮。
職崇修壸。
爾皇太子妃喜塔臘氏、祥傳渭涘。
淑着河洲。
珩璜習虞汭之容。
褕翟謹周門之則。
分榮少海。
方寵命之同承。
佐治内朝。
尚徽音之克嗣。
慶際十全之歲。
肅肅雞嗚。
歡承五福之堂。
莘莘螽羽。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是用立爾為皇後。
錫以金冊金寶。
于獻。
繹三朝之寶訓。
毓德蘭闱。
樹九室之芳型。
揚輝桂殿。
欽此。
茲朕謹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立典禮。
尚其祇承無斁。
○冊封貴妃。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椒庭備秩。
贊坤極之安貞。
桂殿分榮。
沛巽申而畀錫。
冠崇班于翟鞠。
壸職兼修。
襄順德于珩璜。
芳型是式。
爾皇太子側妃鈕祜祿氏、柔嘉維則。
淑慎丕昭。
名族鐘祥。
允協瑤筐之吉。
内朝輔治。
庶騰炜管之徽。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冊立皇後。
是用封爾為貴妃。
錫以冊寶。
于獻。
翊化六宮之長。
迓厥繁禧。
拜恩九禦之先。
膺茲鴻慶。
欽此。
茲朕謹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封典禮。
尚其祇承無斁。
○冊封諴妃。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政承修壸。
榮分内治之隆。
慶際膺圖。
德奉中宮之化。
鴻禧克迓。
象服攸宜。
爾劉佳氏、式禮聿娴。
秉心維粹。
溫恭成性。
修紃組以甄儀。
柔善流聲。
協珩璜而表度。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冊立皇後。
用以冊印封爾為諴妃。
爾其勤宣淑問。
更懋贊乎坤儀。
備着芳猷。
用祇承乎巽命。
欽此。
茲朕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封典禮。
尚其敬膺無斁。
○冊封瑩嫔。
皇帝欽奉太上皇帝敕曰。
椒掖承華。
進崇班于月禦。
芝函錫命。
昭令範于星闱。
爰沛新綸。
用光懋典。
爾候佳氏、夙秉小心。
克娴内教。
佐袆衣而協吉。
禮贊三宮。
習瓊佩以迎祥。
職參九室。
茲以皇帝嗣位初元。
冊立皇後。
用以金冊封爾為瑩嫔。
爾其徽章祇荷。
新恩均拜于蘭宮。
阃訓虔遵。
蕃祉同承于桂戺。
欽此。
茲朕遵奉太上皇帝敕旨。
舉行冊封典禮。
尚其敬膺無斁。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重華宮。
召大學士、及内廷翰林等茶宴。
以舉千叟宴于皇極殿禮成。
用柏梁體聯句。
○敕谕、本日舉行千叟宴。
京畿及各旗籍兵民。
踴躍偕來。
相預盛典。
龐眉皓首。
矍铄盈廷。
實為吉祥盛事。
業經分别加恩。
普加賞赉。
并各加賞緞匹銀锞外。
所有老民熊國沛、年一百六歲。
邱成龍、年一百歲。
尤屬昇平人瑞。
俱着加恩賞給六品頂戴。
其九十以上老民鄧永<王已>、梁廷裕、閑散覺羅烏庫裡、步甲文保、舒昌阿、馬甲王廷柱、内務府閑散人田起龍、王大榮、俱着賞給七品頂戴。
以示引年養老。
敷錫壽祺至意。
○壬子。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紫光閣。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哈密郡王品級貝勒額爾德錫爾等、及土爾扈特來使博多克等、杜爾伯特來使察罕博埒克等、朝鮮國正使闵鐘顯、副使李亨元等、安南國正使阮光裕、副使杜文功、阮偍等、暹羅國正使呸雅梭挖粒巡段押撥□□辣昭突、副使廊窩們荪泥霞屋撥突等、廓爾喀正使噶箕迺爾興等宴。
并賞赉有差。
○乙卯。
太上皇帝詣雍和宮行禮。
○丙辰。
太上皇帝詣大高殿行禮。
○同皇帝幸圓明園。
詣安佑宮行禮。
○敕谕、向來朕禦制詩章。
俱系王傑、董诰、繕寫詩本。
嗣皇帝詩本。
伊二人難以兼繕。
着胡高望在南書房行走。
同吳省蘭繕寫。
○丁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山高水長。
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及外藩各國使臣等食。
○庚申。
敕谕、從前世宗憲皇帝登極時。
将孝敬憲皇後之弟五格、錫封侯爵。
及朕登極後。
因母後戚屬。
特舉笃親盛典。
将五格晉封公爵。
世襲罔替。
今朕既傳位嗣皇帝。
應将太子妃冊立為後。
所有嗣皇後弟兄内。
惟盛住尚可造就。
亦照從前加恩例。
賞給侯爵。
即着盛住承襲。
或俟将來再晉封公爵。
所有一切應行典禮。
着交該部查例具奏。
○辛酉。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奉三無私殿。
賜近支宗藩、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等宴。
皇帝以是日祈谷大祀福酒。
為太上皇帝捧觞躬晉。
太上皇帝回賜皇帝福酒。
○禦山高水長。
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及外藩各國使臣等食。
至癸亥皆如之。
○敕谕、今日皇帝初祀圜丘。
天氣晴朗。
諸凡順适吉祥。
所有校尉人等。
着加恩各賞一兩重銀锞二個。
○壬戌。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正大光明殿。
賜朝正外藩等宴。
左翼、科爾沁和碩親王諾爾布琳沁、拉旺、旺紮勒多爾濟、多羅郡王喇什端羅布、喇什噶勒當、索特納木多布齋、羅布藏嘉木燦、多羅貝勒三音察衮、固山貝子錫第、鎮國公薩木丕勒紮木素、輔國公色當噶瑪勒、公品級一等台吉琳沁多爾濟、一等台吉敏珠爾多爾濟、多羅額驸索諾木顔丕勒、巴林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巴圖、輔國公固山額驸賽尚阿、公品級一等台吉索特納木多爾濟、多羅額驸伊拉瑚。
喀喇沁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和碩額驸滿珠巴咱爾、輔國公和碩額驸永庫爾忠、輔國公瑪哈巴拉、拉紮布、公品級固山額驸丹巴多爾濟、和碩額驸索諾木巴勒丹、衮楚克紮木素、紮薩克一等塔布囊固山額驸喇特納吉爾第、多羅額驸垂巴勒瓦爾、奈曼多羅郡王拉旺喇布坦、一等台吉巴勒楚克、敖漢多羅郡王和碩額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