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資。
不緻失所。
茲當大功告蒇。
諸路廓清三廳地方複業民人。
甫經回裡。
且距秋收之期尚遠。
謀食未免拮據。
所有乾州、鳳凰、永綏三廳邊牆以外難民。
着加恩展赈至六月底停止其麻陽、泸溪、永順、保靖四縣。
前被逆苗蹂躏地方。
值此青黃不接之時。
自應量為接濟着一體加恩展赈至五月底停止。
該督撫務須董率所屬。
妥為撫綏。
俾小民均沾實惠。
無緻一夫失所。
以副朕轸念流離。
恩加無已至意。
○三月。
甲辰。
太上皇帝啟銮幸盤山。
命皇帝詣大東門送駕後、啟銮谒西陵。
命成親王永瑆多羅貝勒永璘、分祭東陵。
○敕谕、朕此次巡幸盤山所有沿途經過地方。
本年應徵地丁錢糧。
着加恩蠲免十分之三。
○是日駐跸湯山行宮 ○乙巳。
駐跸三家店行宮。
○丙午。
駐跸大新莊行宮。
○丁未。
敕谕、朕此次巡幸盤山。
所有修墊山道人夫。
着加恩賞銀二百兩。
以示體恤 ○是日。
駐跸盤山行宮。
至癸醜皆如之。
○己酉。
皇帝遣侍衛詣太上皇帝行宮、奏請聖安。
朱批、朕躬安。
爾可好。
敕谕軍機大臣曰、皇帝因朕慰問。
恐又遣人謝恩。
爾等奏聞皇帝。
此數日内、不必專人詣朕行在。
俟到大新莊。
再來請安。
○庚戌。
敕谕、此次巡幸盤山。
所有清道當差兵丁着加恩每人賞給一兩重銀锞一個。
以示體恤。
○癸醜。
敕谕、昨日召見侍講鶴林、竟至曠誤。
本日又召見散秩大臣慶壽、亦未曾到。
殊屬不成事體。
朕春秋日高。
尚且躬理萬幾。
從未倦勤。
衆所共知。
慶壽、鶴林、各應勤奮供職。
即上門朝會。
又有何勞苦之處。
今竟皆曠誤。
殊屬懶惰不堪。
有玷職任。
慶壽、鶴林、俱着交部嚴加議處。
○甲寅。
太上皇帝自盤山回銮。
○是日。
駐跸白澗行宮。
○乙卯。
皇帝回銮至大新莊、詣太上皇帝行殿問安。
○敕谕、前經降旨。
以嗣後萬年吉地。
當各依昭穆次序。
在東陵西陵界内分建。
不必另蔔他處。
但堪輿術士。
每多立異邀功之習。
所言最不可信。
即如朕選擇萬年吉地時。
定于東陵界内之聖水峪。
而進愛又欲改蔔。
經朕察其言虛妄。
即将進愛治罪示懲萬世子孫。
皆當以為法。
庶不為形家之言所惑。
且遵化、易州、兩處。
山川靈秀寬廣。
其中吉地甚多。
我子孫務須恪遵前訓。
永垂法守。
斷不必另擇他處。
有妨民業 ○是日。
駐跸大新莊行宮。
○丙辰。
駐跸三家店行宮。
○丁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還圓明園。
○戊午。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敕谕、據董椿在行在面奏、長蘆商人王佩無力行運辦課。
懇請告退。
當即交軍機大臣内務府大臣等、督同該鹽政酌籌妥辦。
今日詢及此事據大臣等奏稱該鹽政董椿拟欲借無利帑本。
接濟接辦之商并将長蘆通綱鹽價每觔增加制錢四文。
其從前未完帑課。
俱請展限二十五年分年帶繳等語。
殊非情理。
王佩祖父王起鳳本系無力窮民。
因承辦長蘆引地。
屢次特加恩借帑藉資行運起家積有厚赀。
今王佩得承祖業坐享溫飽。
不知感激急公辦運。
遽思告退。
且伊名下未完帑項前經徵瑞奏請将長蘆通綱帑項。
停利歸本。
于三年後起限完繳本年冬間。
正屆起限王佩辄欲藉詞推卸尤為取巧若商衆從而效尤長蘆引課。
豈不更滋贻誤不可不查明嚴辦王佩着交該鹽政帶回天津押令照常配運如該商尚敢推诿誤運除将家産查抄備抵外并拏交刑部照侵虧帑項例從重治罪以為通綱炯戒至董椿身任鹽政。
于王佩禀求時即當嚴加駁饬乃轉為具奏乞恩。
已屬漫無主見。
況所謂加價展限、借帑、三事。
即一事尚難準行何況三事并請。
殊不勝鹽政之任董椿着仍回熱河總管辦事徵瑞前任天津鹽政。
所有停利歸本一事。
即系伊于乾隆五十九年。
在任時所辦。
彼時并據稱、經此次調劑後鹽務即有起色乃徵瑞于乾隆六十年調任蘇州織造。
旋調兩淮。
為時未久。
将屆起限。
何以王佩即稱無力辦運。
若非該商捏詞推卸。
即屬徵瑞前奏不實。
豈可使之仍任兩淮坐擁華膴。
轉得置身事外。
徵瑞着仍調補長蘆鹽政。
以專責成。
徵瑞未到之前。
仍着董椿暫署。
兩淮鹽政。
着書魯調補。
其粵海關監督着常福去。
書魯接奉此旨。
即将監督關防仍交将軍福昌兼理。
星赴兩淮接印任事以便徵瑞交代起身俟伊抵天津接印後。
董椿即赴熱河總管之任。
琅玕非内務府人員園庭事務本未谙習董椿到熱河後。
伊即來京聽候另用。
現在正屆春關告運之期。
仍着董椿押令王佩。
并商衆等照舊行運。
毋得稍任遲誤緻闾閻有淡食之虞。
徵瑞到任。
即行查明如。
王佩力能辦運。
而董椿即有瞻徇代為渎懇情事即據實參奏。
徵瑞系奏請停利歸本之人。
今甫屆起限。
而王佩已稱無力告退。
若徵瑞不能督饬妥辦。
甚或任令商衆亦紛紛渎請。
藉詞玩延。
是該鹽政前次具奏停利歸本後、鹽務日有起色之語彼時即系有心弊混。
今既責成徵瑞一手經理。
若再不能激發天良認真督率妥辦。
緻帑課兩誤。
惟該鹽政是問。
恐不能當此重咎也。
○庚申。
敕谕、向來皇帝臨禦初年、舉行耕耤。
臨雍、大閱、諸典禮。
臣工等每多進獻詩賦。
以紀昇平盛典。
上年皇帝紀元初載。
即舉躬耕之典。
諸臣未及制冊呈進。
自因其時軍務未竣。
朕籌筆勤勞。
皇帝日聆訓政。
同深盼捷。
是以諸臣仰體宵旰焦勞。
于循例頌揚之文。
未敢率行呈進所見自屬正理。
但湖南苗匪。
早經平定。
黔楚匪黨。
疊經官兵剿捕勢己潰散。
指日首逆就擒。
即可徹兵蒇事因思明
不緻失所。
茲當大功告蒇。
諸路廓清三廳地方複業民人。
甫經回裡。
且距秋收之期尚遠。
謀食未免拮據。
所有乾州、鳳凰、永綏三廳邊牆以外難民。
着加恩展赈至六月底停止其麻陽、泸溪、永順、保靖四縣。
前被逆苗蹂躏地方。
值此青黃不接之時。
自應量為接濟着一體加恩展赈至五月底停止。
該督撫務須董率所屬。
妥為撫綏。
俾小民均沾實惠。
無緻一夫失所。
以副朕轸念流離。
恩加無已至意。
○三月。
甲辰。
太上皇帝啟銮幸盤山。
命皇帝詣大東門送駕後、啟銮谒西陵。
命成親王永瑆多羅貝勒永璘、分祭東陵。
○敕谕、朕此次巡幸盤山所有沿途經過地方。
本年應徵地丁錢糧。
着加恩蠲免十分之三。
○是日駐跸湯山行宮 ○乙巳。
駐跸三家店行宮。
○丙午。
駐跸大新莊行宮。
○丁未。
敕谕、朕此次巡幸盤山。
所有修墊山道人夫。
着加恩賞銀二百兩。
以示體恤 ○是日。
駐跸盤山行宮。
至癸醜皆如之。
○己酉。
皇帝遣侍衛詣太上皇帝行宮、奏請聖安。
朱批、朕躬安。
爾可好。
敕谕軍機大臣曰、皇帝因朕慰問。
恐又遣人謝恩。
爾等奏聞皇帝。
此數日内、不必專人詣朕行在。
俟到大新莊。
再來請安。
○庚戌。
敕谕、此次巡幸盤山。
所有清道當差兵丁着加恩每人賞給一兩重銀锞一個。
以示體恤。
○癸醜。
敕谕、昨日召見侍講鶴林、竟至曠誤。
本日又召見散秩大臣慶壽、亦未曾到。
殊屬不成事體。
朕春秋日高。
尚且躬理萬幾。
從未倦勤。
衆所共知。
慶壽、鶴林、各應勤奮供職。
即上門朝會。
又有何勞苦之處。
今竟皆曠誤。
殊屬懶惰不堪。
有玷職任。
慶壽、鶴林、俱着交部嚴加議處。
○甲寅。
太上皇帝自盤山回銮。
○是日。
駐跸白澗行宮。
○乙卯。
皇帝回銮至大新莊、詣太上皇帝行殿問安。
○敕谕、前經降旨。
以嗣後萬年吉地。
當各依昭穆次序。
在東陵西陵界内分建。
不必另蔔他處。
但堪輿術士。
每多立異邀功之習。
所言最不可信。
即如朕選擇萬年吉地時。
定于東陵界内之聖水峪。
而進愛又欲改蔔。
經朕察其言虛妄。
即将進愛治罪示懲萬世子孫。
皆當以為法。
庶不為形家之言所惑。
且遵化、易州、兩處。
山川靈秀寬廣。
其中吉地甚多。
我子孫務須恪遵前訓。
永垂法守。
斷不必另擇他處。
有妨民業 ○是日。
駐跸大新莊行宮。
○丙辰。
駐跸三家店行宮。
○丁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還圓明園。
○戊午。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敕谕、據董椿在行在面奏、長蘆商人王佩無力行運辦課。
懇請告退。
當即交軍機大臣内務府大臣等、督同該鹽政酌籌妥辦。
今日詢及此事據大臣等奏稱該鹽政董椿拟欲借無利帑本。
接濟接辦之商并将長蘆通綱鹽價每觔增加制錢四文。
其從前未完帑課。
俱請展限二十五年分年帶繳等語。
殊非情理。
王佩祖父王起鳳本系無力窮民。
因承辦長蘆引地。
屢次特加恩借帑藉資行運起家積有厚赀。
今王佩得承祖業坐享溫飽。
不知感激急公辦運。
遽思告退。
且伊名下未完帑項前經徵瑞奏請将長蘆通綱帑項。
停利歸本。
于三年後起限完繳本年冬間。
正屆起限王佩辄欲藉詞推卸尤為取巧若商衆從而效尤長蘆引課。
豈不更滋贻誤不可不查明嚴辦王佩着交該鹽政帶回天津押令照常配運如該商尚敢推诿誤運除将家産查抄備抵外并拏交刑部照侵虧帑項例從重治罪以為通綱炯戒至董椿身任鹽政。
于王佩禀求時即當嚴加駁饬乃轉為具奏乞恩。
已屬漫無主見。
況所謂加價展限、借帑、三事。
即一事尚難準行何況三事并請。
殊不勝鹽政之任董椿着仍回熱河總管辦事徵瑞前任天津鹽政。
所有停利歸本一事。
即系伊于乾隆五十九年。
在任時所辦。
彼時并據稱、經此次調劑後鹽務即有起色乃徵瑞于乾隆六十年調任蘇州織造。
旋調兩淮。
為時未久。
将屆起限。
何以王佩即稱無力辦運。
若非該商捏詞推卸。
即屬徵瑞前奏不實。
豈可使之仍任兩淮坐擁華膴。
轉得置身事外。
徵瑞着仍調補長蘆鹽政。
以專責成。
徵瑞未到之前。
仍着董椿暫署。
兩淮鹽政。
着書魯調補。
其粵海關監督着常福去。
書魯接奉此旨。
即将監督關防仍交将軍福昌兼理。
星赴兩淮接印任事以便徵瑞交代起身俟伊抵天津接印後。
董椿即赴熱河總管之任。
琅玕非内務府人員園庭事務本未谙習董椿到熱河後。
伊即來京聽候另用。
現在正屆春關告運之期。
仍着董椿押令王佩。
并商衆等照舊行運。
毋得稍任遲誤緻闾閻有淡食之虞。
徵瑞到任。
即行查明如。
王佩力能辦運。
而董椿即有瞻徇代為渎懇情事即據實參奏。
徵瑞系奏請停利歸本之人。
今甫屆起限。
而王佩已稱無力告退。
若徵瑞不能督饬妥辦。
甚或任令商衆亦紛紛渎請。
藉詞玩延。
是該鹽政前次具奏停利歸本後、鹽務日有起色之語彼時即系有心弊混。
今既責成徵瑞一手經理。
若再不能激發天良認真督率妥辦。
緻帑課兩誤。
惟該鹽政是問。
恐不能當此重咎也。
○庚申。
敕谕、向來皇帝臨禦初年、舉行耕耤。
臨雍、大閱、諸典禮。
臣工等每多進獻詩賦。
以紀昇平盛典。
上年皇帝紀元初載。
即舉躬耕之典。
諸臣未及制冊呈進。
自因其時軍務未竣。
朕籌筆勤勞。
皇帝日聆訓政。
同深盼捷。
是以諸臣仰體宵旰焦勞。
于循例頌揚之文。
未敢率行呈進所見自屬正理。
但湖南苗匪。
早經平定。
黔楚匪黨。
疊經官兵剿捕勢己潰散。
指日首逆就擒。
即可徹兵蒇事因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