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七

關燈
冒昧控告之罪。

    已足蔽辜。

    朕君臨天下。

    于一切政務。

    惟視其事之重輕。

    從公辦理。

    從未有所袒庇。

    福長安等接奉此旨。

    惟當仰體朕意。

    務使兩造心服。

    秉公據實辦理。

    不可稍存袒護。

    緻有屈抑 ○兵部以武會試中額請。

    得旨、這考試、漢軍取中一名。

    直隸取中七名。

    陝甘取中六名。

    廣東取中三名。

    河南取中一名。

    山東取中四名。

    江蘇取中一名。

    安徽取中一名。

    山西取中一名。

    湖北取中一中。

    湖南取中一名。

    四川取中一名。

    廣西取中一名。

    福建取中一名。

    浙江取中一名。

    江西取中一名。

    雲南取中一名。

    貴州取中一名。

     ○丙寅。

    谕、本年系停止勾決之年。

    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将秋審朝審各犯情罪尤重者。

    照前例摘叙案由。

    請旨另勾。

    繕摺具奏。

    朕詳加閱看。

    内官犯六名。

    情節皆不至甚重。

    着仍牢固監禁。

    俟丁巳年秋審時。

    再行核辦外。

    其常犯張保德、周渭振、龐割耳、潘樣奉、麥道榮、賴生登、劉友才、波慎、李茂貴、唐氏、李志貴、蔣雲、周貴、李萬成、洪施、張憨、侯蘭、嚴德榮、張祥、馬農、查雷、李亨文、馬氏、嚴玉章、方唐孜、武潮隴、劉玉蘭、董遙、夏法淩、劉氏、蘇三、或竊匪逞兇拒捕。

    或因奸謀死本夫。

    或連斃二命。

    或故殺幼孩。

    核其情節。

    均法無可寬。

    着照拟即行正法。

     ○又谕、理藩院左侍郎員缺。

    着奎舒調補。

    所遺右侍郎員缺。

    着特克慎補授。

    特克慎現在庫掄出差。

    未到之前。

    着内閣學士富俊署理。

     ○谕軍機大臣曰、福康安、和琳、現籌會集官兵夾攻。

    尚略需時日。

    然據奏永綏、隆團、小鳳凰營等處各寨。

    陸續出降。

    又據畢沅等奏稱、乾州、保靖、永綏、永順等屬二百二十七寨。

    詣行署乞降。

    連前已共有三百七十七寨。

    現在妥為撫綏等語。

    降苗投誠日衆。

    賊勢愈孤。

    況新調粵西兵丁。

    俱已到營。

    兵威壯盛。

    此次賊匪糾衆撲營。

    又連被官兵大加殲戮。

    其勢更形窮蹙。

    看此情形。

    賊首吳半生等、指日即可成擒。

    惟朕盼捷之懷。

    益增萦望耳。

    福康安、和琳、此次廓清後路。

    調度得宜。

    而在事将弁等、俱各奮勇出力。

    着加恩賞給福康安、和琳、碧霞<王厶>帶各一副。

    磁搬指套各一個。

    葫蘆大荷包各一對。

    小荷包各四個。

    并賞給額勒登保、德楞泰、花連布、袁敏、蘇靈、那丹珠、豁隆武、常明、火鐮各一把。

    磁搬指套各一個。

    大荷包各一對。

    小荷包各二個。

    以示嘉獎。

    又據奏、訪聞降苗隴八會、隴喬六二名。

    先曾到營投順。

    嗣複通同逆苗引路打仗。

    随密派弁兵擒縛。

    淩遲處死等語。

    隴八會、隴喬六、既經降順。

    乃心懷反側。

    仍敢潛行通同逆苗。

    為之引路。

    實為狡谲可惡。

    經福康安等密拏懲辦。

    不至堕其術中。

    所辦甚好。

    此時正在設法擒捕賊首之際。

    自不得不剿撫兼施。

    但此等降苗。

    真心投順者。

    固自不少。

    而中懷叵測者。

    恐亦所不免。

    福康安等仍宜加意防範。

    而後路旁徑。

    尤關緊要。

    務宜布置嚴密。

    不可稍涉大意。

    至賊匪屢經官兵痛剿之後。

    窮蹙已極。

    何以鴨保、平隴、各寨添集逆匪。

    尚有五六千人之多。

    此系從何而來。

    可見賊匪糾約謀逆。

    已非一日。

    斷不起自上年冬間。

    況此次逆匪糾結滋事。

    蔓延黔楚蜀三省地界。

    相距遼遠。

    若非豫有成約。

    何以能同時肆逆。

    而負嵎抗拒。

    黨與又有如此之多。

    必系一二年前。

    彼此商定如何糾衆。

    如何起事。

    并官兵追捕緊急。

    如何藏匿抵拒。

    着傳谕福康安、和琳、于擒獲活賊首逆時。

    将以上情節詳細究訊。

    據實具奏。

     ○以吏部尚書保甯、為伊犁将軍。

    調甯夏副都統達明阿、為齊齊哈爾副都統。

    以青州協領雙喜、為甯夏副都統。

     ○丁卯。

    上禦勤政殿聽政。

     ○谕軍機大臣等、乾州前此被賊攻陷後。

    其同知、巡檢、俱已被戕。

    遊擊陳綸、身受槍傷。

    經兵丁救護得生。

    送至辰郡。

    已加恩賞給參将。

    此外同城尚有何員。

    作何下落。

    該遊擊經兵丁救出。

    其跟随之兵丁。

    若系被賊戕害者。

    自當查明予恤。

    但内中有無潰散旋經脫出者。

    又該處尚有存城之兵。

    是否陣亡、潰散降賊。

    再乾州被賊攻據時。

    該處百姓為賊匪逼脅。

    附和從逆者。

    自所不免。

    此等小民無知。

    且人數衆多。

    自難逐一查辦。

    其城中自必有舉貢生監、及鄉紳等。

    身列衣冠。

    非鄉愚可比。

    若有甘心降賊者。

    不可不究明查辦。

    着福康安、和琳、于收複乾州後。

    即行詳細确查。

    倘有順從賊匪。

    随同抗拒官兵者。

    必當按律辦理。

    以示懲儆。

     ○戊辰。

    谕、據伊桑阿奏銷庫車糧饷軍械一摺。

    内有兵丁演習鳥槍。

    需用鉛丸一項。

    此等演放鳥槍。

    需用鉛丸。

    特為兵丁練習準頭。

    故例準開銷三分。

    必實将鉛丸裝入演放。

    方得準頭。

    若并未裝入。

    止放空槍。

    仍開銷鉛丸。

    不但于事無益。

    反滋侵蝕之弊。

    着饬交各處将軍大臣等。

    嗣後兵丁演習鳥槍。

    務須将鉛丸裝入。

    毋得空放。

    虛應故事。

    徒滋冒銷。

     ○又谕、據慶怡奏、歸化城蒙古佐領拉什巴勒珠爾、将逃奴溫齊巴依淩遲處死。

    現将拉什巴勒珠爾等、拟罪具奏等語。

    拉什巴勒珠爾拏獲逃奴。

    并不報官按例治罪。

    私行捆縛淩遲。

    殘暴已極。

    若僅照慶怡所請。

    将拉什巴勒珠爾革職。

    鞭責一百。

    不足蔽辜。

    拉什巴勒珠爾、着革職交慶怡重責八十闆。

    即由彼帶銷發往廣東、給滿洲兵丁為奴。

    以昭炯戒。

     ○調鑲藍旗蒙古副都統富色铿額、為鑲白旗滿洲副都統。

    以内閣學士富俊、為鑲藍旗蒙古副都統。

     ○己巳。

    谕曰琳甯等奏、盛京所屬金州、熊嶽、錦州等三城界内。

    寶石山等四百餘屯地畝。

    六月以後。

    未得透雨。

    高阜處所。

    田禾未能秀穗結實等語。

    金州、熊嶽、錦州等處界内屯地。

    因夏間缺雨。

    所種禾稼收成歉薄。

    雖屬一隅偏災。

    該旗民等生計未免拮據。

    業經琳甯等先行動支倉米。

    借給一月口糧。

    尚未足以資接濟。

    此外如有應赈應免、及緩徵各事宜。

    着琳甯等酌量情形。

    據實奏聞。

    妥協辦理。

    毋緻一夫失所。

    以副朕轸恤旗民至意。

     ○又谕、據福長安等奏、審明舍爾圖所控之事。

    分别定議具奏。

    舒亮、安慶、身為将軍副都統。

    并不潔己奉公。

    膽敢任意勒索貂皮等物如許之多。

    甚屬鄙陋不堪。

    舒亮、安慶、着即行鎖拏。

    交策巴克押解來京。

    交宗人府軍機處刑部大臣等。

    分别從重治罪。

    那彥泰迎合将軍。

    授意舍爾圖等。

    令其饋送如許貂皮。

    私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