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五百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嘉慶四年。
己未。
春。
正月。
庚申朔。
太上皇帝禦乾清宮。
受皇帝慶賀行禮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于丹陛上行禮三品以下官員、外藩蒙古回部暨朝鮮。
暹羅等國使臣俱于乾清門外行禮 ○辛酉。
太上皇帝聖躬不豫。
上年十一月冬至後。
太上皇帝籌辦軍務。
心體焦勞。
以勤緻疾少間。
猶訓政無倦。
召見臣工如常是日、早聖制望捷詩曰三年師旅開。
實數不應猜邪教輕由誤官軍剿複該領兵。
數觀望殘赤不勝災執訊迅獲醜。
都同逆首來。
○皇帝侍疾寝宮。
問視彌謹。
太上皇帝握手眷愛。
拳拳弗忍釋。
向夕大漸。
○壬戌。
辰刻。
太上皇帝崩。
○遺诰曰、朕惟帝王誕膺天命。
享祚久長必有小心昭事之誠。
與天無間。
然後厥德不回。
永綏多福是以兢兢業業。
無怠無荒。
一日履乎帝位。
即思一日享乎天心。
誠知夫持盈保泰之難。
而慎終如始之不易易也。
朕仰荷上蒼鴻佑。
列聖贻謀。
爰自沖齡即蒙皇祖鐘愛非常皇考慎選元良付畀神器。
即位以來。
日慎一日當重熙累洽之期不敢存豫大豐亨之見敬思人主之德。
惟在敬天、法祖、勤政、愛民而此數事者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數十年來嚴恭寅畏弗懈益虔每遇郊壇大祀。
躬親展恪備極精禋不以年齒日高稍自暇豫。
中間四詣盛京恭谒祖陵。
永惟創業之艱。
益切守成之懼。
萬幾躬攬宵旰忘疲。
引對臣僚。
批答奏章從無虛日各省雨旸豐歉。
刻萦懷抱凡六巡江浙相度河工海塘。
轸念民依。
如保赤子普免天下錢糧者五。
漕糧者三。
積欠者再間遇水旱偏災蠲赈并施不下億萬。
萬惟期藏富小民治臻上理仰賴天祖眷贻海<宀禹>昇平版圖式擴。
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緬甸來賓安南臣服以及底定廓爾喀。
梯航所至稽首輸忱。
其自作不靖者悉就殄滅。
凡此膚功之疊奏。
皆不得已。
而用兵而在位日久經事日多祇懼之心因以日切初不敢謂已治已安稍涉滿假也回憶踐阼之初。
曾默禱上帝若能仰邀眷命。
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有逾皇祖紀年之數。
其時朕春秋方二十有五。
豫計六十年時日方長。
若在可知不可知之數。
乃荷昊慈笃祜。
康強逢吉。
年跻望九親見五代元孫周甲紀元。
竟符初願撫衷循省欣感交加。
爰于丙辰正旦。
親授玺皇帝自稱太上皇以遂初元吉天之本志。
初非欲自暇自逸深居高拱為頤養高年計也。
是以傳位之後。
仍日親訓政。
蓋自揣精力未至倦勤若事優遊頤養則非所以。
仰答天祖深恩。
不惟不忍亦實所不敢。
訓政以來猶日孜孜于茲又逾三年近因剿捕川省教匪籌筆勤勞。
日殷盻捷已将起事首逆緊要各犯骈連就獲其奔竄夥黨亦可計日成擒蒇功在即。
比歲寰宇屢豐祥和協吉衷懷若可稍纾而思艱圖易之心實未嘗一刻弛也越歲庚申。
為朕九旬萬壽昨冬皇帝率同王公内外大臣等豫請舉行慶典情詞懇切實出至誠業降敕旨俞允夫以朕年跻上耋諸福備膺。
皇帝合萬國之歡申億齡之祝固為人子為人臣者。
無窮之願。
然朕之本衷實不欲侈陳隆軌過滋勞費每思洪範以考終列福之五從古帝王躬享遐齡史冊相望終歸有盡且人生上壽百年今朕已登八十有九即滿許期頤亦瞬息間事朕惟莊敬日強修身以俟豈尚有所不足而奢望無已耶朕體氣素強從無疾病上年冬臘偶感風寒調理就愈精力稍不如前新歲正旦。
猶禦乾清宮受賀。
日來飲食漸減視聽不能如常老态頓增皇帝孝養盡誠百方調護以冀痊可第朕年壽已高。
恐非醫藥所能奏效。
茲殆将大漸。
特舉朕在位數十年翼翼小心承受天祖恩佑之由永贻來葉皇帝聰明仁孝能深體朕之心。
必能如朕之福付托得人實所深慰。
内外大小臣工等其各勤思厥職精白乃心。
用輔皇帝郅隆之治。
俾億兆黎庶鹹樂昇平朕追随列祖在天之靈庶無遺憾矣其喪制悉遵舊典。
二十七日而除。
天地宗廟、社稷之祭。
不可久疎百神群祀。
亦不可辍特茲诰誡其各遵行 ○是歲四月乙未恭上尊谥曰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号高宗。
○九月。
庚午。
辰時葬裕陵。
○太上皇帝在位六十年訓政三年。
聖壽八十有九太上皇
己未。
春。
正月。
庚申朔。
太上皇帝禦乾清宮。
受皇帝慶賀行禮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于丹陛上行禮三品以下官員、外藩蒙古回部暨朝鮮。
暹羅等國使臣俱于乾清門外行禮 ○辛酉。
太上皇帝聖躬不豫。
上年十一月冬至後。
太上皇帝籌辦軍務。
心體焦勞。
以勤緻疾少間。
猶訓政無倦。
召見臣工如常是日、早聖制望捷詩曰三年師旅開。
實數不應猜邪教輕由誤官軍剿複該領兵。
數觀望殘赤不勝災執訊迅獲醜。
都同逆首來。
○皇帝侍疾寝宮。
問視彌謹。
太上皇帝握手眷愛。
拳拳弗忍釋。
向夕大漸。
○壬戌。
辰刻。
太上皇帝崩。
○遺诰曰、朕惟帝王誕膺天命。
享祚久長必有小心昭事之誠。
與天無間。
然後厥德不回。
永綏多福是以兢兢業業。
無怠無荒。
一日履乎帝位。
即思一日享乎天心。
誠知夫持盈保泰之難。
而慎終如始之不易易也。
朕仰荷上蒼鴻佑。
列聖贻謀。
爰自沖齡即蒙皇祖鐘愛非常皇考慎選元良付畀神器。
即位以來。
日慎一日當重熙累洽之期不敢存豫大豐亨之見敬思人主之德。
惟在敬天、法祖、勤政、愛民而此數事者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數十年來嚴恭寅畏弗懈益虔每遇郊壇大祀。
躬親展恪備極精禋不以年齒日高稍自暇豫。
中間四詣盛京恭谒祖陵。
永惟創業之艱。
益切守成之懼。
萬幾躬攬宵旰忘疲。
引對臣僚。
批答奏章從無虛日各省雨旸豐歉。
刻萦懷抱凡六巡江浙相度河工海塘。
轸念民依。
如保赤子普免天下錢糧者五。
漕糧者三。
積欠者再間遇水旱偏災蠲赈并施不下億萬。
萬惟期藏富小民治臻上理仰賴天祖眷贻海<宀禹>昇平版圖式擴。
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緬甸來賓安南臣服以及底定廓爾喀。
梯航所至稽首輸忱。
其自作不靖者悉就殄滅。
凡此膚功之疊奏。
皆不得已。
而用兵而在位日久經事日多祇懼之心因以日切初不敢謂已治已安稍涉滿假也回憶踐阼之初。
曾默禱上帝若能仰邀眷命。
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有逾皇祖紀年之數。
其時朕春秋方二十有五。
豫計六十年時日方長。
若在可知不可知之數。
乃荷昊慈笃祜。
康強逢吉。
年跻望九親見五代元孫周甲紀元。
竟符初願撫衷循省欣感交加。
爰于丙辰正旦。
親授玺皇帝自稱太上皇以遂初元吉天之本志。
初非欲自暇自逸深居高拱為頤養高年計也。
是以傳位之後。
仍日親訓政。
蓋自揣精力未至倦勤若事優遊頤養則非所以。
仰答天祖深恩。
不惟不忍亦實所不敢。
訓政以來猶日孜孜于茲又逾三年近因剿捕川省教匪籌筆勤勞。
日殷盻捷已将起事首逆緊要各犯骈連就獲其奔竄夥黨亦可計日成擒蒇功在即。
比歲寰宇屢豐祥和協吉衷懷若可稍纾而思艱圖易之心實未嘗一刻弛也越歲庚申。
為朕九旬萬壽昨冬皇帝率同王公内外大臣等豫請舉行慶典情詞懇切實出至誠業降敕旨俞允夫以朕年跻上耋諸福備膺。
皇帝合萬國之歡申億齡之祝固為人子為人臣者。
無窮之願。
然朕之本衷實不欲侈陳隆軌過滋勞費每思洪範以考終列福之五從古帝王躬享遐齡史冊相望終歸有盡且人生上壽百年今朕已登八十有九即滿許期頤亦瞬息間事朕惟莊敬日強修身以俟豈尚有所不足而奢望無已耶朕體氣素強從無疾病上年冬臘偶感風寒調理就愈精力稍不如前新歲正旦。
猶禦乾清宮受賀。
日來飲食漸減視聽不能如常老态頓增皇帝孝養盡誠百方調護以冀痊可第朕年壽已高。
恐非醫藥所能奏效。
茲殆将大漸。
特舉朕在位數十年翼翼小心承受天祖恩佑之由永贻來葉皇帝聰明仁孝能深體朕之心。
必能如朕之福付托得人實所深慰。
内外大小臣工等其各勤思厥職精白乃心。
用輔皇帝郅隆之治。
俾億兆黎庶鹹樂昇平朕追随列祖在天之靈庶無遺憾矣其喪制悉遵舊典。
二十七日而除。
天地宗廟、社稷之祭。
不可久疎百神群祀。
亦不可辍特茲诰誡其各遵行 ○是歲四月乙未恭上尊谥曰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号高宗。
○九月。
庚午。
辰時葬裕陵。
○太上皇帝在位六十年訓政三年。
聖壽八十有九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