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嘉慶三年。
戊午。
秋。
七月。
甲申。
敕谕、朕精神強固。
諸事吉祥。
年歲豐稔。
是以降旨仍照前例進哨。
今禦前乾清門行走蒙古額驸巴圖等奏稱、今年哨内雨水過多。
降霜已早懇請暫停進哨等語。
朕已八旬有八雖複康強。
而進哨時亦未能照前馬上射獸。
不過禦看城觀閱而已。
且教匪将屆撲滅。
大功尚未告成京中拴養馬匹已于去歲解往軍營今若進哨。
不免調取紛繁。
蒙古王公等、既抒誠籲懇。
着照伊等所請。
暫停進哨。
但随圍人等業已豫備。
既不行圍。
其治辦行裝。
不免徒費。
着施恩仍照上次賞給一半。
不必前來以示朕轸恤蒙古臣仆之意。
所有禦前乾清門行走、及散秩王公等。
着仍于節後各歸遊牧處所。
京中應來之王公大臣侍衛、及各營衙門官員兵丁等。
均毋庸前來。
大功将次告成。
俟明年歲收豐熟。
雨水調勻。
再行進哨亦無不可。
○丙戌。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清音閣。
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至庚寅皆如之。
○八月。
乙未。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清音閣。
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至己亥皆如之。
○庚子敕谕、本日勒保奏掃蕩安樂坪賊巢、生擒首逆王三槐一摺覽奏嘉慰。
朕臨禦以來。
敬天勤民。
孜孜不懈。
年近九袠。
功蒇十全。
前年授玺後。
猶複敕幾訓政。
罔敢暇逸。
迩年教匪不靖。
宵旰焦勞。
猶幸精神強固。
于一切剿捕機宜。
無不随時指示。
今勒保秉承訓谕。
将川省首先滋事渠逆王三槐、臨陣生擒。
其餘窮蹙夥黨。
勢同摧枯拉朽。
不日全可蕩平。
捷音馳到。
正值朕同皇帝駐跸山莊。
各蒙古王公祝厘瞻觐之時。
中外同深歡慶。
而朕于武功十全之外。
又複親見掃除氛祲。
成此钜功。
此皆仰賴上天嘉祐垂庥。
朕與皇帝敬感之餘。
倍深乾惕。
允宜普施渥澤。
用獎勳勞。
勒保前于平定黔苗。
已錫通侯之賞。
茲剿辦川匪。
董率将士。
調度有方。
掃穴擒渠。
膚功克奏。
着加恩晉封公爵。
其在事出力之鎮将文武各員、及義民首等。
着勒保查明功績。
奏到另降谕旨、分别加恩。
軍機大臣大學士伯和珅、襄贊機宜。
承旨書谕。
一手經理。
夙夜宣勞。
着加恩晉封公爵。
福長安日直樞禁。
勞績倍着。
自辦理軍務以來。
一體始終其事。
着加恩賞封侯爵。
王傑、董诰、現雖未在軍機行走。
而軍興之時。
亦曾随同辦理。
沈初、戴衢亨、那彥成、雖在軍機行走未久。
現亦朝夕趨直。
在事慶成。
均着加恩交部從優議叙。
以示朕嘉獎勤勞。
施恩錫慶至意。
○癸卯。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清音閣。
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宴。
至丙午皆如之。
○甲辰。
萬萬壽聖節。
太上皇帝禦澹泊敬誠殿。
皇帝率扈從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官員、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行慶賀禮。
○辛該。
吏部奏、大學士和珅、四川總督勒保、均晉封公爵。
戶部尚書福長安、賞封侯爵。
應否世襲罔替。
并作何等秩之處。
恭候欽定。
奉敕旨、俱着作為一等。
照例承襲。
○甲寅。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永佑寺行禮。
○丁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自避暑山莊回銮。
○是日。
駐跸喀喇河屯行宮。
○戊午。
駐跸常山峪行宮。
○己未。
駐跸兩間房行宮。
○庚申。
駐跸要亭行宮。
○九月。
辛酉朔。
駐跸密雲縣行宮。
○壬戌。
駐跸南石槽行宮。
○癸亥。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還圓明園。
○乙亥。
敕谕前因勒保奏生擒首逆王三槐、成功在迩。
降旨令将随同打仗之鎮将、及在事出力之文武員弁義勇人等。
查明功績具奏。
以便酌量加恩。
今據勒保查明開單具奏。
所有道員承勳、石作瑞、着加恩賞給按察使銜。
知府姚令儀、鄭人慶、着賞給道銜。
候補知府吳桂、着俟服阕、遇有相當之缺補用。
同知洪範、曹六興、應先烈、候補知州許雲霄、俱着賞戴花翎。
降調通判盛露、着準其開複。
留于四川。
以通判補用。
知州趙來震、知縣呂朝恩、着賞戴藍翎。
知縣曹蘧、周偉業、着以知州升用。
候補知縣魯鳳輝、王泰雲、着留于四川以知縣即用。
州同溫家桂、經曆借補吏目顧昆來、着以知縣升用。
縣丞職銜顧紹先、候選從九品曹秉讓、着留于四川各以本班補用。
參将薛大烈、着賞給健勇巴圖魯名号。
二等侍衛花品、着授為頭等侍衛。
藍翎侍衛慶昌、着授為三等侍衛。
革職二等侍衛祥金保、着授為三等侍衛。
副将富森、參将皂祿、倭星額、唐朝臣、遊擊花良阿、俱着賞戴花翎。
都司
戊午。
秋。
七月。
甲申。
敕谕、朕精神強固。
諸事吉祥。
年歲豐稔。
是以降旨仍照前例進哨。
今禦前乾清門行走蒙古額驸巴圖等奏稱、今年哨内雨水過多。
降霜已早懇請暫停進哨等語。
朕已八旬有八雖複康強。
而進哨時亦未能照前馬上射獸。
不過禦看城觀閱而已。
且教匪将屆撲滅。
大功尚未告成京中拴養馬匹已于去歲解往軍營今若進哨。
不免調取紛繁。
蒙古王公等、既抒誠籲懇。
着照伊等所請。
暫停進哨。
但随圍人等業已豫備。
既不行圍。
其治辦行裝。
不免徒費。
着施恩仍照上次賞給一半。
不必前來以示朕轸恤蒙古臣仆之意。
所有禦前乾清門行走、及散秩王公等。
着仍于節後各歸遊牧處所。
京中應來之王公大臣侍衛、及各營衙門官員兵丁等。
均毋庸前來。
大功将次告成。
俟明年歲收豐熟。
雨水調勻。
再行進哨亦無不可。
○丙戌。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清音閣。
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至庚寅皆如之。
○八月。
乙未。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清音閣。
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食。
至己亥皆如之。
○庚子敕谕、本日勒保奏掃蕩安樂坪賊巢、生擒首逆王三槐一摺覽奏嘉慰。
朕臨禦以來。
敬天勤民。
孜孜不懈。
年近九袠。
功蒇十全。
前年授玺後。
猶複敕幾訓政。
罔敢暇逸。
迩年教匪不靖。
宵旰焦勞。
猶幸精神強固。
于一切剿捕機宜。
無不随時指示。
今勒保秉承訓谕。
将川省首先滋事渠逆王三槐、臨陣生擒。
其餘窮蹙夥黨。
勢同摧枯拉朽。
不日全可蕩平。
捷音馳到。
正值朕同皇帝駐跸山莊。
各蒙古王公祝厘瞻觐之時。
中外同深歡慶。
而朕于武功十全之外。
又複親見掃除氛祲。
成此钜功。
此皆仰賴上天嘉祐垂庥。
朕與皇帝敬感之餘。
倍深乾惕。
允宜普施渥澤。
用獎勳勞。
勒保前于平定黔苗。
已錫通侯之賞。
茲剿辦川匪。
董率将士。
調度有方。
掃穴擒渠。
膚功克奏。
着加恩晉封公爵。
其在事出力之鎮将文武各員、及義民首等。
着勒保查明功績。
奏到另降谕旨、分别加恩。
軍機大臣大學士伯和珅、襄贊機宜。
承旨書谕。
一手經理。
夙夜宣勞。
着加恩晉封公爵。
福長安日直樞禁。
勞績倍着。
自辦理軍務以來。
一體始終其事。
着加恩賞封侯爵。
王傑、董诰、現雖未在軍機行走。
而軍興之時。
亦曾随同辦理。
沈初、戴衢亨、那彥成、雖在軍機行走未久。
現亦朝夕趨直。
在事慶成。
均着加恩交部從優議叙。
以示朕嘉獎勤勞。
施恩錫慶至意。
○癸卯。
太上皇帝同皇帝禦清音閣。
賜扈從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宴。
至丙午皆如之。
○甲辰。
萬萬壽聖節。
太上皇帝禦澹泊敬誠殿。
皇帝率扈從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官員、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等、行慶賀禮。
○辛該。
吏部奏、大學士和珅、四川總督勒保、均晉封公爵。
戶部尚書福長安、賞封侯爵。
應否世襲罔替。
并作何等秩之處。
恭候欽定。
奉敕旨、俱着作為一等。
照例承襲。
○甲寅。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永佑寺行禮。
○丁巳。
太上皇帝同皇帝自避暑山莊回銮。
○是日。
駐跸喀喇河屯行宮。
○戊午。
駐跸常山峪行宮。
○己未。
駐跸兩間房行宮。
○庚申。
駐跸要亭行宮。
○九月。
辛酉朔。
駐跸密雲縣行宮。
○壬戌。
駐跸南石槽行宮。
○癸亥。
太上皇帝同皇帝詣安佑宮行禮。
○還圓明園。
○乙亥。
敕谕前因勒保奏生擒首逆王三槐、成功在迩。
降旨令将随同打仗之鎮将、及在事出力之文武員弁義勇人等。
查明功績具奏。
以便酌量加恩。
今據勒保查明開單具奏。
所有道員承勳、石作瑞、着加恩賞給按察使銜。
知府姚令儀、鄭人慶、着賞給道銜。
候補知府吳桂、着俟服阕、遇有相當之缺補用。
同知洪範、曹六興、應先烈、候補知州許雲霄、俱着賞戴花翎。
降調通判盛露、着準其開複。
留于四川。
以通判補用。
知州趙來震、知縣呂朝恩、着賞戴藍翎。
知縣曹蘧、周偉業、着以知州升用。
候補知縣魯鳳輝、王泰雲、着留于四川以知縣即用。
州同溫家桂、經曆借補吏目顧昆來、着以知縣升用。
縣丞職銜顧紹先、候選從九品曹秉讓、着留于四川各以本班補用。
參将薛大烈、着賞給健勇巴圖魯名号。
二等侍衛花品、着授為頭等侍衛。
藍翎侍衛慶昌、着授為三等侍衛。
革職二等侍衛祥金保、着授為三等侍衛。
副将富森、參将皂祿、倭星額、唐朝臣、遊擊花良阿、俱着賞戴花翎。
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