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草船借箭——諸葛亮草船借箭

關燈
的大會上,賈維茨反複強調,約翰·肯啟迪不愧是他父親的兒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因為約翰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被認為是一位反猶太主義者,在他擔任美國駐英大使期間,曾經說過支持希特勒的話,盡管這是戰前的事。

    賈維茨還攻擊肯尼迪持反對以色列的立場,說他曾在衆議院中提出過一項削減給以色列援助的修正案。

     波士頓的許多猶太選民聽了這次演說。

    肯尼迪家族的人坐不住了,喬·肯尼迪連忙打電話請來了與猶太人關系極好、在國會中頗有影響的麥科馬克來為約翰·肯尼迪說好話,以取悅猶太選民。

     不久,肯尼迪的競選班子在賈維茨演說的那個劇場召開大會,邀請了許多猶太人參加。

    盡管約翰·肯尼迪近幾年沒有和麥科馬克打交道了,而且他打心底裡也不怎麼尊重這個人,但現在為了借他之口為自己拉選票就裝出一副十分熱情的樣子,又是擁抱,又是感謝。

    而麥科馬克受人之托,幹得也很出色。

    他發表了一篇給人印象極深的演說,特别是回擊了賈維茨對肯尼迪的批評。

    麥科馬克說:“我來告訴你們在援助以色列問題上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我們聽說共和黨人準備否決這一法案,取消本來應給以色列的援助。

    我在國會大廈的走廊裡轉悠,想找人提一項修正案,減輕對以色列的打擊。

    最後我找到了約翰·肯尼迪,他同意提出一項修正案,其中對以色列援助的削減隻是象征性的。

    是約翰·肯尼迪挽救了對以色列的援助!”聽了這席話,廣大猶太聽衆對約翰·肯尼迪報以熱烈掌聲。

    這時,肯尼迪高興得幾乎不敢相信,因為麥科馬克完全在撒謊,他在國會走廊裡根本沒有見到麥科馬克,他也從未打算過替以色列說話。

    而現在,他借麥科馬克之口,赢得了衆多猶太選民的信任和支持,最後終于擊敗洛奇進入了參議院。

     草船借箭之例說——羅斯福巧取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最早不是由美國開鑿。

    19世紀末,有一家法國公司跟哥倫比亞簽訂了一個合同,打算在哥倫比亞的巴拿馬省境内開一條連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

     主持運河工程的總工程師就是因開鑿蘇伊士運河而聞名的世界的法國人雷賽布,他自以為這一工程不在話下。

    然而,巴拿馬環境與蘇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進度很慢,公司的資金也開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在這種形勢下,法國公司的代理人布裡略訪問美國,向美國政府兜售巴拿馬運河公司,要價一億美元。

     美國早已對運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國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

    然而,美國卻故作姿态。

    羅斯福指使美國海峽運河委員會提出一報告,證明在尼加拉瓜開運河省錢。

    報告指出,在尼加拉瓜開運河的全部費用不到2億美元。

    在巴拿馬開運河的直接費用雖然隻有1億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筆收買法國公司的費用,這樣,開巴拿馬運河的全部支出将達兩億五千多萬美元。

     布裡略看到這個報告後大吃一驚。

    如果美國不在巴拿馬開運河,法國不是一分錢也收不回了嗎?于是他馬上遊說,表明法國公司願意削價,隻要4000萬美元就行了。

    通過這一方法,美國就少花了6000萬美元。

     羅斯福又用同一計策來壓哥倫比亞政府。

    他指使國會通過一個法案,規定美國如果能在适當時期内同哥倫比亞政府達成協議,将選擇巴拿馬開運河,否則,美國将選擇尼加拉瓜。

     這樣一來,哥倫比亞也坐不住了。

    駐華盛頓大使馬上找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協商,簽訂了一項賣國條約,同意以一千萬美元的代價長期租給美國一條兩岸各寬3英裡的運河區,美國每年另外付金10萬元。

     草船借箭之例說——裡根總統賣畫 裡根是位老年總統,體力有限。

    1986年4月22日,他辦公時感到有些疲勞,便放下手中的公務,信手從桌上撕下7張辦公用紙,随随便便地畫了7幅草圖。

     這7幅素描是“牛仔”、“馬”、“英國紳士”、“中國師爺”、“日本武士”、“法國富公司”、“法國幽默大師”。

    裡根的畫技是可想而知的,僅能算得上初學者。

    然而,由于他的性情豁達及富有幽默感,這幾幅畫還算生動。

    尤其“牛仔”與“馬”,是7幅畫中的上乘之作。

    這并不奇怪,因為牛仔與馬是裡根最喜愛的。

    當然,裡根也沒有忘記在右下側署上大名——“理查德·裡根總統”。

     裡根的幾個助手看到總統破天荒作畫,又因他是總統,奉承了幾句。

    裡根不免飄飄然,同時又靈機一動,派人送畫到拍賣行出售。

    畫很快被一收藏家以l萬美元買走。

    當然,此人不是看中裡根的畫技,而是看上了作者的頭銜。

     裡根收到錢後,立即打電話給美國傷殘人協會,表示将捐l萬美元。

    這一舉動驚動了無處不在的新聞記者,于是美國各大報紙以醒目的标題發表這一新聞。

     裡根從助手們的奉承聲中,也體驗到總統的價值,因此料定必然有人高價收買。

    此後,又将l萬美金捐給傷殘人,這樣,既不必從腰包裡掏出l萬美元,又獲得了好名聲。

     摘自《三國智謀應用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