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聽說北清大學工作組犯了方向、路線錯誤已被撤走,盧小龍關押、批鬥、絕食十幾天後,總算沒事了,他松了一口氣。
半個月來,他一直為盧小龍的命運憂心忡忡,現在雨過天晴,事态明朗,讓他心裡坦然了許多。
然而,不曾想到的是,好事卻給他帶來了一生中最大的痛苦:他在家中的權威地位明顯發生了變化。
當他此刻坐在客廳裡與女兒盧小慧談話時,就開始深刻地感受到這種痛苦了。
他們的住房是樓上樓下兩層,一棟樓住着兩個副部長,各有各的正門,各有各的後門。
所謂後門,就是一層客廳直接可以出去。
這一面全是玻璃窗、玻璃門,推開就是自家的後院,種着葡萄。
後院沒有圍牆,隻有矮矮的裝飾性竹籬笆。
大院裡住着部級、副部級幹部,有圍牆,有院門,有警衛。
大院安全,小院就略呈開放性。
盧鐵漢一邊抽着煙看着玻璃門外的景物,一邊聽盧小慧講述7月29日人民大會堂萬人大會的情況。
當他聽完整個會議進程以及鄧小平、周恩來、劉少奇的講話内容之後,确知中央做出了正式決定,及至聽到毛主席也出席了大會,他的一切疑惑便更不存在了。
他看着盧小慧手裡的油印傳單,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如此重大的政治決定不是由紅頭文件正式傳達下來,而是被學生的油印傳單大面積傳播。
作為部級領導,他要通過兒女的小道消息才能掌握情況,這讓他太不舒服了。
以往,都是他這個當副部長的父親看過文件夾裡的各種文件,用含蓄的方式對子女講講形勢,做做指導,現在,他幾乎每天都要聽女兒講形勢了。
正是通過女兒的“傳達”,他知道了毛主席這些天來關于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講話:嚴厲批評了工作組鎮壓學生運動的錯誤,嚴厲批評了中央前一段時間主持工作的劉少奇、鄧小平。
全國政治形勢的變化以及自己在家庭地位的變化,都讓他感到浮浮蕩蕩,不大穩定。
當盧小慧講到幾十天前盧小龍和他的争執時,他更是蹙緊眉頭一言不發了。
盧小慧說:“爸爸,你應該承認,哥哥當時的決定是正确的。
”盧鐵漢把煙頭在煙灰缸裡摁滅,又從茶幾上拿起煙鬥填滿煙絲。
女兒習慣他這種沉默不語的态度,接着說:“你得跟上形勢。
” 盧鐵漢點着了煙鬥,抽了兩口,噴出了煙霧,顯出做父親的寬和與從容,他看着女兒說道:“把你剛才念的傳單給我看一下。
”盧小慧把傳單遞到他手裡。
用蠟紙刻印的傳單,字迹并不十分整齊,粗糙的白紙,藍黑的油墨。
顯然油墨未幹就被蹭了,顯得模糊一片,還有錯别字。
粗拙的傳單散發的油墨香,讓你想到成千上萬大中學生風是風、火是火的大革命狂熱。
他明顯感到,學生們的傳單和他閱讀的文件是兩個世界。
他與鉛印文件是一個穩定的、既成的、不容侵犯的秩序和規矩的世界;而這些傳單讓人想到那些汗淋淋的、年輕的手臂,像風一樣刮來刮去,是一個躁動的、騷亂的、燃燒的沒有秩序和規矩的世界。
傍晚時分,客廳有些昏暗,噴出的青煙在暗淡的客廳裡缭繞。
透過青煙看着外面的葡萄架在夕陽下朗朗生輝,他就有一種與屋内暗淡光線相一緻的情緒。
聽見外面停放自行車的聲音,正門走廊裡進來了兒子盧小龍。
這是幾十天來與兒子頭一回見面。
雖然經過十幾天的絕食,兒子并沒有顯出特别地消瘦,大概是這幾天恢複過來了。
他的臉上帶着與人為善的笑意,這在盧鐵漢眼裡絕對是個新現象。
他一進門就親熱地叫了聲“爸爸”,這也讓盧鐵漢産生一種複雜的心理。
往常那坐在客廳裡一動不動、抽着煙面對兒子的态度,今天顯然被松動了。
他端着煙鬥從仰靠沙發的姿勢裡坐起身,說道:“你回來了?熱不熱?要不要先洗個臉?”他從來沒有這樣瑣碎的、家長裡短的開頭。
盧小龍對此似乎毫不奇怪,他到了廚房,打開水龍頭,呼噜呼噜沖洗了一把,一邊用毛巾擦臉,一邊又進到客廳,對盧小慧說道:“又有最新消息了,毛主席寫了大字報。
”兒子這種在他面前如入無人之境的輕松随意是史無前例的,但也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毛主席寫了大字報?在哪兒寫的?”盧小慧問。
盧小龍擦完臉,又大大咧咧擦着胳膊和腋下,然後,拿起茶幾上的杯子喝了兩杯涼開水,站着對盧小慧說開了:“這兩天正開八屆十一中全會呢!8月1日開始的,聽說毛主席大前天寫了一張大字報,叫做《炮打司令部》。
”“炮打誰?”盧小慧問。
盧小龍說:“等我坐下來給你念。
” 盧鐵漢被這個重大的政治動态震驚了。
與此同時,幾乎同樣沖擊他的是兒子與他的關系的巨大變化。
當兒子一反以往的拘謹,興高采烈地言談舉止時,自己作為父親的尊嚴被極大地削弱了。
兒子現在已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看他的臉色了,這是讓他很别扭的事情。
事實上,他也非常關注兒子剛才講的消息,然而,兒子隻顧着和妹妹說話,做父親的便隻能旁聽,這很讓他有一種被排除在外的孤立感和屈辱感。
兒子在沙發上坐
半個月來,他一直為盧小龍的命運憂心忡忡,現在雨過天晴,事态明朗,讓他心裡坦然了許多。
然而,不曾想到的是,好事卻給他帶來了一生中最大的痛苦:他在家中的權威地位明顯發生了變化。
當他此刻坐在客廳裡與女兒盧小慧談話時,就開始深刻地感受到這種痛苦了。
他們的住房是樓上樓下兩層,一棟樓住着兩個副部長,各有各的正門,各有各的後門。
所謂後門,就是一層客廳直接可以出去。
這一面全是玻璃窗、玻璃門,推開就是自家的後院,種着葡萄。
後院沒有圍牆,隻有矮矮的裝飾性竹籬笆。
大院裡住着部級、副部級幹部,有圍牆,有院門,有警衛。
大院安全,小院就略呈開放性。
盧鐵漢一邊抽着煙看着玻璃門外的景物,一邊聽盧小慧講述7月29日人民大會堂萬人大會的情況。
當他聽完整個會議進程以及鄧小平、周恩來、劉少奇的講話内容之後,确知中央做出了正式決定,及至聽到毛主席也出席了大會,他的一切疑惑便更不存在了。
他看着盧小慧手裡的油印傳單,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如此重大的政治決定不是由紅頭文件正式傳達下來,而是被學生的油印傳單大面積傳播。
作為部級領導,他要通過兒女的小道消息才能掌握情況,這讓他太不舒服了。
以往,都是他這個當副部長的父親看過文件夾裡的各種文件,用含蓄的方式對子女講講形勢,做做指導,現在,他幾乎每天都要聽女兒講形勢了。
正是通過女兒的“傳達”,他知道了毛主席這些天來關于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講話:嚴厲批評了工作組鎮壓學生運動的錯誤,嚴厲批評了中央前一段時間主持工作的劉少奇、鄧小平。
全國政治形勢的變化以及自己在家庭地位的變化,都讓他感到浮浮蕩蕩,不大穩定。
當盧小慧講到幾十天前盧小龍和他的争執時,他更是蹙緊眉頭一言不發了。
盧小慧說:“爸爸,你應該承認,哥哥當時的決定是正确的。
”盧鐵漢把煙頭在煙灰缸裡摁滅,又從茶幾上拿起煙鬥填滿煙絲。
女兒習慣他這種沉默不語的态度,接着說:“你得跟上形勢。
” 盧鐵漢點着了煙鬥,抽了兩口,噴出了煙霧,顯出做父親的寬和與從容,他看着女兒說道:“把你剛才念的傳單給我看一下。
”盧小慧把傳單遞到他手裡。
用蠟紙刻印的傳單,字迹并不十分整齊,粗糙的白紙,藍黑的油墨。
顯然油墨未幹就被蹭了,顯得模糊一片,還有錯别字。
粗拙的傳單散發的油墨香,讓你想到成千上萬大中學生風是風、火是火的大革命狂熱。
他明顯感到,學生們的傳單和他閱讀的文件是兩個世界。
他與鉛印文件是一個穩定的、既成的、不容侵犯的秩序和規矩的世界;而這些傳單讓人想到那些汗淋淋的、年輕的手臂,像風一樣刮來刮去,是一個躁動的、騷亂的、燃燒的沒有秩序和規矩的世界。
傍晚時分,客廳有些昏暗,噴出的青煙在暗淡的客廳裡缭繞。
透過青煙看着外面的葡萄架在夕陽下朗朗生輝,他就有一種與屋内暗淡光線相一緻的情緒。
聽見外面停放自行車的聲音,正門走廊裡進來了兒子盧小龍。
這是幾十天來與兒子頭一回見面。
雖然經過十幾天的絕食,兒子并沒有顯出特别地消瘦,大概是這幾天恢複過來了。
他的臉上帶着與人為善的笑意,這在盧鐵漢眼裡絕對是個新現象。
他一進門就親熱地叫了聲“爸爸”,這也讓盧鐵漢産生一種複雜的心理。
往常那坐在客廳裡一動不動、抽着煙面對兒子的态度,今天顯然被松動了。
他端着煙鬥從仰靠沙發的姿勢裡坐起身,說道:“你回來了?熱不熱?要不要先洗個臉?”他從來沒有這樣瑣碎的、家長裡短的開頭。
盧小龍對此似乎毫不奇怪,他到了廚房,打開水龍頭,呼噜呼噜沖洗了一把,一邊用毛巾擦臉,一邊又進到客廳,對盧小慧說道:“又有最新消息了,毛主席寫了大字報。
”兒子這種在他面前如入無人之境的輕松随意是史無前例的,但也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毛主席寫了大字報?在哪兒寫的?”盧小慧問。
盧小龍擦完臉,又大大咧咧擦着胳膊和腋下,然後,拿起茶幾上的杯子喝了兩杯涼開水,站着對盧小慧說開了:“這兩天正開八屆十一中全會呢!8月1日開始的,聽說毛主席大前天寫了一張大字報,叫做《炮打司令部》。
”“炮打誰?”盧小慧問。
盧小龍說:“等我坐下來給你念。
” 盧鐵漢被這個重大的政治動态震驚了。
與此同時,幾乎同樣沖擊他的是兒子與他的關系的巨大變化。
當兒子一反以往的拘謹,興高采烈地言談舉止時,自己作為父親的尊嚴被極大地削弱了。
兒子現在已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看他的臉色了,這是讓他很别扭的事情。
事實上,他也非常關注兒子剛才講的消息,然而,兒子隻顧着和妹妹說話,做父親的便隻能旁聽,這很讓他有一種被排除在外的孤立感和屈辱感。
兒子在沙發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