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關燈
這一年秋天,盧小龍帶着鐵路局的招工指标回到插隊的縣裡遷戶口辦手續,招工指标是已在臨近一個地區當地委副書記的父親托關系幫他搞的。

    當他來到縣城時,多少有一點重返故土的感覺。

    在劉堡近兩年的插隊生活中,縣城他不多不少來過幾次,趕集,給隊裡、給知青點買東西,偶爾也到縣知青辦公室看一看,劉堡村離縣城不過十裡路,站在縣城外的長途汽車站,遠遠就能看見劉堡村的一片山。

    隔着秋天黃褐色的空氣望過去,盧小龍心裡升起一股說不上來的滋味。

    這一片山的氣息還是親切的,他用力吸了吸鼻子,似乎要将劉堡村的氣味吸到了肺腑裡,他看了看土裡土氣又熙熙攘攘的小縣城,他先要去縣城辦事。

     因為對招工的手續一點不摸門路,他先到了縣委辦公室。

    辦公室的主任姓尚,是一個精神很飽滿的中年幹部,據說過去曾是農村小學的語文老師,見面先露出七分親熱。

    尚主任過去見過盧小龍,也曾賞識過盧小龍在劉堡村的作為,至于那時為什麼沒能保護盧小龍,他攤了一下手,笑着解釋道:“那時北京來了材料,我們也不了解情況,你們和大隊、公社關系又搞得糟了一點,所以讓你吃了苦頭,不過,也算是鍛煉嘛。

    ”知道盧小龍這次回來是招工遷戶口的,他顯出義不容辭的熱情,立刻拿起電話給縣計委主任打了電話,然後對盧小龍說:“你一會兒過去辦就是了,沒有任何問題。

    ”放下電話,他又親熱地給盧小龍倒茶,大有留他聊一會兒的意思。

    一盒專門招待貴賓的中華煙也從他的抽屜裡拿了出來,遞到盧小龍手中。

    盧小龍點着了煙,坐在那裡說起話來。

    沒有幾句,尚主任就講到了盧小龍的父親,他說:“你爸爸差點就到咱們地區來當地委副書記,現在他那個地區和咱們地區緊挨着,管着十幾個縣,今年夏天去省裡開農業會議,我還見到你爸爸了,我向他說起你在我們縣插隊,你爸爸是個很有水平的老幹部,很有水平。

    ” 盧小龍在和滿臉紅光的尚主任的談話中明顯感到,作為盧鐵漢的兒子,他在縣委辦公室如何受到了尊重,這既讓他不舒服也不服氣,又使他有一種很舒服、很暖烘的感覺。

    從這開始,他知道這次回縣裡辦招工手續将遠不像預先想得那麼麻煩。

    尚主任的長圓臉上堆滿了笑容,一雙神采奕奕的大眼睛讓人想到“風流”二字,稀疏的頭發薄薄地鋪在頭頂,很高的發際露出飽滿的額頭。

    他将盧小龍幾年前在劉堡村的作為大大贊揚了一番,說笑着将盧小龍送出了縣委辦公室,又送出了小院,指着不遠處的一個院子說道:“縣計委在那個院子裡。

    ”盧小龍剛要稱謝道别,尚主任又伸出暖烘烘的肥手扶在盧小龍的肩背上,說道:“走,我送你過去。

    ”這一瞬間,盧小龍有種坐上轎子的舒适感,尚主任熱烘烘的身體像孵小雞的老母雞一樣烘暖着他。

    大概是有經常洗換衣裳的衛生習慣,尚主任的衣服發出挺濃的肥皂味,稀疏的花白頭發下脖頸的皮肉已經松弛囊腫,一顆肥大的黑痣在脖頸上兀立着。

     縣計委也是一個圓圓的月亮門,裡邊一排青磚房半忙碌半悠閑地坐落着,有兩三個幹部在忙碌,也有兩三個幹部在閑談,暖壺在往茶杯裡倒水,茶杯裡在冒水汽,香煙在每個人的嘴裡抽着,煙霧則在公有的空間裡彌漫。

    計委主任姓計,這是一個大家一說就哈哈大笑的話題。

    與尚主任不同,他瘦得脖子露着青筋,臘黃的臉上刻着山谷一樣的皺紋,頭發卻很茂密,一雙眼睛也炯炯有神,夾着香煙的手指熏得焦黃。

    看見尚主任進來,站起來親熱相迎。

    尚主任将盧小龍介紹給計主任,計主任伸出雞爪般的手和盧小龍相握,那雙手又濕又熱,握在手中十分不舒服。

    計主任對盧小龍也十分親熱,尚主任還十分風趣地對他說道:“盧小龍可是我們縣的一個人才,那幾年受了點冤屈,我剛才還和他說呢,如果不走,我們留在縣裡要好好安排安排。

    ”計主任說:“讓他到計委來就行,先幹個副主任,過兩年我這身體不行了,他就幹個主任。

    ”尚主任坐在那裡腼出胸腹說道:“真要留下,那就不一定放在你這裡了,最理想的是放在我這縣委辦公室當個副主任,再在底下兼個公社書記,連基層帶上層一塊兒鍛煉。

    ” 盧小龍又有了一種太陽底下坐轎子的感覺,轎子曬得暖烘烘的,自己像烤爐裡的面包一樣松軟皮脆。

    計主任眨着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說道:“什麼時候你再回劉堡,一定來縣裡看看,那時請你爸爸也來轉轉。

    ”尚主任笑着一揮手,說:“他爸爸差點就來咱們地區。

    ” 計主任點點頭說:“我知道,咱們這個地區小,他去的那個地區大。

    ”三個人說來說去,才說到盧小龍要辦的手續上。

    他拿出了随身帶來的招工指标及一系列相關的報表材料,計主任叫來一個長方臉的幹事,吩咐道:“小童,你把這些去辦了,該蓋什麼章就蓋什麼章。

    ”小童接過盧小龍手中的牛皮紙大信封拿去辦了,沒過一會兒,小童便将一摞報表材料連同那個牛皮紙信封遞到盧小龍手中,說道:“計委的章都給你蓋了,你再去縣知青辦公室把檔案取出來,就可以去公社遷戶口了。

    ”盧小龍問:“這兒的事就都完了?”小童說:“是。

    ” 又将一頁一頁已經蓋了章的報表材料翻給盧小龍看,最後把它們疊在一起,插到牛皮紙大信封裡,說道:“别丢了,全在裡面。

    ”盧小龍又陪着幾個人說了會兒話,尚主任和計主任說說笑笑地将他送出了計委小院。

     盧小龍與一胖一瘦兩個主任揮手告别,走過一段磚牆相夾的磚路,進了一個老舊的院門,門坎幾乎有膝蓋高,黑木門糟糟地散發着幾十年的陳味,迎面一塊破影壁擋在那裡。

     繞過影壁,院中一棵黑蒼蒼的老樹将濃重的樹蔭罩在整個院子上,四面的房子都很舊,牆角堆着幾個破筐和一個歪歪斜斜的破桌子。

    他四面打量了一下,确認了這就是過去的知青辦,記得過去知青辦就是朝左的那排房,一扇門一扇窗,門開着,裡邊黑洞洞地似乎沒有人。

    他剛要張嘴打聽,就聽到屋裡其實有說話的聲音。

    他踏上房前的石階,扶着糟舊的木門框探進頭去,問:“這是知青辦嗎?”裡邊有人回答:“是,你有什麼事?”晦暗的房間裡辦公桌上趴着一個正在寫字的幹部,旁邊還坐着三四個影影綽綽的男女。

    聽見這幾個男女正嘟嘟囔囔地央告着什麼,聽口音知道也是北京知識青年。

     盧小龍又邁過一個高到半截小腿的門坎,跌入陰暗潮濕的房間裡,寫字的幹部擡起架着黑框眼鏡的長方臉問盧小龍:“你有什麼事?”盧小龍往前挪了幾步,站在幾個北京知識青年的背後說道:“我辦招工。

    ”幾個知識青年立刻扭過頭來看他,其中一個男知青長着一張白皙的小臉,一個女知青長着一張豐滿的橢圓臉。

    那個幹部低下頭冷冷地說道:“去找計委。

    ”盧小龍說:“我找過計委了。

    ”那個幹部說:“你找計委就是了,這兒不管。

    ”盧小龍說:“計委的手續我全辦好了,計主任讓我來這裡拿檔案。

    ”對方這才鄭重其事地擡起頭來看着盧小龍,那幾個知青也都又仰起臉看着盧小龍。

    盧小龍站在黑暗中覺出一點戲劇效果。

     他将牛皮紙信封遞了過去,對方接過信封問:“你是哪個村的?”盧小龍說:“劉堡。

    ”對方又問:“你叫什麼?”盧小龍說:“盧小龍。

    ”那個幹部還沒有抽出信封裡的材料,便吃驚地揚起了臉。

    那幾個知識青年也都站了起來,剛才他們看盧小龍的目光中還充滿着嫉妒和敵意,現在浮出一臉眼巴巴的奉承。

     那個幹部扶了一下眼鏡,站起來說道:“你就是盧小龍啊,來來來,坐下,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