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1972年冬天,李黛玉的母親茹珍随着北清大學在江西幹校的大批教職員工一起回到了北京。
當母親多皺的面孔出現在門口時,李黛玉頓時感到這個家從此就十分堵人了,就像不得不咽下一個咽不下去的東西一樣。
她雖然曾經和母親劃清過界限,然而,母親既然回校,就必然會回到這個家中,這個家在名義上是屬于母親的。
況且父母的問題即将得到解決,這也使她過去“劃清界限”的聲明自然而然消亡了。
當母親懵懵懂懂地看着她時,她知道,母親心目中從沒有過女兒和她“劃清界限”一事,她照例是唠唠叨叨,精神越來越不正常,唠叨到了煩呱不止的程度。
母親的身體更加僵化了,像是滿騰的麻袋裝了兩條短腿、兩條胳膊及一個腦袋,在房間裡移來移去。
一想到從今天起就要和母親在一個屋頂下生活,還要在一個飯鍋裡吃飯,還要照顧她生活的種種,李黛玉不禁不寒而栗。
她一個人自由慣了,現在要背上這個大包袱,真像蝸牛背着自己的房子爬行一樣不堪重負。
惟一讓她感到有利的是,母親将她那份工資帶來了,這給她幾年來窘困的生活帶來了實惠。
李黛玉就這樣接受了這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她的天空立刻變狹窄了,每天早晨一起來,就要面對母親沒完沒了的唠叨,這時,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草草對付了早飯,而後跑出家門。
嚴寒的冬天并沒有多少好去處,轉來轉去還要回到這個窩裡,每當這時,她就覺得房子是生活的重要條件。
好在她們住的是四居室,倘若母女倆被關在一間房子裡,那就無法呼吸了。
她不久前剛從插隊的北京郊區辦了“病退”回城,在附近的一所小學校教二年級,白天去上課,這是惟一正經的去處,回到家裡,已将多半時間度過了,往下想的就是如何關上自己的房門獨自待一會兒,早點睡覺。
要是母親現在突然死去,她大概不會有任何悲傷,隻會感到如釋重負。
一想到自己會如此惡毒,她就有些害怕,然而,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讓母女倆發生沖突的,是件很具體的事情。
北清大學校黨委準備給李黛玉的父親李浩然落實政策,過去所謂隐藏宋美齡的照片、等待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反革命罪行似乎要被推翻了。
李黛玉自然是興奮的,這樣,她就能丢掉家庭出身不好的包袱了。
然而,母親卻怎樣勸說都拒不改口,她對學校落實政策辦公室的來人唠唠叨叨地說:“李浩然就是反革命。
” 這讓來人十分尴尬,對方是個長着一臉麻子的中年幹部,這時撓着後脖頸說道:“這你可要考慮好,要對李浩然負責,也對你負責,還對你們的子女負責。
”茹珍擡着那張蒼白浮腫的面孔直愣愣地看着對方說道:“李浩然就是反革命,我就是要和他劃清界限,永不翻案。
” 麻子臉看着李黛玉為難地笑笑,李黛玉趕忙解釋,父親當年自殺前除了一份認罪書和一封給母親的信之外,還給母親寫過一個條子,那條子能夠說明他當時的全部認罪是迫不得已的,可惜那張條子當時被母女倆銷毀了。
茹珍搖着頭說:“你不要相信他寫的那個條子,那是反革命煙霧彈。
”李黛玉又急又氣,說道:“你怎麼還亂上綱上線?”茹珍睜大眼說:“我就是要上綱上線。
”李黛玉隻能對落實政策辦公室的幾個來人說:“我媽媽現在精神有點不正常,找時間我和你們談吧。
”茹珍說:“我怎麼不正常?你才不正常。
”她又轉頭看着麻子臉說道:“我很正常,我在幹校表現最好。
”她等着對方的理解和贊揚,對方敷衍道:“你是表現最好。
”并對李黛玉使了一個眼色,而後對茹珍說:“今天就談到這裡,以後有時間再談。
”茹珍懵懵懂懂地将來人送到門口,李黛玉則一直送下樓去,走到院門口,麻子臉擺了擺手,說道:“你母親的情況我們清楚,她在幹校就精神失常了,你爸爸的事情,我們會找你聯系。
”李黛玉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走了。
回頭往樓上看,母親正在陽台上直愣愣地望着遠去的人,那張臉大大地懸在半空中,讓李黛玉感到毛骨悚然。
李黛玉心事重重地在院門口徘徊了一會兒,正準備回家,又擡了一下頭,發現母親正在陽台上死死地盯着她,那直愣愣的目光使得李黛玉頭皮發麻,全身起了雞皮疙瘩,好像一隻小老鼠正無憂無慮地活動着,一擡頭看見貓頭鷹正在俯瞰自己,渾身吓得透涼。
她不敢擡頭地進了樓門,上到二樓。
正要推開虛掩的房門,發現母親在走廊裡迎面堵着她,那浮腫多皺的面孔和直愣愣的眼睛都讓她感到一陣毛發悚然。
她猶豫了一下才走進家門,将門在身後關上。
母親還是堵在走廊裡一動不動,李黛玉不得不說:“您早點休息吧。
”茹珍這才轉動了一下眼睛,唠叨道:“我就是堅持和李浩然劃清界限,永不翻案。
”李黛玉連連說道:“好,好,好。
”丢下母親,側身進了自己的房間,将房門閉住插上了。
沒過一會兒,母親過
當母親多皺的面孔出現在門口時,李黛玉頓時感到這個家從此就十分堵人了,就像不得不咽下一個咽不下去的東西一樣。
她雖然曾經和母親劃清過界限,然而,母親既然回校,就必然會回到這個家中,這個家在名義上是屬于母親的。
況且父母的問題即将得到解決,這也使她過去“劃清界限”的聲明自然而然消亡了。
當母親懵懵懂懂地看着她時,她知道,母親心目中從沒有過女兒和她“劃清界限”一事,她照例是唠唠叨叨,精神越來越不正常,唠叨到了煩呱不止的程度。
母親的身體更加僵化了,像是滿騰的麻袋裝了兩條短腿、兩條胳膊及一個腦袋,在房間裡移來移去。
一想到從今天起就要和母親在一個屋頂下生活,還要在一個飯鍋裡吃飯,還要照顧她生活的種種,李黛玉不禁不寒而栗。
她一個人自由慣了,現在要背上這個大包袱,真像蝸牛背着自己的房子爬行一樣不堪重負。
惟一讓她感到有利的是,母親将她那份工資帶來了,這給她幾年來窘困的生活帶來了實惠。
李黛玉就這樣接受了這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她的天空立刻變狹窄了,每天早晨一起來,就要面對母親沒完沒了的唠叨,這時,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草草對付了早飯,而後跑出家門。
嚴寒的冬天并沒有多少好去處,轉來轉去還要回到這個窩裡,每當這時,她就覺得房子是生活的重要條件。
好在她們住的是四居室,倘若母女倆被關在一間房子裡,那就無法呼吸了。
她不久前剛從插隊的北京郊區辦了“病退”回城,在附近的一所小學校教二年級,白天去上課,這是惟一正經的去處,回到家裡,已将多半時間度過了,往下想的就是如何關上自己的房門獨自待一會兒,早點睡覺。
要是母親現在突然死去,她大概不會有任何悲傷,隻會感到如釋重負。
一想到自己會如此惡毒,她就有些害怕,然而,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讓母女倆發生沖突的,是件很具體的事情。
北清大學校黨委準備給李黛玉的父親李浩然落實政策,過去所謂隐藏宋美齡的照片、等待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反革命罪行似乎要被推翻了。
李黛玉自然是興奮的,這樣,她就能丢掉家庭出身不好的包袱了。
然而,母親卻怎樣勸說都拒不改口,她對學校落實政策辦公室的來人唠唠叨叨地說:“李浩然就是反革命。
” 這讓來人十分尴尬,對方是個長着一臉麻子的中年幹部,這時撓着後脖頸說道:“這你可要考慮好,要對李浩然負責,也對你負責,還對你們的子女負責。
”茹珍擡着那張蒼白浮腫的面孔直愣愣地看着對方說道:“李浩然就是反革命,我就是要和他劃清界限,永不翻案。
” 麻子臉看着李黛玉為難地笑笑,李黛玉趕忙解釋,父親當年自殺前除了一份認罪書和一封給母親的信之外,還給母親寫過一個條子,那條子能夠說明他當時的全部認罪是迫不得已的,可惜那張條子當時被母女倆銷毀了。
茹珍搖着頭說:“你不要相信他寫的那個條子,那是反革命煙霧彈。
”李黛玉又急又氣,說道:“你怎麼還亂上綱上線?”茹珍睜大眼說:“我就是要上綱上線。
”李黛玉隻能對落實政策辦公室的幾個來人說:“我媽媽現在精神有點不正常,找時間我和你們談吧。
”茹珍說:“我怎麼不正常?你才不正常。
”她又轉頭看着麻子臉說道:“我很正常,我在幹校表現最好。
”她等着對方的理解和贊揚,對方敷衍道:“你是表現最好。
”并對李黛玉使了一個眼色,而後對茹珍說:“今天就談到這裡,以後有時間再談。
”茹珍懵懵懂懂地将來人送到門口,李黛玉則一直送下樓去,走到院門口,麻子臉擺了擺手,說道:“你母親的情況我們清楚,她在幹校就精神失常了,你爸爸的事情,我們會找你聯系。
”李黛玉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走了。
回頭往樓上看,母親正在陽台上直愣愣地望着遠去的人,那張臉大大地懸在半空中,讓李黛玉感到毛骨悚然。
李黛玉心事重重地在院門口徘徊了一會兒,正準備回家,又擡了一下頭,發現母親正在陽台上死死地盯着她,那直愣愣的目光使得李黛玉頭皮發麻,全身起了雞皮疙瘩,好像一隻小老鼠正無憂無慮地活動着,一擡頭看見貓頭鷹正在俯瞰自己,渾身吓得透涼。
她不敢擡頭地進了樓門,上到二樓。
正要推開虛掩的房門,發現母親在走廊裡迎面堵着她,那浮腫多皺的面孔和直愣愣的眼睛都讓她感到一陣毛發悚然。
她猶豫了一下才走進家門,将門在身後關上。
母親還是堵在走廊裡一動不動,李黛玉不得不說:“您早點休息吧。
”茹珍這才轉動了一下眼睛,唠叨道:“我就是堅持和李浩然劃清界限,永不翻案。
”李黛玉連連說道:“好,好,好。
”丢下母親,側身進了自己的房間,将房門閉住插上了。
沒過一會兒,母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