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天下大概隻有一樣東西,盡管你一天比一天更熟悉,你卻不會感到厭倦,那就是自己的身體。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沈麗經常緊閉卧室裸體坐在床上,面對着大衣櫃上的穿衣鏡。
窗外的綠樹遮着陽光,屋裡有些陰暗,她在穿衣鏡中看到的是自己那柔白發亮的身體。
鏡框中的自己就像一幅裸體畫,引得她恍恍惚惚的長久打量。
她曲腿坐在床上,裸露的身體顯出寂寞無奈的美麗。
慵怠的目光有一點憂郁,頭發如黑色的瀑布披瀉下來,雙乳無邪地隆起着,淺褐色的乳頭和乳暈像一雙特别的眼睛,朦朦胧胧地睜着。
Rx房下的弧度有着特别适合繪畫的立體感,因為坐着而在胸腹的過渡區出現的輕微橫褶,尤其顯出腰身的苗條。
圓滑的腹部下面是女人最隐秘的部位,被彎曲的大腿與膝蓋半遮半掩着,像一個不願問世的故事。
曲腿造成的從腰到臀、再由臀到大腿的線條,讓人想到盤山公路上最急猛的彎度,光滑的柏油路劃出了盤旋而下的流利曲線。
她轉過身,看着整個房間。
房間裡光線幽暗,木質地闆及牆壁用深棕色勾畫出古舊的富貴氣,蓮花吊燈枯燥地垂挂着,閉緊的木門顯示着不受幹擾的無聊,木門上裝飾單調的凸凹條紋。
窗外的蟬鳴從不停歇,注意它時,它就像窗外的綠樹一樣覆蓋着天空,不注意它時,它便像樹蔭投進房間裡的幽暗一樣隐隐地存在。
遮窗的是槐樹,靠窗口的細枝上,可以看到槐樹羽毛一樣對稱的葉瓣,一枝細嫩的葉柄上對稱排列着十幾瓣葉子,它常常成為小學生算命遊戲的道具。
透過樹蔭,可以看見烈日照射下的日月壇公園,也能依稀看見與日月壇南門相對的北清大學北門。
她穿上内衣,又穿上一件挺涼快的花綢裙。
這件綢裙立刻讓她像孔雀一樣自我打量地站在了穿衣鏡前。
她在屋裡慢慢走動着,膝蓋和大腿一下一下撩蹭着有着極好質感的綢裙,體會着絲綢與皮膚接觸的感覺。
那是一種滑嫩、悠閑、荒涼的感覺,讓她想到了吃粉皮。
媽媽經常在夏日裡調制一種小吃,粉皮煮好了,漂涼,再用濃茶浸泡,再漂涼,将染上茶色的涼皮拌上糖、醋、果脯,涼滑潤口。
她在穿衣鏡前轉圈看了看長及腳面的孔雀圖案的連衣裙,又整理了一下腰間的寬綢帶,在鏡子裡端詳出一個亭亭玉立的美人。
她沖鏡子裡的人笑了笑,有種若有所思又百無聊賴的味道。
她捏着裙帶想:現在幹什麼好?覺已然不想睡了。
琴也不想彈,何況父母正在午睡。
書也不想看,無論是安娜的生活,還是林黛玉的生活,都不讓她向往了。
在這個世界上,她想不起什麼令她羨慕的女人生活。
像武則天那樣當女皇,她不願意。
當皇後、王妃被囚在宮中,更是無聊。
當古代的大家閨秀,那不過是林黛玉、薛寶钗的樣式。
當小家碧玉,不過是小橋流水人家、柴米油鹽醋茶。
倒是杜十娘那樣色藝俱全的古代名妓有那麼點意思,與同時代的風流人物詩書琴畫、風月酬唱,或許會有光怪陸離韻味深長的故事,不過,那樣的生活也不可細想。
拿起床頭的《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本一本翻了翻,那些翻來覆去看過的目錄便都随随便便地跳了出來:《賣油郎獨占花魁》,《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蘇小妹三難新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這些故事是躺在床上閑翻的故事,遠遠地看着有趣,靜靜地細想也沒多大意思。
很多故事經不住設身處地的想象。
這三本書被多年翻閱,浸濡着自己身體的氣息,包括那稍有些翻卷的書角、開裂的封面以及紙張的味道,都讓她感到麻木不仁的親近。
她對自己的房間立刻有了新的判斷。
當一個房間被你住久了,雖然失去刺激與新鮮感,但它那令人麻木的熟悉與陳舊中,有一種照顧你的舒适感與親近感。
這時,它多多少少有點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
當然,和身體又不一樣,你還是會嫌它舊,你在習慣它的同時,還會嫌棄它。
她歎息地完成了一個抒發惆怅又表現懶散的哈欠,做了一個有意無意的深呼吸。
房間裡木牆、木地闆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沈麗經常緊閉卧室裸體坐在床上,面對着大衣櫃上的穿衣鏡。
窗外的綠樹遮着陽光,屋裡有些陰暗,她在穿衣鏡中看到的是自己那柔白發亮的身體。
鏡框中的自己就像一幅裸體畫,引得她恍恍惚惚的長久打量。
她曲腿坐在床上,裸露的身體顯出寂寞無奈的美麗。
慵怠的目光有一點憂郁,頭發如黑色的瀑布披瀉下來,雙乳無邪地隆起着,淺褐色的乳頭和乳暈像一雙特别的眼睛,朦朦胧胧地睜着。
Rx房下的弧度有着特别适合繪畫的立體感,因為坐着而在胸腹的過渡區出現的輕微橫褶,尤其顯出腰身的苗條。
圓滑的腹部下面是女人最隐秘的部位,被彎曲的大腿與膝蓋半遮半掩着,像一個不願問世的故事。
曲腿造成的從腰到臀、再由臀到大腿的線條,讓人想到盤山公路上最急猛的彎度,光滑的柏油路劃出了盤旋而下的流利曲線。
她轉過身,看着整個房間。
房間裡光線幽暗,木質地闆及牆壁用深棕色勾畫出古舊的富貴氣,蓮花吊燈枯燥地垂挂着,閉緊的木門顯示着不受幹擾的無聊,木門上裝飾單調的凸凹條紋。
窗外的蟬鳴從不停歇,注意它時,它就像窗外的綠樹一樣覆蓋着天空,不注意它時,它便像樹蔭投進房間裡的幽暗一樣隐隐地存在。
遮窗的是槐樹,靠窗口的細枝上,可以看到槐樹羽毛一樣對稱的葉瓣,一枝細嫩的葉柄上對稱排列着十幾瓣葉子,它常常成為小學生算命遊戲的道具。
透過樹蔭,可以看見烈日照射下的日月壇公園,也能依稀看見與日月壇南門相對的北清大學北門。
她穿上内衣,又穿上一件挺涼快的花綢裙。
這件綢裙立刻讓她像孔雀一樣自我打量地站在了穿衣鏡前。
她在屋裡慢慢走動着,膝蓋和大腿一下一下撩蹭着有着極好質感的綢裙,體會着絲綢與皮膚接觸的感覺。
那是一種滑嫩、悠閑、荒涼的感覺,讓她想到了吃粉皮。
媽媽經常在夏日裡調制一種小吃,粉皮煮好了,漂涼,再用濃茶浸泡,再漂涼,将染上茶色的涼皮拌上糖、醋、果脯,涼滑潤口。
她在穿衣鏡前轉圈看了看長及腳面的孔雀圖案的連衣裙,又整理了一下腰間的寬綢帶,在鏡子裡端詳出一個亭亭玉立的美人。
她沖鏡子裡的人笑了笑,有種若有所思又百無聊賴的味道。
她捏着裙帶想:現在幹什麼好?覺已然不想睡了。
琴也不想彈,何況父母正在午睡。
書也不想看,無論是安娜的生活,還是林黛玉的生活,都不讓她向往了。
在這個世界上,她想不起什麼令她羨慕的女人生活。
像武則天那樣當女皇,她不願意。
當皇後、王妃被囚在宮中,更是無聊。
當古代的大家閨秀,那不過是林黛玉、薛寶钗的樣式。
當小家碧玉,不過是小橋流水人家、柴米油鹽醋茶。
倒是杜十娘那樣色藝俱全的古代名妓有那麼點意思,與同時代的風流人物詩書琴畫、風月酬唱,或許會有光怪陸離韻味深長的故事,不過,那樣的生活也不可細想。
拿起床頭的《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本一本翻了翻,那些翻來覆去看過的目錄便都随随便便地跳了出來:《賣油郎獨占花魁》,《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蘇小妹三難新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這些故事是躺在床上閑翻的故事,遠遠地看着有趣,靜靜地細想也沒多大意思。
很多故事經不住設身處地的想象。
這三本書被多年翻閱,浸濡着自己身體的氣息,包括那稍有些翻卷的書角、開裂的封面以及紙張的味道,都讓她感到麻木不仁的親近。
她對自己的房間立刻有了新的判斷。
當一個房間被你住久了,雖然失去刺激與新鮮感,但它那令人麻木的熟悉與陳舊中,有一種照顧你的舒适感與親近感。
這時,它多多少少有點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
當然,和身體又不一樣,你還是會嫌它舊,你在習慣它的同時,還會嫌棄它。
她歎息地完成了一個抒發惆怅又表現懶散的哈欠,做了一個有意無意的深呼吸。
房間裡木牆、木地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