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白處似乎寫着“六親不認”四個字。

    他的話急促激烈,手勢極多,對北清大學的文化大革命做着一系列戰略部署。

     碰頭會議論的中心話題,是和工作組針鋒相對地幹。

    在這個碰頭會上,馬勝利一點也不嚣張,他還遠不是北清大學運動的頭面人物,擠入這個高層次會議,他已經倍感榮幸。

     當有人把他介紹給武克勤時,武克勤很平和地看着他,問了幾句話。

    他站起來,十分恭敬地一一做着回答,并且表示:“你們怎麼決定,我就怎麼幹。

    ”這一簡單幹脆的回答,頗得武克勤的好感,她示意他坐下,細聲慢語地說:“我們革命隊伍中就要有一批敢說敢做的小将。

    ”從這一刻起,馬勝利就産生了對武克勤的信賴感。

    第二号人物呼昌盛對馬勝利倒沒有過多的注意,他像首長一樣發布着批鬥大會維持現場秩序的注意事項。

    馬勝利被任命為批鬥大會的糾察隊隊長。

     下午,批鬥大會開始了,幾萬人聚集在大操場上,擴音喇叭響起了高昂的革命歌曲和震天動地的革命口号,批鬥對象被一排排揪上一人多高的主席台。

    批鬥的所謂一類對象,是罪大惡極的黑幫「1」分子和資産階級反動學術權威「2」。

    前者,是北清大學原校黨委的主要領導成員;後者,是一批在全國範圍内都很著名的學者教授。

    僅一類對象就有七八十人,每個人的胸前都挂着鐵闆制成的大牌子,上面白紙黑字寫着每個人的反動身份和名字,名字用紅筆打着×。

     當七八十個批鬥對象分别被造反派學生摁成噴氣式一排排站在主席台前沿時,站在檢閱台附近的李黛玉發現,這些沉重的鐵牌子是被細細的鐵絲吊在脖子上的。

    從批鬥對象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鐵絲在他們脖頸上的勒痛。

    接着,二類批鬥對象胸前也挂着牌押上主席台,他們在一類對象的後面密密麻麻站了好幾排。

    與一類對象的待遇不同:這批人胸前挂的是木牌,名字也沒有打紅×,沒坐噴氣式,責令他們自行彎腰90度。

     李黛玉遠遠看見了身材高瘦的父親,他臉色憔悴地被一同押上主席台,花白的頭發亂草一樣垂下來。

    當他彎下腰時,也許是腰彎得不到位,被人用皮帶抽了脊背幾下,他才符合标準地彎成了90度。

     批判大會開始了,每批鬥到一個人,就給這個人增加一頂一米來高的馬糞紙做成的大高帽。

    幾個反革命黑幫分子在台上拒不認罪,北清大學的副校長居然不識時務地在左右的扭押中掙紮地立起身喊道:“我不是反革命,那些都是造謠!” 午後的斜陽放出逼人的熱氣,數萬人的會場在酷熱中立刻顯出騷動來,人們擁擠着上前要看個究竟。

    台上被批鬥的人中也有人扭過頭觀看着這一幕。

     對于這類對抗行為,立刻實行打擊。

    一個粗黑魁梧的人飛身跳上主席台,掄起閃閃發亮的銅頭皮帶,一個高舉猛抽,就把兩個人都摁不住的副校長打趴了下去。

    對方似乎還想掙紮,又是幾記“黑手高懸霸主鞭”的猛抽,打得他像一條無聲的蚯蚓在扭押下痛苦地蠕動着。

    李黛玉戰戰兢兢的目光看見,打人的正是馬勝利。

     批鬥會往下的發展是,又有幾個被鬥的黑幫高聲駁斥麥克風前的批判發言,局面似乎失去了控制,大批的人擁上主席台對批鬥對象展開了大規模的幾乎是全體性的毒打。

    皮帶、拳腳、棍棒在烈日下飛舞。

    李黛玉看到父親在無法躲避的拳腳中恐懼地縮成一團。

     驕陽當空。

    李黛玉眼前一黑,暈倒在地上。

     注: 「1」黑幫原意多指黑社會勢力,“文化大革命”對此賦予了新的特殊意義,主要是指被打倒的領導幹部。

    “黑幫”常指一群相互關聯的領導幹部,“黑幫”分子則指某一個領導幹部。

    《人民日報》1966年6月10日社論《放手發動群衆,徹底打倒反革命黑幫》使“打倒黑幫”成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個重要政治口号。

     「2」資産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又稱“反動學術權威”,“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有一定專長、成就及名望的知識分子,通稱“資産階級反動學術權威”。

    在“文化大革命”中,“鬥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批判資産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和“改革不合理的上層建築”曾被定為“文化大革命”的三大任務,即所謂“鬥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