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北清大學國際政治系黨總支書記武克勤越來越理解了政治的含義。
政治就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鬥争,無論是國際政治還是國内政治都是這樣。
一旦鬥起來,必定十分殘酷。
北清大學昨天的批鬥大會被工作組中途制止了。
工作組聞訊趕到現場,對全場數萬人指出,這種批鬥不符合黨中央的精神,還特别指出,要警惕階級敵人鑽到我們隊伍裡破壞文化大革命運動。
當天晚上,工作組對全校師生宣布:下午的批判會是階級鬥争的新動向。
今天上午得到可靠消息,工作組已經做出明确結論:昨天的批鬥大會是性質嚴重的反革命事件。
武克勤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她不高的個子,不胖的身材,加上一雙平平常常的布底鞋,在房間裡走動時,顯不出什麼分量,那是魁梧高大的男人才有的氣派。
她的分量就在這平平常常的走動中,她正在進行重大的思索。
她站住了,看着牆上的世界地圖,想到自己畢竟是在全國文化大革命中名震遐迩的人物,這給了她一個很有分量的自我感覺。
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政治分量之後,沒有什麼重量的腳步,尤其顯出含威不露的自信來。
她背着手凝視着窗外的夜景,燈光朦胧,多少顯出了夜晚北清大學教職員工宿舍區的甯靜,遠遠望去,婆娑樹影的後面,教學區和學生宿舍區一片燈火通明,那裡的大字報區一定還是人山人海,臨時搭就的大字報篷早已拉起了成串的電燈,隔着很遠的距離,還隐隐傳來那裡的嗡嗡喧鬧。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背手而立的姿态很首長氣,自從一炮打響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先鋒之後,自己越來越多地背手而站了,她嘲諷地笑了笑自己,将兩手叉在腰上停了片刻,發現這個俯瞰夜景的姿勢也是新的,就又嘲諷地露出一絲微笑。
當前的事态雖然比較嚴重,她卻不感到太緊張,因為她多少有些有恃無恐。
她擡頭看了看牆上那幅剛剛裱好的條幅,蒼勁的筆墨寫着兩個字:“多思”。
像是兩塊怪石峥嵘立在雲霧中,下面的落款是“康生左手”。
這是她通過康生的夫人曹轶歐剛剛要來的墨寶。
這一要墨寶的行為是最妥當的效忠。
她能夠從北清大學多年受校黨委壓制的境遇中一舉翻身,成為指點江山的風雲人物,都和這位中央文革「1」的顧問有關。
是他派人找到她,鼓勵她點燃北清大學文化大革命之火。
她坐到寫字台旁再三思索後,撥通了康生家的電話,接電話的是個和藹的女聲,一聽就是曹轶歐,曹轶歐在電話中顯得極為親熱。
武克勤将北清大學的運動情況做了簡單彙報,曹轶歐在電話中十分關照地說:“克勤同志,你直接向康生同志彙報吧,我這就叫他親自接電話。
”電話那邊傳來了康生略有些渾濁和低啞的聲音。
武克勤首先在電話裡表達了對首長贈送條幅的感激之情,康生在電話中說:“那不過是讓你多思嘛。
”武克勤深知講話不可冗長,她立刻将北清大學的運動發展做了極為簡扼的彙報。
康生顯然很注意地問清楚了工作組對批鬥大會的全部反應和決定,說道:“情況我知道了,你要穩住,要多思。
工作組是中央決定派出的,中央内部有些情況我不便和你多說,毛主席還在外地,有關北清大學文化大革命的情況我會随時向他彙報。
你還可以打電話給伯達同志,向他彙報一下有關情況,他是中央文革小組的組長。
”電話打完了,武克勤久久地凝視着“多思”的條幅,蒼勁的墨迹讓她聯想起一幅“鐘馗打鬼”的年畫。
她思索了好一會兒,又撥通了陳伯達的電話。
在電話撥通的一瞬間她想到,自己居然有了和康生、陳伯達這些重要的上層人物直接通話的資格,真是今非昔比。
陳伯達一口濃重的福建口音,很不容易聽懂,然而她照樣沒有漏下一個字。
陳伯達的話很簡單:北清大學工作組的報告已于昨天連夜送到中央,中央已經有了批示。
報告他也看到了,中央的批示會對工作組和全校師生傳達。
陳伯達最後說:“北清大學昨天的批鬥大會性質确實是嚴重的。
”武克勤把電話放下了。
如果說康生的電話給了她某種得到偏袒的安慰,陳伯達嚴肅謹慎甚至稍有些不耐煩的口氣則讓她感到前途叵測。
對于中國的上層,她大多還是暧昧不清的,隻能根據最有限的線索猜測和判斷局勢。
瞎子摸象的典故不禁在心頭浮起。
丈夫穿着拖鞋,左手端着茶杯,右手搖着蒲扇慢慢從他的房間走了過來。
家裡一共三口人,夫婦倆加一個女兒,住着三居室,一人一間房,成三國鼎立之勢。
他用蒲扇輕輕拍打着大腿,問:“給康生同志、伯達同志打過電話了?” 丈夫叫陸丈夫,原是個再好不過的當丈夫的名字,但他此刻穿着小背心短褲衩,露着瘦骨嶙峋的細腿和胳膊,頂着一副很大的白框眼鏡,尤其顯出顴骨凸起兩頰凹陷,毫無大丈夫氣。
武克勤看了看丈夫瘦得露筋的脖子和塌癟的胸脯,稍有些不耐煩地回答了一句:“打過了。
”陸丈夫在對面的竹椅上咯吱咯吱響地坐下了,伸展着兩條瘦長腿,接着又問:“情況怎麼樣?”武克勤垂着眼将寫字台上的書本紙張收拾了一下,說道:“不明朗。
”陸丈夫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問:“他們的原話是怎麼說的?” 武克勤并不情願說,因為丈夫是沒有資格聽她講這
政治就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鬥争,無論是國際政治還是國内政治都是這樣。
一旦鬥起來,必定十分殘酷。
北清大學昨天的批鬥大會被工作組中途制止了。
工作組聞訊趕到現場,對全場數萬人指出,這種批鬥不符合黨中央的精神,還特别指出,要警惕階級敵人鑽到我們隊伍裡破壞文化大革命運動。
當天晚上,工作組對全校師生宣布:下午的批判會是階級鬥争的新動向。
今天上午得到可靠消息,工作組已經做出明确結論:昨天的批鬥大會是性質嚴重的反革命事件。
武克勤在房間裡走來走去,她不高的個子,不胖的身材,加上一雙平平常常的布底鞋,在房間裡走動時,顯不出什麼分量,那是魁梧高大的男人才有的氣派。
她的分量就在這平平常常的走動中,她正在進行重大的思索。
她站住了,看着牆上的世界地圖,想到自己畢竟是在全國文化大革命中名震遐迩的人物,這給了她一個很有分量的自我感覺。
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政治分量之後,沒有什麼重量的腳步,尤其顯出含威不露的自信來。
她背着手凝視着窗外的夜景,燈光朦胧,多少顯出了夜晚北清大學教職員工宿舍區的甯靜,遠遠望去,婆娑樹影的後面,教學區和學生宿舍區一片燈火通明,那裡的大字報區一定還是人山人海,臨時搭就的大字報篷早已拉起了成串的電燈,隔着很遠的距離,還隐隐傳來那裡的嗡嗡喧鬧。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背手而立的姿态很首長氣,自從一炮打響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先鋒之後,自己越來越多地背手而站了,她嘲諷地笑了笑自己,将兩手叉在腰上停了片刻,發現這個俯瞰夜景的姿勢也是新的,就又嘲諷地露出一絲微笑。
當前的事态雖然比較嚴重,她卻不感到太緊張,因為她多少有些有恃無恐。
她擡頭看了看牆上那幅剛剛裱好的條幅,蒼勁的筆墨寫着兩個字:“多思”。
像是兩塊怪石峥嵘立在雲霧中,下面的落款是“康生左手”。
這是她通過康生的夫人曹轶歐剛剛要來的墨寶。
這一要墨寶的行為是最妥當的效忠。
她能夠從北清大學多年受校黨委壓制的境遇中一舉翻身,成為指點江山的風雲人物,都和這位中央文革「1」的顧問有關。
是他派人找到她,鼓勵她點燃北清大學文化大革命之火。
她坐到寫字台旁再三思索後,撥通了康生家的電話,接電話的是個和藹的女聲,一聽就是曹轶歐,曹轶歐在電話中顯得極為親熱。
武克勤将北清大學的運動情況做了簡單彙報,曹轶歐在電話中十分關照地說:“克勤同志,你直接向康生同志彙報吧,我這就叫他親自接電話。
”電話那邊傳來了康生略有些渾濁和低啞的聲音。
武克勤首先在電話裡表達了對首長贈送條幅的感激之情,康生在電話中說:“那不過是讓你多思嘛。
”武克勤深知講話不可冗長,她立刻将北清大學的運動發展做了極為簡扼的彙報。
康生顯然很注意地問清楚了工作組對批鬥大會的全部反應和決定,說道:“情況我知道了,你要穩住,要多思。
工作組是中央決定派出的,中央内部有些情況我不便和你多說,毛主席還在外地,有關北清大學文化大革命的情況我會随時向他彙報。
你還可以打電話給伯達同志,向他彙報一下有關情況,他是中央文革小組的組長。
”電話打完了,武克勤久久地凝視着“多思”的條幅,蒼勁的墨迹讓她聯想起一幅“鐘馗打鬼”的年畫。
她思索了好一會兒,又撥通了陳伯達的電話。
在電話撥通的一瞬間她想到,自己居然有了和康生、陳伯達這些重要的上層人物直接通話的資格,真是今非昔比。
陳伯達一口濃重的福建口音,很不容易聽懂,然而她照樣沒有漏下一個字。
陳伯達的話很簡單:北清大學工作組的報告已于昨天連夜送到中央,中央已經有了批示。
報告他也看到了,中央的批示會對工作組和全校師生傳達。
陳伯達最後說:“北清大學昨天的批鬥大會性質确實是嚴重的。
”武克勤把電話放下了。
如果說康生的電話給了她某種得到偏袒的安慰,陳伯達嚴肅謹慎甚至稍有些不耐煩的口氣則讓她感到前途叵測。
對于中國的上層,她大多還是暧昧不清的,隻能根據最有限的線索猜測和判斷局勢。
瞎子摸象的典故不禁在心頭浮起。
丈夫穿着拖鞋,左手端着茶杯,右手搖着蒲扇慢慢從他的房間走了過來。
家裡一共三口人,夫婦倆加一個女兒,住着三居室,一人一間房,成三國鼎立之勢。
他用蒲扇輕輕拍打着大腿,問:“給康生同志、伯達同志打過電話了?” 丈夫叫陸丈夫,原是個再好不過的當丈夫的名字,但他此刻穿着小背心短褲衩,露着瘦骨嶙峋的細腿和胳膊,頂着一副很大的白框眼鏡,尤其顯出顴骨凸起兩頰凹陷,毫無大丈夫氣。
武克勤看了看丈夫瘦得露筋的脖子和塌癟的胸脯,稍有些不耐煩地回答了一句:“打過了。
”陸丈夫在對面的竹椅上咯吱咯吱響地坐下了,伸展着兩條瘦長腿,接着又問:“情況怎麼樣?”武克勤垂着眼将寫字台上的書本紙張收拾了一下,說道:“不明朗。
”陸丈夫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問:“他們的原話是怎麼說的?” 武克勤并不情願說,因為丈夫是沒有資格聽她講這